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至4月1日我和我们学校3个同事一行四人参加了在浙江省金华举行的第十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研讨会,这次研讨活动的主题是“读懂学生”,这次主题是由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士琦教授提出的,其理论基础是: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复杂的,需要教师准确弄懂,理解它们的真实性质和发生原因。简单举一个例子:36×9=314,学生为什么出现这种错误。老师如何给这种错误定性?如果是在计算的时候由于是乘法口诀错误,那是一种长期记忆,需要学生积累。如果是六九五十四,进5,而在口算三九二十七,变成27加4,那是一种短期记忆错误,可以让学生在旁边写个5,就可以解决了。其次,在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中,老师经常误解,教师要了解学生。
三天中一共听了12节课,其中华应龙老师的《分数的再认识》是我最期待的,听了后果然“与众不同”。不愧为著名特级教师,上课前对教材的谨慎而又独特的思考,令人感叹!简单表述一下教学流程:
(一)大头儿子的难题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床有多长?小头爸爸没有尺子,大头儿子想到用爸爸的领带量(为后面引出分数单位做铺垫,当没有单位的时候可以创造单位)。床有2个领带长。沙发没有一个领带长?怎么办?对折3次,沙发是7个1/8或7/8。
(二)再认识分数
1、关于分数你有什么问题? 2、用什么来做单位? 单位不同,就是尺子不一样。
7/8有7个1/8,所以1/8是分数单位。 找一找分数单位和方法
大头儿子为什么不用1/2或1/4而用1/7呢?创造一个可以数出来的分数!所以分数就是数出来的数。这是这节课分数的定义,而没有说“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炮兵创造出来的分数。
1度就是1/360,炮兵的单位不是度,用密位。 什么是密位?1/6000,猜一猜是怎么规定的? 因为更精确,“差之毫厘 失之千里”。 4、想一想 圈一圈
这个环节具体流程不累述了,目的就让学生理解“同一个分数,原来的整体不同,具体表示的数量也不同。”
(三)讲故事
一池塘水有多少桶? 生:看桶的大小。
小孩创造了一个桶,就是创造了一个单位。
这节课重点不讲单位“1”,重点讲“分数单位”。现在摘一段华老师的话,对这节课的思考,与大家共享。
这样的教学,有些“不走寻常路”的感觉。不过,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不需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因为我们都在路上,没有看客,大家都在思考;我也不需要说:“走
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因为教学研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也不需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跟着自己走!”因为我们没有办法保证自己所走的,就是一条唯一正确的道路。我需要说的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走的更好!”因为我的课可能会失败,也可能会不完美,但我的课一定会引起大家的思考,思考我们做出的选择,思考我们的价值判断,思考我们的功力提升,让学生觉得数学真的很好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