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语文工作案例

来源:好走旅游网
 初中语文工作案例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作者及工作单位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初中学生阅读目标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材分析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节选自名著《水浒传》第7回,回目是“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河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它与同一单元中的其它四篇文章都着重刻画人物或塑造艺术形象。学习这篇文章,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小说的相关文学常识,感受我国优秀古典文学的魅力,还可以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并运用于写作实践,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最终目的。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对于小说并不陌生,但是相关的文体知识却了解较少,可适当介绍小说三要素、分类等知识。学生年龄还小,只关注故事情节,老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尤其是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教学目标 1、巩固小说的相关文学常识。 2、结合文本概括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 3、分析本文为刻画人物所采用的描写方法,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4、赏读古典名著,感受我国优秀古典文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明确塑造人物形象所采用的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概括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要立足于对人物的描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 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1、 导入 欣赏《水浒传》主题曲视频 2、 展示目标 3、 展示作者图片,指导 学生从时、地、评、作几方面认识作者。 4、、出示“《水浒传》 简介”及“前后文简介” ,预设学生行为 1、简要介绍《水浒传》。 2、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设计意图 1、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顺势引入新课学习。 2、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课堂学习更有目的性 3、渗透“‘识记作者’有法可依”的学习理念。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二 揣摩形象, 分析方法 三 激情创作, 学以致用 让学生对小说及其中的故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5、赏析作品,提取信息(1)轮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概括文中所叙述的两件事。 ( 2)学习指导 :请同学们再读全文,积极思考下列问题。比比谁能在5分钟后说出自己的见解。 (3)你认为鲁智深是具有怎样形象特点的人物。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的形象是通过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的。你最欣赏哪一处?请结合具体的文字加以说明。 (4)引导学生概括主要人物——鲁智深的形象特点,并分析塑造人物形象所采用的描写手法。 6、请你尝试: (1)假如你是电视剧《水浒传》的导演,你如何策划“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这一情节中鲁智深的形象? (2)真情回眸:欣赏真正的导演张绍林导演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视频片段,并体会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3、概括文中所写的两件事。 4、再读课文,找出关于鲁智深的描写,并分析描写方法并分析人物性格。 5、小组讨论发言。 4、让学生对小说及其中的故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5、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由发言、自主探究,可以培养筛选信息、归纳思维的能力,以提高他们阅读、欣赏小说的水平。 6、设计意图:(1)新课标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一环节寓教于乐,张扬个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学生认知的主体作用。 (2)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不同艺术作品的魅力,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7、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张扬学生的不同个性,满足学生展示自我的欲望。趁热打铁,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进行了写作训练,还缓解了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可谓“一举三得”。) 7、成功人物形象的塑造,6、课堂练笔 离不开多种精彩的描写。 请你练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一个人物形象。 [要求]:1、生动、形象、可感。2、不少于100字。3、时间为5分钟。写后引导学生赏析习作 ☆板书设计 形 象 方 法 嫉恶如仇 动作描写 鲁 武艺高强 心理描写 正面 智 粗中有细 语言描写 深 力大无比 侧面(众泼皮)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 班级________ 小组长________ 发言人_______ 个人评价 姓名 教师评价 ☆教学反思 小组加分 自评 互评 次数 加分 总 分 表现摘录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只起到开发课程资源,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今后语文教学要立足文本,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恰如其分地利用媒体资源,创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平台,扮演好教学活动中的“首席”角色,提高教学效率,使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