SOIENOE&TECHNOLOGY}NFORMATION 学术论坛 甘肃老金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① 苏明 (西脉黄金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瓜州 7361 0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成矿理论的飞速发展以及新技术的成功利用,甘肃省老金厂金矿区进行了新的一轮找矿工作,主 要进行的是1/5万矿产地质调查工作,发现了一大批异常区和有望找矿区段,同时,对一些老矿区也有了新的认识。本文主要谈谈老 金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关键词:老金厂金矿 矿床地质 地质特征 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2—3791(2014)o1(b)一0198--01 老金厂金矿在俞井子一柳园裂谷带处于 系密切的为黄铁矿化、硅化,当金矿化较强时 北山金成矿带上。经过几年的地质勘查工 黄铁矿化极发育,呈中细粒,以浸染状为主, 作,资源量规模已近中型。总结矿床地质特 局部小团块状产出, 时硅化亦较强,多为团 块状。偶有石英微细脉贯入。 征对该旷下一步找矿有指导意义。 2.2 79号矿化区段 该区段位于中、东矿段接触带,长约 1矿区地质概括 1.1地层 500 m。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褐铁矿, 矿区地层主要是二叠系下统哲斯群,其次 占金属矿物含量的90%以上,少见的有孔雀石、 是石炭系下统上岩组及山间沟谷分布的第四 方铅矿、毒砂、钛铁矿、磁铁矿,偶见闪锌矿、黄 系。该套地层根据岩性状况与构造关系划分为 铜矿、铜蓝、自然铜。矿石主要氧化物含量与同 两个岩性段,即以新老金厂大断裂为界,其南 类岩石比较,其S O 、CaO平均含量略有增 侧为火山岩段,北侧为碎屑岩段。老金厂金矿 加,Fe O 、s的平均含量显著增加;Na O、 O A1,O 平均含量显著降低。这与直接观 床的金矿体就产在火山岩段:基性火Il J岩主要 P~以辉绿岩为主,可见辉绿玢岩脉,酸性火山岩 察到的矿石中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蚀变强 为英安岩,部分为英安斑岩、英安质流纹岩, 烈是・致的,也反映r次乍氧化作用较强的特 局部夹有泥质板岩。 点。此外Ag平均含量亦有明显的增加。 1.2构造 矿区内经历了多期复杂的构造变动,不 3围岩蚀变 I亩J时期、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方向的 在各种变质作用 ,矿区岩石普遍发生 断裂极为发育。主要有进东西向、北西向及 不同程度的变质及围岩蚀变。 北东向三组断裂。北东向断裂性质为压扭性 3.1蚀变类型 矿休近矿围岩蚀变,普遍发育有黄铁矿 左行断裂,对成矿带造成破坏,将老金厂金 矿床分割成东、中、西三个矿床体。物探 化、褐铁矿化、硅化,也是该类型金矿的找 (高精磁)数据经处理后显示,三期断裂切 矿标志之。南f岩性的差异,蚀变类型和 深均大于5O0 12I。 矿物组合亦有所不 。除上述三种主要蚀变 1.3岩浆岩 外,在辉绿岩中近矿围岩蚀变还可出现铁碳 矿区岩浆岩极不发育,仅在矿区东南部 酸盐化、绿泥石化;在英安岩中则出现绢云 (西矿段南)有花岗岩(v 5)小岩基产出。 母化、钾长石化、高岭石化;在各类板岩中 通过物探(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推测 绢云母化、绿泥石化较常见,还可出现泥化 在老金厂金矿成矿区的深部(11O0 m)存在隐 蚀变。伏的花岗岩岩体(或花岗斑岩体)并侵位于老 3.2蚀变分带 金厂矿区火山岩及其南北两侧碎屑岩中。其含 蚀变的分带较明显,就总体而言,从矿 金丰度较高(达到)6.1~8.2ppb,因此,隐 体小心向外可分为强硅化带、平行细脉或网 伏花岗岩岩体的存在对该地带的成矿具有及 脉带、铁碳酸盐化带和褪色带等四个带。四 其重要的意义。 个带中,强硅化带可以角砾带、石英大脉带 出现,也可以平行细脉或和细网脉带所替 代,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是渐变过度。而 2矿体特征 甘肃老金厂金矿床由西、中、东三个矿 铁碳酸盐化带和褪色带在矿脉两侧均可见 段的120条含金石英脉组成,其中,西矿段53 到。这四个带中,强硅化带可以角砾带、石 条,中矿段22条,东矿段45条。形态为薄脉 英大脉带出现,也可以平行细脉或和细网脉 状。通过采坑调查,依据矿化特征综合分 带所替代,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是渐变过 析,可分以下5个矿化区段(矿权内),各个 度。而铁碳酸盐化带和褪色带在矿脉两侧均 区段内的主要矿体特征如下。 可见到。 2.1以51、43号矿体为主的矿化区段 3.3金矿化与蚀变的关系 与金矿关系较密切的蚀变主要为黄铁矿 该区段位于中矿段,以51号矿体为代表, 长在70~l 74 II1,最长(51—2)450 m,最短 化、硅化,矿化强度与之成正比,而黄铁矿 50 m。矿体在地表由石英脉型为主向下部转为 以五角十二:面体√ 面体、针状、长条状等 蚀变岩型矿体,且矿体产状与围岩产状基本一 多面体出现时矿化最强,立方体黄铁矿与金 致,可能受地层层位影响。赋矿层位主要在英 关系不密切。金矿化强度按蚀变分带依次 细网脉带一平行细脉带一角砾脉带一石 安岩、蚀变辉绿岩及蚀变破碎带中,没有规 是:律。围岩蚀变较强,主要是黄铁矿化、硅化、 英大脉。此外矿化强度与岩性有关,火山岩 矿化强度一般大于碎屑岩。 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与金矿化关 4矿床成因 二叠系末期裂谷迥返时期形成的Ⅲ级断 裂系统给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构造环 境,与之卡H伴随的含矿热液,以断裂为导 向,并携带由人气降水经过加热循环,在围 岩中萃取活化的一部分含金热液,在有利的 断裂、裂隙中充填成矿。 老金,一南记岗岩株具有Au、A s、Ag、 Mo元素的较高背景值。因此,印支 燕I』l期 岩浆和热液活动是与成矿相关联的,该期运 动使前期断裂系统得以改造和复活,成矿作 用得以叠加。矿体中矿石角砾状构造的发 育,石英细脉的相互穿插,黄铁矿多种形态 的出现,以及矿床中垂向旋扭性断裂的存 在,均是有力的佐证。 因此矿床成因应是与压剪变形带有关的低 温热液石英脉一碎裂蚀变岩型金矿床。 5找矿方向 新一老金厂金矿床位于北山金成矿带的柳 园地区俞井子一柳园裂谷带矿化集中隧:内的 南成矿带,该带具有良好的金多金属成矿条 件,产有新金,‘、老金厂、全鑫、碧东、北 金、l#金矿点、2#金矿床(点),在该区 继续开展以蚀变岩型、石英脉型金为丰的金 矿找矿潜力巨大。 新老金厂金矿区初期勘查工作仅局部达到 普查就转入r开发阶段,矿床整体勘查程度较 低,对矿体赋存规律及控矿因素的研究及矿体 的圈连具有-定的局限性,虽经多年的采矿活 动。但矿床的勘查程度仍然较低,很多矿体在 深部尚未封闭,沿走向未完全控制,有必要进 步开展地质工作,提高矿床勘查程度,增加 矿床资源/储量。 碎屑岩段里的近东西向断裂非常发育, 并具较大的规模,长一般都在几千米,宽1~ 3 IT[不等,金矿体均产在断裂带内,多以透镜 状产出,因此,碎屑岩区也是一个具有较大 潜力的的金矿远景区。同时碎屑岩通过原岩 恢复,表明在其深部有火山岩存在,根据遥 感解译和节理统计结果以及物探电法测深结 果,推测其下部有第二个成矿空间的可能 +・性 参考文献 [1】韩吟文,马振东.地球化学[M】.地质出版 社,2003. 【2]吕古贤,陈柏林,陈正乐.矿田构造的地质 力学研究和发展[J].矿物学报,2009(S1): 553. ①作者简介:苏明(1977一),男,助理工程师,矿山地质专业,从事矿…地质找矿和技术管理工作。 98 科技资讯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