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文物研学手册

文物研学手册

来源:好走旅游网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目 录

1. 研学旅行知多少

2. 西关学校“走近文物 触摸历史 济水探源”研学之旅课程方案

(摘要)

3. “文物研学”安全小贴士 4. “文物研学”文明小贴士 5. “文物研学”致家长的一封信 6. “文物研学”优秀诗文

7. “让文物活起来”研学小问题 --- 济渎庙篇 8. “让文物活起来”研学小问题 --- 延庆寺篇 9. “让文物活起来”研学小问题 --- 奉仙观篇 10. 我的研学小报展示 11. 我的研学摄影展示 12. 我的研学征文展示 13. 我的研学成绩单

--WORD格式--可编辑---

1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西关学校“走近文物 触摸历史 济水探源”

研学之旅课程方案(摘要)

一、设计思路

济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首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河南省的文物大市。济源曾为夏朝之都城,春秋战国时期先为韩都,后为魏之重镇,自隋朝设县,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目前保留已确认不可移动文物有 948 余处,其中济渎庙、奉仙观、延庆寺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渎庙是历代帝王供奉祭祀济渎水神的场所,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四渎古建筑群,庙内碑碣石刻,是研究济源历史文化、皇家祭祀、名人书法的珍贵实物资料;庙内的小北海是济水东源。延庆寺,济水西源龙潭旁边,“龙潭夜月”被誉为济源九景之一。寺院里的舍利塔承袭了我国早期佛塔风格,是楼阁式塔和密檐式塔过渡时期的典型代表,寺内环境优美,

人文故事丰富。 奉仙观主殿三清大殿大胆豪放的建筑手法,非常罕见。立于院内的太上老君石像碑,记述了五帝、三代、秦汉至南北朝君王的功勋,更是称颂大唐盛世的功业。

本课程通过设计听旨、拓片、搭建、观柏、看阁、寻源、学艺、访塔、探绝等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网上查资料初学、实地观察验证、动手体验深化、互动交流探讨、成果展示评比等学习方式,探秘济水成因、济水水系,了解古建筑特色、碑刻文化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让学生感悟济水

之美,了解济水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激发学生对大

2

--WORD格式--可编辑---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自然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美之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研学线路

西关学校 --- 济渎庙 --- 珍珠泉 --- 延庆寺 --- 龙潭泉 ----

奉仙观 --- 西

关学校

三、适用学段

小学四五六年级

四、课程主题

走近文物 触摸历史 济水探源

五、课程内容及实施

本研学旅行课程实施共分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

10 月 1 日— 10

月 12 日,为行前准备阶段, 3 课时;第二阶段 10 月 13 日一天,为行中研学阶段, 12 课时;第三阶段 10 月 14 日— 10 月 20 日,为行后展学阶段, 4

课时。整个课程共 19 课时。

第一阶段:行前准备,在老师指导下搜集和研学活动有关的资料

1、搜集有关“济水初源” “济水三隐三现”“济水流经城市”等相关资料, 初步了解济水之源相关知识;

2、搜集有关济渎庙、延庆寺、奉仙观等内部建筑相关资料,了解三处文物 的建筑特色;

3、搜集有关“济水”的诗词,并能熟练背诵;

4、搜集“四令堂”“陈母教子”“点石成金”等故事,并能相互讲解; 5、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搜集、掌握外出活动的安全、急救等必备知识 和文明参观知识。

3

--WORD格式--可编辑---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第二阶段:行中研学,在研学辅导员指导下实地观察,互动学习

研学时间

7:00-7:15 8:15-8:25 8:25-8:40 8:40-9:00 9:00-9:30 9:30-9:40 9:40-10:10

研学地点

校园

清源门甬道 清源门前 清源门前 清源门前 大明造旨碑 大明造旨 碑 南方台

清源门后 面 东侧方台 将军柏

研学内容

启动仪式、明确主题、文明安全讲解 观看文物版面

整队、集体诵读《愚公移山》 看大戏

济源市文物研学旅行启动仪式 大明诏旨碑的内容介绍、互动交流

负责人

张化芬

班主任、家长

赵彦辉、翟伟宁

班主任、家长 文物局

拓片讲解、拓片制作体验、 拓片成果 分享

10:10-10:30

斗拱搭建讲解、 斗拱搭建体验、 斗拱 搭建成果分享

将军柏典故介绍、 观察拍照、诵读古 诗、交流互动

10:30-10:45

10:45-11:00

长生阁 “天下第一洞天” 石匾介绍、长生阁 典故介绍、观察柏树形状、 寻找何首 乌、拍照记录

11:00-11:20

小北海 小北海介绍、济水探源、互动交流、 诵读诗歌、拍照记录

11:20-11:35 11:35-11:50

龙亭 龙亭北侧

龙亭介绍、诵诗、听王屋琴书

观看剪纸、 纺花艺术,动手参与、 互 动交流、成果分享

4

--WORD格式--可编辑---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14:00-14:40 延庆寺 龙潭塔介绍、济源县史介绍、听故事、

观寺塔

14:40-15:00 15:40-16:40

龙潭泉 奉仙观

济水西源介绍、观看拍照、诵诗

奉仙观建造历史背景介绍、 “太上老

君石碑”内容介绍、 “点石成金”故 事、观察“三清大殿”“三绝”、互动

交流

第三阶段:行后展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研学成果展示与评价

1. 根据本次研学旅行特点,从行前备学、研学纪律、文明行为、徒步磨砺、诵读展示、研学手册、研学小报、研学摄影、研学征文、班会分享等

10 项内容对学生的研学旅行活动进行评价。

2. 研学成果评选项目:

( 1)研学摄影展示:研学旅行中,学生随手拍的外景在研学之后进行

展示,让学生自发进行投票,选出一、二、三等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 2)研学小报分享:在摄影比赛结束之后,制作主题手抄报,结合

本次研学旅行活动专题,对获奖作品进行为期一周的展示分享。

( 3)研学征文比赛:研学归来,学生书写研学感受。学校举行征文

评比,设一、二、三等奖。

( 4)研学主题班会,学生分享研学心得

研学之后,在各班班主任的辅助下,由班长组织,开展“我爱文物—

济水之源”主题班会。分享研学心得,互相学习。

5

--WORD格式--可编辑---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文物研学”安全小贴士

本次研学旅行为徒步游,在研学过程中,学生需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 1)所有学生研学时要穿校服、佩戴红领巾和小红帽,便于识别学生 身份;

( 2)穿便于行走的运动鞋,系紧鞋带,背好研学小背包,参观浏览

时注意脚下,小心滑倒、绊倒;

( 1)行进途中,如果身体不适,则必须报告给班主任老师,班主任

老师与家长联系后,做好安排;

( 2)如果在研学旅行途中发生意外, 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求助, 如打 110,

120 等。

( 3)行进过程中,要保持队伍秩序,保证队伍纪律,不得追逐打闹,

注意行进安全。

( 4)同学们在旅行途中要保证不脱离队伍,维持可互相看见的原则。如若迷途,则要求先镇定精神,拨打老师电话,告知情况,然后停留在原

地,不要再乱走不得随便购买路边的问题食品、饮料等。

( 5)所有同学要按照指定时间准时集合,在研学旅行过程中不得擅自离队,一切行动听指挥,如有紧急事情,需要向跟班老师报告,得到允

许后方可离去。

( 6)在参观济渎池、 龙潭泉时,不要靠近池水, 切忌往池水中扔东西,避免掉进水中。

6

--WORD格式--可编辑---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文物研学”文明小贴士

( 1)维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

( 2)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自觉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

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

( 3)在寺庙内,保持安静,避免高谈阔论,避免嬉笑打闹; ( 4)保护文物古迹。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不攀爬触摸文物,拍照

摄像遵守规定;

( 5)爱惜公共设施,不损坏公用设施;

( 6)文明用餐,用餐时不贪占小便宜,不浪费,节约用水;

( 6)讲究以礼待人。 衣着整洁得体,礼让老幼病残,不讲粗话、脏话。

--WORD格式--可编辑---

7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文物研学”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

非常感谢您支持孩子参加此次济源市西关学校组织的“我爱文物”研学旅行活动。此次研学旅行活动是集参观性、参与性、体验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校外学习教育方式,是帮助孩子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习探究、学会发展、学会改变的育人之举。一次有意义的研学旅行活动,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成为孩子一生难忘的记忆。

本次出行,是一次徙步旅行,我们为孩子提供了旅行小背包、小红帽,但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家长们配合:

1. 如果孩子对冷空气过敏,可提前给孩子准备好口罩; 2. 孩子出行,只需带一瓶水,禁止带零食、饮料和玩具; 3. 请家长把孩子春天的校服清洗干净,准备好红领巾;

4. 如果孩子身体不适,不适合出行,请一定要提前告知班主任; 5. 请让孩子吃好早餐,穿好厚衣服,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6. 请家长帮助孩子准备好研学所需的本、笔、相机等学习工具; 7. 所有学生 6:50 到教室集合, 7:00 在校园集合,准备启程; 8. 所有家长要时刻关注短信和微信,便于下午接孩子回家; 我们郑重承诺,一定在保障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让孩子在快乐 的研学旅行过程中,获得知识,增长见识!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们的信

任配合!

家长签字:

学生签字:

--WORD格式--可编辑---

8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文物研学”优秀诗文

一、愚公移山 (在启动仪式前 8 个班齐诵)

太行 ,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

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

曾不能损魁( kuí)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 j ībě n)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 shuāng)妻有遗男,始龀( chè n),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

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

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 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二、赞美将军柏: \" 满地风霜空凛凛,凌云节操愈苍苍 \" 。 三、《济源颂》(小北海处)

济源颂

萍子

济源有两座山: 太行山,王屋山。

峥嵘巍峨,深邃幽静,

超凡脱俗,立地顶天。

大山的怀抱里住着愚公,

住着卢仝,住着荆浩,

住着勤劳智慧的人民,

住着天上人间的神仙。

这是两座虚怀若谷的山,

曾经为一位老人的梦想让步;

这是两座神圣慈悲的山,

千百年来,悉心守护着

一方清净,一方平安。

济源有两条河。

济水——清流澹澹,百折入海,

9

--WORD格式--可编辑---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至今仍在典籍中波涌浪卷。

黄河——在这里铺展开百里锦绣,

高峡平湖,碧波荡漾,大河安澜,

江南风光,三峡秀色,尽在眼前。

山连着水,水连着天,

好一幅如诗如歌的壮丽画面!

济源,当你被一条东流入海的

神奇的河流命名,

你就拥有了大海的血脉,

大海的气质,大海的胸襟,

拥有了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

济源,你这被上天宠爱的孩子,

将永远被母亲呵护,

被时光之河恩典。

你是一首动人的诗,

你是一幅多彩的画,

好山好水,洞天福地,

引人入胜,最美济源!

四、白居易《题济水》(小北海处) 自今称一字,高洁与谁求。 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

五、宋代诗人文彦博《题济渎》 (龙亭处) 导沇灵源祀典尊,湛然凝碧浸云根。 远朝沧海殊无碍,横贯黄河自不浑。 六、赞美龙潭泉:

最爱龙潭夜月秋 , 空明玉镜乍沉浮 , 嚣尘不觉随心远 , 清旷犹能与日谋 .

--WORD格式--可编辑---

10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让文物活起来”研学小问号

( 一) ——济渎庙篇

1. 说说济渎庙的由来。

2. 济渎庙全称济渎北海庙, 始建于

大部分:前面是 是

,后面是

,东边是

,总体建筑分为四

,西边

,这四大部分各自独成院落,却又浑然一体,然后再加上一

”字形布局。

碑,刻于明洪武三年, 为研究明朝

条长长的御道就组成了一个甲天下的“

3. 位于济渎庙内的

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礼仪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

4. 济渎庙内有一棵柏树, 相传是唐代大将军

时,曾经把钢鞭挂在这里,所以把它叫做将军柏。

在济渎庙当监工

5. 古济水独流入海,与 、 、 并称“四渎”。 河改道

6. 济水作为我国古代的四大河之一,后来由于

而逐渐消失。

7. 济水流经的城市有 (最少写四个)。

8. 白居易写的《题济水》中有这样的诗句:自今称一字,高 洁与谁求?

9. 王屋琴书是一门在济源土生土长的、属于济源人自己的民间艺术, 她的演唱语言以 器有

的方言为基础,地方特色鲜明。王屋琴书的主要乐

、四弦等。

,被世人尊

11

10. 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 ( 今思礼镇 ) 的唐代诗人

--WORD格式--可编辑---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称为 \" 茶仙 \" 。

11. 济源市济渎庙东侧的

状喷涌而出得名。

,自古就是济源名泉,因天然泉水呈

12. 思考题:为什么济水被历代文人墨客称颂(围绕济水精神来写)?

12

--WORD格式--可编辑---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让文物活起来”研学小问号

( 二) ——延庆寺篇

1. 延 庆寺始建于

2.延庆寺塔为

, 因濒临 济水 西源龙 潭,故又

级楼阁式砖塔,高 米。

3.紧邻延庆寺塔西有泉,叫

月夜,潭光塔影,清幽如画,被称为

,为济水西源,潭水清莹澄澈。

,为济源九景之一。

而得名,又称龙潭寺塔。

4.延庆寺舍利塔因塔埋

5.你还知道中国哪些有名的佛塔,请写出几个吧! (最少四个)

6. 思考题:你对延庆寺的开发和保护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写一写吧!

13

--WORD格式--可编辑---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让文物活起来”研学小问号

( 三) ——奉仙观篇

1.奉仙观位于济源市

2.奉仙观内三清大殿用

俗称

,建于 ,又被人们称

作梁, 和 作柱,故

3.奉仙观内主体建筑三清大殿是河南省现存

重要的一座,也是全国重要的

5 座 代木构建筑中最

代单体木构建筑之一。

村、

4.三清大殿内的四根梁柱分别取自济源市的

村和

,县志、碑刻均有记载,木材产地皆因树木稀奇而改成现在

的地名。

5. 奉仙观内现留存有

年曾赴日本展出。

碑,系建观时立,其拓片 1973

6.奉仙观现存建筑坐北朝南, 依中轴线依次为

左右两侧为

、 和 ,

7.思考题:请你简要叙述奉仙观三清大殿的“三绝” 。

14

--WORD格式--可编辑---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文物研学”小报展示(一页)

“文物研学”摄影展示(一页)

“文物研学”征文展示(两页)

--WORD格式--可编辑---

15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我的研学成绩单

评价项目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每项得分

(优 10 分,良 8 分) (优 10 分,良 8 分)

行前预习 10 分

研学纪律 10 分

文明行为 10 分

徒步磨砺 10 分

诵读展示 10 分

研学手册 10 分

研学小报 10 分

研学摄影 10 分

研学征文 10 分

班会分享 10 分

评价结果

总分: 等级

--WORD格式--可编辑---

16

--WORD格式--可编辑--专业资料--

荣誉证书

同学:

在西关学校“我爱文物”研学旅行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被

评为

学员!(优秀特此奖励!

/ 合格)

--WORD格式--可编辑---

(学校盖章)

月 日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