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人:铁路粉
目录
第一部分 电气类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牵引及传动控制方向)
培养目标(学制四年)
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方向培养从事具备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领域相关基础知识及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方向专业知识,能够从事与铁路机务、城市轨道交通、机车厂、电力或供电设备制造厂、工矿企业、电气工程、工业自动化相关的电力牵引技术、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实验分析、研制开发、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技术管理、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等方面工作的“实践能力较强、创新务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
电路、电子、电磁场、信号分析与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工程设计、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电传动机车总体、电器技术及控制、轨道牵引技术、电传动机车控制、现代交流传动及其控制系统。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传动方向)
培养目标(学制四年)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传动方向培养从事电气工程具备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领域相关基础知识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传动方向专业知识,能够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电传动的系统运行、维护和运营管理、实验分析、研制开发、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技术管理、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等方面工作的“实践能力较强、创新务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
电路、电子、电磁场、信号分析与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工程设计、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城轨车辆总体及传动装置、电器技术及控制、轨道牵引技术、城轨车辆控制、现代交流传动及其控制系统。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方向)
培养目标(学制四年)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方向培养具备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领域相关基础知识及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方向专业知识,能够从事与铁路或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电气工程、工业自动化相关的电力技术、系统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实验分析、研制开发、设计施工、运营维护、技术管理、经济管理、计算机技术应用以及各种应用领域的“实践能力强、创新务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
电路、电子、电磁场、信号分析与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工程设计、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轨道交通供变电技术、牵引供电系统、轨道交通接触网工程、轨道交通自动化技术。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培养目标(学制四年)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电路原理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通信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方面的研究、设计、集成、开发、应用和经营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实践能力较强、创新务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
控制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C++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铁路信号基础、车站信号自动控制、区间信号自动控制、计算机联锁技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行车调度指挥系统、GSM-R技术与应用、铁路安全性与可靠性理论、信号设计与施工、现代控制理论。
第二部分 交通运输类专业
交通运输专业
培养目标(学制四年)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具备较扎实的语言、计算机基础,创新务实、实践能力强,适应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需要,掌握轨道运输(注:兼顾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和管理理论知识,具备合理组织轨道运输行车及客货运生产组织、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与经营管理等方面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
铁路运输、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核心课程
管理学原理、运输经济学、机械制图、工程测量、运筹学、物流学导论、铁路运输设备、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牵引计算、铁路站场与枢纽、铁路行车组织、铁路客运管理、铁路货运组织、铁路行车规章、铁路行车安全管理等。
交通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学制四年)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具备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规划、交通系统智能控制与管理、交通安全、交通设计、道路工程设施设计、施工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能力,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规划、管理部门、道路建设等部门从事本领域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与运营等工作,实践能力强、创新务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
系统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及交通规划 核心课程
(1)学科基础:高等数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大学物理、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工程力学、运筹学、预测与决策方法。
(2)专业基础:城市规划原理、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交通运输经济、交通工程学、道路工程、交通地理信息系统、自动控制原理。
(3)专业课程:交通运输规划原理、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设计、交通系统仿真、
交通工程专业外语、智能交通系统、课程设计、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安全工程(运输安全)
培养目标(学制四年)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后劲足的交通安全规划设计与管理人员,能在交通运输领域从事安全规划与设计、安全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
安全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运筹学、机车车辆与线路基础、汽车构造与道路基础、人机工程、交通运输安全系统工程、可靠性工程、交通运输安全法规、交通运输安全技术、行车组织、安全心理学、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交通安全规划、交通运输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
物流工程
培养目标(学制四年)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后劲足,具有工学、管理与经济知识储备的现代物流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能够成为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专业管理人员。 主干学科
物流管理 核心课程
物流系统规划、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物流设备与应用技术、物流信息系统、物流系统仿真、物流技术经济、生产计划与控制、货物组织学。
物流管理
培养目标(学制四年)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后劲足、熟悉物流工程与技术的现代物流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其它物流领域业务部门的领导、骨干或知名的物流管理专家。 主干学科
物流管理 核心课程
物流技术经济、服务市场营销、采购与供应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物流信息管理。
第三部分 车辆工程类专业
车辆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学制四年)
本专业主要面向铁路机车车辆制造与运用企业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熟悉现代机械科学技术,系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和车辆工程理论基础,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开拓创新能力,具备从事铁道机车车辆的设计、制造、维修检测和运用以及工程管理等方面实践能力强、创新务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
力学、机械工程学、电工电子学、车辆工程学 核心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系列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基础、电路系列课程、控制工程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微机原理及应用、测试技术、机车车辆工程、列车制动、车辆运用与检修、列车网络控制技术、电力牵引控制系统、车辆系统动力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学制四年)
培养适应未来科技进步,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备较扎实自然科学基础和良好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系统掌握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相关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能源工程利用和动力机械综合设计应用能力的创新务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能在汽车、铁路、动力机械等行业从事设计制造、开发研究、生产管理、检测试验、维护保养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在工作中继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经过5年左右的实践锻炼,能够成为相关领域的技术骨干。 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核心课程
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材料与热加工工艺基础、电工电子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测试技术、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内燃机构造与原理、内燃机制造工艺、车辆构造、动力及传动装置设计、内燃机测试与检验等。
第四部分 土木类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道路与铁道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学制四年)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铁道工程、市政工程、地下工程、隧道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等土木工程相关部门的设计、规划、研究、施工及管理工作。具有实践能力较强、创新务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
结构工程学,岩土工程学 核心课程
土木工程概论(交通概论)、土木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测量学、土木工程材料、流体力学、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铁路轨道、路基工程、铁路桥梁、铁路车站、铁路规划与线路设计、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
施工组织与概预算、工务工程。
土木工程专业(城市轨道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学制四年)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城市轨道工程(包括地铁、轻轨)技术(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等)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技术和管理复合型知识与能力,能从事轨道交通运输组织管理、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和施工企业施工与管理的实践能力较强、创新务实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施工与管理,同时也可从事铁道工程、市政工程、地下工程、隧道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等土木工程相关部门的类似工作,具有相应多种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及一定的研究、创新与开发能力。 主干学科
结构工程学,岩土工程学 核心课程
土木工程概论(交通概论)、土木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测量学、土木工程材料、流体力学、土力学、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城市轨道工程、城市轨道桥梁、地下铁道、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组织与概预算、工务工程。
第五部分 高职(大专)类专业
铁道工程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学制三年)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城市轨道工程建设、运营及管理需要的具有大学专科文化程度,掌握从事城市轨道工程工作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施工技术与管理技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专业技能要求
1、具有较强的施工图识读和绘制能力。 2、具有铁道工程材料选用、检测能力。
3、具有铁道工程施工放线、标高引测、施工观测的能力。 4、具有编制单位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
5、具有编制施工图预算、决算和投标报价、合同管理、施工索赔的能力。 6、具有理解、审核施工图设计和技术文件,组织铁道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技术管理的能力。
7、具有分析解决施工实际问题和预防、分析处理工程质量事故的能力。 8、具有一般铁道工程结构设计的能力。 9、具有铁道工程项目管理的初步能力。 10、具有从事铁道工程监理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从事技术开发的初步能力。 学科基础课及专业课
学科基础课:工程制图及CAD应用、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工程测量、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结构力学、工程机械基础。
专业课:工程地质基础、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铁路桥涵、铁路隧道、铁路轨道、施工组织设计及概预算、结构设计原理、铁路选线设计、路基工程、桥隧施工与养护、专业英语。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学制三年)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具有大学专科文化程度,掌握公路桥梁设计、施工技术与管理、施工监理基本理论,能编制路桥工程建设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概预算,独立从事路桥工程测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专业技能要求
1、具有较强的路桥工程测量能力,能根据施工图进行公路和桥梁的测量、放线。 2、具有初步的路桥工程设计能力和较强的施工组织能力。
3、具有从事公路工程质量检测、材料试验及质量控制的能力和技能。 4、具有从事公路和桥梁工程概预算、施工监理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8、具有一般铁道工程结构设计的能力。 9、具有铁道工程项目管理的初步能力。 10、具有从事铁道工程监理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从事技术开发的初步能力。
学科基础课及专业课
学科基础课:工程制图及CAD应用、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工程测量、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结构力学等。
专业课:工程地质基础、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公路勘测设计、桥梁工程、桥隧施工技术、道路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及概预算、结构设计原理、公路工程管理、路基路面工程、专业英语。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电力机车方向)
培养目标(学制三年)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铁路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电力机车生产、运用、检修、管理必备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综合能力,能胜任电力机车生产厂、运用部门的生产、运用、管理、检修检测、机车调度岗位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技能要求
1、具有电力机车中级副司机操作技能。
2、具有编制机车调度计划、能使用有关软件用计算机绘制牵引操纵图、机车周转图的能力。
3、具有电力机车运用部门生产组织、协调能力。 学科基础课及专业课
学科基础课:机械制图、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基础、铁道概论、单片机基础、Auto CAD及应用。
专业课:电力机车总体、电力机车电器、电力机车电机、电力机车制动机、电力机车电子技术、电力机车控制、电力机车检修、电力机车运用与规章。
铁道车辆专业
培养目标(学制三年)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大学专科文化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掌握铁道车辆检修、运用、管理方面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能从事铁道车辆检修、运用、维护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技能要求
1、具有机械钳工、电气钳工中级操作技能。
2、具有铁道车辆的检修、运用、日常维护的技能。 3、具有铁道车辆检修装备的运用、维护和检修技能。
4、具有良好的生产组织、协调能力,能从事生产组织,设备、技术和经济管理等工作。
5、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并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 学科基础课及专业课
学科基础课: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AutoCAD及其应用、单片机基础、可编程控制器。
专业课:车辆构造与检修、车辆制动、车辆电气装置、车辆空调装置、车辆应用与管理。
铁道通信信号专业
培养目标(学制三年)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具备铁道通信信号专业理论知识,熟悉铁道信号各种设备工作原理;具有较强的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实践能力,包括信号设备的测试、维护、施工和故障分析及处理;能从事铁道通信信号设备生产、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专业技能要求
1、具有铁道、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的计算机绘图能力。 2、具有对车站信号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的能力。 3、具有对区间信号设备维护和故障分析的能力。 4、具有对车站信号设计与施工的能力。 学科基础课及专业课
学科基础课:电路、机械制图、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基础、接口技术、电力电子技术、铁道概论。
专业课:交通信号运营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区间信号自动控制、计算机联锁技术、信号工程设计与施工、信号新技术、专业英语、车站信号自动控制。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学制三年)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从事铁路运输一线管理、作业与服务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专业技能要求
1、具有较强的旅客运输设备使用及维护的能力。
2、具备较强的旅客运输组织和管理的能力以及旅客运输应急处理能力。 3、具备良好的仪表、仪态,具有较强的中、英文表达能力。 4、具备较强的行车组织能力。
5、具有较丰富的行车规章知识及较强的货运组织和管理能力。 6、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并具有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 学科基础课及专业课
学科基础课:管理学原理、铁道概论、市场营销学、运输与包装、经济法与交通法规、微观经济学。
专业课:铁路站场与枢纽、铁路客运设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行车组织、铁路客运组织、铁路行车规章、铁路行车安全管理、铁道交通运营专业英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