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概述 1 11 项目背景 1 12 编制依据 1
13 执行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2 14 编制目的编制内容 3 15 项目提出的理由和必要性 3
16 本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是广州东进战略新塘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5
2 城市概况及环境现状 21城市概况 6 22 社会发展 6 23 自然条件 8 3 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 31 建设内容 11 32 技改前工程概况 11 33 建设规模 12 34 项目选址状况 16
4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现状和总结 23 41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概述 23 42 处理工艺路线选择 30
5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论证和比选 34
11 6
51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原则 34
52 方案一物化高频超声吹脱CMBR处理工艺CMBR超声波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35
53 方案二UASBO-A-A-O纳滤处理工艺 37 54 方案三UASBSBRCMFRO处理工艺 38 55 方案四MEFRUASB反硝化MBR 39 56 技改工程处理工艺方案选择 40 6 项目总平面布置 43
61 渗滤液污水处理厂总平面 43 62 管线布置 43
7 项目主要构筑物及设备清单 8 电气及自控系统设计 81 设计依据 50 82 配电系统要求 50 83 控制系统 50 84 整机要求 50 9 公用辅助工程 52 91 给排水设计方案 52 92 道路及绿化设计方案 52 93 化验室配置 52 10 节能节水措施 54 101 给排水实际方案 54
50
47
102 节水措施及水耗指标分析 11环境保护 56 111环境概况 56
55
112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 57 113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57
114 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措施 12 管理机构劳动定员及建设进度设想 60 121 管理机构 60 122 运行管理组织架构 123 组织管理措施 61 124 技术管理措施 61 125 生产班制和劳动定员 61 126 建设进度 62
13 项目招标和投标要求 66 131 招标范围 66 132 招标组织形式 66 133 招标方式 66
14 劳动保护及安全卫生 68
141 影响职工安全卫生的主要因素 68 142 劳动安全卫生措施方案 69 143 消防 70 15 防火设计 72
60
58
151 防火设计依据及原则 72 152 总体布置 72 153 建筑物防火设计 72 154 建筑物室内装饰材料 72 16 风险分析 73 161 项目主要风险因素 162 风险程度分析 74 163 风险防范对策 74
164 渗滤液处理系统维修风险及防范对策 75 17 投资估算 77
171 投资估算范围和内容 77 172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173 资金来源 78 174 投资估算 78 18 社会评价 84 181 项目对社会的影响 182 环境效益 85 183 经济效益 86
184 项目和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185 社会评价结论 86 19 结论和建议 88 191 结论 88
86 84 77 73
192 建议 88
1.概述 11 项目背景
增城新塘镇陈家林古郎山垃圾填埋场由增城市新塘镇人民政府建于1995年占地面积约44亩距离广州东部水源地新塘水厂吸水口约13公里主要是用于收集处理新塘镇居民生活垃圾项目地理位置图见图11-1垃圾填埋场边线图见图11-2受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该填埋场非卫生填埋场处理方法主要是采取泥土填埋覆盖方式平均日处理垃圾量350~400吨年处理量约14万吨由于该垃圾填埋场不符合填埋规范现有的渗滤液处理设施简陋处理效率不高给周边环境特别是下游的饮用水源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现对新塘镇陈家林地区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进行技术改造以消除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威胁
12 编制依据
《关于国家环保总局对我市新塘镇陈家林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实施监察的情况报告》增环报200775号
《关于征求增城市开展新塘镇陈家林地区环境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意见的函》增环函2007241号
《关于国家环保部对我市环境污染问题实施监察后的办理情况的报告》增环报200850号
《关于翡翠绿洲周边地区环境污染问题及采取措施的报告》增环报200718号
《增城市开展新塘镇陈家林片区环境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方案》
《关于查处广州市增城市陈家林地区环境污染问题的监察通知》环监200744号
《广州市环境卫生总体规划》1999~2010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2001~2010年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建标200177号 《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
建设单位委托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编制《增城市新塘镇陈家林地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13 执行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2年6月28日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1993年8月10日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0年 《环境卫生技术语标准》 CJJ65-95
《广东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2000午5月1日 《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 2002年1月1日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2004年5月1日 《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规定》 2001年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DB4426-2001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082-1999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CJJ17-200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 1997版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J15-88 《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GBJ69-84 《工业建筑防腐规范》 GBJ46-8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定》 广东省标准DBJ15-2-9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J220-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GBJ68-8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5-93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2000年修订版 《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 GBJ10-83
《工业和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2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19-87 14 编制目的编制内容 141 编制目的
建设新塘镇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是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环保总局环监200744号文件切实治理新塘陈家林片区环境污染的必经之路对改善陈家林片区环境状况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保护东江水资源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符合增城市新塘镇可持续发展战略
142 编制内容
根据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建设特点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为
工程项目所在地城市概况和现状资料调查分析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需求分析和建设规模渗滤液产生量 渗滤液处理工艺方案论证和比选 建设进度的设想
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安全卫生及节能节水措施 防火设计风险分析和项目投资估算 效益分析 结论和建议
15 项目提出的理由和必要性
151 实施本项目是贯彻落实国家环保总局环监[2007]44号文件的必经之路
目前新塘镇每日产生生活垃圾达500吨均送往该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产生的垃圾渗滤液通过垃圾填埋场东南面200米处的氧化塘
15亩简单处理后直接排入附近小沟渠经夏埔涌进入东江北干流给周边环境特别是下游的饮用水源造成了严重威胁
2007年9月11日国家环保总局下达了《关于查处广州市增城市陈家林地区环境污染问题的监察通知》环监[2007]44号2007年7月25日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华南环保督查中心广东省环保局广东省环境监测站对增城市新塘镇陈家林地区环境污染问题进行调查时发现新塘镇陈家林地区生活垃圾填埋场不符合填埋规范现有的渗滤液处理设施简陋处理效率不高要求增城市对新塘镇陈家林地区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进行技术改造以消除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威胁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是落实贯彻国家环保总局环监200744号文件的必经之路
152 实施本项目是改善陈家林地区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举措 2007年6月25日增城市新塘镇陈家林地区翡翠绿洲凤凰城等居住小区业主向国家环保总局潘岳副局长投诉了陈家林地区的环境问题其中就包括新塘镇垃圾填埋场污染
鉴于陈家林地区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增城市环保局除及时对被投诉企业进行调查处理对区内污染企业加强监管严格执法外还特别制定了方案增环函2007241号协助新塘镇政府对垃圾填埋场污染情况作进一步处理以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因此本项目的实施是逐步解决陈家林地区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善该地区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
153 实施本项目是保护东江饮用水源的需要
2008年8月16日增城市环境监测站对陈家林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见表15-1
表15-1 陈家林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废水监测结果 单位mgL除pH及注明除外
监测项目 监测结果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排放限值 超标倍数 pH值 803 SS 926 30 3087 CODcr 6030 60 10050 BOD5 443 20 2215 氨氮 476 5950 色度 3000
监测结果显示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和氨氮等污染物均严重超标化学需氧量最严重超出《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排放限值倍本生活垃圾填埋场距离广州东部水源地新塘水厂吸水口仅13公里高浓度的垃圾渗滤液废水再不及时有效处理将有可能渗溢到周围地表水中并顺着沟渠或溪流进入东江水系污染东江水源进而威胁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从保护饮用水水源保障居民饮水安全角度出发本项目的实施是保证东江饮用水水质不受垃圾渗滤液污染的重要途径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16 本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是广州东进战略新塘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珠三角城镇群及基础设施网络化格局趋于完善珠三角区域合作和一体化进程已经具备了相当成熟的基础和条件泛珠三角合作框架协议极大地拓展了珠三角区域合作和发展的空间腹地推动产业
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梯度转移加快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近年来广州实施经济发展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战略性转移对增城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使增城加快融入广州的整体发展成为广州乃至整个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区域
新塘镇作为增城市南部中心镇重镇是广州东部版块的黄金走廊从2000年开始新塘陈家林地区就陆续建设了凤凰城紫云山庄翡翠绿洲等楼盘原来规划为危险品仓库区的陈家林地区现在也步入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腾飞阶段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陈家林地区也越来越成为居住旅游商贸和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宜居地区因此环境的改善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将是该地区面临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是未来广州东进战略新塘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 城市概况及环境现状 21城市概况 211 地理位置
增城市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流域下游北岸珠江三角洲东北部东交博罗北接龙门西连从化西南临广州市白云黄埔两区南隔东江和东莞市相望行政中心荔城街道办事处西距广州60公里东距惠州城区90公里南距深圳120公里水路距香港70海里区位优势明显
新塘镇是增城市南部工业商业重镇广东省中心镇在区境西南部 212 历史沿革人口现状
新塘镇因驻地在宋代为东江一大河湾后渐成河滩明代在河滩上垒石围塘石堤渐为圩集故名新塘圩民国27年 1938 增城县治设于此1950年称新塘镇1955年改区1958年成立新塘公社1979年改镇1983年又改为区1984年再建镇2004年增城市实行镇级行政区划调整新塘镇管辖原新塘永和仙村沙埔宁西5镇的行政区域范围2005年永岗禾丰贤江新庄4村划入广州市萝岗区新塘镇现管辖16个居委会和71个村委会总面积25151平方公里总人口40多万其中户籍人口21万外来人口19万
22 社会发展 221 经济发展水平
2006年新塘完成工业总产值41466亿元增长2402%4月份五羊本田新工厂建成投产至年底实现产值3167亿元黄川摩托荣获广州市著名商标称号摩托车产业成为全国乡镇一级最大集群基地9月19日
广本增城工厂建成投产至年底实现产值35亿元新塘环保宁西沙埔银沙东凌民营制衣等工业基地的入园项目相继动工建设豪进摩托车新工厂广英服装新工厂的建设如期推进15万吨再生有色合金项目落户促进产业组团发隅牛仔服装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三大支柱产业产值2502亿元增长139占工业总产值的6033%
2006年第三产业实现产值6443亿元增长1416%碧桂园凤凰城锦绣香江等大型房产社区做强做大顺欣富好城现代城等先后开盘金地·荔湖城等品牌房产项目动工建设新都·盛世名门成为首个中国人居环境金牌建设试点项目锦绣香江翡翠绿绿洲别墅小区荣获2006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小区称号广园东·东方名都在2006年中国地产经济主流峰会金筑奖上连获人居地标建筑最佳居住文化营造贡献名盘荣誉盈毅地产在2006年中国地产金鼎奖上获得最具竞争力品牌称号新塘候机点启用成为国内首个镇级异地候机点太阳城大酒店成为增城市唯一荣获广东省百佳餐饮企业称号的企业
2006年农业总收入78935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35450万元林业收入698万元畜牧业收入10620万元渔业收入4644万元第二产业收入620400万元第三产业收入74496万元其他收入31200万元早晚造粮食种植面积44029亩其中水稻面积27879亩玉米面积9800宙番薯面积4600宙蔬菜播种面积68900面总产126万吨平均亩产1580公斤总产值达206亿元成为种植业中较大的收入项目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98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868元
222 工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新塘镇发挥区位交通资源产业集聚的四大可持续发展优势规划并推进了宁西新塘环保豪进沙埔银沙东凌等五大工业基地建设引进了广州本田二厂五羊本田摩托车两大生产力骨干项目培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带动性强的制造业工业项目牛仔休闲服装和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三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产业聚集和组团发展成功走出了一条大工业大商贸大房产的富民强镇之路一些重点项目纷纷抢滩落户新塘投资置业现有广州本田汽车五羊-本田摩托广州提爱思汽车内饰豪进摩托康威集团创兴牛仔广英牛仔等一大批龙头企业时至今日新塘沙埔仙村已经形成颇具特色的工业产业带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配件制造业牛仔休闲服装等三大支柱产业不断壮大新塘镇经济产业已形成以经营牛仔休闲纺织服装摩托车及其零配件汽车及其零配件建材家具造纸食品塑料家电制品业等19个行业为骨干的工业体系
2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