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基
础知识检测答案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基础知识检测
一、 选择题(共18分)
1、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吾尝终日而思矣③顺风而呼④而闻者彰⑤蟹六跪而二螯⑥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⑦吾从而师之⑧而耻学于师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A、①④⑧/②③⑥/⑤/⑦⑨ B、①④⑧⑨/②③⑥/⑤/⑦ C、①④⑧⑨/②③/⑤/⑥⑦ D、①⑧/②③/④⑥⑦⑨/⑤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①然而不王者②约纵离横③流血漂橹④据崤函之固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⑥小学而大遗........⑦吾师道也⑧非能水也⑨天下云集响应 ....
A. ①⑦/②③/④⑥/⑤/⑧⑨ B、①⑧/②③/④⑤⑥/⑦⑨ C、①⑦⑧/②③/④⑥/⑤/⑨ D、①⑦⑧//②③/④⑤⑥/⑨ 3、下列各句句型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②未之有也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⑤为天下笑者⑥不拘于时⑦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⑧用心躁也⑨申之以孝悌之义 A、①⑨/②④/③/⑤⑥/⑦⑧ B、①⑥/②⑦⑧/③/④/⑤/⑨ C、①⑨/②⑦⑧/③④/⑤⑥ D、①⑨/②/⑦⑧/③④/⑤⑥
4、对下面一段《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选段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 适长沙/观所自/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材游诸侯/不
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B. 适长沙/观所自/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材/游诸侯/不
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C. 适长沙观/所自/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材/游诸侯/不
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D. 适长沙/观所自/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材游诸侯/不
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5、下列有关的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
A. 殷商时代的学校称为庠,周代的学校称为序,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
学校或教育事业。
B. 古人以木星绕日一周12年为一纪;在干支纪年中,60年称为一甲子。
C. 战国时期,有四位以招揽宾客着称的人,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他们分别是齐
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和魏国的信陵君。
D. 古人的称谓可以称字,如韩愈,字退之;称号,如李商隐号玉溪生;称郡望,如
柳宗元又称柳柳州;称官职,如杜甫又称杜工部;称谥号,如欧阳修又被称为欧阳文忠公。(柳柳州是因为柳宗元被贬至柳州而有的称谓,并不是称郡望) 6、下列有关的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
A. “经传”中的“传”指的是古代解释经书的着作,如《左传》是对《春秋》的解
释着作,《毛诗故训传》是对《诗经》的解释。
B. 古代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
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个人的职业身份。如《庄子》中的庖丁,“疱”是厨师,《师说》中的师襄,“师”指的是老师。(师指乐师)
C. 中国古代对百姓的称谓有布衣、黔首、黎民、黎庶、生民、庶民、氓等
D. 中国的一些节日都有特定的节日习俗,如七夕节女子要在自家庭院中向织女进行
乞巧活动;上巳节要到水边宴饮、采摘兰花;重阳节要登高饮菊花酒。 二、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字2分,共44分) (1)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 更 (2)数罟不入洿池 数:密 罟:网 洿:深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制止,约束(4)涂有恶莩而不知发 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5)君子博学而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 广泛的学习 ..
(6)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疾:强 彰:清楚 ..
(7)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假:借助 绝:横渡 (8)用心一也 用:...因
(9)蒙故业,因遗策 蒙:继承 因: 沿袭 (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相与:共....同,一道
(11)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属:类 .
(12)金城千里 金城:坚固的城池 (13)享国之日浅 享国:统治国家 ....(14)赢粮而景从 赢:担负 (15)才能不及中人 中人:平常的人 ...(16)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铦:锋利 (17)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三、翻译下列句子(共24分)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6分)
认真的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2分)
这与用兵器杀了人之后说‘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呢?
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4分) 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用火烤使它弯曲成车轮,它的弯度合乎圆的标准,即使又被日晒而使它干枯了,也不会恢复成直的木材,是用火烤使它变成这样。
4、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4分)
然后把天下当做家,把崤山、函谷关当做宫殿,一个人起义宗庙毁灭国家灭亡,秦王子婴也被项羽杀掉,被天下的人耻笑。为什么呢,是因为不施行仁义攻和守的形势就不同了。
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分)
我是向他学习道,哪用得着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无论贵贱,无论长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6、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4分)
他和他年龄差不多,知道的道理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
四、根据所给提示,完成默写(每空1分,共16分)
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飞湍瀑流争喧豗 , 砯崖转石万壑雷 。
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剑阁峥嵘而崔嵬 , 一夫当关 , 万夫莫开 。
3、《琵琶行》中用环境描写来侧面烘托琵琶女技艺高超的诗句是: 东船西舫悄无言 , 唯见江心秋月白 。
4、《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诗句是: 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不尽长江滚滚来 。
5、《锦瑟》中运用鲛人泣泪、良玉生烟典故的句子是: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故不积跬步 , 无以至千里 。”
7、《师说》中阐述教师职责的句子是: 师者 , 传道受业解惑也 。
8、《师说》中“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