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福建省葡萄产业发展的思考

对福建省葡萄产业发展的思考

来源:好走旅游网


对福建省葡萄产业发展的思考

摘要 介绍福建省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福建省发展葡萄产业的优势,指出福建省葡萄产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以促进福建省葡萄产业的发展。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deveolpment status of grape industry in Fujian Province.It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to develope the grape industry,pointed out the exsiting problems in the grape industry,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grape industry in Fujian Province.

Key words grape;variety;problem;countermeasures;Fujian Province

1 福建省葡萄产业现状

1.1 传统主栽品种与新近推广品种

福建省引进栽培的葡萄品种包括欧美种如巨峰、藤稔、高妻、夏黑、峰后、京亚、巨玫瑰、金星无核、黑珍珠、醉金香等,欧亚种如红地球、美人指、无核白鸡心、黑玫瑰、京玉、京秀、早玉、黑大粒、美国红宝石、矢富罗莎、意大利、维多利亚、奥古斯特、秦龙大穗、皇家秋天等近百个品种[1]。传统主栽品种为巨峰和红地球等,面积占全省栽培面积的90%以上,夏黑、巨玫瑰等新品种的栽培面积正在逐年扩大。

1.2 栽培面积与产量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栽培技术的进步和国家对农业企业扶持政策的倾斜,福建省葡萄产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1]。截至2012年底,全省葡萄面积、产量分别达0.689 7万hm2、12.762 3万t,与2005年相比,面积扩大0.190 4万hm2,产量增加6.855 7万t(表1)。

其中,闽东、闽北是葡萄的主产区,种植面积最大的是福安市,约有3 333.33 hm2,年产量5.60万t[3];建瓯市居第2位,种植面积约为2 000.00 hm2,年产量5.03万t[4];排在第3位的是建阳市,种植面积为1 700.00 hm2,年产量5.10万t,其余地区种植面积在1.00~1 000.00 hm2不等[5]。

1.3 生产与销售

福建省生产的葡萄主要在国内销售,主要销售地为上海、广州、深圳等,出口则鲜有报道。其销售价格持续攀升,未来发展空间很大[6]。葡萄消费以鲜食为主,适宜加工的品种较少。2013年,酿酒专用葡萄“桂葡1号”在福安市引种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福建省葡萄加工产业的发展[7],将其作为观光农业加以开发将是葡萄产业的一大亮点。

2 福建省葡萄产业的发展优势

2.1 气候优势

福建省属亚热带农业气候区,气候温暖,无霜期长,热量充足,有效积温较高,早春回温快,春季平均气温高于17 ℃,利于葡萄的生长发育和提早成熟,适宜发展早熟品种[1]。

2.2 “一年两熟”的栽培技术

2009年11月,福建省福安市葡萄的“一年两熟”技术试验取得成功。此项技术充分利用福安市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使葡萄能够在1年内收获2次,且二次果的成熟上市期为8—10月,是水果的空档,具有很好的市场竞争优势及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这项技术在福建省通过试点示范,被大力推广[8]。

3 福建葡萄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品种结构单一

目前,福建省葡萄的主栽品种为巨峰,其面积占福建省葡萄种植面积的85%以上。成熟期多集中于7月上旬至 8 月上旬,上市期短,不利于延长鲜果供应期,且品种结构单一化问题突出,缺乏特色,栽培风险大,市场竞争激烈,不利于葡萄经济效益的提高[9]。

3.2 栽培管理不当

一是病虫害。福建省高温高湿的气候易使葡萄感染霜霉病、黑痘病等病害,栽培困难,避雨栽培虽可明显减少以上病害,但白粉病和红蜘蛛的危害都有所加重,导致叶面黄化皱缩[10]。二是裂果。在福建栽培葡萄,如果成熟期雨量充沛或地下水充足,即使大棚避雨栽培 ,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裂果,造成减产减收[10]。

3.3 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由于福建省独特的气候条件,葡萄易感多种病虫害,果农大量不规范使用农药、化肥等,造成果品农药污染及农药残留超标,给果品食用带来安全隐患,影响了销售。

3.4 产业化经营落后

据调查,福建省现有葡萄协会与合作社不足50个,合作社普遍存在规模小、覆盖面小等问题[11]。许多果农既是葡萄生产者,也是销售者,对市场把握不准确。福建葡萄生产大部分缺少规模性的协会组织或者合作社,缺乏良好的产品销

售网络,抵御自然灾害及市场风险的能力低,影响了葡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 福建葡萄产业发展的对策

4.1 调整优化品种结构

要稳定巨峰品种种植面积,根据福建省的生态气候条件,对葡萄产业进行科学布局,积极引进、推广早熟、粒大、质优的葡萄良种,加强省内现有栽培品种(系)结构的多元化[12],合理搭配种植早、中、晚熟品种,延长葡萄市场供应期,满足市场需求。大力发展质量高、品质好、抗病性强、效益高的名优品种,包括夏黑、巨玫瑰、摩尔多瓦等,为福建葡萄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及奠定基础。4.2 完善栽培管理体系

(1)防治病虫害。霜霉病、黑痘病等病菌有时会随着病枝等进入土壤,并完成越冬,因此在冬季应对凋落的病枝进行及时处理,可掩埋集中烧毁,同时喷洒相关药剂灭杀菌源[13]。葡萄在避雨栽培的同时采取果实套袋,可以有效防风防病,增加果面光洁度,促进果实着色,降低果实的损失,提高果实的产量。2006年,福安市在市农业局和葡萄协会的指导下,对巨峰葡萄进行套袋管理,结果效益翻了1倍。该项技术日渐成熟,深受果农喜爱,值得大力推广[14]。

(2)预防葡萄裂果。在发生裂果的产区,要采取以下措施以减少裂果:一是选择抗裂果的品种,如矢富罗莎(粉红亚都蜜)、无核白鸡心、圣诞玫瑰、红高等[15],从根本上减轻裂果发生。二是重施有机肥。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巧施中量和微量元素肥料。三是合理灌溉,做到旱不缺水,涝不积水。避雨栽培中结合果实套袋等措施,可保障果穗获得充足的水分和养分,预防裂果发生[11]。

4.3 提升果品品质

根据国际及国内葡萄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应重点发展优质绿色、无公害的鲜食葡萄。在栽培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提高葡萄品质产量的技术研究,提倡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保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健康及安全。如在栽培中应减少对农药的使用,进行果实套袋,提升果实的品质。目前,国外已使用超声波清洁器来清洁水果和蔬菜,可有效减少农药残留,使产品环保无污染[16]。现阶段基于物联网的蔬菜可追溯系统已经实现,这同样也可以应用到葡萄生产中。消费者可以通过物联网在线订购葡萄,这样可以及时将葡萄送到消费者的手中,保证了果品的鲜销程度。同时,消费者可以通过商品的条形码,了解所购果品的生产全过程,保证葡萄绿色有机无公害,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17]。

4.4 加快产业链的延伸

目前,为满足周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求,集观赏、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观光农业发展迅速。为延伸葡萄产业链,可发展葡萄旅游农业,尝试兴办观光葡萄园,为城镇居民提供一个原生态环境,既可观赏、游乐,又能亲自动手采

摘品尝新鲜葡萄,酿制葡萄酒,寓教于乐,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美化周边的生态环境,显著提高了葡萄园的经济效益[13]。如福安市西塔村葡萄沟被誉为“南国的葡萄沟”,山溪谷涧的葡萄架上爬满葡萄藤,覆盖在水上面,形成美不胜收的葡萄沟景观。摘葡萄的时候还可享清凉,游客们可一边戏水一边吃葡萄,独具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

5 参考文献

[1] 雷龑,刘鑫铭,陈婷,等.福建葡萄产业现状与比较优势及发展对策[J].福建果树,2011(2):22-25.

[2] 福建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福建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279,287.

[3] 陈世平.福建·“福安葡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准注册[J].中国果业信息,2014(1):57.

[4] 詹小敏,黄永亮,吴泽荣,等.巨峰葡萄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J].福建果树,2012(1):37-40.

[5] 张才喜,王世平.从福建省葡萄生产引出的思考[J].福建果树,2012(1):37-40.

[6] 陈虞晖,范丽华.闽北葡萄产业的回顾与展望[J].福建农业科技,2014(4):84-87.

[7] 廖汝玉,张富民,李以训,等.南方酿酒葡萄新品种‘桂葡1号’在福建的引种表现[J].东南园艺,2013(6):36-38.

[8] 陈世平.福安葡萄一年两收技术试验成功[J].中国果业信息,2009(12):43.

[9] 金光,陈志峰,柯冠武.福建葡萄产业的前景与问题[J].福建果树,2006(136):41-43.

[10] 曹鹏飞.南方欧亚种葡萄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60.

[11] 杨建家.福建省葡萄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J].现代园艺,2013(1):18.

[12] 芮东明,刘照亭,刘伟忠,等.镇江市葡萄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12,4(11):166-167.

[13] 黄金明.葡萄霜霉病暴发原因及防治措施[J].北京农业,2013(27):60-61.

[14] 宋巧婷.巨峰葡萄套袋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4(1):34.

[15] 农择.南方栽培欧亚种葡萄如何防裂果[J].农家顾问,2003(8):36-37.

[16] HASAN M M,YUN H K,KWAK E J,et al.Preparation of resveratrol-enriched grape juice from ultrasonication treated grape fruits[J].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2014,21(2):729-734.

[17] 卢磊,张峰.基于物联网的蔬菜可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1(7):19-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