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学习重点:
1.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
本课分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诗词,可采用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他们的诗,按知诗人——读诗句——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展学习。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展。 学习准备:
收集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句。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 情景导入,目标定向
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去游览\"敬亭山\" 二、自主学习古诗
1.自由读古诗,解决生字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1 / 5
. 3.解诗题,知作者
〔1〕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三、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1〕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3〕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1〕指名读〔2〕汇报 四、 启发引导,精讲点拨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众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飞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孤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去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独〕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指名完整表达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2〕师小结:其实,这首试诗不只是表达了李白孤独的感情,同时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决和乐观。为什么呢?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白的时候,他不是颓废痛苦地生活,而是乐观、坚决地和敬亭山悠闲地\"相看\"。 3.多诵读,悟诗情
〔1〕自己带着感情读〔2〕人小组读古诗〔3〕汇报:指名读、小组自选方式读 五、 系列训练,当堂达标
2 / 5
. 1.我会正确的写《独坐敬亭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望洞庭
一、 情景导入,目标定向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望洞庭》
二、自主学习古诗
1.自由读古诗,解决生字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3.解诗题,知作者
〔1〕望洞庭:________________洞庭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三、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1〕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3〕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四、 启发引导,精讲点拨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5
. 潭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我们还学过什么古诗中也有比喻手法?〕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整首古诗的意思
4.师小结: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准确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洞庭湖那美妙的秋月风光。你们说,作者此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轻松、自然〕 五、 系列训练,当堂达标 1.我会正确的写《望洞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忆江南
一、 情景导入,目标定向
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大家欣赏。说说古诗的特点:有五言诗、七言诗。诗的字数很整齐。 二、初步理解词与诗的区别
1.自读\"预习\"。读后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2.谁能找到诗与词的区别? 3.自由读《忆江南》 三、 合作探究,提出疑问
四、 启发引导,精讲点拨
4 / 5
. 1.《忆江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带点字的意思。
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如诗如画的江南,风景还是以前熟悉的那样。太阳光下,江边的鲜花比火还要红艳。春光里,江水碧绿如蓝。如此美丽的江南,教人怎能不想起它! 五、总结升华
1.读《忆江南》〔边读边想江南美景的画面〕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系列训练,当堂达标 1.我会正确的写《忆江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