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1 l3790 安徽农业科学 2008盎 正相关关系,由此也进一步量化了两者之间的关联,即第一 产业比重每下降1%,农业用地将相应地减少321.74 hm2。 童曼 鼍 三 萋重 莹 第一产业比重77% Prolmrt ion of the primary industry 图3第一产业比重与农业用地面积关系拟合情况 Fig.3 The fitting situation of hte rdafionship bd:ween the p ̄aary industry proportion and a ̄aw,dland area 在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导致农用地面积退减的同时,建设 用地面积由于二、三产业比重的上升而逐渐增加,拟合二、三 产业比重数值与建设用地面积后可以发现,两者之间也存在 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二、三产业每增加1%的比重将带动建 设用地增加229.52 hn12(图4,5)。 童 { 2 茎i妻 鼍 姜尝重 爿 :墨 娶 'lI.要l= 旧 鲁 、i重耋 磊 … c-q e,q  ̄--1 e,q N 丘份Year 图4 1996~2005年建设用地面积随二、三产业比重变化的趋势 Fig.4 The changetrend of construction】and areawi|llthe propor- 60n ofthe second andternary hldllstlll ̄from1 I6to 211O5 岙 薹 量 墓薹 S 二、三产比重Ⅳ% Proporticn of the second and tertiary industties 图5二、三产业比重与建设用地关系拟合情况 iFg.5 The6ttiIlg 0f1 0fthe relationship 【we哪theproportion ofⅡ抡second aIldtertiaryindllstr]es and constructionland 比较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可以发 现,提高(或降低)相同数值的产业比重,带动的第一产业土 地增加量(或减少量)大于(或小于)第二、三产业影响的土地 变化数量,即相同土地投入对第一产业比重影响小于二、三 产业。也正是因为农用地对第一产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小于 建设用地对二、三产业的影响,所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 地不断由农业用地向建设用地转换。 2韶关市土地利用对产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2.1韶关市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土地利用效益是单位面积 土地的经济收益,用来衡量土地利用的程度。将1996~2005 年韶关市各产业产值与产业面积的比作为衡量韶关市土地 利用程度的效益指标,可以得到表1的数据。 表1 韶关市土地分类单位产值 lhble 1 TheIⅡlit output value ofdiferenttypes oflandin 舶殍啪aty 万元/h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韶关市农用地单位面积产值水 平较低且增长缓慢,建设用地单位面积产值水平较高并呈现 快速增长的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排除产品本身投入 产出效益差异外,最主要的因素可能是2类用地固定资产投 资的差距悬殊。1996年农用地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平均为 81.26元/hI112,建设用地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平均为158 995.59 元/hm2,约为农用地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 957倍;2005年农用 地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下降为59.60元/hm2,而建设用地的固 定投资额却上升为419 410.99元/l m2,约为农用地固定资产 投资额的7 037倍。 固定资产在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上投资 悬殊包括以下2 个方面的原因:①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土地资源开发的程度 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小规模资产的分散投资产出效益 极低,导致农业产业对各项私人投资不具有吸引力。②随着 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逐年递增的高回报率, 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就业人口等重要生产要素从第~产业向 二、三产业转移。由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入与地均产值的拟 合关系可以发现,建设用地地均产值与地均固定资产投入存 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图6):单位面积建设用地每增加1万 元固定资产投入,地均产值将增加1.805 7万元。由此可知, 韶关市建设用地仍处于资产要素边际回报递增阶段,所以单 位面积土地上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又进一步加快了建设用 地地均产值的翻倍增长。 2.2韶关市土地变化对产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1996~ 2005年韶关市土地分类面积变化趋势如图7所示。建设用地 面积随农用地面积的下降先迅速上升后趋于平衡。但无论是 农用地还是建设用地,两者在总量上的变化并不大,所以韶关 市土地结构在1996—2O05年期间无明显地调整(图8)。 36卷3l期 罗继文等土地利用与产业发展的关联性研究 l3791 为0.790 6,即每增加1 hm2交通用地将带动二、三产业增加 0.970 6万元的收入(表2)。 至蛋 一季一 、 %昙 喜妻 固莨资产投入}{万元f嘟 垛 Fixed assets[nvestn ̄nt 图6单位面积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入与产值拟合关系 农用地Agricultural randⅣ万 Fig.6 The ntting relationship befwlmn the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and outlmt value of unit area emistruedon land 图9农用地与第一产业产值的线性关系拟合 Fig.9 1he丘mIlg ofthe lni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gri ̄tura land and the outlmt value ofthe primary industry 童 童 耍 矗 商 器 穹 毪 f『 景霉爿 ,¨ 要 0暑Jo 0T1一害pa∞日9J0口1 _娶 ∞0一 ∞君LI一 0 pu日日Ⅱo8∞ 恒 帽 年份Year 建没用地Const ruction lardⅣ万 图7.1996—2OO5韶关市土地分类面积变化 Fig.7 TIle aread翰I fodifer ̄at folandin Shao ̄mCity 图l0建设用地与第二、三产业产值的线性关系拟合 from 1996 t0 2005 F .10 The丘坩Ilgoftheiilmar relationshipbttwomthe eo ̄-'truedon 口建设拜{地Construction land land andthe ̄tlmt valueofthe second andtertiaryindus- 口未利用地Unused[and tries 目农业用地Agricut rural[and 03.4 ̄5.4% 03.64%5.53% 童 童 91.09% 90.8 受 l 1996年±地构戍 2005年±地蜘成 三 玉 要 图8 l9%与2OO5年年末韶关市土地构成 醛 忸 帽 隐.8 I-d compesilninin 踟罂珊CiIy at nlemdof1996 and2005 爰 蓦 然而,从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与第一产业产值及二、三产 业产值的线性拟合中能够发现(图9、10),韶关市极其轻微的 年份Year 土地结构变化与产业经济效益的递增仍然有一定的关联,但 两者之间的线性拟合程度并不高。 图l1交通用地与园地林地变化趋势 观察各类土地结构变化数据可以发现,影响产业用地与 Fig.11 The changetrendoftrgJ ̄cland, m#or andwoodland 表2 交通用地及固定投资对二、三产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经济效益线性关系的因素除了土地自身的贡献率外,还表现 le 2 Effects oftrafficland and ifxed assets investmmt on the ̄Ollon-dc 在土地的不均匀变化上,极为突出的是1996—2000年期间农 bem ̄tsofthe second andterliary hldllb'trise 用地的骤减与建设用地的剧增(图I1)。造成这种土地迅速 转化的主要原因是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韶关段的修建 占用了部分园地及林地。因此,在1996~2005年,交通用地 成为影响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土地变化因素。 为更好地分析交通用地对二、三产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将交通固定资产投资K(万元)、交通用地面积s( )与二、 三产业产值经济收入Y(万元)取对数并作回归分析,得到方 3结论与讨论 程lnY=4.880 9+0.041 31nK+0.970 61nS,拟合度R : 土地利用分化及结构是随着产业分化和结构的变化而 0.910 4。由此可知,交通用地对二、三产业产值的变化弹性 (下转第13832页) l3832 安徽农业科学 2008芷 比的改善对于提高废水中氮、磷的去除具有显著意义。 难以有效降低。因而,在利用浮萍及其混养体系处理养猪场 废水之前,需要设置有效的脱除氨氮的预处理工艺,方能确 保处理出水稳定达标。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厌氧消化后的养猪场废水经过适当的调 整(改善可生化性及N/P比)后,可直接以浮萍混养体系处 理,处理后的养猪场废水水质为COD 336.5 mg/L,NH4 .N 195.2mg/L,TP 7.2mg/L,pH值7.4,浮萍混养体系处理系统 运行良好,通过设置必要的脱氮预处理工艺,可实现处理系 统全年气候条件下的连续运行及出水水质的稳定达标。 相对于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而言,利用浮萍混养体系处 图2浮萍一水花生混养体系对废水TP浓度及pH值的影响 ng.2 Effects 0f the a ̄rete system 0f duckweed and A.philox ̄ 理养猪场废水具有显而易见的经济优势,即便只是作为后续 5 on TP 4 concentrat3 i2on and pH vall ue 0f wastewa ̄r 处理工艺,也能在相当大程度上节约废水处理成本,降低能 试验结束时供试废水COD浓度从原废水的1耗。由于我国规模化养猪场多处于城镇地区或城郊结合部, 。j > 毛 386.5下 降到336.5 mg/L,总去除率为75.7%;NH4 .N浓度从原废水 土地及地表水资源较为丰富,并且现行的多数养猪场废水在 的372.2下降到195.2mg/L,总去除率为47.6%。浮萍一水 经厌氧处理后即排人鱼塘或氧化塘,因而,因地制宜地构建 花生混养体系对废水NH4 一N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差,这表明 浮萍及其混养体系的处理系统,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其 原废水过高的NH4 一N浓度可能对供试植物产生了毒害作 占地面积大的缺点,而且还能合理利用现有处理设施,建立 用,从而问接影响了处理效果。 新的复合生态系统,提高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收获后的 试验期间废水pH值呈现先降低后缓慢升高的变化,但 浮萍及其他植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资源化利用,实现循环经 其变化范围不大,在7.21—7.42,这对于浮萍的生长较为有 济,因而具有较好的经济可行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利,但期间仍观察到有部分死亡浮萍植株及腐烂水花生茎 该研究仅限于实验室规模条件,对外界自然气候的模拟 叶,证实了废水的高Nn4 一N特性对供试植物产生毒害作用, 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另外,试验周期较短,因而未能深 但总体来看,供试植物的生长并未受到严重影响。处理系统 人考察较长时期内植物生长及污染物去除情况,尤其是缺乏 中有少量藻类生长,并能观察到轮虫、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及 对植物衰亡条件下污染物去除的特点及相关规律等的研究 田螺,表明系统生物多样性较好。 考察,因而研究结果与实际工程应用还有较大的差距,今后 试验出水水质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仍需进一步深入完善。 (GB18596.2001)相关水质指标的比较结果见表1。试验出水 参考文献 COD和 浓度均低于排放标准限值,但NH4 一N浓度仍大 [1]CHENG J,BERGMANNBA,CLASSEN J J,d a1.Nument recoveryfrom s ne lagoonw by Spirodela pLlndata[J]. ̄resctnceTechndogy,2002,81:81— 幅超标,并且随着试验的进行,废水N/P比持续增大,又将在 85. [2]DALU J M,NDAMBA J.Duckweed based wastew ̄stabilizati ̄刚s for 一定程度上影响系统对m .N的去除,废水m 一N浓度 w ̄tewmer打朗hT妇1t(alow costt ̄hndogyfor small urban areasin Zimb臼hⅣe) 表1试验出水水质与排放标准的比较 [J].P} cs and C}ld s町0fthe Earth,2O03,28:1147—1160. [3]侯文华,宋关玲,汪群慧.浮萍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 'lbble 1 ‘hIlpa—s帅between the test diluent water qonli ̄and aI 0Il 研究,2004(S1):70一.73. standards rng/L [4]种云霄,胡洪营,崔理华,等.浮萍植物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_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7(3) 14一I8. [5]黄辉,赵浩,饶群,等.浮萍与水花生净化N、P污染性能比较[J].环境 科学与技术,2O07,30(4):16一l8. [6]黄辉,刘杰,赵浩,等.浮萍放养体系对污水氮磷的净化效果[J].农业 环境科学学报,2007,26(s):242—245. [7]魏复盛.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社,2002. (上接第13791页) 经济效益的方法仍然可行。在土地结构对产业经济效益的 形成的,而产业的发展和效益的增减又受到土地利用效率 分析中,交通用地是韶关市近10年土地面积变化较明显的 和土地成本的约束。 部分,而交通用地的迅速增加也带动了韶关市二、三产业经 分析发现,韶关市现阶段产业结构相对稳定,因此由产 济的发展。 业结构所决定的土地利用结构也趋于稳定,但二、三产业比 参考文献 重地增加带动了农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移。从土地利用效 [1]刘平辉,郝晋珉.土地资源利用与产业发展演化的关系研究[J].江西 师范大学学报,2006,30(1):95—98. 率的角度探讨其对产业的影响时,韶关市建设用地利用效 [2]刘平辉,基于产业的土地利用分类及其运用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 益远高于农用地,且具有快速上升趋势。这反映出韶关市 大学,2(1(13. [3]冯年华.略论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J].人文地理,1995, 建设用地仍处于土地边际报酬递增的阶段,所以在将来的 lO(3):64—67. [4]韶关市统计局.韶关市统计年鉴(2t3o6)[Z].2007. 产业发展中,用增加单位面积的固定资产投入以提高产业 [5]《韶关五十年》编辑委员会.韶关五十年(1949~ ̄999)[z].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