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吕琢 人民教育 学术论坛专栏 教育哲学的思考:教学良心 湖南汉寿二中

来源:好走旅游网
吕琢 人民教育 学术论坛专栏 教育哲学的思考:教学良心 湖南汉寿二中 今年六月中旬中考在结束后,街谈巷议都在评论“暑假升高中过渡快速补习班十五天学费3.5至5万值得不值得”的问题?恐怕这不是个别城市的大问题。这样的“黑心”等于抢夺了老百姓一人一年的全部收入。这里作者不想多作评论,就谈“良心”两个字。良心,是个什么东西?这很难说,有点哲学的味道。但是,每个人对于“良心”都会有一点理解。可以说,它是指个人内心的是非感,对自己行为、意图或性格的好坏的认识,同时具有一种做好人好事的责任感,常被认为能引起对于做坏事的内疚和悔恨。所以,大致上,可以判断,良心,属于道德范畴,属于道德自觉,而不是他觉的,出于内心的道德力的召唤之物。 一、用我们的天理良心托起中国梦

良心在文里有两重涵义,一方面它涉及是非善恶,良是指“是”和“善”,善良是一种心境,它来自天然,而不需经任何雕琢。另一方面它是与生俱来的,与人的出身、地位、教育等后天因素无关,即“生而知之”良心有如人心灵深处的检察官和法官。当人的的行为和意念符合\"是\"和\"善\"的要求时,良心的嘉许,使人恬然自安,即所谓“问心无愧”。但当人的行为意念违背“是”和“善”的准则时,就会以遇到良心的谴现,使人感到“于心有亏”。人心不同,有如其面,但良心的功能却是一致的。这一事实实在令人惊奇。有人把良心称为人内心的\"是非律\"。它是一切道德观念的最终依据。孟子道:人之所以是人,因为里面有一个“心”;这个“心”使你懂得感动、同情、了解和怜恤那些有需要的人。当你看见一个人受苦的时候,你就视而不见地走过去吗?不,你会多看一眼,你内心里面会有所感动,对他产生同情、怜恤,这种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当你看见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你会觉得害羞,你会说:“这样做不可以!” “羞耻”是文化里面很重要的元素;不懂羞耻的人,说穿到底没有文化。那些贪官,家中黄金、古董、什么都有,只缺乏差耻!因为不知耻,所以贪赃枉法、不择手段。孟子又竹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当你要作决定的时候,你说:这个可以、那个不可以,这个对、那个不对。虽然你的评判不一定绝对正确,但是至少你有个评判;虽然别人不一定赞同你的评判,但知道你有你的标准。你用你的标准说:这个对、那个不对,这个可以、那个不可以,这个好、那个不好。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那就是良心。

从良心的角度看,人和其它动物有本质的差别,人并不仅仅是一堆物质,人有超乎其它生物之上的生命的灵性,任何人都无权去无故伤害他人,否则,必将受到良心的谴责。但就唯物论和进化论看来,则人不过是比较进化了的猿猴,和其它动物并无本质的不同。而且动物和植物,生物与非生物,也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有人以为未必人人都有良心,否则,为什么有些人会如此无法无天,无恶不作?但实际上除了那些有心智障碍的人以外,即使用那些罪大恶极的人也不例外。这又可以从两方面得到验证:一方面尽管那些人自己坏事做尽,但当别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时,他们会立即表示反对,认为别人不该这样对待他们。这个\"不该\"就是\"是非\",尽管他们的是非观念是歪曲了的。偶尔也会有人认为自己是罪有应得,甘愿承受。这种情况通常就叫做\"良心发现\";另一方面一切恶人,即使希特勒和日本侵略军阀之流,在他们把坏事做绝之后,总要再加上一条,那就是说谎。他们总想用谎言来欺骗人们的是非判断,以让人们相信他们的行径是\"对\"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无非是因为他们相信人们都有是非之心,并不等于他们的行为符合是非之心的要求。因此良心虽然对人的行为意念作出是非判断,但它对人的行为却没有强制作用。这是人内心的“是非律”不同于物理或生物定律之处。物理学的引力定律决定了人如果从高楼的窗口跳出去,就一定会向下跌落,生物学的代谢定律决定了人如果不呼吸就一定会窒息,不吃饭一定会饿死,谁都不能违反。但唯独对内心的是非律人可以遵从,也可以不遵从。而且遵从对本身未必有利(舍生取义)不遵从对本身未必有害。事实上二者往往互相冲实,很多人正是出于本身利害的考虑而做出违背良心的事(见利忘义)。良心只对人作出是非判断,何去可从,完全取决于本人的主观意志。人不是机器或低等生物,人有自由意志,因此,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

1

有良心,才是善恶是非的最后裁决者。而良心的存在,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中华民族是人类最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光辉的文明。世界上没有人比孟子更懂得“人”是什么?人就是里面有一个“心”,这个“心” 归纳为四方面——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为什么人是“人”呢?因为人有良心。整个中国文化就这样在对人性的界定中,受了很大的影响。孟子讲人性的时候,他就把这伟大的、神所创造已经放在人里面的东西追查出来,他把这些发现分享与中国人,一直流传到两千三百年后的今天。真是伟大!“唉呀!人家这样伤心,你还敢做那样的坏事,你没有良心呀!这是人家寡妇孤儿剩下的最后一餐饭,你还去抢,你没有良心!”没有恻隐之心,你还像人吗?应当羞耻的事你不觉羞耻,你还像人吗?应当辞让的你不辞让,你还像人吗?应当分辨的你不分辨,你还像人吗?你竟然像狗,哪里有利就往哪里走。公德没了!良心没了!直接危害了我们国家和民族本来应有良心的的形象。

从小的时候,母亲就告诫我们:做人要讲良心、要诚实不要撒谎、不要欺负比自己弱小的,没有良心的人等于一无所有。其原因在于:其一,良心是人们内心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趋于“优良”的判断,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尺度。一个趋于优良的评判尺度,可以充实人的精神,伟岸人的境界,提升人的价值,基奠人的未来。人如果不是善的,教育怎么可能产生果效呢?按照孟子的思想,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善性继续发扬光大,所以教育就是继续培养人的善性。但是,人如果本来就是善的,为什么还需要教育?这是荀子的思想。荀子认为:如果人原来就是善的,那根本就不需要教育,正因为人是恶的,所以需要教、教、教,不断地教才可以把人教成善。这两大思想都是正统的儒家思想,这两大思想也都影响了很多中国人。人人心中都的一杆秤,这杆秤叫做良心秤!为人之子,只顾自己享受舒适,置父母长辈于不顾,甚至尽量榨取父母的血汗,因为他的良心泯灭了!为人父母,不顾子女成长的需要,只想着自己的享乐,良心泯灭了!记者、编辑、剧本编导、书报出版只顾自己能有收视率、营业额,不惜说假话,说下流话,教唆人们做坏事,公然散布毒害社会、毒害青少年的言论,良心泯灭了!医生,不顾病人的死活,只想变着法子让病人家属掏口袋,良心泯灭了!教师,上课不教真知识,课外拼命办收费补习班,良心泯灭了!良心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标准,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履行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是人的各种道德原则、道德规范融为内心的动机和信念的体现。其二,良心是人们评价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内在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可以帮助人们选择道德行为并进行自我道德评价。人无良心,与禽兽何异。同没有良心的人讲道德犹如石板上栽花,必枯无疑。生而为人,每天都要同他人同社会打交道,每天都会发生一些或顺或逆的事情。有的事也许不为人所知,相当私密,但却躲不过良心的审视,每当独处静思或午夜梦回的时刻,也就是良心靠灵魂最近的时刻,良心就会出来评判自己的是非善恶。纯净的良心,恰似一个温柔的枕头,枕着这个温柔的枕头,我们就无愧于心,安然入眠。其三,良心又是心灵的岗哨道德的卫士,一个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离不开两种制衡的力量:一为道德;二为法律。道德是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是一种不同于法律的精神力量。法律是强制的,对于危害社会和谐有序的违法行为,公检法机关可以依法采取拘留、审查、判刑等惩办手段。对于那些不利于社会的和谐有序却没有触犯法律的行为,法律管不着了,就得依赖于道德的制衡。如果说法律是强制的力量,道德即是精神的力量。道德的精神力量在哪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叫舆论;一个叫良心。如果说舆论是一种外在的道德制衡,良心即为存于人心的内在制衡,不让不道德的事情在自己身上发生;如果发生了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人们道德素质的提高,有赖于保持一份纯净的良心,而良心的守护则须着力于“爱心、责任心、同情心、羞耻心”的养成。 著名作家高占祥在他的《良心的呼唤》这首诗里这样写道:来吧,朋友们:让我们聚焦在阳光灿烂的广场上,来检阅自己的良心!让我们步入大仁大义的殿堂里,来修炼自己的良心!让我们攀登在人格的阶梯上,来升华自己的良心!让我们站在人生的金字塔上,来捧出

2

自己的良心!来吧,朋友们:用我们的天理良心,托起那七彩祥云,让道德的光芒照耀乾坤! 二、教学本身就是个良心活

教学不象工人做零件那样可以有计量工具来准确去测量,一节课的好坏谁能很精确地去计量呢。尤其是职业学校和培训学校的教师又没有升学的压力,那么教学就不知不觉演变成为一种良心活了。一节课教师认真备课认真讲课是50分钟,教师不认真备课不认真讲课这50钟也好打发。但我们绝大多数教师都是有“良心”的教师,家长把学生送到教师手中,是抱着很大希望想让孩子“成龙成凤”的,学生也有求知的欲望,满怀信心想学点真本领的。所以有良知的教师都会认真备课,“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分钟”,对每节课该讲什么,重点讲什么,甚至哪个学生某点知识没掌握,上课时需要对谁进行提问都要想到,“不打无准备的仗”,绞尽脑汁去想如何能把课讲得更好。备好课只是基础,讲好课还得下硬功夫。既要把握讲课的速度和强度也要把握讲课的时间和空间。所以一节课下来往往是精疲力竭。其它教学环节也是这样,都只有认认真地去对待才不会误人子弟才能对得起良心,对得起社会。 良心虽然对人的行为意念作出是非判断,但它对人的行为却没有强制作用。这是人内心的\"是非律\"不同于物理或生物定律之处。物理学的引力定律决定了人如果从高楼的窗口跳出去,就一定会向下跌落,生物学的代谢定律决定了人如果不呼吸就一定会窒息,不吃饭一定会饿死,谁都不能违反。但唯独对内心的是非律人可以遵从,也可以不遵从。而且遵从对本身未必有利(舍生取义)不遵从对本身未必有害。事实上二者往往互相冲实,很多人正是出于本身利害的考虑而做出违背良心的事(见利忘义)。良心只对人作出是非判断,何去可从,完全取决于本人的主观意志。人不是机器或低等生物,人有自由意志,因此,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良心,才是善恶是非的最后裁决者。而良心的存在,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当人的灵自立、照自己的意思行,当人的灵有越大的发挥、越大的自由、越大的行动可能性,却没有背后的约束和真理的带领时,就是整个人类社会最危险的时候。整个中华文化归纳到最后,只剩下一句话:“我是凭良心做事的。”这里的良心应该指一直保持在正轨中的良心,是不受过任何玷污的良心,是没有其它支配力量的良心;这里的良心应该指里符合真理的原则和自然的法则的良心。

良心很容易被玷污,人类的良心至少受到了文化、宗教、群众心理和犯罪习惯玷污。自从亚当、夏娃犯罪以后,我们看见在整个人类文化、整个历史中,当人定夺、行事的时候,常常有四件事使人没有办法很正确地执行良心的任务:今天我们的毛病在哪里?这一次不要紧,主是慈爱的,还有第二次?这次讲座不来不要紧,反正有钱买录音带?当你犯罪时良心对你说不对,你却不理,久而久之你就变成谋杀良心的人,你怎么可能还会改过?你早把你的良心杀了。你对你良心的无礼就像以色列人谋杀先知一样,你把神的话轻看了,你把良心的控告污蔑了,你藐视神的代表、你藐视神的话语要到几时呢?我们一定要知道,当得胜自己良心的人是最可耻的人;把自己良心的力量削弱的人是最危险的人;轻看良心正面的警告、轻看神给你的话语的人,是最失败的人。你还以为你得胜了吗?你正在出卖你的前途,你正在践踏你的人性,你正在羞辱神给你的特权,你正在毁坏神放在你里面那神的形像和样式,你知道吗?我们一定要知道,当良心受玷污后,你就在宗教形式、文化环境、社会的支持、自己得胜良心经验的影响下,变成一个很可怕的人。你作了神的仇敌,你作了社会的危害者,你作了自暴自弃的永恒灵魂,你作了宇宙的浪子,请问你这样要到几时呢?我们一定要知道,当你说不要紧我有宗教!没有用的,因为这个宗教已经被你利用来贿路你自己的良心。当你说我有文化!没有用的,因为你把文化当作挡箭牌来抵挡真理。当你说我有大家的支持!没有用的,因为你的伙计、你的下属需要你发薪水给他,需要你提供他生活的保障,所以对你奉承阿谀,他们越这么做越使你变成假冒为善、离开真理的人。你在教会作执事,很多人尊重你,但这个地位再加上你不肯悔改的心,只会使你越抵挡上帝。你有很多的事奉,这些事奉只会给你一种良心的安慰:我的事奉这么多,上帝一定会原谅我的罪。求主可怜我们,求

3

主给我们机会能回头,再好好地作一个对神、对人常存无亏良心的人。一切一切己经晚了,请记住,我们每个人都来摸摸自己的良心行事做人,经常用宝血洁净我们的良心,经常用真理洁净我们的良心,经常用圣灵洁净我们的良心。

实际上良心用道,就是正确的治学之道、交友之道、个人修养之道、更是教学之道。 三、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是老师最后的底线

陶行知先生说对待教育事业教师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老师良“心”,让老师在学生与家长面前变得崇高.也让老师在社会现实生活中遭遇尴尬,在教育改革深入发徒的今天,教师职业良心也正在教师的内心深处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有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没有心与心的交融就没有教育。 教学良心不仅是老师职业道德的底线,也是义务的一种内化形式,是道德自律性的最高体验。一个老师一种自觉的道德责任感,是老师进行教学的灵魂。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这里的教育者不仅包括老师,也包括教育的决策者、学校的管理者、执行者等,他们都是教育良心的主体。由此,教育良心即为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对社会提出道德规范的自觉意识和情感体认,是在履行教育职责时体现的崇高责任感及对自我教育行为的道德调控和评价的能力。而老师良心即老师的教育良心,是老师个体在教育实践中履行教师职业道德义务时的一种自觉意识,并自觉形成的一种对自己教育行为道德控制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老师良心具体表现为老师把自己应履行的责任、义务上升为对自己的责任、义务。教学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培养人教学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的活动。它的本质更主要是一种规范性的活动,这就不断地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期望教师用一种正确的、良好的或是恰当的方式进行教学。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具体到实际教学中,老师的教学行为不仅要符合技术上的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可见,老师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老师的教学良心是指教学活动中老师将职业的责任和义务,这必须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职业道德规范与其个人道德意识实现的统一。道德,或者可以说是教师的教学良心。教育是一种良心活,同时,老师的教学更是一份良心工。老师应该有教学严格遵循教学伦理规范,向善的教学良心;应该有自觉拥有积极、自觉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情感其实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教学良心。有了这种教学良心才能促使老师自我规定,追求的是心安理得。干多干少,认真还是勉强地完成任务,只有天知、地知。所以老师的教学良心一方面抚慰自己,对自己的职业生活作出公正的评判;另一方面则要求老师即使是遇到较大的委屈时仍然能够按照职业良心的指示行事,作到所谓的“事业为重”。所以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精神人格的保护神,是教师鞠躬尽瘁、积极耕耘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良心作为一种道德自律机制对老师的调控对教育工作的质量能够起十分关键的促进作用,对教师拥有较高的人格,对学生本身有教育意义。

老师的良心修养应当是社会理想、教育理想和教育信仰等方面的综合修养。换言之,教学良心决定了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只有一个有自己的人生和人格理想并对自己的这一理想负责的老师,才会有较高的道德或良心的境界,教学良心的作用才会更彻底,水平更高。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