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894 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7月第24卷第7期 ChinJPublicHealthJul 2008 VoZ.24No.7 文章编号:i001.0580(2008)07 0894.02 中图分类号:R 192 文献标志码:A 【读者・作者・编者】 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信息传播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2004 ̄--2007年论文刊载情况分析 李溪莹,修桥 科技期刊是反映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研究成果的载体, 为科技信息的传播搭建良好的平台,发挥着传媒和导向作用。 办好科技期刊展示自有的特色,就应该突出期刊的市场定位 表1 2004 ̄2007年刊载论文信息分析(篇) 和确定作者及读者群,为作者与读者服好务。近几年,在广大 作者与读者的大力支持下,我刊在突出本刊特色的基础上,狠 抓期刊质量,使期刊在质量和水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 了使广大读者与作者对我刊近几年的期刊质量变化有所了解, 对2004--2007年的论文刊载情况作一分析。现报告如下。 1质的变化,量的提升 1.1 2004--2007年论文刊载量比较(表1)分析结果可见, 全年刊载的论文数量在逐年下降,表明论文多以长篇为主,且 质量有所提高,刊载内容更加丰富。而基金论文数量也逐年 上升,比例已超过50%,2007年达到66.25%。 1.2基金论文刊载量等级分析(表2) 近2年,在基金论文 比例不断提高的同时,基金论文等级均以国家级和省级基金 项目为主,约占刊载基金论文的70%,其他如军队、市级则变 化不明显。 1.3栏目刊载比例(表3) 表2 2004 ̄2007年基金论文刊载量分析(篇) 勉 柳 2 9 狮 Ⅲ 7 l 专题报道 论著 实验研究 调查研究与分析 37 268 162 198 3.56 25.82 15.60 19.08 97 246 134 313 9.96 25.00 13.63 21.65 22.40 26.14 11.6O 17.96 4.84 4.04 1.OO 11.10 30.34 23.98 9.43 19.77 2.72 检验技术 综述81 44 7.8O 42.38 6l 37 6.20 376 .3.98 O.80 6.14 健康促进 基层公共卫生 49 154 4.72 14.84 26 142 2 64 1443 .卫生统计 公共卫生论坛 9 一 0.86 一 一 13 一 132 .1.OO O.8O 1.36 注:从2005年设立公共卫生论坛栏目,替代2004年的卫生监督与管理。 从栏目的刊载比例看,论著占刊载论文数的近1/4,专题 2004年起呈逐年上升趋势;总被引频次总排序从2005年起 报道刊载数量逐年增加,从2004年的37篇,上升到2007年 的267篇,增加了近7.2倍。 2指标见证,排名上升(表4) 结果可见,本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引用刊数从 进入前100名,已排名至68位。但由于本刊刊载论文数量 多,所以,虽然总被引频次学科排名在第3位,但影响因子学 科排名却在20位左右,虽有所提升,但也仅排在第17 位 1—3_。 作者单位: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社,沈阳11000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7月第24卷第7期 ChinJPublicHealthJul 2008*co1.24No.7 895 3增强责任,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通过对几年来载文分析,看到了杂志的不断成长与进步, [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同时也发现了工作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本社将继续努 [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2]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6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力,不断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积累经验和积极开拓创新,把 [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握杂志在科技学术领域的正确发展方向,与热心支持我们的 (3]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读者与作者一起,将《中国公共卫生》杂志打造成为国内一流 [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的国家级预防医学核心科技期刊。 收稿日期:2008—02—26 (孔繁学编校) 文章编号:1001—0580{2008)07—0895—01 中图分类号:R 151.3 文献标志码:B 【基层公共卫生】 濮阳市城区餐饮业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分析 李林奇,王想霞,万世同,王爱婷 2006年10月1日,河南省濮阳市某西餐厅发生一起因 采购食品添加剂时索证者仅为47家,占27.3%,主要集中在 食用牛排引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事故。调查结果表明,该西 大中型餐饮单位;近30个品种的商品标识不合格;扩大使用 餐厅腌制牛肉使用的亚硝酸盐量远远超过中毒剂量,同时还 范围者41家,占23.8%;进行使用量登记的餐饮机构为0;非 使用胭脂红、日落黄等多种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随处放 食品用材料做为食品添加剂使用者4家,占2.3%;对食品添 置,无专人管理,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为了解餐饮业食 加剂进行专柜、上锁、专人负责管理者仅5家,占2.9%。(5) 品添加剂使用状况,加强卫生监督管理,濮阳市卫生监督局于 存在主要问题:使用食品添加剂比较普遍,品种较多,根据餐 2006年11月对本市城区餐饮业进行了专项检查。现将结果 饮单位的规模和经营的菜品不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 报告如下。 剂,主要是制作肉制品、凉拌菜、彩色小馒头、各类果味营养粥 对象与方法(1)对象:按餐饮业卫生许可证发放标准, 等品种。复合添加剂或连锁店配制专用添加剂成分和含量标 将城区餐饮业分为大、中、小型3类。(2)方法:检查内容包 注不清;使用非食品级或非食品用添加剂;部分从业人员基本 括,餐饮单位(包括学生食堂)使用食品添加剂种类、商品标 卫生知识匮乏,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当,如超量使用亚硝酸盐或 识、索证管理、使用范围、使用登记以及管理方式等。依据《中 误把亚硝酸盐当作食盐使用;食品添加剂保管和使用存在薄 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 弱环节;监督检测机构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手段落后,不能及 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等法律法规标准 时快速检测。 进行评价。 讨论 《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虽 结果(1)基本情况:共检查各类餐饮机构536家,其 然对使用未经批准的超范围使用、超量使用的违法行为和使 中经营面积>500 1T10的大型餐饮机构76家,100~500 n12的 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设定有行政处罚条款,但 中型餐饮机构182家,<100n12的小型机构214家,学生食堂 处罚力度偏轻,与违法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不成正比。另外, 64家。(2)食品添加齐『J使用率: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包括味 对产品索证、标签说明书内容等方面的违法行为没有相应处 精、鸡精等调味剂)172家,使用率为32.1%。大、中型餐饮机 罚条款。应进一步完善立法,加大惩罚力度,保证食品安全。 构使用率较高,分别为40.8%,40.1%;小型餐饮机构为 同时,应尽快提高基层卫生监督监测机构的检测水平,加大抽 25.7%;学生食堂最低,为20.3%。与大、中型餐饮机构比 样检查力度,对经常使用食品添加剂和较大规模餐饮机构实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4.44,P<0.005)。(3)食品添 行卫生部门备案制,定期汇报使用情况;要依法加大违规食品 加剂种类:主要包括亚硝酸盐、着色剂、增味剂、甜味剂、香料、 添加剂的处罚力度,纠正违法行为;加强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 膨松剂等5类100余个品种。普遍使用的品种为着色剂和甜 训,提高卫生意识和法律意识;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营养与 味剂,其次是香料、膨松剂和亚硝酸盐。(4)食品添加剂管理: 食品卫生的宣传,提高广大消费者食品卫生和法律意识,确保 饮食安全。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卫生监督局,457000 作者简介:李林奇(1964一),男,河南人,主管医师,大学,主要从事营 收稿日期:2007—10—18 (孔繁学编校) 养与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