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互联网金融创新

互联网金融创新

来源:好走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互联网金融创新

作者:冯冬梅

来源:《时代经贸》2014年第07期

摘要:在我国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对金融领域的深入融合是大势所趋。当前以互联网支付、众筹融资、P2P借贷、余额宝、支付宝等创新类互联网金融得到迅猛发展。但同时这类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快速发展和庞大的资金规模对我国银行业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和冲击,其风险的隐蔽性、广泛性、突发性等也不容忽视。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银行;创新 引言

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一年。互联网支付业务规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金融机构创新互联网平台也在不断发展。如以中国建设银行“善融商务”、交通银行“交博汇”等为代表的平台日趋成熟,促成了新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一、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互联网金融就是金融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金融业务通过互联网办理、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是互联网技术在金融业务经营中的运用,是金融行为的互联网化。其特征:

1、实时化、自助化、一站化

在传统的金融业务中,资源配置存在一些弊端。而互联网是实时的,也是开放的。所有客户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去查询、了解金融信息,并直接与对方进行交谈、定价和进行交易,不受地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资源的再利用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促进了金融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部门、各行业间的各类数据都会互联共享,无论是存款、贷款、购买理财产品,还是支付结算以及用户获取金融服务或发生金融行为时的身份鉴别、信用判断等,都将在互联网上完成,让客户自主选择,自助完成。互联网具有了实时化、自助化、一站化的特性。

2、消除了传统金融行业中的排斥现象

传统金融行业中,在处理微小企业、个人业务的时候,容易出现排斥的现象。传统金融体系中缺少对金融服务的分享,以致人群中的弱势群体或者个人就没有很好的方法、有效的方式去碰触、认识金融机构,这样抑制了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的发展。而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人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金融业的接触方式、方法,使得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享有金融信息,便捷的进行金融投资等,提高了金融的利用率,有效的解决了传统金融中的排斥现象。 二、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其风险的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突发性在增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机构的法律定位不明确,业务边界模糊

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活动经常突破现有的监管边界,金融法律上的灰色地带,甚至可能触及非法集资、非法经营等“底线”,如P2P借贷平台从事金融业务等。 2、 收益不确定性高,存在安全隐患

如各类“宝宝”军团,收益水平逐渐回落。随着近期银行拆借市场利率不断走低,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整体呈现下滑趋势。有数据显示,50多只“宝宝”中最低的7日年化收益率已经下降到3.129%。与此同时,7日年化率超过5%的货币基金数量也越来越少。余额宝推出之时货币市场利率本身就处于较高的水平,另外,相关公司在产品推出时还曾提供巨额补贴以维持其高收益率水平,但随着产品的逐渐成熟和市场利率的波动,其收益不确定性高,资金流出的可能性加大。另外,缺乏银行体系对资本充足率和准备金的监管要求,一旦出现流动性问题,只能通过降价或清盘来处理。不可赎回事件在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下极易高发,存在安全隐患。 3、 风险控制不健全,可能引发经营风险

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片面追求业务拓展和盈利能力,采用了一些有争议、高风险的交易模式,没有建立客户身份识别、交易记录、和可疑交易分析报告,容易为不法分子利用平台进行洗钱等违法活动;还有一些互联网企业不注重内部管理,信息安全保护水平较低,存在客户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缺失,容易发生挪用资金甚至捐款潜逃的风险。如近两年先后发生的“淘金贷”、“优易网”等一些P2P平台卷款跑路和倒闭事件,给放贷人造成了资金损失。

三、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趋势

纵观互联网的发展,总是以“改变”的姿态被人们所认知、接纳,而后融入甚至追赶。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传统的金融服务方式和经营模式将会被改变,并催生出新的金融业态、新的市场环境、新的经营架构、新的经营方式。 1、银行转型互联网金融的变革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互联网金融的特征对银行转型经营提出了新要求。其实银行转型互联网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严格地说从银行的“网上银行”诞生起就已经将互联网作为了金融创新的工具,只不过创新应用的动力和发展的深度、广度不足而已。根据各种银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可知银行网上交易与线下交易相比,网上交易变得越来越多,交易金额也越来越大。而线上交易的成本与线下交易相比,只有七分之一。针对消费者进行统计,人们进行交易的业务,基本上有一半都是采用线上交易。可见,网上支付极大降低了物理网点处理业务的压力,银行必须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去提高自己处理业务的效率、服务水平,这样才能为客户进行很好的服务,最终对客户结构、业务结构、人才结构等进行优化和调整。 现阶段银行转互联网金融应重点做好抢抓移动支付业务、抢抓存款理财业务、抢抓互联网金融账户、抢抓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转变和创新客户信用评定等方式加大促进银行转型互联网的步伐。 2、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的变革

互联网的金融服务能力深受广大“屌丝”阶层的拥戴,而国内广大的中产阶级资产管理正逐步被金融机构重视,特别是他们的理财和投资需求。银行目前没有足够的客户经理资源来提供服务,而互联网缺少足够的专业能力和产品。互联网金融可以探索商业模式的变革,提高对中产阶级资产管理的能力。

银行的互联网金融能力延伸现有的客户资源能力,在互联网金融渠道中引入“虚拟客户经理”,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财富管理服务:客户在线提供财富现状信息、基于客户大数据信息及在线心里评测确定客户风险偏好,银行通过决策引擎提供“打包”投资建议、通过微信银行等互联网金融渠道交互、利用互联网金融及银行传统交易渠道完成理财交易(O2O);同时,互联网渠道通过内容运营向客户持续传递理财知识和产品介绍。从另一个角度,通过互联网金融渠道完整实施客户全生命周期金融能力支持,在客户的各个阶段,如毕业后的奋斗期、成家生子时的收入稳定期、人到中年的财富鼎盛期、退休后的财富消耗期,银行可以基于客户的财务数据和大数据,为客户精确和个性化地设定产品组合,甚至可以将客户金融服务提前到儿童期等。

3、互联网金融销售领域的变革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近几年,电子商务的交易金额也不同小觑。越来越多的人购物,都喜欢网购,不仅方便,选择范围更加宽、品种多。对于企业来说,更是为企业带去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互联网金融销售领域也正在加快变革。如比较大的保险公司、基金公司,把保险业务、基金发售也发展到了互联网上,如在淘宝网上卖起了各类保险、基金产品。银行把线下业务发展到互联网上,在购物交款时,可以选择第三方支付,也可以直接通过银行支付,如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直接通过网上银行支付。于传统的销售模式相比,互联网模式打破了区域限制、时间限制,更方便与人们进行购物。同时,电子销售能够降低产品成本,交易过程透明,更能取得人们的信任。 结束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而言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了现代经济的发展,给人们带去了更多的方便与快捷。但在发展中,各类金融机构应该根据业务性质、特点选择正确的方式进行互联网竟然创新,这样才能保证业务的准确性,推动整个互联网金融的稳定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