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
一、 课程性质和意义
“汉语语法学”是高等院校针对汉语言专业的选修课之一,它是建立在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两门基础课之上所开设的一门专题性的选修课程。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学科。汉语语法学是汉语本体研究的主干学科。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汉语语法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语法学的学科地位和汉语语法学研究的基本状况,重点掌握语法学的基础理论和语法分析的基本技能,使学生最终能够娴熟地运用语法学方法,分析汉语语法问题。学生通过学习,初步学会研究汉语语法、写作语法论文的一些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和进行语法教学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上,针对本课程运用启发式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少而精”的教学原则,给学生讲清重点、难点和疑点,使课堂讲授、辅导、自学等环节很好地配合起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前者侧重解决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掌握问题;后者旨在培养学生独立解析汉语语法问题的能力。在规定的教学范围内,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对教学内容给予补充。注重将激发式和启发式教学应用其中,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启发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独立阅读课外资料,积极地关注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进程,鼓励学生尝试利用最先进的理论成果独立解决本学科的难点问题。本课程在讲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以期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四、学前准备及课程学法指导
“汉语语法学”是建立在对语言学理论和汉语实践等相关知识的理解之上的,因此,学生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教学过程中贯彻学习、思考、研究于一体的原则,学生在听课的同时也要认真地思考,并查阅相关书籍及文章,以期达到能够独立撰写专业性强的学术论文的目的。
五、本课程的重点及难点
需要重点掌握的基本内容有:1、各种常见的语法形式、各种语法范畴、语法意义的各种类型;2、语素的功能类型;词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短语的结构类型和结构层次;句子的结构类型和句法变换;
教学重点及难点是1、汉语词类划分中难处理的问题;2、汉语句子的分析方法。
六、教学内容
第一章 语法和语法学 一、语法的性质 (一)语法的规约性 (二)语法的抽象性 (三)语法的生成性 二、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一)语法形式 (二)语法意义 三、语法学 (一)语法学的任务 (二)语法学的分支
第二章 词法与汉语词法分析 一、语法单位:语素 词 短语 句子 二、汉语词法分析 (一)词类类别 (二)词类辨析 (三)词类运用 三、汉语虚词研究 (一)关于虚词用法的研究 (二)关于虚词意义的研究 第三章 句法 一、短语 (一)结构类型 (二)结构层次 (三)功能类型 二、句子
(一)句子的结构类型 (二)句子的功能类型 第四章 汉语句法分析
一、结构理论和结构层次分析法 二、变换理论和句式变换分析法 三、特征理论和语义特征分析法 四、配价理论和配件结构分析法 五、指向理论和语义指向分析法 六、范畴研究和语义范畴分析法
七、认知理论和语言认知分析法 第五章 形式学派与功能学派 一、形式学派的研究思路 二、功能学派的研究思路 第六章 汉语语法应用研究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研究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法研究
七、参考书目
教材选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陆俭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参考书目:
1. 《西方语言学流派》, 刘润清,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 《语法研究入门》, 吕叔湘, 北京,商务印书馆。 3. 《不对称和标记论》, 沈家煊,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4. 《现代汉语空间问题研究》齐沪扬,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 5. 《语法讲义》, 朱德熙, 商务印书馆,1982年。 6.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吕叔湘,商务印书馆,1979年。 7. 《语言研究论丛》, 石安石,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8. 《汉语语法学史》, 林玉山,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年。 9. 《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陆俭明、沈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 《语法和语法体系》, 胡明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八、课时安排(共36学时) 章 节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内 容 语法和语法学 词法与汉语词法分析 句法 汉语句法分析 形式学派和功能学派 汉语语法应用研究 学 时 2 6 4 16 4 4
编写者:高 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