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绘本,让孩子爱上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阅读教学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绘本以色彩丰富、主题鲜明、故事情节简单的特点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绘本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在阅读指导教学中,老师要精选绘本、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模仿借鉴以及充分发挥想象力,以此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感知首先从直观形象开始。美国诗人惠特曼说,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成了那个东西,那个东西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所以,为低年级孩子选书,就要选择最有价值、最具真善美的童书。因为,选对一本书,选对一种阅读方式,是引领孩子们走进书籍王国的火把。而绘本,它不仅绘画精美,构图和色彩都能在视觉上引起孩子们的愉悦感,而且每张图画都有精美的内涵,图与图之间能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绘本是能将其语言、情感、思想毫不保留地传递给孩子,是能让孩子们无形中体验阅读兴趣的极好的读物。于是,对于刚入学的学生们来说,绘本就成了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的首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促使孩子自主地学习、阅读,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投身于这种行为当中。因为小学正处于知识萌芽的时候,对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有充满着好奇心,只要老师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兴趣进行有效地引导,学生的自主阅读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那怎样才能让学生对绘本产生阅读兴趣呢?
1.要激发低年段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就要选择一本好的绘本,一本好的绘本必须是
贴近儿童生活的。假若一本绘本所讲述的内容不符合儿童的心理状况,那么儿童便不会去触碰,即使触碰了也不能理解当中的道理。所以绘本阅读时老师要为学生们选择贴近生活的绘本。让学生能在绘本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找到适当的共鸣,同时也要考虑让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
2.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识字量有限,所以绘本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一般情况下,小孩子通过对画面的仔细观察,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可以读懂其中的内容,通过想象去体会故事中的各种惊奇与美好。
3.根据年龄段特点,小学低年级学生不愿意听,也听不懂大人们的说教,多彩的图画,简洁的语言,精炼的文字,讲述的却是一个意义深刻的道理。老师不需要“满堂灌”,只要跟孩子们一起去阅读绘本,直观地给孩子们讲述这些平时他们难以理解的道理即可。
4.绘本不只是一个个图文并茂的故事,其中还藏着许多深刻的意义和道理。老师在进行绘本阅读教学的时候,可以关注故事中的人物,把学生引入故事中,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对故事进行模仿、表演,从而把从绘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迁移到生活中,通过创设情境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5.绘本的故事看似简单易懂,但是也蕴含着许多神奇的小故事和小细节。这些小细节可能会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也可能藏在图画的某个小角落。只有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发现暗藏在绘本中的秘密。也正是因为这些小秘密,学生才会更加喜欢绘本,想读绘本。
每位小学生对图画都有不一样的感悟,他们抱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童真,去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机勃勃的童话世界。绘本世界里充满着童真,也充满着想象。只要老师营
造出一种新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绘本图文并茂的特点,为孩子们精心挑选绘本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孩子肯定会爱上绘本、爱上阅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