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南省卢氏县乱石岭铁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矿物共生组合规律初探

河南省卢氏县乱石岭铁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矿物共生组合规律初探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9期总第211期 2010年5月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Economy No.9,the 21lth issue May.2010 河南省卢氏县乱石岭铁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矿物共生组合规律初探 刘玉清,潘 伟,亢红涛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河南洛阳471000) 摘 要:文章主要对卢氏乱石岭铁多金属矿区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阐述了矿区的矿物共生 组合现象,充分证明了该矿区地质特征简单,并初步总结了矿物共生组合规律。 关键词:铁多金属矿;地质特征;矿物共生组合;卢氏乱石岭 中图分类号;P6]8.2 1区域地质特征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O7—6921(2010)O9~O032一O2 本区位于昆仑、秦岭地槽褶皱区秦岭褶皱系,瓦 穴子断裂和黑沟断裂从矿区南侧通过。出露地层主 要为下古生界奥陶系陶湾群、新元古界栾川群、中元 古界宽坪群。区域上构造主要以黑沟、马超营、瓦穴 子、朱一夏大断裂为骨架,构成本区最醒目的近东西 向的构造线,特别是对矿区影响较大的黑沟断裂和 瓦穴子断裂最为重要,黑沟断裂带有燕山期花岗岩、 加里东期闪长岩产出,热液活动较强烈,断裂构造岩 及围岩蚀变强烈,地球化学异常明显,成矿地质条件 良好。 2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破碎带中钒、铅、铜、银元素的活化转移及聚集提供 了动力条件。 2.5 围岩蚀变 砂、亚砂土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古生界奥陶 系陶湾群(Pt2kp)一套大理岩、黑云片岩夹石榴黑 云斜长片麻岩、石英岩等;新元古界栾川群(Pt3c1) 套经历中低度热动力变质作用的千枚岩、炭质绢 云片岩(含石煤)、绢云石英片岩、黑云角闪片岩、长 石石英片岩、钾长石英岩、大理岩、石英砂岩等;第三 系(E+N)一套山间盆地磨拉石建造,主要由红色砂 砾岩、砂质粘土、粘土质砂岩组成;第四系(Q)砾 石、、砂质粘土等。 一2。2构造特征 本区有代表性的断裂主要以北西——南东向以 及近东西向断裂为主,受黑沟断裂影响:矿区内断裂 大部分为北西——南东向断裂,控制着不同矿种的 空间分布。 矿区内构造倾向南西,倾角25。~83。不等,局部 产状也有所变化,尤其是壮沟矿段控制磁铁铁矿的 断层,产状向深部有变缓趋势。 2.3岩浆岩 区内未见二长花岗岩体,石英二长岩,在矿区壮 沟矿段见有闪长玢岩脉出露,宽度100m 600m,长 度7 O00m左右,控制着壮沟矿段磁铁矿分布,磁铁 矿呈脉状产在闪长玢岩脉和栾川群地层接触带黑云 角闪片岩内。 2.4 变质作用 栾川群为一套经历中低度热动力变质作用的千 枚岩、黑云角闪片岩、绢云石英片岩、长石石英片岩 等,区域变质作用是在中低温中压状态下进行的,属 中一低级变质岩。总体看,主要矿物斜长石、角闪石、 石英、黑云母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元明显交代现象。除 斜长石外,其他矿物几乎同时形成。反映了变质作用 是在化学条件平衡而又充分的状态下进行的。多期 次的区域变质作用,为乱石岭铁多金属矿区内蚀变 磁铁矿床近矿围岩蚀变以绿泥石化、绿帘石化、 绢云母化、硅化为主,并具多次硅化蚀变特征。局部 见碳酸盐化、浅部有少量高岭土化,氧化带发育有褐 铁矿化、碳酸盐化、铁锰矿化、泥化等。当硅化较强且 具多次硅化特征,或硅化、绢云母化等同时存在时, 则岩石较致密坚硬,而且该段矿石质量也较好;炭质 绢云片岩中钒矿床近矿围岩蚀变以绿泥石化、绿帘 石化、绢云母化、硅化为主,并具多次硅化蚀变特征, 局部见碳酸盐化、浅部有少量高岭土化,氧化带发育 有褐铁矿化、碳酸盐化、铁锰矿化、泥化等;铅矿床近 矿围岩蚀变以绢云母化、硅化为主,并具多次硅化蚀 变特征,局部见碳酸盐化、浅部有少量高岭土化,氧 化带发育有褐铁矿化、碳酸盐化、铁锰矿化、泥化等; 铜矿床近矿围岩蚀变以黄铁矿、绢云母化、硅化为 主,并具多次硅化蚀变特征,浅部有少量高岭土化, 氧化带发育有褐铁矿化、碳酸盐化、铁锰矿化、泥化 等。 2.6矿化带特征 磁铁矿带分布于壮沟、代家沟、葫芦万一带。 V1钒矿化蚀变破碎带分布于西沟、博菜沟、东 西狐狸沟一带,钒主要分布在炭质绢云片岩地层中, 炭质绢云片岩为赋矿围岩,该地层有机炭含量(石 煤)较高,黑色,Vzo 品位较高,石煤为褐黑色、灰黑 色、金刚光泽、不规则片状、板状构造,主要成份为炭 质和泥质矿物。燃烧时有异昧,本次没有进行系统煤 质分析,仅根据野外含炭质高低圈定了石煤带,简单 估算了石煤资源量。带内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黄 铜矿等,次为方铅矿,次生氧化物为褐铁矿、铜蓝等。 共(if-)生矿Fe 、Fe 磁铁矿体在壮沟赋存在黑 云角闪片岩中,磁铁矿为黑色,底板与闪长玢岩接 触,该带岩石致密坚硬,磁铁矿呈脉状,条带状,层 状,似层状分布,Fe 磁铁矿体伴生有钒,在黑云角 闪片岩中有2层磁铁矿带,磁性较强,围岩为变角闪 片岩。 Fe 在葫芦万及代家沟赋存在绢云石英片岩 中,暗灰色一墨绿色,岩石致密坚硬,磁铁矿呈脉状 分布,磁性较强。 本区石煤出露好,标志明显,埋藏浅,易寻找。煤 层产状较陡,开采条件好,本区石煤已有十年民采 史,可用作家庭燃料和烧石灰,也可用作电厂发电, 石煤属高灰分、低硫、低发热量的劣质煤,燃烧后呈 褐红色,体积不变,重量变轻,据试验V 0;品位可提 收稿日期;2D09~12—2O 作者简介:刘玉清(1971一),男,本科学历,地质工程师,1996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一直从事野外地质找矿工作, ・32・ 刘玉清,等・河南省卢氏县乱石岭铁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矿物共生组合规律初探 2010年第9期 高80 ~90 。 Pb 分布于乱石岭一带,方铅矿主要赋存在菱 铁矿脉中,绢云石英片岩为赋矿围岩。带内金属矿物 主要为菱铁矿,次为方铅矿、次生氧化物为褐铁矿 等。 方铅矿多呈浸染状、团块状在菱铁矿较强的地 段出现,方铅矿与菱铁矿共生,呈脉状、扁豆状、透镜 状。 Cu1—1、Cu1—2分布于大南沟、牙沟一带,黄 铜矿主要赋存在蚀变破碎带中,绢云石英片岩为赋 矿围岩。带内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孔雀 石,次为铜兰、次生氧化物褐铁矿等。 黄铜矿多呈浸染状、星点状在蚀变破碎带中出 现,呈脉状、扁豆状、透镜状。 3矿体特征 本区有钒及共(伴)生矿铁、铅、铜等矿床,分别 按不同矿体特征进行描述。 3.1钒矿 本区钒矿体有两种赋存状态,一种是赋存于栾 川群炭质绢云片岩地层中,另一种赋存于栾川群黑 云角闪片岩中、绢云石英片岩磁铁矿中。炭质绢云片 岩明显受到破碎挤压,大部地段为破碎带,并严格受 其控制,圈出一个钒矿体,矿体形态较为简单,沿走 向有较大幅度变化,矿体沿走向具膨大缩小变化特 征,矿体呈脉状、网脉状,产状与破碎带一致。 3.2磁铁矿 磁铁矿赋存于栾川群黑云角闪片岩、绢云石英 片岩中。在黑云角闪片岩内圈出三个磁铁矿矿体,编 号Fe 、Fe:、Fe。,矿体呈脉状、条带状、层状、似层状, 沿走向具膨大窄缩变化,沿倾向具舒缓波状特征,产 状时缓时陡。带内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少量黄铁 矿,有较强磁性。Fe。矿体伴生钒。磁铁矿化连续,钒 矿化连续。 3.3铅矿 铅矿体赋存于菱铁矿脉中,围岩绢云石英片岩 明显受到受断层控制,在菱铁矿脉中圈出一个铅矿 体,矿体呈脉状、层状、似层状,沿走向和倾向具膨大 窄缩变化,产状与破碎带一致。破碎带在矿体以外无 矿。 3.4铜矿 铜矿体作为一种共生矿,赋存于蚀变破碎带中, 受断层控制,在蚀变破碎带中圈出两个铜矿体,编号 Cul一1、Cu1—2,矿体形态较为简单,矿体呈脉状、 透镜状,沿走向和倾向具膨大窄缩变化,产状与破碎 带一致。破碎带在矿体以外无矿。 4矿物共生组合规律 本区有钒及共(伴)生矿、铁、铅、铜等矿床,分别 按不同矿体特征进行描述。 4.1钒矿 钒矿石呈灰黑色、黑色,主要成份为C、Si0z,金 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方铅矿、黄铜矿等,有次生氧 化物,破碎带内以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绢 云母化、高岭土化为主,围岩为绢云片岩。 本矿带的矿物共生组合主要有三种:金属矿物 之间的共生;金属矿物与非金属矿物之间的共生;非 金属矿物之间的共生。本文只研究金属矿物之间的 共生。 4.1.1钒铅共生:是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以铅 为主,方铅矿中共生有钒元素。呈铅灰色,晶体以它 形为主。有团块状、浸染状两种产出形式。有粗、中、 细3种结晶粒度,粗粒晶达1cm~1.5cm。细粒晶为 0.1mm~1.5ram、中粒晶2mm~5ram。方铅矿集合 体一般呈脉状、枝岔状充填在早期岩石的裂隙之 中,与钒共生,与石英脉、方解石脉共存。因方铅矿中 含钒,故名钒铅矿。 4.1.2钒铁共生:本区磁铁矿中共生有钒元素,冶 炼过程中可以综合利用。磁铁矿单晶体呈八面体,双 晶常见,集合体呈块状或粒状,铁黑色,半金属光泽。 它形的磁铁矿钒。 4.2磁铁矿 铁矿石呈黑色,铁矿矿石矿物成分共达10余 种,分为金属矿物、脉石矿物,但没发现金属矿物共 生组合,此处不再描述。 4.3 铅矿 铅矿石呈灰白色——暗黄色、铅灰色,自形晶粒 状结构、半自形镶嵌结构、它形胶状结构;网脉状、 角砾状为主,其次为块状、团块状、条带状、浸染状、 疏松状等构造,带内金属矿物主要为菱铁矿,次有方 铅矿、黄铜矿、磁铁矿等,有次生氧化物,破碎顶板以 硅化、;b-铅矿化为主,顶侧以绿泥石化、高岭土化为 主,下部为菱铁矿,围岩为绢云石英片岩。 4.3.1钒铅共生:以铅为主,方铅矿中共生有钒元 素,星铅灰色,晶体以它形为主,有团块状、浸染状两 种产出形式。方铅矿一般呈块状、侵染状充填在早 期岩石的裂隙之中。共生的钒呈包裹体状、侵染状出 现在方铅矿的内部,与方铅矿的品味成正比。 4.3.2锑铅共生;以铅为主,方铅矿中共生有锑元 素,呈铅灰色,晶体以它形为主,有团块状、浸染状两 种产出形式。方铅矿一般呈块状、侵染状充填在早 期岩石的裂隙之中。共生的锑呈侵染状出现在侵染 状方铅矿的边缘,含量较低,与侵染状方铅矿的品味 成正比。 4.4铜矿 矿石成份简单,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及黄铁 矿。地表浅部为孔雀石和少量的兰铜矿。脉石矿物 主要为石英,次为透辉石、石榴石、绿帘石、方解石, 少量金云母、绿泥石。 铜铁共生:黄铜矿呈黄铜、青铜黄色,无一定晶 形,粒径一般0.1mm~0.5ram之间,少量在1ram以 上,大多呈不规则它形粒状,稀疏浸染状不均匀地分 布于脉石中,部分呈网脉状沿裂隙充填。黄铜矿主要 交代早期矿物透辉石、方解石和后期次生碳酸盐,在 地表浅部被孑L雀石、褐铁矿所交代;黄铁矿呈浅黄 色,大多呈十二面体或立方体结晶,浸染状分布于脉 石中,与黄铜矿紧密共生,有被黄铜矿、闪锌矿交代 的现象。 5 结论 本矿区为一区域变质作用型多金属矿床,"dz属 层控矿床,地质特征相对较简单:地层简单,构造简 单,岩浆岩出露很少。 通过对矿床的研究发现,本区共生组合简单,岩 性较单一,其矿物共(伴)生矿体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①矿体形态呈层状、似层状,各矿体连续性较好。② 矿体沿走向具膨大窄缩变化,沿倾向具舒缓波状特 征。 [参考文献] [1] 包相臣,等.矿相学教程EM].成都:成都科技 大学出版社,1993. [2] 张正伟,等.华北古大陆南缘的金属成矿作用 [J].地球学报,2001,22(2). [3] 王相,等.秦岭造山与金属成矿[M].北京:冶 金工业出版社,1996. ・3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