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4朝阳高一(上)期末物理

2014朝阳高一(上)期末物理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14朝阳高一(上)期末物理

一、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质量 B.速率 C.加速度 D.动摩擦因数

2.(3分)在研究下列问题时,能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地球的公转 B.研究蜜蜂翅膀的振动 C.研究汽车轮胎的转动

D.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螺旋桨的转动

3.(3分)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间站中的物体由于处于失重状态会失去惯性 B.乒乓球容易被迅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 C.静止的火车起动十分缓慢,说明火车静止时惯性较大

D.从高处下落的玻璃杯比从低处下落的玻璃杯容易碎,是因为前者惯性比较大 4.(3分)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有时相等,有时不相等

C.只有两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 D.只有两个物体质量相同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

5.(3分)有两个大小分别为3N和4N的共点力,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 A.0

B.4N C.8N D.12N

6.(3分)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测得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l(弹簧的形变在弹性限度内),则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B.mg△l

C.

D.

7.(3分)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不计摩擦,A对绳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面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 )

A.mg,(M﹣m)g B.mg,Mg C.(M﹣m)g,Mg D.(M+m)g,(M﹣m)g

第 1 页 共 11 页

8.(3分)在电梯内的水平地板上有一体重计,人站在体重计上,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的示数为65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电梯匀速上升时,体重计的示数大于65kg B.当电梯匀速下降时,体重计的示数大于65kg C.当电梯加速上升时,体重计的示数大于65kg D.当电梯加速下降时,体重计的示数大于65kg

9.(3分)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均匀光滑球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并被斜面上一个竖直挡板挡住,处于平衡状态,则( )

A.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mgcosθ B.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C.球对档板的压力大小为mgsinθ D.球对档板的压力大小为mgtanθ

10.(3分)四个质点从原点出发在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v﹣t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则在2s末的位置距原点最远的质点是( )

A. B. C. D.

,则物体从起点下落到地

11.(3分)物体从距地面H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时间t,它下落的高度为面所用的时间是( ) A.

B.2t C.

D.4t

12.(3分)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物块.小物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小物块的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静止 静止 加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加速直线运动 1.50 2.50 2.55 2.45 3.00 A.通过实验数据只能确定小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通过实验数据只能确定小物块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第 2 页 共 11 页

C.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确定小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D.通过实验数据既不能确定小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不能确定小物块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 13.(3分)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举例如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与空气的密度ρ、压强P有关.下列速度表达式中,k为比例系数,无单位,则这四个表达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二、本题共3小题,共21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

14.(6分)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所示是伽利略根据可靠事实进行的理想实验和推论的示意图,它将可靠事实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有关实验步骤如下: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将两个斜面对接,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按合理顺序排列实验步骤(填序号): .以上步骤中,属于可靠事实的是 (填序号).

B.

C.

D.

15.(9分)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交流电源、弹簧测力计.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 .

(2)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如图所示为实验所打出的一段纸带,在顺次打出的点中,从O点开始每5个打点间隔取1个计数点,分别记为A、B、C、D.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则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C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m/s;小车的加速度a= m/s.

16.(6分)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

第 3 页 共 11 页

2

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分别测出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所得数据列表如下(g取10m/s):

2

钩码质量m/g 0 100 13.40 200 15.10 300 16.85 400 18.60 500 20.30 600 22.10 700 24.05 刻度尺的刻度x/cm 11.70 (1)根据所测数据,在下面的坐标纸(图2)上画出弹簧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x与钩码质量m的关系图线. (2)根据x﹣m图线可计算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三、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g取10m/s2.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空白处. 17.(8分)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球,其加速度a=0.5m/s.某时刻的速度v0=2m/s,从这一时刻开始计时,求: (1)t=2s时小球速度v的大小; (2)2s内小球通过的距离.

18.(8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m=7.0kg的物体,在F=14N的水平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2)5.0s内物体通过的距离.

2

19.(12分)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m=2.0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在沿斜面

第 4 页 共 11 页

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已知拉力F=32N,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sin37°=0.6,cos37°=0.8,且斜面足够长.求: (1)物块加速度的大小;

(2)若在第2.0s末撤去拉力F,物块离斜面底端的最大距离; (3)物块重新回到斜面底端时速度的大小.

20.(12分)利用图象可以描述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图象除了能直接表明这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特点外,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还可以表示第三个物理量.例如:在v﹣t图象中,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x.如图(a)所示,质量为1kg的物块,在水平向右、大小为5N的恒力F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由静止开始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物块受到水平向左的空气阻力,其大小随着物块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当物块速度为零时,空气阻力也为零.物块加速度a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如图(b)所示,求:

(1)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t=5s时物块速度的大小; (3)t=6s时空气阻力的大小.

第 5 页 共 11 页

参与试题解析

一、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解答】A、B、D、质量、速率和动摩擦因数都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故ABD错误. C、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相同,故C正确. 故选:C

2.【解答】A、地球的直径很大,还有一定的形状,但地球的大小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距离小得很多,所以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故A正确.

B、研究蜜蜂翅膀的振动时,由于不同位置的速度不同,故不能看成质点.故B错误. C、研究汽车轮胎的转动时,不能把轮胎看成质点,否则无法分辨它的运动了.故C错误.

D、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螺旋桨的转动时,不能忽略其大小,否则没有速度大小可言,所以不能看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A

3.【解答】A、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失重也有关系,故A错误; B、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乒乓球的质量小,惯性小,容易抽杀,故B正确; C、惯性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 D、惯性与所处的位置高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4.【解答】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作用效果不能抵消,不能合成,故A正确,C错误; B、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D错误; 故选A.

5.【解答】两力合成时,合力范围为:|F1﹣F2|≤F≤F1+F2;故1N≤F≤7N; 故选B.

6.【解答】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弹簧弹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故有:mg=kx=k△l,所以劲度系数为: k=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第 6 页 共 11 页

7.【解答】以B为研究对象,绳子的拉力F=mg.

再以A为研究对象,得到F+FN=Mg,得到FN=Mg﹣F=(M﹣m)g 故选A

8.【解答】A、当电梯匀速上升和下降时,体重计的示数等于65kg,AB选项错误;

C、当电梯加速上升时,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体重计的示数大于65kg,C正确; D、当电梯加速下降时,具有向下的加速度,处于失重状态,体重计的示数小于65kg,D错误; 故选C

9.【解答】将球的重力进行分解,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分解为一个垂直于竖直挡板的分力N1,一个垂直斜面的分力N2,然后做平行四边形,如下图:

根据三角函数知识可求得:N1=mgtanθ,N2=所以D是正确的, 故选:D.

10.【解答】由图象的面积可知,A图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0;B图中2s内的位移为×2×3=3m;C图中2s内的位移为0;D图中位移为3×2=6m; 故2s末距原点最远的质点为D; 故选D.

11.【解答】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设运动的总时间为T,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有:

H=

联立解得: T=2t; 故选B.

第 7 页 共 11 页

12.【解答】弹簧测力计显示的是拉力的大小,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和拉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木块加速和加速时,运动状态不断改变,一定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摩擦力和拉力不是平衡力,大小不等.所以滑动摩擦力是2.45N.

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解答】传播速度v的单位m/s,密度ρ的单位kg/m,P的单位kg/m•s, 所以所以故选B.

二、本题共3小题,共21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

14.【解答】根据实验事实(2)得出实验结果: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即(3),进一步假设若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即得出(1),继续减小角度,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匀速运动,即(4),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如果小球从一端滚下,一定会滚到另一侧,故②是事实; 故答案为:②③①④,②.

15.【解答】(1)在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力的大小,因此不需要弹簧测力计. 故答案为:弹簧测力计.

(2))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因此有:

根据逐差法△x=aT将△x=0.4cm,T=0.1s代入解得:a=0.40m/s. 故答案为:0.23,0.40.

16.【解答】解:(1)描点作图,如图所示. (2)图线的斜率的倒数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 则k=

2

3

2

的单位是m/s,

22

的单位是m/s,k无单位,

的单位与v的单位相同.

故答案为:(1)答案见下图 (2)56.5~58.5

第 8 页 共 11 页

三、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g取10m/s2.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空白处. 17.【解答】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得,v=v0+at=2m/s+0.5×2m/s=3m/s (2)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

答:(1)t=2s时小球速度v的大小为3m/s. (2)2s内小球通过的距离为5m.

18.【解答】解:(1)物体在水平方向只受拉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2)由位移公式可得:

答:(1)物体的加速度为2.0m/s2; (2)5.0s内物体通过的距离为25m.

19.【解答】解:(1)物块的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mgsinθ﹣f=ma1…① N﹣mgcosθ=0…② 又因为 f=μN…③ 由①②③式可求得:

(2)物块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0s末时物块的速度v1=a1t1=16m/s 这2.0s内物块的位移:

撤去拉力F后,物块的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f=ma2…④ 由②③④式可求得:

物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 则有

解得:x2=16m

所以物块到斜面底端的距离:x=x1+x2=32m

(3)物块到达最高点后,物块的受力情况如图3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θ﹣f=ma3…⑤

第 9 页 共 11 页

由②③⑤可求得:

物块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解得:v3=16m/s

答:(1)物块加速度的大小为8.0m/s;

2

(2)若在第2.0s末撤去拉力F,物块离斜面底端的最大距离为32m; (3)物块重新回到斜面底端时速度的大小为16m/s

20.【解答】解:(1)当t=0时,由题意可知,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为零,此时物块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f=ma0① N﹣mg=0②

又因为 f=μN③ 由①②③可求得:μ=0.3

(2)由题意可知,在a﹣t图中,图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为速度的增加量, 所以t=5s时物块的速度

(3)由图象可知,t=5s后,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不变,设此过程中物块所受空气阻力为F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f﹣F空=0④ 由②③④式可求得:F空=2N

答:(1)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2)t=5s时物块速度的大小为5m/s. (3)t=6s时空气阻力的大小为2N.

第 10 页 共 11 页

第 11 页 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