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曲观后感范文
没看过《音乐之声》就相当于你没看过音乐片,没看过《雨中曲》那么相当于你没看过歌舞片。如果你只看过《红磨坊》《芝加哥》,那只能说你是歌舞片的“票友”。真正的歌舞片经典,只属于30-60年代的好莱坞,而《雨中曲》就是其中之一。
这部电影属于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现在的人们很难再用同样的耐性,来拍这么一部既细腻又豪华的歌舞片了。
Gene Kelly在跳那段著名的“雨中舞蹈”时,正发着40度的高烧。而女主角Debbie Reynolds那么一开始根本不会跳舞,为了拍这部电影跳到双脚血管爆裂也在所不惜。
这就是那时歌舞片背后所蕴含的精神。
无论是Donald Oconnor的独舞“Let them Laugh”,还是他同Gene的双人舞(矫正发音的那支),以及加上Debbie的那支“Good Morning”三人舞,都可称为舞坛的佳作。这就更不用说配合剧情编排的群舞“Dreaming of You”“Beautiful Girl”等等了。音乐也是一流的,耳熟能详的“雨中曲”,温柔缠绵的“Would You”,还有欢快活泼的“Good Morning”……
这是一部划分时代并且集歌舞片之大成于一身的歌舞片,不仅如此,它还是一部优秀的喜剧,同时情节亦贴合有声电影取代无声电影的历史,显得很有进步意义。
现在还有如此优秀的集最正确喜剧、最正确音乐、最正确导演、最正确舞蹈、最正确
男女演员于一身的歌舞片么?这是一个奇迹!一个只属于那个时代的奇迹!
至今我仍狂爱这部电影,有了烦心的事情总会去看看Gene Kelly那段潇洒的雨中舞蹈。烦恼虽然不会因此而烟消云散,但现学现卖地小跳几步总会让我想开不少。
这大概就是歌舞片的灵魂——它总是教人快乐,心情轻松。
向大师致敬。
《雨中曲》的背景设在20年代末期好莱坞从无声电影向有声电影过度的时期,很明显,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出生,对于当时的情况一无所知,我们生来就有彩色电视看,就知道刘德华是个大明星,却从不知晓影视界曾经有过这样一场宏大的。
虽然是一部歌舞剧,但《雨中曲》的剧情还是非常精彩的,段与段之间衔接也很紧凑,剧情开展自然顺畅。虽然也许你无法理解其中的歌舞剧,不知道该如何去欣赏它们,但你不得不成认,这些演员都是才华出众的(至少踢踏舞跳得确实不错…)。其中一些场景的设计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比方唐在讲述自己的从业经历的时候,在桌球场跳舞、在酒吧“学习”音乐…这些场景的布置都到达了让人想笑的效果,使大家对于唐的经历一下子感兴趣了起来,并且一点也不感觉枯燥。又比方唐在雨中唱歌跳舞的那一段,应该是本片寓意的精华之处,谁会想到有哪个疯子在雨中唱歌跳舞的,就是有这么个“疯子”,在雨中自编自导自演,不是发疯,而是为了表现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雨越下越大,而他越唱越欢,越跳越乐…雨算什么,心中快乐就好!
这可以说是是一部“艺术珍宝”,导演以非常有趣的手法和极具艺术化效果的场景将这部本来普通的剧情、陈腔滥调的语言融合成一部充满欢笑与乐趣的作品,这是我最为欣
赏的地方。
再来说一下演员,个人对女配角琳娜有非一般的“好感”,她的声音真是太有特点了,以至于她只是开口说话都让人发笑。特别是她在为《决斗骑士》拍有声电影的时候,那个效果确实可以让人“笑倒”。同时也挖苦了她,没有才华,且不会变通。固然她的容貌和身材都是100分,但她的嗓音和才气只能是0分,这很容易让我联想到了现在演艺圈的“花瓶”,花瓶好看,却易碎,且实用度也不高。最终无法立足…
最后,我当然特别有意的观察了一下其中的服装,特别是琳娜所穿的每一套衣服,还有之后有声电影开展起来后为歌曲拍的MV,都让我看到了早期的CHANEL,DIOR…等一些大牌的作品。尽管在那个时期,服装业开展起来的时间不长,但我们可以看出它却是开展的如此迅速,成效如此大,干净利落的线条、合体的裁剪、布料制作印染的开展、一些配饰在服装上的应用,相信它在那个时期的时尚流行度绝不逊与今天的CHANEL,DIOR.。
这是一部很典型的歌舞片。故事情节比较弱,主要是以舞蹈为主。大段大段歌曲,各式各样的舞蹈表演,穿插在影片其中。作为一部歌舞片来说,非常好看。但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年代太长远了,难以媲美现代的歌舞片了。
虽然情节比较弱,但是也大致讲述了一个故事。影片把好莱坞从无声片到有声片的过渡,以及电影公司及大明星所要面对的现状,一一展现了出来。片中的那个好莱坞女星,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典型例子。只会表演,嗓音差,发音还不准。无法适应时代的开展,只能被无情的淘汰掉。
看到那个年代的电影,由衷的感慨,好莱坞造梦的能力。精巧华美的服装,技艺出众
的演员,眼花乱的舞蹈编排,真是一个梦工厂。
那个时代的舞蹈演员技艺也很出色,跳起舞来那么娴熟,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
影片的歌曲对于现代来说,就不那么流行了,毕竟六十多年了。主题曲听起原唱来,也很一般。
总而言之,一部赏心悦目的传统好莱坞歌舞片,只看舞蹈,就足够了。
Singin' in the Rain(万花嬉春),据说是影史上歌舞片的经典之作,片子诞生于1952年,正是其他国家从废墟中重建的时期。
(也许只有美国还可以这么开心的在战后坚信着他们的理想主义,载歌载舞。)
这部片的缘起是米高梅制片亚瑟佛雷(Arthur Freed)想把一些旧歌“再生利用”,于是要求旗下两位编剧把它们串成一个故事,并获得金凯利(Gene Kelly)的同意演出。由于这些旧歌刚好都是在20.30年代,所以他们将背景设定在默片转变成有声片的时期,生动描写了片厂种种妙趣横生的事情。据说还常有人跑来他们的拍片现场,跟他们分享那段时期的记忆.而他们也详实的考证了当时好莱坞明星的穿着打扮和片厂的布景设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