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来源:好走旅游网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认识各种钢笔,懂得用钢笔写字的执笔方法和注意事项。 学习目标 2、了解在稿纸或练习本上写钢笔字的要求,掌握写字的行款,培养良好的书写钢笔字的习惯。 学习重难点 重点:学习正确的执笔方法 难点:训练正确的执笔和书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先出示本班学生铅笔书写的作品,进行表扬。(旨在激励) 再出示几幅钢笔书法作品,朗读欣赏。(旨在引趣)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笔写的吗?然后揭示课题。上三年级了,我们也要学习用钢笔写字了,有没有信心写好?(教师板书:认真写钢笔字)学生大声齐读。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认识钢笔及墨水。 学习导引: 1、教师出示一把钢笔,进行实物认识。现行钢笔头有粗有细,我们学习作业应该用中等的普通钢笔。(看样子)教师拆卸一支钢笔,介绍其结构。 2、学会吸水:墨水有多种色彩,我们一般使用纯蓝,出示样品。教师示范吸水,提醒学生注意卫生。如果是旧笔,要先冲洗一下保证吸管通畅。吸完墨水后把钢笔擦干净,拧上笔套和瓶盖。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学习书写方法。 学习导引: 复 备 栏 1、看第一页上部和第二页上部图示,仔细观察其握笔姿势。 教师说明:执笔方法基本与铅笔相同,握点与笔尖距离约一寸;坐姿端

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桌面距离约一尺,胸部与桌边离一拳。 2、自己试一试,教师巡视,纠正错误。 提出希望:学写钢笔字一要肯专心,模仿字帖认真写,比比象不象;二要有恒心,每天定时坚持写,一定能进步。 四、达标检测 1.学生代表上台试吸墨水,课后指导其他学生。 2.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纸,学生进行书写练习钢笔字。 五、总结提升 1.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你还有哪些疑惑呢?把它记在你的笔记本上。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了解写毛笔字的执笔方法,训练正确的握笔和书写姿势,初步培养学生写学习目标 毛笔字的良好习惯。 2、初步了解“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有关知识,懂得如何使用和爱护毛笔,培养正确地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重点: 训练正确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 学习重难点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先出示毛笔书法作品,问:你知道这是用什么写的吗? 2、“文房四宝”通常指笔、墨、纸、砚。同学们仔细观察第四页左下角的两幅图,看看你认识图上的哪些物品? 二、合作探究----学习《写字歌》 1、背诵《写字歌》; 2、仔细看图,练习写毛笔字的坐姿; 3、相互纠正坐姿。 4、教师总结: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纸放正, 一尺一拳要记清。手离笔尖一寸高,写字认真心要到。 三、合作探究----学习怎样执笔。 (一)学习导引 (1)同学们仔细看图,想想怎样执笔? (2)四人小组讨论。 (二)展示交流: 汇报结果 (1)写毛笔字是拇指第一关节凸出,指肚抵住笔杆的左内侧,由内向外用力; (2)中指和食指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由外向内勾住笔杆; (3)无名指指甲根部由内向外顶住笔杆; (4)小指紧靠无名指,辅助无名指用力,它们的之间均不要碰到掌心,使之心圆而中空,这样毛笔前后左右活动自如。执笔的距离也应当注意,应握住笔杆的中间或稍微偏上一些。 学生练习握笔。 四、合作探究----学写毛笔字。 毛笔的使用方法: 1、选择合适的毛笔。小学生初学,一般用中楷毛笔。 2、新笔软化。新毛笔使用前,要用清水泡几分钟,把笔毛泡开。

难点: 培养正确使用、爱护毛笔和注意整洁的良好习惯。 复 备 栏

3、写前注意点:写前将适量的墨水倒进砚台或小碟中,备好一张吸水软纸垫在页面下。 4、学习写字姿势。握笔姿势与铅笔、钢笔不同,看插图,并学着老师的样子握好笔,坐姿与平时写字一样,要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臂开、足稳。 5、写时蘸墨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6、写后注意点:写完后要将毛笔用清水洗干净,把笔头轻轻挤干,套上笔套,有条件的挂在架子上或插在笔筒中。 五、达标检测 学生练写毛笔字。 六、总结提升 用毛笔写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认真练习。 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单元 第一单元 1、让我们荡起双桨 2、学会查无字词典 课时 2 2 2 2 3 课题 3、古诗两首 4、做一片美的叶子 练习1

三年级语文教改小组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1、让我们荡起双桨 (第_1_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学会本课生字:会读绿线内的生字,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学习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会读绿线内的生字,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学习重难点 难点:能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这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情景。它的作者是( )。 2、通过课前预习,你已经会读哪些生字了呢?你还能为哪个生字组词?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认读生字词 学习引导(1) : 1、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 2、把你认为最容易读错的生字用笔圈出来,自已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互查(一人读,一人听,帮助正音)。 4、组内交流(一人读,其他人听,帮助正音) 学习引导(2): 1、自由认读下列生字词: 双桨 推开 波浪 白塔 四周 环绕 轻轻 飘荡 凉爽 愉快 洒 倒映 伙伴 悄悄 安排 2、组长带读,再个别正音。 (二)展示交流 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 2、小组比赛读生词。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引导: 1、标上小节号,自由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2、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

复 备 栏

3、组内交流:组长检查朗读情况,及时帮助朗读困难的同学。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二)展示交流 可以个别展示、小组竞赛、挑战别人等。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引导: 1、先看看文中的插图,再大声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场景呢? 2、联系上下文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 3、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从课文中找出。 4、这一小节共有几句话? 第一、二行写出了怎样的情景? 他们在水面上荡舟看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四行) 正当小朋友们欣赏美景之时,小船是怎样的状态呢?(指名读第五、第六行。) 5、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在悠闲自在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 6、练习背诵课文第一小节。 五、达标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shuāng jiǎng bái tǎ sì zhōu ( ) ( ) ( ) bái qiáng yú kuài ān pái ( ) ( ) ( ) 2、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美丽( ) 环绕( ) 愉快( ) 凉爽( ) 六、总结提升 1、读读课文,再唱唱这首歌,你一定会很开心。 2、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或者困惑?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让我们荡起双桨 (第_2_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第二、三小节。 2、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第二、三小节。 学习重难点 难点: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听写词语。 2、“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引导: (1)自由读第二小节。 (2)这一小节又描写了哪些景物? (3)理解诗句意思。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这两行中的“红领巾”指什么? 人们常用“太阳”来比喻什么? “阳光洒在海面上”仅仅是洒在海面上吗? 阳光洒在少先队员身上是什么感觉? 诗中“太阳”比喻中国党,体会一下这一句又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呢?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的听我们愉快唱歌。”鱼儿真的在望着小朋友,听他们唱歌吗?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感觉? (3)指导朗读。 小朋友们心情怎样?我们应该怎样读? 自由练习有感情地背诵这一节。 (二)展示交流 1、“红领巾”指谁?“阳光”指什么? 2、课文三、四两行运用了什么手法? 3、指名有感情地背诵这一节。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三自然段 学习引导: 1、同桌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2、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的时间? 3、理解诗句意思。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联系课文理解“尽情”

复 备 栏

是什么意思?“尽情欢乐”是怎样的欢乐?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 4、指导朗读。 读第一、二行时要用什么语气?要读出什么样的情感?读第三、四行时,语调要怎样?“谁”该怎样读,“幸福生活”语调要怎样? (二)展示交流 1、“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这里的“谁”指什么? 2、指名有感情地背诵这一小节。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总结全文 学习引导: 1、课文中三小节末尾两行内容都相同,他们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呢? 2、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说说课文中三个小节内容表达了小朋友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展示交流。 1、指名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表达了小朋友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达标检测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美丽的( ) 愉快的( ) 凉爽的( ) 尽情的( ) 2、按课文内容填空。 红领巾( ),(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 )。 六、总结提升 1、课文抒发了少年儿童怎样的思想感情? 2、像《让我们荡起双桨》这样的诗还有很多,如《妈妈的脸是一本书》等,赶快找来读一读吧!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2、学会查“无字词典 ” (第_1_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目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似”,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够借助文中的语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能够借助文中的语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读一读: 词典 波涛 情景 惊涛拍岸 词语 岩石 声音 意味深常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惊涛拍岸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3、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提名说。 二、学习板块(一) 复 备 栏 (一)合作探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学习引导: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各小组组长点名分段读课文。 3、自由轻声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 词典 聪明 突然 烈日当空 惊涛拍岸 岩石 意味深长 骄阳似火 4、用自己的方法理解上面词语的含义。 5、小组比比看谁读得好。 6、练习正确流利地课文。 (二)展示交流: 1、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2、朗读课文(学生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多种形式读课文。)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读课文,理清课文脉落: 学习引导: 1、默读课文,思考:爸爸是怎样理解“骄阳似火”的? 2、爸爸是怎样帮助聪聪理解“惊涛拍岸 ”? 3、爸爸最后对聪聪说了什么话?为什么这话是“意味深长“的。 展示交流: 朗读课文2---8节交流爸爸的观点。 (1)同桌交流。 (2)小组交流。 四、达标检测 1、学习手册第一、二题。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无字词典(cí chí) 骄阳似火(sì shì) 晒蔫(yiān niān) 山崩地裂(bēn bēng) 聪明(cōng chōng) 旅行(lǔ lǚ) 烈日当空(dāng dàng) 嚷起来(lǎng rǎng) 五、总结提升 1、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明白了什么 ?你能从词典里查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吗? 2、选择带点字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1)长:①长度;②长处;③两点间距离大。 意味深长( ) 长跑( ) 取长补短( ) (2)当:①担任;②向着;③主持,掌管;④正在(那时候,那地方)。 烈日当空( ) 当选( ) 当家作主( ) 当众( ) 3、读课文,摘录文中你认为好的词语。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2、学会查“无字词典”(第_2_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目标 2、 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 3、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上学,还要从生活中学。 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意思,知道“无字词典”的意思。 难点: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上学,还要从生活中学。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了解什么是“无字词典”。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初步知道怎样查“无字词典”。 3、爸爸是怎样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的? 二、合作探究 (一)学习引导(1)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看看爸爸帮助聪聪理解了什么词语的意思?请用“——”勾出来。 (二)展示交流 1、板书“骄阳似火”、“惊涛拍岸”,理解成语意思。 2、读画线句子,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学习引导(2) 理解“骄阳似火”(即课文第2——5自然段)。 (1) 对“骄阳似火”这个词语,聪聪是怎样理解的?爸爸是怎样理解的?请用“~~~~~”勾出来。 (2)组长抽学生读一读勾出的句子,体会他们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3)爸爸是怎样结合身边的事物来解释的。 (四)展示交流 (1) 请孩子们观察书上插图中的人物,能用上“骄阳似火”这个词语吗? (五)学习引导(3) 理解“惊涛拍岸”(即第6——8自然段)。 1、 爸爸和聪聪来到大海边的时候,另一种情景又出现在了他们的眼前,请大家看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看着那画面,你仿佛还听到了什么? 2、看看文中是怎么描写这种情景的?读一读课文,用——勾出来。 3、学生朗读,注意“滚滚、涌来、撞击、山崩地裂”。 (六)学习引导(4) 学习第九自然段: 1、读读第九自然段。 2、同桌讨论: 说说自己对“有字词典”和“无字词典”的理解,并说说自己怎样运用“无字词典”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到这里,你们知道“有字词典”和“无字词典”分别指的是什么吗?对于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它们的作用大吗?

复 备 栏

三、达标检测 语段一: 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学与练: 1、比一比,再组词。 烈( ) 晒( ) 释( ) 骄( ) 列( ) 洒( ) 择( ) 娇( ) 2、把这句话换一种叙述方式,句子原意不变。 3、照样子,写句子。 烈日当空 语段二: 爸爸意味深长地对聪聪说:“看来要想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会查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啊!” 学与练: 1、“有字的词典”指的是( )。“无字词典”指的是( )。 2、爸爸这段话的意思是要我们懂得学习语文要向( )和( )两方面去学。 3、读一读下列句子,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使句子更具体、贴切。 (1)爷爷( )地说:“落后就要挨打。” (2)妈妈( )地说:“今天天气较冷,你应该多穿点衣服。” (3)老师( )地说:“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错误。” 四、总结提升 1、看来,我们学习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中学,而且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啊!聪明的小朋友们,你能运用刚刚学会的查“无字词典”的方法,说说“热闹非凡”和“悠闲自在”的意思吗? 2、观察课文中的插图,用“骄阳似火”口头描述。 教学反思: 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 连 同学们喘气的声音都听得见。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主备: 审核:

学习内容 3古诗两首《山行》(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学会古诗《山行》,读准“斜”,理解“寒山”、“坐”、“石径”等字词的意思。 2、读懂、感受古诗描绘的意境,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学习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还记得哪些写春的古诗,作者是谁? 2、通过课前预习,你能有感情地朗读《山行》这首诗吗? 二、学习板块(一) 板块一 学习引导: 1、轻声读课文,读对字音,画出生字。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什么季节,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么景色? [从景色入手,了解古诗主要写什么.] 展示交流: 1、生字自学情况 2、课文朗读情况 3、指名读课文。 4、回答问题 三、学习板块(二) 板块二 学习引导: 1、 生字新词意思 2、 了解词语大意 3、 试着说说诗句大意 展示交流: 1、 理解字、词、句意思 2、 理解诗意。 (1)为什么称为“寒山”? (2)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 学习目标 复 备 栏

(3)读第二句。理解“白云生处”。说说第二行诗的意思。 (4)、读第三行诗。 理解“坐”“爱”。诗人为什么要停下来不走呢? 看图。诗人眼前看到的是什么?说说第三句话的意思。 (5)、读第四行诗。 理解“霜叶”、“红于”。红叶比什么还红? 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板块三: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样的画面? 2.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3.展示交流 板块四: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 四、达标检测 1、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练习背诵古诗. 3、填空:《山行》中写远景的两句是 ; 写近景的两句是 ;全诗写到的景物有 ,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五、总结提升 1、诗句这么美,风景这么美,我们要怎样才能读得美呢?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句,带着赞美的语气朗读。闭眼,边背边想象刚才一路上看到的美景。 2、改写《山行》或画一幅山行图: 一首好诗是美的,一幅好画是美的,一篇佳作会更美,你愿意把刚才你和杜爷爷一起游览岳麓山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吗?你愿意把它画下来吗?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3、古诗两首《枫桥夜泊》(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学会《枫桥夜泊》,读准“泊”,理解“泊”、“对愁眠”等字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枫桥夜泊》,并背诵。 3、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枫桥夜泊》,并背诵。 难点: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复 备 栏 1、默写古诗《山行》。 2、你还能背几首关于写秋景的诗吗? 二、学习板块(一)揭示课题,解字读题 1、学习引导:“泊”在这里为何意?这里指什么停泊?在哪儿停泊? 2、展示交流 三、学习板块(二)通读感知,读懂诗意 学习引导: 1、自学字词,读通读顺。张继的枫桥夜泊,泊出了怎样的情怀呢? 2、初解诗意,读出韵味。 (1)诗的注解,也可以看看屏幕上插图,想想每一诗句的大概意思,初步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后,读读《枫桥夜泊》,看能不能读出诗的节奏与新的感觉来。 (2)展示交流 四、学习板块(三)感“眠”悟“愁”,“对”出愁思 1、抓一“眠”字,进入情景。 (1)“夜半钟声到客船”当半夜时分寒山寺的钟声响起的时候,诗人张继在干什么? (2)从哪些字眼看出张继的不眠?学生默读、圈划。 (3)在这深秋之夜,张继他目睹月落,耳闻乌啼,身感霜气的降临,他怎么睡得着呢?带着失眠者的心态读《枫桥夜泊》。 (4)、展示交流 2、抓一“愁”字,感受愁意。 (1)张继旅途本辛劳,本应该早点歇歇,却久久不眠,为什么? (2)是什么勾起了张继的愁思、愁绪和愁怀?是什么拨动了诗人的愁心与愁弦呢? (3)自由地读、圈、想、读。 (4)展示交流 3、抓一“对”字,感悟“愁”思。

(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里的“对”字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如此地孤独,如此地忧愁呢?你到底在愁什么?此时此刻你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3)展示交流 五、学习板块(四)钟声叩心,释放愁怀 1、午夜的寒山寺的钟声似乎在向张继述说着什么呢?请拿起笔,写下你的述说。 2、学生练习写话:在这幽冷清透、万籁俱寂的时刻,在诗人愁上复愁,夜深未眠的时候,寒山寺的钟声突然悠悠地响起,穿过寒霜,紧着水面,飘入船舱,一记,两记,记记撞击着诗人的心坎。这午夜的寒山寺的钟声似乎在向张继述说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达标检测 “ ,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的 。诗中作者看到了 、 、 、 ,听到了 、 。诗中的一个“ ”表达了诗人当时的心情。 七、总结提升 1、这幅画在你眼里是这样的美丽,但是,它在诗人的眼里却不是这样的,这和诗人当时的心情有关。诗人是怎样的心情呢?诗中的哪个字写出了这种心情? 2、让我们成为诗人,坐上小船,回到那个秋夜吧。 3、让我们用满腔的情,来吟诵这首名传千古的诗吧。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4、做一片美的叶子 (第_1_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做到会读、会写。 学习目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用一至两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清文章脉络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认读词语:奉献 肥美 飘零 回归 整体 输送 茁壮 葱绿 2、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断句。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 学习引导: 1、请同学们默读全文,圈画生字词,说说哪些生字的读音需 要注意?哪些生字的字型需要注意? 注意“字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字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描红”。注意坐姿和执笔姿势哦! (二)展示交流 向大家说说哪些字音需要注意,注意什么?哪些字型需要注意,注意什么? 可例举同音字、形近字。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 学习引导: 1、你能够将全文通顺、流利地朗读出来吗?自己先练习一下! 2、听听其他同学读得如何?给个评价吧! (二)展示交流 读给全班同学听一听吧。拿出勇气,展现自己!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 学习引导: 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从哪几个写的 ?概括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将几个方面的内容连起来。) 复 备 栏

2、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其他同学听听,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 3、修改自己的答案,注意用词要准确,语句要通顺。 (二)展示交流 1、小组内讨论主要内容结束后,将答案记录下来, 2、推选一位组员在班级内汇报交流,集体修正。 五、达标检测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六、总结提升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4、最一片最美的叶子 (第_2_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学习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 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欣赏叶子的外形之美,感悟叶子的内在之美。 难点:学习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课文可以分为怎样的三部分? 2、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一)学习引导 (1) 学习第一部分 1、采用边读边思边圈注的方法,完成思考题:“我”看到什么?它美在哪里? 它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2、各自轻声读第一部分,闭目想象“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海中浮现一副美的画面。 3、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读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二)展示交流 1、各小组推举一名学生在小黑板上展示交流完成思考题的情况 2、抓住重点句子,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3、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三)学习引导(2) 学习第二部分 用各自喜欢的方式读书,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几层意思?哪些地方已经读懂了,哪些地方还不太懂,需要提出来讨论? (四)展示交流: 同桌交流,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复 备 栏

(五)学习引导(3) 学习第三部分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从课文中的“大树”和“叶子”,你想到了什么? (六)展示交流 先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三、达标检测 填空练习: 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为了( )做一个( )的( )吧! 四、总结提升 1、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引导从课文结构和表达方法方面去谈) 2、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练习1 (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练习关于自然风光的字词句。 2、读读背背词语与古诗,丰富语言积累。 学习重难点 重点:学习关于自然风光的字词句。 难点:读背词语与古诗,丰富语言积累。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认读词语: 大雨滂沱 夕阳西下 一帆风顺 草长莺飞 连绵不断 湖光山色 2、说一说词语所描绘的意境。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处处留心 学习引导(1): 1、分组自由朗读六个成语。 2、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也可在组内请教同学或老师。 3、连读词语,想象画面,了解词义。(提示:先观察题中的画面,想象意境,感知词义的优美意境。然后凭借熟字推想词语的意思和所描绘的情景。) 4、讨论词语所描绘的意境。 学习引导(2): 1、仔细观察第二部分图画,想象情境(提示:观察要有顺序)。 2、熟读词语,想象意境。 3、练习与画面连线。 学习引导(3): 1、看第三部分图,想想图中画了些什么? 2、小组讨论收集有关描写画面景物的词语。 3、 四人小组练习看图说词语(提示:能用上成语更好)。 (二)展示交流 1、在刚才的学习中,你还有哪些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交流你对有关词语的品读,说说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师注意引导和点拨)。 3、小组推荐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读读背背 学习引导(1): 读背词语 1、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2、自由读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体会叶子和大树的关系,感受其中蕴

复 备 栏

含的哲理。 3、反复连读词语,在读中了解词语之间的联系和意思。 学习引导(2): 看图,分组讨论:两个小孩在干什么,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深秋的夜晚。 (二)展示交流: 1、连读词语,读出词语的整齐美和节奏美 2、展示背诗情况,交流记忆方法。 四、达标检测 1、先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其中的两个成语写几句话。 大雨( )( ) ( )阳( )下 一帆( )( ) ( )( )莺飞 连( )不( ) ( )光山( ) 2、学完了本课,你在词语积累方面的收获是: 。 3、 根据情境写词语。 夏天的中午,烈日当空,马路上的沥青柏油都融化了。这样的情景,让你想到的词语是 。 假如有一天,你来到了大海边,只见海面上滚滚的波涛不断涌来,撞击在岸边的岩石上,发出了山崩地裂的声音。这样的景象可以用“ ”这个词来描绘。 4、课外你一定读了不少诗,试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2)、姑苏城外寒山寺,____________________。(《枫桥夜泊》) (3)、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竹石》) (4)、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遥知不是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梅花》) 五、总结提升 课外搜集有关秋天的古诗吧!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练习1 (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写好左窄右宽的钢笔字,做到正确、规范、整洁。 2、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横”。 3、端正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重点:写好左窄右宽的钢笔字、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横”。 难点:端正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认一认,想一想这几个是什么结构的字。 (味 塔 愉) 2、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3、毛笔“长横”的运笔方法 。短横的运笔方法 。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写好钢笔字。 学习引导(1): 1、认认要写的字(味 塔 愉),不认识的字可查字典,也可在组内请教同学或老师。 2、分组读。 3、仔细观察这三个字,讨论:这三个字是什么结构? 4、交流: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5、读读“小小建议”:左部收,右部放,撇要缩,捺要伸。 6、交流写法 学习引导(2): 1、再次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里的间架结构和布局。 2、练写钢笔字,把字写端正。(提示握笔姿势和坐姿)。 (二)展示交流 1、展示钢笔字写得好的作品. 2、对字迹规范、端正、整洁的学生予以奖励。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写好毛笔字。 学习引导(1): 1、读读《培养良好的习惯》。 2、讨论:在《培养良好的习惯》中告诉我们写毛笔字有哪些好处? 3、看图,观察,认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4、书法是中国的“国粹”,在世界上众多的文字中,惟有汉字的书写成为一门艺术。从本学期开始,我们要学写毛笔字。 5、观察米字格中横的写法(提示:横有长横和短横之分)。 6、老师范写,学生观察运笔方法。 7、分组讨论长横和短横的运笔方法。 长横运笔法:长横的笔画稍长,左低右高,起笔较重,中腰微细,

学习重难点 复 备 栏

向左上逆锋起笔,旋即转向右下稍按,以中锋向右行笔,至收笔处顿笔回锋,藏锋收笔。 短横运笔法:起笔较快,可顺锋入纸,向右行笔,渐行渐按,至收笔处稍顿缩锋起笔。写时要略带仰势。 8、交流。 学习引导(2): 1、学生练习写长横(提示 :握笔姿势和坐姿)。 2、学生练习写短横。 (二)展示交流 1、展示最整洁的写字本。 2、展示毛笔字写得好的作品. 3、评出书写“王子”和书写“公主”各一名 四、达标检测 1、描红课本中“学写钢笔字”中的九个钢笔字,并各临写一个。 2、在课本米字格中仿影长横和短横(毛笔字笔画)。并在写字本中练写。 五、总结提升 1、学完了本课,你在书写方面的收获是: 。 2、在班级“学习园地”展示自己作品。 3、毛笔字笔画“竖”预习提示。 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单元 第二单元 课时 2 2 2 3 课题 练习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5、北大荒的秋天(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随机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 2.努力学会本课10个生字,学会“转”多音字,简单了解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充分地发挥自己的长处,有层次地去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随机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 难点:充分地发挥自己的长处,有层次地去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 复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荒”(注音) 指名读。 (1)这是个什么结构的字?在书写时有什么特别要注意的地方? (2)“荒”这个字,大家会组什么词语呢?(荒凉、荒漠、荒地、荒无人烟……)联系这些词语,再来看这个地名(板书:北大荒), 2.你对北大荒已经有了哪些了解呢?北大荒的秋天有哪些特有的景色呢? 3.你能正确地认读生字词吗?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认读生字词 学习导引(1): 1.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 2.把你认为最容易读错的生字用笔圈出来,自已多读几遍(借助工具书查出“转”的另一个读音并组词,记在生字表旁边) 3.同桌互读互查(一人读,一人听,帮助正音)。 4.组内交流(一人读,其他人听,帮助正音) 学习导引(2): 1.自由认读下列生词: 锦缎 明镜 顿时 哗啦啦 演唱 转眼间 几缕 橘黄 绛紫 绸子 银灰 抖动 波纹 豆荚 燃烧 摇铃 山岭 茫茫 漾起 脸庞 五彩斑斓 清澈见底 一碧如洗 热闹非凡 2.组长带读,再个别正音。 3.小组内讨论,哪些生字容易写错,提示易写错的地方。 (二)展示交流 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 2.小组比赛读生词。 3.小组汇报易错的字形。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导引: 1.标上小节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不错、不添、不漏字。 2.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备 栏

3.组内交流:组长检查朗读情况,及时帮助朗读困难的同学。 (二)展示交流 可以个别展示、小组竞赛、挑战别人等,展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个自然段或较长较难读的句子。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初步了解北大荒的秋天有哪些特有的景色 学习导引: 1.自由朗读全文,边读边思考:课文的最后一句说“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哪些特有的景色让你觉得北大荒很美呢? 2.同桌交流:课文重点描写了 、 、 等景色,让我觉得北大荒的秋天的确很美。 (二)展示交流 你觉得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你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你最喜欢的一段吗?要读出自己的感受哦!(要认真倾听,学会评价) 五、学习板块(四) (一)合作探究——生字的书写 学习导引: 1.自由书空田字格中的10个生字,找出你认为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字,做上记号。 2.同桌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哪些字要特别注意? 3.你会写这些生字了吗?试试看!(完成《补充习题》第一题的写字练习) (二)展示交流:比一比,看谁写得最好。 六、达标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dǒu dònɡ rán shāo tǐng bá yìng zhào ( ) ( ) ( ) ( ) zàn měi yín huī rè nào fēi fán ( )( ) ( ) 2.在正确读音下画“——”。 镜(jìnɡ jìn)子 波(wén wénɡ)纹 转(zhuàn zhuǎn)眼间 七、总结提升 1.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你还有哪些疑惑?把它记在心里,回去查阅资料或请教家长。 3.回家好好读读课文,希望你能从课文中感受到秋天的美好气息。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5、北大荒的秋天(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学习目标 2.了解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努力培养自己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体会比喻、拟人手法的妙处。 重点: 1.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学习重难点 2.了解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努力培养自己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体会比喻、拟人手法的妙处。并自己学会模仿写出相关联内容。 复 备 栏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听写词语,巩固生字词。(小组内交换改,汇报错误典型。) 2.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北大荒是个怎样的地方呢? 3.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导引: 1.北大荒的天空有什么特点?自由朗读第一小节,找一找。 2.这些流云的颜色可美啦,轻声朗读第二句,找一找哪些词语写出了它们的美?用“——”画出来。 3.天空中还会有什么样的颜色?想一想,再同桌讨论讨论,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边读边想象那五彩的流云,读出流云的美。感受色彩的变化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二)展示交流 你能读出天空中流云的变化多端及色彩丰富吗?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三自然段 学习导引: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北大荒的小河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河清到怎样的程度吗?(也可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能说明小河清的语句。) 3.小河的静,你又是从哪里感受到的?你能读出这种静吗? (二)展示交流 1.你能读出小河的“清”与“静”吗? 2.品味本段中比喻修辞手法的妙处。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四自然段

学习导引: 1.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这一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用横线划出。 2.你觉得北大荒的原野怎么样?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3.原野到底热闹在哪?你能找出具体的事物吗? ★“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这句话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二)展示交流 1.你能读出原野的“热闹非凡”吗? 2你能模仿第四自然段,以“课间的操场上热闹非凡。”为开头写一句话吗? 五、学习板块(五)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五自然段 学习导引: 1.大声读第五自然段,想一想:生活在这里的人为什么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 2.“田野、山岭、江河、草甸子都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想象一下:田野、山岭、江河、草甸子会捧出哪些宝物呢?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 (二)展示交流 你能读出北大荒物产的丰富吗? 六、达标检测 完成学习手册相关内容。 七、总结提升 1.我国北方黑龙江嫩江平原、黑龙江谷地、三江平原,曾经是一个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地方,被当地的人们称为()。后,不知从哪里来了一大批的年轻人,他们在这儿安家落户、开垦荒地。在他们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努力下,如今,这儿的天空( ),这儿的小河( ),这儿的原野( )。这里不仅( ),而且( )。难怪它已经有了新名字,那就是“北大仓”。 2.此时此刻,你最想对北大荒的建设者说些什么呢?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6、西湖(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初读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且学会正确、美观地书写。 学习目标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 重点:初读课文,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学习重难点 词语。且学会正确、美观地书写。 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出示俗语的上半部分:“上有天堂, ” 有谁能答出下一半?(下有苏杭)苏杭——苏州和杭州 2.天堂是怎样的地方?想象回答(幸福、美好的地方;让人神往的地方……杭州像天堂一样美,令人神往。) 3.这么美的地方大家想去吗?老师介绍推荐大家去西湖走走看看,那是镶嵌在杭州的一颗明珠。揭题板书:西湖 4.你最喜欢课文中对西湖哪个角度的描写? 5.课文的生字新词你认识了吗?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 学习导引: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他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二)展示交流 出示: 镶嵌 掩映 悠扬 远眺 层层叠叠 荡漾 葱绿 轻柔 围绕 心旷神怡 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 2.小组比赛读生词。 3.你理解了那些词语的意思?说说你的方法。 4.哪些字的字形容易些错呢?提出来说一说。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 复 备 栏

学习导引: 1.标上小节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2.组内交流:互相检查朗读情况,及时帮助朗读困难的同学。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从哪三个角度描写了西湖清奇秀丽的风景?试将课文分段。 (二)展示交流 1.以个别展示、小组竞赛、接龙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朗读熟练程度。 2.你是怎样给课文分段的? 五、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 学习导引: 1.书空“素、绵、犹、般”,注意笔顺。 2.同桌交流怎样更好地记住这些生字的呢? 3.完成课后钢笔描红。比一比,看谁的写字姿势正确。 (二)展示交流 1.展示你写得最好的字,讲一讲写好这个字的注意点是什么(包括结构、笔顺、笔画等) 2.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说说今后的努力方向。 六、达标检测 1.习字册生字部分。 2.补充习题第六课一至三题。 七、总结提升 1.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仿佛见到了哪些西湖美景?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结合书中插图作合理想象。 2.你还心存哪些疑惑?回去查阅资料或请教家长。 3.回家好好读读课文,多方搜集资料,希望你能从学习本课中收获更多的学习方法。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6、西湖(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像”、“仿学习目标 佛”、“宛如”等词口头造句。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了解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初步感知运用比喻手法对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会用“犹如”、“像”、学习重难点 “仿佛”、“宛如”等词口头造句。 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品味,了解西湖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学 习 过 程 复 备 栏 一、学情调查 1.听写文中生字词。集体评议订正。 2.课文的比喻句特别的多,你能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是把什么比作什么吗? 2.试选择其中一个比喻词说一句话。 二、合作探究----品味课文第二自然段: 过渡:站在西湖岸边就能欣赏到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平静、碧波荡漾,湖光山色美如仙境。而湖中的各个景点就更令人陶醉了,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去饱览一番? (一)学习导引: 1.自由读第2自然段,你站在西湖边看到了什么? 2.西湖的山美水也美,那书上是怎么描写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段,看看这一段共有几句话,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二)展示交流 将自己喜欢的句子美美地读出来。 三、合作探究----品味课文第三自然段 (一)学习导引: 1.反复品读第3自然段,,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 要求: (1)数一数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2)找一找这段介绍了西湖中的哪些景点,圈出来。 你最喜欢哪个景点?为什么?(请练习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你能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展示交流 以竞赛的形式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四、合作探究-----品味课文第四自然段 (一)学习导引: 1.自由读第4自然段,提出不懂的词语,小组讨论解决。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具体表现在哪里?小组内说一说,画一画,同桌互读。 2.欣赏着这样的美景,再听到远处飘来的悠扬琴声,此时你会有

学习内容

怎样的感受? (二)展示交流 你觉得哪句话特别美?学生配乐朗读体会 五、回溯全文,朗读品味,试着背诵。 学习导引: ⒈我们循着\"远眺西湖--近赏湖中--月下游赏\"的线索,细读了课文,我们又领略了西湖人间仙境般的秀丽景色。这样的美文我们应反复读,品。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提示:先读熟,再背诵,可以抓住关键词语或看图背诵) 展示交流: 展示背书情况,交流记忆方法。 六、达标检测 完成《学习手册》1-3题。 七、总结提升 1.学到这里,你觉得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2.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再次感受西湖的奇丽风光。 3.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让我们以苏东坡的诗句来结束今天的游览吧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4.其实,历代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赞美西湖的古诗、名句,请你课后做个有心人,搜集一些吧!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7、拉萨的天空(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读绿线内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目标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反复朗读,初步感受拉萨的天空的美,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生动。 3.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重点: 学习重难点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读绿线内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通过反复朗读,初步感受拉萨的天空的美,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播放有关拉萨的音像资料。 2.学生说说这是哪儿?(揭题) 3.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你会用哪些词语来描写拉萨的天空? 5.课文的生字新词你认识了吗?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认读生字词 学习导引(1): 1.把你认为最容易读错的生字用笔圈出来,自已多读几遍(特别是生字“纯、忍、圣、窗”的翘舌音,“圣、晶、窗”的后鼻音,“纯、忍、建”的前鼻音,一定要读准。) 2.同桌互读互查(一人读,一人听,帮助正音)。 学习导引(2): 1.自由认读下列生词。 湛蓝 映衬 纯净 雄伟 窗帘 视线 蓝晶晶 透亮 对照 明洁 壮丽 圣地 建筑 不忍移开 2.组长带读,再个别正音。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上面的词语。 (二)展示交流 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 2.小组比赛读生词。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词语,还有哪个不懂的提出来。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引导: 1.自由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2.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 3.组内交流:组长检查朗读情况,及时帮助朗读困难的同学。 4.把课文读通顺,对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复 备 栏

5.通过你的朗读,拉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6.同桌互读下列句子。(一人读,一人听,读出拉萨天空的美。) 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与拉萨河畔采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一年四季中,不管是深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二)展示交流 可以个别展示、小组竞赛、挑战别人等,展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个自然段。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生字的书写 学习引导: “窗、帘”是上下结构的字,上紧下松;“忍”注意上面是个“刃”;“建”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1.自由书空“窗、帘、忍、建”4字的笔顺。 2.同桌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 3.教师先范写,学生再描红这4个生字。 4.你会写这些生字了吗?试试看!(要按笔顺书写呦!) (二)展示交流 比一比,看谁写的最美观。 五、达标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Chúnjìng shìxiàn chuāng lián ( ) ( ) ( ) 2.在正确读音下画“——”。 圣(shèng shèn)地 河畔(bàn pàn ) 湛(zhàn zàn)蓝 神(shéng shén)往 忍(rěn rěng)心 映衬(chèn cùn) 3.找出课文中最喜欢的句子抄一抄。 六、总结提升 1.你能用几个词或几句话也来赞美一下拉萨的天空吗? 2.朗读课文,体会拉萨天空的美。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7、拉萨的天空(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细析课文内容,学会从语言文字中品位课文所创设的情境。 学习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 3.凭借具体会语言材料,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的天空的赞美,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让自己能够到生活中感受美。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 学习重难点 难点:凭借具体会语言材料,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的天空的赞美,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让自己能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听写课文生词。(同桌互改) 2.你觉得拉萨的天空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导引: 1.拉萨的天空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找到有关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 2.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在这个比喻句中,作者把什么比作了什么?这样能表达出什么效果? 3.轻声读句子,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二)展示交流 1.拉萨的天空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二到四自然段、 学习导引1: 1.请同桌小伙伴合作读读第2节。 2.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读了这句话后,你感受到什么? 3.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反复读,体会拉萨天空的神奇、美丽。 4.有帖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天空怎样? 学习引导2: 快速读读第3小节,这美丽的景色把我们的视线紧紧地吸引住了,这样的心情就是“让人神往”。 学习引导3: 1.自由朗读第4小节。 2.带着自己的感受把这句话读一读。 3.试着背一背。

复 备 栏

(二)展示交流 1.说一说拉萨的天空美在哪里? 2.拉萨的天空就是这么湛蓝、透亮,蓝得让人神往,以它独特的美,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让我们捧起书本,美美地读读第二到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五自然段、 学习导引: 1.边看图边朗读课文。 2.拉萨的天空是作者心中的蓝宝石,作者还把它比做什么,到文中找一找。 3.你知道这是一句什么句子吗?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二)展示交流 1.仿照第五自然段写比喻句。 2.说一说读完这一节后的感受。 五、达标检测 1.读拼音,写汉字。 Shèng xiàn jié jiàn ( )地 发( ) 明( ) ( )康 ( )利 视( ) 团( ) ( )筑 2.默写课文。 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 ,伸出手来能 。有人说“掬一捧蓝天 ”,这话真是太妙了。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 ;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 。 六、总结提升 1.把城市和美称用线连起来。 南京 冰城 济南 山城 重庆 石头城 昆明 泉城 哈尔滨 春城 2.此时此刻,你想对拉萨说什么?那就把你要说的写下来吧!出示:我想对拉萨说——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练习2(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完成练习中第一项:学用字词句。 2.巩固查字典,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 3.学会理解成语的意思,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巩固查字典,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 难点:学会理解成语的意思,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指名读。 2.指名问:你选择的是哪一种解释,并说说原因。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 学习导引: 1.明白题目要求。 2.学生自由读。 3.指名读。 过渡:这里的“漾”分别有两种解释,分别是什么呢?认真阅读第一项,并把你的答案在书上画下来。 (二)展示交流: 1.说说含有“漾”的句子。品味这个字的意思。 2.指名问:看图你选择的是哪一种解释,并说说原因。 3.理解生字的新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 学习导引: 1.回忆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2.认读异、齐、养3个字,了解这几个字的结构。 3.仔细观察,找出3个字的共同笔划。 (二)展示交流 1.并说出撇和竖怎样才能写好看。 2.组长范写,启示要点(异:上下结构,上面的“巳”要写在横中线的部位;第四笔“横”要长一些,第五笔“撇”稍短,竖落在竖中线上;济、养:除了“撇”“竖”注意以外,还要将上面的“撇”“捺”展开。 3.组员书空。 4.从所学的字中选择与以上三个字相同结构的作巩固练习。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 复 备 栏

学习导引: 1.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学生自由读。 (二)展示交流 1.理解成语意思,学生交流、讨论。 2.练读、指名读、分组读。 3.练背、同桌间互背、集体背、指名背。 五、达标检测 选择成语一到两个写一两句话。 六、总结提升 1.通过学习你知道了怎样理解句子中的词语意思了吗? 2.写写你的学习体会。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练习2(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在遇到不同的人敲门的时候,学会冷静思考,巧妙应付,辨别好坏,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准确、巧妙的表述。 2.能够有辨别善恶的能力,能有初步的防范意识。 重点:在遇到不同的人敲门的时候,学会冷静思考,巧妙应付,辨别好坏,增学习重难点 强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准确、巧妙的表述。 难点:能够有辨别善恶的能力,能有初步的防范意识。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当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有人敲门,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二、合作探究 (一)学习导引 (1) 1.自主参与,大胆陈述。 2.学生讲,及时纠正。 3.指导学生将画面说具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谁是怎样的表情,这样做对不对呢?为什么? (二)展示交流 1.学生分小组练说。 2.平时都有谁会敲你家门,你如何对答呢?同桌分角色表演。 (三)学习引导(2) 1.敲门者是出差归来的父亲。 2.敲门者是自己不认识的,但说是认识爸爸或妈妈的人。 (四)展示交流: 小组内分角色表演并做交流。 三、达标检测 复 备 栏

分角色表演,每小组推荐上台表演。 四、总结提升 1.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口语交际。 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单元 第三单元 课时 2 2 2 3 课题 练习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8.蒲公英(第_1_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会写10个一类字,认识1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理清课文脉络,用一至两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清文章脉络。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精美的图片,看这是什么?(出示蒲公英图片)喜欢吗? 2.谁能说说蒲公英的样子及其有关知识? 3.老师板书课题:8.蒲公英(教学生字“蒲”)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学习导引: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全文,圈画生字词,读准生字字音,说说哪些生字的读音需要注意? 2.用钢笔描红,注意哪些生字的字形需要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坐姿和执笔姿势!) (二)展示交流: 1.小组交流:向大家说说哪些字音需要注意,注意什么? 2.全班交流:哪些字形需要注意,注意什么?可例举同音字、形近字。 3.比一比,看谁写得又正确又美观。 复 备 栏 4.出示需注意的字词,再次学习。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学习导引: 1.你能够将全文通顺、流利地朗读出来吗?自己先练习一下!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小组内合作:听听其他同学读得如何?给个评价吧! (二)展示交流 1.读给全班同学听一听吧。拿出勇气,展现自己! 2.师生共同评议,正音。 3.指导读好长句子。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细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学习导引:

1.自读课文,理清脉络。 (1)风儿一吹,蒲公英的种子要去旅行了?你是从课文哪个自然段知道的?自己可以读出来给同学听一听是否找的正确。 (2)蒲公英的种子都到哪些地方去旅行了?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旅行的过程? (3)结果如何?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种子们的不同结果呢? (二)展示交流 1.小组内讨论,组长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2.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在班级内汇报交流,集体评议,老师适时小结。 五、达标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róng qiú jiàng luò sǎn zhǔ fu mí huò ( ) ( ) ( ) ( ) 2.给加点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湖泊( ) 停泊(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第二年的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早已 ;落在湖泊里的种子早已 ;只有落在 里的种子 起来,他们在金灿灿的阳光下 ,把大地装点得更加美丽。 六、总结提升 1.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3.你还有哪些疑惑呢?把它记在你的笔记本上。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8.蒲公英(第_2_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学习目标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句。 3.让学生明白: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要符合实际。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难点:导引学生明白课文中的道理: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出示词语 可爱 绒球 降落伞 嘱咐 表面 生根长叶 迷惑 泥巴 金灿灿 富有 湖泊 竞相开放 2.通过上节课学习,你知道蒲公英种子降落的地方分别有哪些呢? 你觉得在哪种地方降落比较合适呢? 二、学习板块(一) (一)学习导引 大家已经知道蒲公英种子到不同地方旅行,但结果也不一样,读读课文这一部分,看看情况有哪些不同? (二)合作探究——学习课文二三自然段 1.小组内分角色读二、三自然段,理解“嘱咐”,太阳公公是怎样嘱咐蒲公英的种子的?要读出亲切的语气。 2.自己用“嘱咐”造一个句子。 3.你见过沙漠、湖泊吗?想想沙漠的“金光闪闪”。为什么小种子不能去?想想湖泊的“银花朵朵”,为什么小种子不能去?想想泥土 的“黑黝黝”,为什么小种子应该去?(可相机出示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来理解“金光闪闪的沙漠、银花朵朵的湖泊”) 4.太阳公公的话多重要啊!跟上学前爸爸妈妈亲切嘱咐似的。学着太阳公公也来向小种子亲切嘱咐一下,全班齐读第二段。思考“亲切”的含义。自己用“亲切”造个句子吧。 5.两颗小种子为什么不愿到泥土中去,它们看中的是什么样的地方呢?要读出“不屑”、“得意”等语气。 (二)展示交流 1.各学习小组分角色表演、比赛。 2.抓住重点句子,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3.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好人物的语气。 三、学习板块(二) (一)学习导引 小蒲公英种子分别落到了不同的地方,他们的命运如何呢? (二)合作探究——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学生自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小蒲公英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命运呢?

复 备 栏

(三)交流展示 1.小组间讨论交流。 2.指名交流。 五、达标检测 完成《补充习题》或《学习手册》相关练习。 四、总结提升 1.学了《蒲公英》这篇课文,假如你是太阳公公,你会怎样劝告落到沙漠和湖泊里的小种子? 2.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从课文结构和表达方法方面去谈) 3.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9.三袋麦子(第_1_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部分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3. 能说说课文的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重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读通课文。 难点:理清文章脉络,说说课文大意。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教学生字“麦”) 2.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学习导引: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想办法记住字形、弄懂词语的意思。 2.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能说出故事的大概内容。 3.钢笔描红,交流难写的生字。 (二)展示交流: 1.同桌互读生字。 2.出示词语,检查自学效果。 麦子、保存、杂粮、防止、搬到、拜访、仍然、节俭、神秘、收获、能干、兴奋、食品、馒头、烙饼、发霉、虫蛀、舔舌头、憨厚、麦..囤、迫不及待 3.小组内分任务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加点的字。 4.你们是怎么记住生字字形、弄懂词语意思的?有什么好办法。 5.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学习导引: 1.默读课文,按故事的开端、发展、结果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说一说每部分讲了什么。 2.自学后讨论。 (二)展示交流 抓住重点语句简洁地说一说各部分写了什么。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生字的书写 1.小组内讨论写“迫、食、防、仍”的注意点。 2.描红“迫、食、防、仍”这四个字,注意按笔顺写。 复 备 栏

(二)展示交流 你觉得这四个字怎样写才更美观呢?请你写写看。 五、达标检测 1.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1)小猴把麦种(zhǒng zhòng)全部种(zhǒng zhòng)下了地。 ..(2)第一小组的同学把教室里打扫得干(gān gàn)干净净。老师.说:“你们真能干(gān gàn)!” .2.看拼音,写词语。 shí pǐn fáng zhǐ réng rán ( ) ( ) ( ) bǎo cún bài fǎng pò bù jí dài ( ) ( ) ( ) 六、总结提升 1.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你还有哪些疑惑呢?把它记在你的笔记本上。 3.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一听。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9.三袋麦子(第_2_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能讲述故事内容,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能做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3.理解课文内涵,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文章的价值取向。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能讲述故事内容,理解课文内涵。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和 各一袋麦子。三种小动物对待麦子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小牛 ;小猪 ;小猴 。 2.你觉得小猪、小牛、小猴有什么特点? ( )的小猪 ( )的小牛 ( )的小猴 3.朗读对话部分的课文,说出自己所读内容的感受。 二、学习板块(一) (一)学习导引: 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可以用笔轻轻地画出来): 1.三个小动物收到土地爷爷的麦子以后,他们分别觉得这是怎样的麦子?又是怎么想的? 2.三个小动物分别是怎样处理这袋麦子的? 3.对三个小动物的做法,土地爷爷分别是什么态度? (二)展示交流 1.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黑板上板书重点词句,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自己的感悟。(指导学生把句子说完整:“我喜欢……这句话,从中我读懂了……”) 三、学习板块(二) (一)学习导引: 轻声读课文,想一想: 1.小猪、小牛、小猴每人有一口袋麦子,为什么只有小猴获得了丰收?土地爷爷为什么夸小猴聪明呢? 2.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各不相同,你赞成谁的?为什么? (二)展示交流 1.一定要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2.大胆想象,敢于创新。 四、学习板块(三) (一)学习导引

复 备 栏 1. 这是一篇 故事。主要讲了 送给 、 、

1.回忆基本层次:礼物——处理——结果。 2.扩充各部分内容:(礼物:谁送礼物?送给谁?送的什么?怎样处理的?结果如何呢?) 3.默读课文,熟记内容。 4.同桌试着复述课文,相互听讲,提出补充意见。 (二)展示交流 当众讲故事,师生共同评议。 五、达标检测 1.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小猴每人一口袋麦子: 的小猪把麦子 , 的小牛把麦子 , 的小猴把麦子 。 2.完成《学习手册》上的相关练习。 六、总结提升 1.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处理这袋麦子呢?有没有比他们更好的办法呢? 2.《三袋麦子》的故事才开头呢!同学们,又过了一年,土地爷爷又来了。会怎么样呢?请你接着写一写。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0.哪吒闹海(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学会本课一类字,认识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大概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学习重难点 重点:学会生字词,读通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大概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最喜欢哪个人物呢? 2.看来你们了解的可真不少,屏幕上出现的这些动画人物,你们认识吗?(屏幕上依次出现米老鼠、柯南、花仙子、孙悟空、哪吒的图像。) 3. 你们听说过哪吒的故事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板书:“哪吒”并注音) 4.这篇课文讲了小哪吒的什么故事呢?(板书:闹海)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学习导引: 1.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不认识的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注意“纵、即、混、趁、捕”等的读音。用自己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机灵、随即、掀起、嗷嗷直叫、滔天巨浪、胡作非为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听听其他同学读得如何?给个评价吧!(提示:从字音是否准确、语句是否通顺等方面评) (二)展示交流: 1.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2.朗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学习导引: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哪吒为什么要闹海?是怎么闹海的?结果怎样? 2.小组讨论。 3.这篇课文运用神话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英勇善战、为民除害的英雄形象。读完课文后,你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试着给 复 备 栏

课文分段。 (二)展示交流: 1.哪吒为什么要闹海?是怎么闹海的?结果怎样?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四、学习板块(三) 学习导引: 1.用一句话概括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其他同学听听,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 3.修改自己的答案,注意用词要准确,语句要通顺。 (二)展示交流 1.小组内讨论主要内容结束后,将答案记录下来, 2.推选一位组员在班级内汇报交流,集体修正。 五、达标检测 1.课后第二题描红。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哪吒(nuó né) 混(hún hùn)天绫(léng líng) ...夜叉(chā cā) 捕鱼(bǔ pǔ) 兴风作浪(xīng xìng) ...3.将下面的词语和相应的意思用线连起来。 兴风作浪 形容波浪很大。 作恶多端 做了很多坏事。 滔天巨浪 在一处强横无理,仗权势压迫人。 称霸一方 不顾和法律,做不应当做的事。 胡作非为 比喻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活动。 六、总结提升 1.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你还有哪些疑惑呢?把它记在你的笔记本上。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0.哪吒闹海(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课文内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哪吒为民着想、敢斗的精神。 3.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说出哪吒闹海的故事。 学习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体会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的精神。复述课文内容。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听写词语,巩固生字词。 摇晃、原形、气冲冲、胡作非为 随即、火焰、水晶宫、兴风作浪 2.哪吒为什么闹海?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自学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习导引: 1.自学课文第一自然段。 2.分组讨论:哪吒闹海的原因? 3.理解“称霸一方”、“作恶多端”。 4.从“决心治一治”中你读懂了什么? 5.大声读第1自然段。 (二)展示交流 1.填空:因为东海龙王父子 、 。所以哪吒 。 2.再反复读,体会因果关系。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品读课文二至四自然段。 学习导引: 1.引导说一说动画片中的哪吒是怎么大闹龙宫的? 2.指名读,出示相关语句。找出表示哪吒动作的词语。 (提示:这些词和课题中哪个词儿联系的十分紧密)。 3.看图,图上人分别是什么样的?能用几句话描述一下吗? 4.默读:展示小哪吒的机灵表现在哪里?画出相关词语。边读边表演。 5.哪吒与三太子的战况如何画出关键词语,练读。 6.哪些词语说明了三太子来势凶猛,那么哪吒是怎么对付的呢?有感情读读第四自然段的3、4、5句。 7.分组朗读,画出表示哪吒动作的词。 8.有感情朗读二至四自然段。 复 备 栏

(二)展示交流: 1.哪吒是怎样闹海的? 2.从表示哪吒动作的词中,可以看出什么?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学习第五自然段。 学习导引: 1.自由读:分组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说什么? 2.理解“胡作非为”。 (二)展示交流: 1.说说哪吒闹海的经过。 2.讲一讲“哪吒闹海”的故事。 五、达标检测 1.通过学习,我认识了一个 、 的哪吒。我想对他说:“ 。” 2.完成《学习手册》的相关题目。 3.完成《补充习题》的第三题。 六、总结提升 1.写出宝物主人的名字。 风火轮——( ) 金箍棒——( ) 宝莲灯——( ) 神笔 —— ( ) 2.像《哪吒闹海》这样的古代神话故事还有很多,如《八仙过海》《精卫填海》等,可有趣了,赶快找来读一读吧。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练习3(第_1_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了解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进行字词句练习。 2.写好几个上下结构的钢笔字。 3.读读背背成语和儿童诗《晨牧》。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植物不同的传播种子的方式。写好钢笔字。 难点:读背成语和《晨牧》。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你知道哪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吗? 2.你会说几个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吗?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学习处处留心 学习导引: 1.椰树传播种子的方式很特别,你想知道吗?自由读处处留心的要求与内容,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2.互相读给同桌听一听,注意读准字音。 3.同桌交流:椰树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4.区分“漂流”与“漂浮”的意思差别。 (1)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边读边理解、体会。 (2)同桌互说。(可从“流”和“浮”的字义上辨析;联系上下文理解:想想椰果原来在什么地方,后来呢?) (3)小组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重新安家”的意思。 (4)小组齐读短文,边读边想象椰树种子旅行的情景。 5.仔细看图,说说图上画的各是什么植物,它们又是靠什么方式来传播种子的,用线连连。 (二)展示交流: 1.理解“重新安家”的意思。 2.区分“漂流”与“漂浮”的意思差别。 (老师小结:“漂流”指漂在水面随水浮动;“漂浮”就是漂的意思。) 3.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其它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4.根据大家的交流、评议,练习用几句话介绍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写好钢笔字 学习导引

复 备 栏

1.仔细观察,说说三个字结构上的相似点,比较每个字上下两部分的大小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读一读“我的发现”。 3.请学生描红、仿影,提出要求:笔笔入目,看准位置,同时注意这几个字上下中心须对准才站得稳。 (二)展示交流: 1.展示写得好的同学的作品,进行表扬评点。 2.展示不太好的同学作品,指出存在问题,进行纠正性练习。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读读背背 学习导引: 1.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字音(给下列生字注音)。 雏( ) 贯( ) 倾巢( ) 豕( )窟( ) 2.同桌互读。 3.小组合作学习:说说自己对词语的理解,互相补充。 4、多种方式反复诵读成语歌,熟读成诵。 5.观察书上的插图,说说小男孩在干什么?自由读《晨牧》,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对照图画,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事? 6.自由练习背诵儿歌。 (二)展示交流 1.熟记成语。 2.组长领读,同桌用自己的话说说知道的成语意思。 3.指名读儿歌,看看谁的朗读能让大家感受到画面。 4.学生自由选择形式小组内试背。自由练读,练习背诵。 五、达标检测 1.完成学习手册第三单元中的1-3题。 2.椰子树是靠 传播种子的,蒲公英是靠 传播种子的,苍耳是靠 传播种子的,豌豆是靠 传播种子的,葡萄是靠 传播种子的。我还知道 是靠 传播种子的。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练习3(第_2_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能用通顺连贯的话说一说自救或求救的过程。 2.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点”。 重点:能用通顺连贯的话说一说自救或求救的过程。 难点:求救时语言要清楚、简洁、明了,不能慌乱。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背诵成语歌。 2、发生意外时,我们常用哪些求救方法?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学会求救 学习导引: 1.读一读本次口语交际要求。 2.仔细观察书上插图,了解发生了什么事。 3.说说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意外的事件,人们用什么方式自救或求救的。 4.小组内讨论: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哪些意外事件?遇到意外事件,采用哪些方式可以自救或求救?应当怎样自救或求救? (二)展示交流 1.各小组模拟一次意外事故自己怎样自救或者求救。 2.指名说一说表演的内容,相互评议。 3.老师小结: 遇到意外的事件不要慌乱,要镇定沉着地开动脑筋,审时度势地想办法,求救时,语言要清楚、明了、简洁。 (三)拓展延伸 老师设计一些意外的事情,让学生说说如何进行自救或求救。 三、学习板块(二) (一)学习导引 1.仔细观察“方”字中的点——露锋点: (1)向右下直下起笔; (2)逐渐按笔; (3)提笔,笔锋至中心处; (4)自右向左圆转收笔。 2.指导观察“小”中的第一点——藏锋点: 将点起笔处的笔锋藏起来,不是直下起笔,而是逆锋向左上起笔, 复 备 栏

然后提笔圆转,再向右下逐渐按笔,其它步骤与露锋点相同。 3.临贴描红。 (二)展示交流: 展示写得好的作品,指出存在问题,进行纠正性练习。 四、达标检测 1.《学习手册》第三单元中的四至六题。 五、总结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单元 第四单元 课时 2 2 2 3 课题 练习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11第八次(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学会本课生字:会读绿线内的生字,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认识1学习目标 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3、练习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各段的内容。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理清课文的脉络。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通过课前预习,你已经会读哪些生字了呢?你还能为哪个生字组词? 2、古代的苏格兰王子布鲁斯英勇抗击侵略军,但是屡战屡败,几乎丧失信心。后来看到(),受到启发,振作精神,经过()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认读生字词。 学习引导(1): 1、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 2、把你认为最容易读错的生字用笔圈出来,自已多读几遍(借助工具书查出“几、结”的另一个读音并组词,记在生字表旁边。) 3、同桌互读互查(一人读,一人听,帮助正音)。 4、组内交流(一人读,其他人听,帮助正音)。 学习引导(2): 1、自由认读下列生词: 信心、失败、抵抗、战斗 灰心、动员、侵略、成功 2、组长带读,再个别正音。 (二)展示交流 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 2、小组比赛读生词。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引导: 1、标上小节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2、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 复 备 栏

3、组内交流:组长检查朗读情况,及时帮助朗读困难的同学。 (二)展示交流 可以个别展示、小组竞赛、挑战别人等,展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个自然段。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交流 学习导引 1、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你能试着分一分吗?注意突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同桌交流。 (二)展示交流 在组内说说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五、学习板块(四) (一)合作探究——生字的书写。 学习引导: 1、观察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说说容易写错的字和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2、仔细观察,指名说。 3、同桌交流怎样写好“磨”、“侵”、“抵”。 4、练习书空、描红。 (二)展示交流 比一比,看谁写的最美观。 六、达标检测 补充习题11课第三至四题。 七、总结提升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11第八次(第_2_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目标 2、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精神。 3、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困难的态度。 重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布鲁斯王子屡战屡败的不懈学习重难点 精神。 难点:课文揭示的真理。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听写词语,巩固生字词。 2、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一段(1、2小节) 学习引导: 学习第一小节: 1、轻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布鲁斯王子热爱自己的国家? 2、查字典理解“抗击”,体会英勇抗击外国侵略军是布鲁斯热爱祖国的体现。 3、读出你的感受。 学习第二小节: 1、看插图思考,布鲁斯王子为什么“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了信心”? 2、思考想象:这时布鲁斯王子可能会想到些什么? 3、结合课文说说布鲁斯“唉声叹气”、“几乎失去了信心”的原因。 4、指名读第二自然段,齐读。 (二)展示交流 1、有感情读课文1、2小节。可以小组齐读或组内轮流读。 2、交流:布鲁斯唉声叹气时会想到些什么。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二段(3、4小节) 学习引导: 默读第三、四小节。思考: 1、从哪几句可以看出蜘蛛织网非常艰辛。又从哪几句可以看出蜘蛛织网很专心、很执着,没有被困难吓倒? 2、从“终于”这个词看出什么?你觉得蜘蛛怎么样?送一句名言给蜘蛛。 3、再次想象:布鲁斯王子看到此景,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又怎样?会想到些什么? 4、朗读课文,体会蜘蛛的艰辛与执着.

复 备 栏

(二)展示交流 1、有感情地读课文3、4节。 2、布鲁斯王子看到蜘蛛织网的经历,此时此刻他又会想到什么。 3、你觉得蜘蛛怎么样?送一句名言给蜘蛛。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三段 学习引导: 1、自由读课文,思考:他四处奔走,招集打散的时,准备进行第八次战争,此时他会遇到什么困难?。 2、请你想象一下:当时鲁斯王子会怎样动员几乎失去信心的士兵起来参加第八次抵抗? 3、在本子上练习写一写。 (二)展示交流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指名交流写话的内容。 五、达标检测 1、概括布鲁斯终于成功的原因。 2、完成《学习手册》1-3题。 六、总结提升 1、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困惑)是什么? 2、收集几条关于坚持不懈的名言。 3、完成《12卧薪尝胆》预习提示。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12、卧薪尝胆(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注意“薪”、“臣”、是前学习目标 鼻音。“夫”、“差”是多音字。会用“建议”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喜欢成语故事吗?你知道的成语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认读生字词。 学习引导(1): 1、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注意下列字的读音:“薪、臣”是前鼻音;“夫、差”是多音字;“会稽”中的“会”读kuài。) 2、把你认为最容易读错的生字用笔圈出来,自已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互查(一人读,一人听,帮助正音)。 4、组内交流(一人读,其他人听,帮助正音)。 (二)展示交流: 1、交流字词学习情况(一人读,一人听,帮助正音)。 败仗、表示、免除、屈辱、万般无奈 建议、谋臣、后患、耻辱、转弱为强 吴王、勾住、奴仆、灭掉、报仇雪恨 2、小组朗读比赛。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读课文,理清课文脉落。 学习引导: 1、通过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理解词意。 “征服”、“免除”、“屈辱”、“会稽”、“万般无奈”、“舂米”。 2、组长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人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展示交流: 3、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略读第一自然段

复备栏

学习引导: 1、自由读第一段,相互说一说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 2、再读第一段,想想还读懂了什么。完成填空: _________和______都想征服_________,___________强大起来。 (二)展示交流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段。 2、说一说。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五、达标检测 1、看拼音,写汉字。 Miǎn chú jiàn yì wú guó nǔ lì bài zhàng ( ) ( ) ( ) ( ) ( ) ( )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会(huì kuài)稽 奴(lú nú)仆 屈辱(wǔ rǔ) 求和(hé huò) 夫(fū fú)差(chà chāi) 六、总结提升 1、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越王勾践,为了使自己不因为生活安乐而忘记耻辱,夜间睡在柴草上,在自己的住处悬挂苦胆,尝尝那胆的苦味,激励自己的斗志。 2、那么这节课你的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可关于生字、词语、课文内容,学习方法等等)?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12、卧薪尝胆(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学习目标 2、理解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学习难重点 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难点: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听写词语(课后题3)。 2、读第一段,完成填空:_________和______都想征服_________,___________强大起来。 3、勾践为什么要卧薪尝胆?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学习引导 图文对照,品读4、1两个自然段。 1、看图——(勾践)他正在干什么?(饭前坐在柴草上尝苦胆),那么课文哪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卧薪尝胆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看! 2、小组先读读第4、1自然段 思考:哪句是写卧薪?哪句是写尝胆?“卧薪”是什么意思?“薪”是指____“尝胆”是指__________?尝苦胆该是怎样的滋味呢? 勾践贵为越国一国之君,他为什么放着华丽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折磨自己呢? 3、从哪些地方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 4、两个不忘前分别加了词语“时刻”、“提醒”,如果不加有什么不同吗? 5、勾践时刻不忘记报仇雪恨,你能读出来吗?试试看? (二)展示交流 每个小组选一同学选择一个问题回答。(小组互评)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 学习引导----学习2、3自然段。 1、思考:越王勾践念念不忘的仇恨和耻辱是什么呢? 2、读第2、3自然段后,你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勾践为什么要向吴王求和,表示愿意给吴王当奴仆?能

复 备 栏

把“万般无奈”的感觉读出来吗? 4、那吴国有什么反应呢?如果你是吴王,你会和你的谋臣们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勾践夫妇来到吴国,受到了哪些屈辱?画出有关的语句:吃穿住做 6、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可看出勾践在吴国受尽了屈辱?(在吴国整整干了3年) 7、理解第5自然段:讨论:在这段受尽屈辱的日子里,越王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展示交流 1、各小组在组内读和讨论的基础上回答问题,谈学习的收获。 2、课文朗读竞赛,小组互评。 四、达标检测 1、完成下面的填空; 在中队会上,队长李红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 五、总结提升 像《卧薪尝胆》这样的历史故事还有很多,如《三顾茅庐》、《程门立雪》等,可有趣了,赶快找来读一读。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教学目标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个多音字“脏”。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读一读: 异常、思索、缓步、沿着、木棍、听诊器 研究、效果、克服、形状、分析、肺结核 2、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的意思或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3、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学习引导: 1、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不认识的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注意“诊”、“棍”的读音。用自己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异常、思索、缓步、沿着、分析 2、练习正确、流利地课文。 (二)展示交流: 1、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2、朗读课文(相机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初读课文: 学习引导: 1、默读课文思考: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子的?是谁发明的?他是怎样发明的?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的大概内容。 3、这篇课文生动地介绍了雷奈克医生发明听诊器的事,读完课文后,你能说出课文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吗? 第1自然段: 第2自然段: 第3自然段: 第4自然段: (二)展示交流: 1、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者是谁?他发明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 2、说说课文各小节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难点 复备栏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略读一、五自然段。 学习引导: 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这一段的中心句。联系全文,思考:你认为这一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再读第一段,想想还读懂了什么? 3、默读第五段,说一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再联系上文,想一想,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二)展示交流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五段。 2、围绕文章结构特点,组织交流。 五、达标检测 1、课后第2题(描红)。 2、学习手册第一、二题。 六、总结提升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引导:课文内容,还有哪些问题或者困惑?)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13、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如果……就……”、“果然”造学习目标 句。 2默读课文,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长大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长大为人类造福的学习重难点 志趣。 难点: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课文是如何介绍雷奈克医生发明的听诊器的? 2、哪些语句让你了解了听诊器发明的经过? 3、说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品读课文2-4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节。 2、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什么样的?看看图片,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说说。 3、奈克发明这样的一个听诊器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展示交流 1“心里难过”能让你感受到雷奈克是个怎样的医生? 出示:一个人如果有了疾病,他的内脏运动就会出现异常。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他整日思索着。 “整日思索”什么意思? 他整日思索什么呢?(有没有办法及早发现人体内的这些变化呢?) 为什么要整日思索这个问题,而不是别的问题? 通过这件事,你觉得雷奈克是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自由朗读第二段,了解发现的经过,用自己的话说说。 1、想象一下雷奈克当时会说什么,做什么,又会想到什么?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 3、说说孩子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雷奈克做了猜测:通过木板,在另一头能清楚地听到划木头的声音。并且亲自做了实验。 (二)展示交流 第四自然段。 从孩子司空见惯的游戏中,雷奈克能够受到启示,解决医疗难题,从这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但是,雷奈克并没有就此满足,还在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齐读第

复备栏

四自然段。 “又发现”中的“又”是什么意思?“又发现”说明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自己从中明白的道理,相互评议。 四、达标检测 1、用下列词语造句。 (1)、如果……就…… (2)、果然…… 2、复述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并完成填空。 ()——()——()——() 五、总结提升 1、雷奈克医生发明的“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与现在的听诊器有什么不一样? 2、学了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呢? 3、收集中外发明家搞创造发明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练习4(第_1_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通过描写秋景的词串进行字词句的结合练习。 2、掌握读读背背中的8个成语。 3、写好左右都有竖笔的钢笔字。 重点:1、积累词语,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学习重难点 2、掌握读读背背中的8个成语。 难点:写好左右都有竖笔的钢笔字。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认读词语:蓝天、枫树、菊花、重阳、玩耍、登高、健康 2、试着朗读成语和古今贤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不断句。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 学习引导: 1、请同学们看美丽秋景图。看到这么美丽的秋景图,想不想学习和它有关的词语呀?,翻开书,自己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自由读:一边诵读一边想象词串表现的情景。 3、小组合作练习:在小组里美美地读一读,看看谁读得最有味。小组推荐同学读给全班同学听。 (二)展示交流: 学生自由确定作画方法(、合作),完成绘画。 举办“小画展”,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想法;全班共评,选出“小画家”。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 学习引导: 1、自己回忆学过的课文《卧薪尝胆》。 2、自由读成语,要求能边读边联系课文思考这些成语的大概意思。 3、学生范读:其他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的两条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4、小组学习:理解、交流自己的认识和发现。 5、练习读背:自由读背、同座位互相练背。 (二)展示交流 读给全班同学听一听吧。拿出勇气,展现自己!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 学习引导: 1、认识要写的字。

复 备 栏

2、自己认真观察:它们是什么结构呢?左右两部分都有一个相同的笔画,是什么? 3、怎么写才好看呢?大家一起来看看“我的发现”吧:右边的竖要比左边的竖写得长些才好看。 4、在田字格里观察这三个字,注意间驾结构和布局。 5、自己练写钢笔字,观察教师握笔和坐姿。 (二)展示交流 展示写得好的字,并指出在描、临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及时进行矫正性训练。 五、达标检测 1、默写几句关于秋景的古诗,看谁写的多。 2、回忆已经学过的课文,说说成语“卧薪尝胆”的故事。 3、背诵这8个成语。 六、总结提升 深入想像秋天的景色,想想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描绘秋景?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练习4(第_2_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理解《古今贤文•劝学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目标 2、掌握“说说写写——留言条”的写法。 3、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撇”。 重点:1、能够理解并且熟读《古今贤文•劝学篇》。 学习重难点 2、掌握“说说写写——留言条”的写法。 难点: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撇”。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通过上节课学习,你知道秋天有哪些景物吗?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哪些到和奋斗、进取有关的成语吗? 二、合作探究 (一)学习引导(1) 上节课我们学过了有关奋斗、进取的成语,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些劝勉我们上进学习的古代名家名句。 1、自己练读《古今贤文》,要求读通顺,读正确。 2、让学生范读:体会这些名言警句强调了什么。 3、讨论:你读懂了什么?重点思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自由练读,要求读出韵味来。评议:大家是否能读出感情和韵味来。 5、练习背诵:自由背诵。 6、反馈:指名背,齐背。 (二)展示交流 1、各小组推举一名学生到讲台前展示背诵情况,比比看哪组背得最好。 2、抓住重点句子,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3、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三)学习引导(2) “留言条”就是用书画形式留下要说的话,一般是离开某个地方或某个场所时留下的。在生活中经常需要写“留言条”。 1、自己说说什么时候需要写留言条,写留言条应该注意什么。小组内讨论。 2、汇报交流:写清给谁看的,写清留下的话,还要写上留言人的名字和留言的时间。 3、小组内讨论明确“留言条”格式: ①先写条子留给谁,称呼要顶格写。 ②再写具体内容,另起一行空两格写。 ③最后写留言人的姓名,另起一行靠右边写。再另起一行靠右写日

复 备 栏

期。 (四)学习引导(3) 今天我们学习“斜撇”和“长撇”的运笔方法。 1、看课本上斜撇和长撇的写法,自己练习运笔方法。 斜撇,从竖中线稍右起笔,向左底角线撇出,笔锋有略向左上提起之意。自己练习写斜撇。 长撇,起笔同悬针竖,下行到横中线下向左撇,提笔出锋,悬空收笔。自己练写长撇。 三、达标检测 1、打开作业本,动手一条留言条,关于找老师,老师不在家的情况。 (注意格式) 2、背诵《古今贤文•劝学篇》。自己选择默写其中一两条。 四、总结提升 1、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单元 第五单元 课时 2 2 2 3 课题 练习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14“东方之珠”(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倾听”、“闪耀”造句。感悟“漫步、沐浴、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 习 过 程 复 备 栏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一、学情调查 1.“东方之珠”是指哪里,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地方。 2.介绍你收集的有关的资料。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初读课文 学习引导(1): 自读课文: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②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③给课文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学习引导(2): 1.自由认读下列生词: 沐浴舒服 闪耀 阳光和煦 倾听 举世闻名 碧波荡漾 ....琳琅满目 人流如潮 奔流不息 璀璨 鳞次栉比 2.小组内交流词语意思,会用带点的词造句。 3.合作分自然段读课文,组内评价。 (二)展示交流 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指出来让大家注意。 2.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说说你是怎么弄懂得。 3.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识记生字 学习引导: 1.课后的生字,哪些你已经记住了,请介绍你的好办法。 2.用双色笔标出易写错的生字的重点笔画。 3.这节课,你学会写哪几个生字了,请工整地写下来: (二)展示交流 1.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好办法。2.指出生字书写时的注意点。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感知课文 学习引导: 1.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请你说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读了课文后,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你喜欢的什么地方,把有关语句读给同桌听一听。 (二)展示交流 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汇报,别的同学做好评价与补充。

五、达标检测 1.看拼音,写汉字。 nào yè diàn shū jīng yù ( )市 ( )晚 商 ( ) ( )服 ( )彩 沐( ) 2.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 ( )的沙滩 ( )的街市 ( )的海风 ( )的阳光 ( )的表演 ( )的人工湖 ( )的大厦 ( )的商品 ( )的街道 3.分类摘录成语。(可以从课文中找出,也可以说说你课外积累到的。) (1)描写水面的成语: (2)形容人多的成语: (3)形容色彩多而美的成语: 六、总结提升 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了解的什么?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4“东方之珠”(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仿照课文的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中心写一段话。 3.了解的美丽与繁华,产生爱、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的美丽与繁华,产生爱、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 习 过 程 复备栏 教学重难点 一、学情调查 1.为什么被成为“东方之珠”? 2.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哪些有特色的地方呢?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引导: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从那些词语中看出这是个“迷人的沙滩”?再读一读这些词语,有什么样的感觉?小组内讨论交流。 2.在这如仙境般的沙滩,人们的感觉怎么样? 3.浅水湾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带感情的朗读这一自然段。 (二)展示交流 1.说一说。浅水湾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2.出示沙滩图,配乐感情朗读。大胆表现,给自己加油!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三自然段 学习引导: 1.同桌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读一读自己最感兴趣的句子。 ◆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1)用一个词来形容它们的表演。 (2)海豚和海狮还会表演什么节目呢? 他们有的,有的,有的……真是精彩极了! (二)你喜欢海豚和海狮的表演吗?读出你的喜爱来。 展示交流 把你的观点、朗读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会觉得很幸福!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四、五自然段 学习引导: 1.大声读第四、五自然段,想一想:这两自然段写什么? 2.哪些词语能感受到街市的热闹、繁华? 3.同桌互说作者是怎样写夜晚的的? 画出三个打比方的句子,这说明了什么? (二)展示交流 交流展示学习所得。

五、学习板块(四) (一)合作探究——总结感悟 学习引导: 1.之旅结束了,此时你最想对说些什么? 2.为什么说“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二)展示交流 借助课文插图,美读课文,感悟“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六、学习板块(五) 合作探究——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学习引导 1.请你当导游,你怎样给游客介绍下的某一特色景点。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二)展示交流 1.表演:导游给游客介绍 2.试背课文。 七、达标检测 阅读第五自然段,完成练习 1.这段话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2.文中把“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比作 , 从中我们能感受到的 。 3.仿照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围绕“一道休假日,街上就热闹起来”写一段话。 八、总结提升 1.的夜晚是那样的迷人,巴金老爷爷也写过一篇文章《之夜》,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巴金眼中的之夜。 2.小组合作编一份与有关的手抄报。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5小露珠(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乐”,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明白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 重点: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清文章脉络,明白小动物和植物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 学 习 过 程 复备栏 学习重难点 一、学情调查 1.读一读: 披 吹奏 乐曲 降临 水晶 夜幕降临 爬 俊俏 黎明 植物 白杨 光彩熠熠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夜幕降临 光彩熠熠 俊俏 生机勃勃 3.朗读课文。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学习引导: 1.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不认识的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注意“蒸、珍、植、奏、盈、临、赶、俊”的读音。 用自己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含义:夜幕降临 光彩熠熠 生机勃勃 黎明 俊俏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展示交流: 1.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2.朗读课文(相机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读课文,理清课文脉落。 学习引导: 1.默读课文 思考:小动物们为什么都喜欢小露珠呢? (提示:注意课文第2、3、4自然段小动物们对小露珠说的话) 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吗? 2.默读课文 思考:植物为什么都喜欢小露珠呢? (注意课文第6自然段的表述) 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植物都喜欢小露珠的原因吗? (二)展示交流: 1.说说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小露珠呢?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略读一至七自然段 学习引导: 1.自由读第一段,找出小露珠形成的时间、形成的过程。 思考:小露珠正式形成是什么时候? 2.再读第一段 体会小露珠形成过程中的生动、活泼、调皮与喜悦。 3.默读第二、三、四、五段,感受句中小动物们和小露珠对话的语气,想一想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默读第六段 想一想:植物为什么都喜欢小露珠呢? 5.默读第七段,体会大家和小露珠分手时依依不舍的感情。 (二)展示交流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至七自然段。 2.围绕文章结构特点,组织交流。 五、达标检测 1.课后第2题(描红) 2.学习手册第一、二题。 六、总结提升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引导:课文内容,学习方法等)还有哪些问题或者困惑?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教学重难点 15小露珠(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学习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重点: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学习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第一小节告诉我们什么内容? 2.为什么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 学习引导 读句子:“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 (1)哪个词最能体现出小露珠的美? (2)这个字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刚才3种动物的赞美中,我们感受到小露珠是那么美丽,那么惹人喜欢。那仅仅只有这3种动物赞美小露珠吗?其它小动物会说些什么? (二)展示交流 1.在刚才的学习中,你有哪些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交流你对有关句子的品读,说说自己的感悟和理解。画出的语句,表达你对小露珠的喜爱。 3.同桌相互美美地读一读,表达你对小露珠喜爱之情。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学习引导 1.纯洁可爱、美丽大方的小露珠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也迎来了太阳公公的出现。 此时的小露珠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呢? 2.读第六自然段,思考:阳光下的小露珠给万物带来了哪些美丽呢? 3.填空:小露珠_______霞光,使_________都变得__________,连_________、树木也都__________。)理解“衰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小露珠会使衰老的花草树木显出生机? 4.读“金黄的向日葵……戴上了美丽的珠宝。” 交流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合作探究 1.自读第七自然段,思考: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2.交流:紧扣“笑着”两字学习。 3.小露珠渐渐地变成了水蒸气,消失在太阳公公温柔地抚摩下,它为什

复备栏

么还笑着呢? 4.大家多么希望把快乐天使——小露珠留住啊,你看——(引读)向日葵向她点头,白杨树向她招手;你听——(引读)喇叭花动情地吹奏着乐曲。(齐读)大家多么想把小露珠留住呀。 5.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当时的场面吗? 6.你准备怎样读呢? (二)展示交流 把你想对小露珠说的话写下来。 四、达标检测 在这种场面里,向日葵、白杨树、喇叭花会怎样和小露珠告别呢?”用“____________,好象在说: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说。 五、总结提升 1.学完了本课,你在语言积累方面的收获是:___________。 2.你从课文里学到了什么,感受小露珠的品质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6石榴(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绿线内的生字,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重点: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认读词语:仿佛 甚至 喜讯 扒开 驰名中外 红白相间 2.朗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认读生字词 学习引导(1): 1.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 2.把你认为最容易读错的生字用笔圈出来,自已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互查(一人读,一人听,帮助正音)。 4.组内交流(一人读,其他人听,帮助正音) 学习引导(2): 1.自由认读下列生词: 石榴 枣庄 咧开嘴 甜津津 抽出 肚皮 仿佛 甚至 喜讯 扒开 剥开 玛瑙 郁郁葱葱 驰名中外 红白相间 2.组长带读,再个别正音。 (二)展示交流 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 2.小组比赛读生词。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引导: 1.标上小节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2.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 3.组内交流:组长检查朗读情况,及时帮助朗读困难的同学。 (二)展示交流 可以个别展示、小组竞赛、挑战别人等,展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个自然 学习重难点 复备栏

段或较长较难读的句子。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学习引导: 1.自由朗读第一段,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呢? 2.你能读出家乡石榴园的不简单吗? (二)展示交流 你觉得家乡的石榴园怎么样?你能读出自己的感受吗?(其他小朋友朗读时,你要认真倾听,学会评价) 五、学习板块(四) (一)合作探究——生字的书写。 学习引导: 1.自由书空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找出你认为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字,做上记号。 2.同桌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哪些字要特别注意? 3.完成课后第2题的描红。 4.你会写这些生字了吗?试试看!(完成《补充习题》第一题的写字练习) (二)展示交流(比一比,看谁写得最好)。 六、达标检测 1.在正确读音下画“——”。 枣(zǎo zhǎo) 咧(liě liē) 仿佛(fó fú)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七、总结提升 从本节课中你知道写水果的顺序是什么?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教学重难点 16 石榴(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2.体会本文按一定顺序写石榴的成熟过程及其特点的方法。 重点: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难点:体会写石榴的成熟过程及其特点的方法。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听写词语,巩固生字词。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石榴的成熟过程的?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引导: 1. “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很好。你能用笔圈出来吗? 比较这两个句子: (1)春天到了,石榴树抽出了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2)春天到了,石榴树长出了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你觉得哪一句好?为什么? 2.夏天到了,石榴花开了,默读课文,看看作者眼中这些石榴花是什么样的? (1)颜色:(2)形状:(3)花势: 3.你能把石榴花开时的美丽和热闹劲读出来吗? (二)展示交流 你能读出石榴花开时的美与多吗?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三自然段 学习引导: 1.自由读读前三句话,想一想:石榴是怎样长大,成熟的呢? (1)课文中用了哪些词语说明外皮的变化?(用笔圈画) (2)同桌互读,体会石榴在逐渐长大、成熟,果皮的颜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如果把这些表示色彩的词颠倒次序,行不行? 2.熟透了的石榴是什么样儿的呢?自由读一读第四、五句话。 3.你觉得这些石榴可爱吗?读出来。 4.这里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读第四、五句话,思考课后第4题) (二)展示交流 你能读出石榴成熟后的热闹景象吗? 四、学习板块(三)

复备栏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四自然段 学习引导: 1.大声读第四自然段,读完后,你最想干什么? 2.让我们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你看到了什么?(同桌互说) 你喜欢吗?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二)展示交流 你能读出吃石榴时的美妙感觉吗? 五、达标检测 《补充习题》3、4两题。 六、总结提升 1.石榴不仅叶子、花、果美,里面的子儿也美,作者抓住了石榴的可爱、美的特点,按照顺序把《石榴》这篇课文写得多生动啊!我们在写一样事物的时候也要学着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哦! 2.小练笔 品尝一种水果,并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练习5 (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了解中国城市的特征以及别称,学习因果句的三种表达方式。 2.练习写好钢笔字。 重点:了解中国城市的特征以及别称。 难点:写好钢笔字。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读一读: 济南 潍坊 广州 重庆 昆明 哈尔滨 春城 冰城 泉城 羊城 鸢都 山城 2.介绍你所了解到的上述城市的知识。 3.说说你知道的城市的别称。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处处留心 学习引导(1): 1.了解城市的特点:南京、连云港、济南、潍坊、广州、重庆、昆明、哈尔滨。 2.读读“处处留心”的内容和要求。 3.了解这些城市的别称的由来,注意区别:别称与简称的不同。 4.别称往往可以表达出一个城市的特点或者历史渊源,收集一些你所知道的城市的别称,并了解这些别称的由来。 5.根据城市的特点将城市与图片连线。 6.在连线的基础上,补充句子,有困难的可以查资料或请教他人。 7.组内介绍你还知道哪些城市的别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别称?(参考城市:鞍山、景德镇、成都、西双版纳) 8.读读句子,试着把后面的四句分别改成用“因为……所以……”来表达,将前面两句改成用“之所以……是因为……”来表达。比较表达方式的异同。 (二)展示交流 1.指名将城市与别称连线,谈谈对城市特点的了解。 2.“我来说,大家猜”:互相描述城市的特点,让同学猜猜是什么城市。 3.读一读补充的句子,互相讲讲城市别称的由来。 2.说说你还知道的城市的别称,谈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别称,让同学们一起了解这些城市。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写好钢笔字 1.读读“效”“诊”“初”,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想想:写时要注意什么? 2.读一读“小小建议”:右边的撇要注意和左边的笔画相互穿插。

学习重难点 复备栏

3. “诊”字:仔细观察,写的时候,左右的比例怎样,哪些笔画要收,哪些笔画要放,你观察到了吗?怎么写才好看? 5.学生完成描红、仿影、临写。提出明确要求:笔笔入目,看准每一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二)展示汇报 展示写得好的同学的字,大家做好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 四、达标检测 完成《学习手册》的第七题。 五、总结提升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或者困惑?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练习5(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学习“读读背背”,练习读背成语,理解成语大意并用词说句子。 学习目标 2.读背孟子的两句名言,大体了解名言意思。 3.口语交际:说笑话。 4.学写毛笔字:“捺”。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练习读背成语,理解成语大意并说说用词说句子。 难点:口语交际:说笑话。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试着读读成语。 大街小巷 华灯初上 美轮美奂 车水马龙 2.说说你平时听过的笑话,哪儿有意思,引人发笑。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读读背背 学习引导: 1.读准成语,将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将字音标在课本中。 2.结合“东方之珠”一课,来谈谈你对这些成语的理解。尽量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成语所表达的意境,可以结合插图来说说。 3.小组内交流你所知道的成语的大致意思。只要能说出大概意思就行。注意理解“美轮美奂、流光溢彩、巧夺天工”这几个成语。 4.小组内互相试着背诵这成语,看谁记得最快,互相评比。 5.大声读孟子的名句,怎样读才能将句子读通顺。试着用“|”将停顿的地方标出来。 6.结合插图想想这句话表达的意思,组内互相交流,看看谁理解得最合理。 (二)展示交流 1.小组选派代表讲讲对成语的理解。可以用一段话来概括的特点,用上这些成语。只要能说出大体意思即可。 2.自由选择形式,背诵成语。 3.读读孟子说的话,停顿在哪里?怎样读才能将意思表达完整? 4.读读孟子的话,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5.小组展示背诵孟子的名句。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口语交际 学习引导: ⒈读一读口语交际的要求。 ⒉组内讨论讲笑话的要求:表达是否清楚,有没有趣,怎样更吸引人。 ⒊分组说一说自己准备的笑话。 (二)展示交流 ⒈比赛讲笑话,并组织讨论评议。 ⒉评出笑话大王。

复备栏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学写毛笔字 学习引导: ⒈观察“斜捺”和“平捺”的不同。 ⒉学生临帖描红,注意正确的执笔姿势。 (二)展示交流 自由练习写两种捺,并展示写得好的字 五、达标检测 我能填: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了解了很多美丽的城市,春城以 闻名于世,是个度假旅游的好地方;济南以著名的七十二泉而享有的 美誉;广州被人称为 ,是因为 ;在美丽的北国,有一座冰雪之城,那就是被称为 的 ;潍坊之所以被称为 ,是因为她是 ;重庆因为 ,因此被人们称作 。此外,我还知道被称为“陶都”的 ,被人们称为“瓷都”的 ,石头城可是我们的省会哟…… 2.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今天我们读了他的那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诉我们 。 五、总结提升 1.今天你学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给爸爸、妈妈讲个笑话,看是否能引人发笑。 2.《17石头书》预习提示。 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单元 第六单元 17石头书 课时 2 2 2 2 课题 18小稻秧脱险记 19航天飞机 练习六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17.石头书(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4个二类字,认识多音字“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知道“石头书”的含义。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清课文的脉络。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2.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地壳(qiào ké) 好奇(hǎo hào) 埋藏(cáng zàng) 贝壳(qiào ké) 好看(hǎo hào) 宝藏(cáng zàng)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学习引导 1.默读课文,对照课后生字表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小组合作、交流读准字音和字形,组词。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勘探 奇怪 聚精会神 足迹 矿物 地壳 刨根问底 3.书写生字: 重点书写:勘 探 叔 矿 刨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复备栏 (二)展示交流: 1.小组赛读生字表、第2项词语。(互评) 2.汇报理解词语情况。 3.小组派一同学上黑板展示写字,看谁写得又正确又美观。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细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学习引导: 1.组内自读课文,互相做做小老师,读顺句子。 2.弄清课文脉络,思考: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 ①勘探队员告诉川川和磊磊,山上的石头一层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②勘探队员叔叔介绍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 ③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 3.小组再读课文,说说主要写了什么事? (二)展示交流: 1.课文分几大段,说说大意。

2.按小组分段读课文,说说自己对石头书的理解。 四、达标检测 1.课后2题生字描红。 2.扩词。 怪 ( ) ( ) ( ) ( ) 矿 ( ) ( ) ( ) ( ) 迹 ( ) ( ) ( ) ( ) 3.读句子,再用带点词语造句。 ①川川好奇地问:“叔叔,你在看什么?” 好奇—— ②石头是一本很特别的书。 特别—— 五、总结提升 1.同学们要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要注意把川川和磊磊的好奇心情读出来。 2.勘探队员的不同寻常的举动引起川川和磊磊的好奇,勘探队员到底干什么呢?请同学们做好下节课的预习。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17.石头书(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析课文,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 3、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重点:品析课文,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 难点:鼓励学生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刨根问底,乐于探究。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听写词语(课后3题)。 2.选择合适的量词填空。 块 册 幢 片 串 座 一( )石头 一( )密林 一( )楼房 一( )高山 一( )足迹 一( )图书 3.分小组读课文。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细读课文1-11自然段 学习引导,小组探讨: 1.勘探队员趴大石头上聚精会神看着什么,川川看见了是什么样的态度? 2.勘探队员叔叔面前明明是一块光秃秃的石头,可他为什么说自己在读书? (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 3.读了课文后,你知道石头上的“字”指的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 4.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队员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 5.川川和磊磊听了叔叔的回答后为什么感到很奇怪?比较“奇怪”与“好奇”。 (二)展示交流 1.每个小组选一同学选择一个问题回答。(小组互评) 2.重点展示石头上的“字”指的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 3.小组赛读1-11自然段。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细读第12-14自然段 学习引导 1.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 2.“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只是根据什么来推断的? 3.川川和磊磊为什么高兴?为什么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这里的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复 备 栏

“读”字应怎样理解? (二)展示交流 1.各小组在组内读和讨论的基础上回答问题,谈学习的收获。 2.你知道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想法? 3.课文12-14自然段朗读竞赛,小组互评。 四、达标检测 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①“我在读书呢。”叔叔笑着说。这里的书是指 ;“读书”是指 。 ②这本“书”上有 和 。“字”指 、 、 和 ;“画”是指 。 ③看懂了石头书上的“字”和“画”,就可以推测 的变化,还可以发现地下的 。 五、总结提升 1.我们读了“石头书”,懂得了石头里蕴藏了很多知识。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和“石头书“一样的事物,等着我们去探究,我们应努力学习,将来去揭开哪些奥秘。 2.我们要多读科普作品,积累身边的科学知识。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18.小稻秧脱险记(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6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清课文的脉络。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认读下列词语。 拼命 蛮不讲理 喷雾器 纷纷 一拥而上 大夫 收拾 争吵 除草剂 气势汹汹 2、通过课前预习,你已经会读哪些生字了呢?你还能为哪个生字组词?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认读生字词 学习引导(1) : 1、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 2、把你认为最容易读错的生字用笔圈出来,自已多读几遍(借助工具书查出 “没、倒”的另一个读音并组词,记在生字表旁边 ) 3、同桌互读互查(一人读,一人听,帮助正音)。 4、组内交流(一人读,其他人听,帮助正音) 学习引导(2): 1、自由认读下列生词: 拼命 蛮不讲理 喷雾器 纷纷 一拥而上 大夫 收拾 争吵 除草剂 气势汹汹 2、组长带读,再个别正音。 (二)展示交流 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 2、小组比赛读生词。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引导: 1、标上自然段序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2、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 3、组内交流:组长检查朗读情况,及时帮助朗读困难的同学。 (二)展示交流 可以个别展示、小组竞赛、挑战别人等,展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个自然段。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一、三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学习引导: 1、先看看文中的插图,再大声朗读第一、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

学习重难点 复备栏

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场景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从这些语句你感受到什么? (二)展示交流 把你的感受与同桌交流交流。 五、学习板块(四) (一)合作探究——生字的书写 学习引导: 1、自由书空“险、欺、吵”3字的笔顺。 2、同桌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 3、组长范写,组员再描红这3个生字。 (二)展示交流 比一比,看谁写的最美观。 六、达标检测 1、分角色朗读。 2、描红。 七、总结提升 1、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引导:课文内容、学习方法等) 2、还存在哪些问题和疑惑?把它记在你的书上。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18.小稻秧脱险记(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会用“纷纷”、“激烈”造句。 2、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够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 重点: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够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演一演这个童话故事。 学 习 过 程 复备栏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一、学情调查 1、听写词语,巩固生字词。 2、小稻秧遇到什么样的危险?是怎样脱险的?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自读课文1自然段。 引导(1): 1、用“——”线画出你认为自己有所体会的句子。 (二)展示交流 1、说说你画了哪些句子。 2、你觉得这些杂草讲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结合回答理解词语“不由分说”和“蛮不讲理”) 3、杂草既多又凶,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理解“气势汹汹”的意思,并指导学生朗读)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5、面对这群蛮不讲理的杂草,小稻秧怎么样了? 6、看到小稻秧病了?杂草们又会有什么表现呢?同桌交流。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自由练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引导: 1、(指名读——指名评议——指名读——再评议——齐读) (二)展示交流 有感情练习读一二节。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四自然段,学习第3——5自然段。 学习引导: 1、自读课文思考:小稻秧是怎么脱险的?画出文中有关语句。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二)展示交流 1、讨论:“毛毛雨”是指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你见过除草剂吗?你知道化学除草剂有什么作用?通过查资料,你对除草剂了解多少?说给大家听听。(组长指名分别说) 3、投影出示喷雾器大夫与杂草在一起的图片:(学生自由答) 体会一下:喷雾器大夫是怎样对杂草说的? 想象一下,杂草此时会不会气势汹汹? 引读:一个洪大的声音—— 4、比较这两个句子中的“收拾”分别是什么意思?

a、你把房间收拾一下。 b、这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 5、听了喷雾器大夫的话,杂草们当时又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6、想象一下,“纷纷倒下”是怎样一副画面?它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能不能集体做一个“纷纷倒下”的动作?(学生做) 7、杂草们纷纷倒下后,小稻秧的心情可能会是怎样的呢?你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来?(自由回答) 杂草们倒下了,小稻秧们该是多么高兴呀!它们会在田里怎样表示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并想象出一定的动作) 8、齐读课文第3—4自然段。 五、达标检测 1、将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气势( )( ) 不( )分说 ( )不讲理 一( )而上 2、用下列词语造句: 纷纷---- 激烈---- 六、总结提升 1、学了课文,你已经学到了哪些知识?能说给大家听听吗? 2、请你再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想一想,小稻秧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还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和危险?你愿意怎样地帮助它们?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19.航天飞机(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4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练习写钢笔字,培养良好的学生习惯。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清课文的脉络。 学 习 过 程 复备栏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一、学情调查 1、认读词语: 一架 翻筋斗 脑袋 翅膀 智慧老人 无影无踪 航天飞机 释放 回收 捞回机舱 帕米尔高原 地球卫星 2、朗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断句。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呼啸、庞然大物 、智慧老人、抖擞、无影无踪、帕米尔高原 3、理解俯冲、翻筋斗(做动作理解)? (二)展示交流: 1、向大家说说哪些字音需要注意,注意什么?哪些字形需要注意,注意什么? (可例举同音字、形近字)。 2、说说词语的意思(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换词、查词典、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3、同桌互读生字。 4、比一比,看谁写得又正确又美观。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细读课文,理清脉络 学习引导: 1、自由朗读课文,用笔标出自然段序号,注意做到:字音正确,语句通顺。 2、默读课文,想一想: 与一般的飞机比,航天飞机哪些地方比它们更好?

表现航天飞机外形特点与神奇本领的词语有: (二)展示交流 1、读给全班同学听一听吧。拿出勇气,展现自己! 2、小组交流分段情况。我是这样分的: 3、同桌交流表现航天飞机外形特点和神奇本领的词语。 4、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四、达标检测 1、默写本课新词。 2、熟练地朗读课文。 五、总结提升 1、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和你的同桌同学说一说。 2、还存在哪些问题和疑惑?把它记在你的书上。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19.航天飞机(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3、课内外结合,指导学生收集资料,丰富知识。以 “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为题,写一段话,做到读写结合。 重点:了解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学习重难点 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难点:以 “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为题,写一段话,做到读写结合。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小组内默写词语。 2、说说航天飞机有哪些本领。 二、合作探究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习导引: 1、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当飞机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得意地飞行时,它心里会想些什么? 展示交流: 1、想象飞机在天空自由自在飞行的情景。 2、从三个“一会儿”你感受到什么? (二)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导引: 找出描写航天飞机的句子,认真读一读。 1、看航天飞机升空的录象,再读课文,说说航天飞机是什么样儿的? 2、读了这一段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3、飞机看到这个从没见过的庞然大物,心里怎么想的? 展示交流: 1、试着说一说航天飞机的样子。 (三)小声读第三自然段, 学习导引: 找出智慧老人的话大声读出来 1、指名读智慧老人说的第一段话,边读边思考:读了智慧老人说的这段话,你知道了些什么? 2、默读智慧老人说的第三自然段的话,边读边思考:从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3、从哪里可以知道航天飞机的本领很大呢? 展示交流: 1、抓住“更高更快”,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感受到了什么? 2、根据课文,结合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航天飞机的自我介绍。 我是航天飞机:

复 备 栏

3、根据课文内容,为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 (四)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1、说说读了智慧老人的话,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如果你就是这架飞机,那么这时你会想些什么呢?你还想和航天飞机说些什么呢? 三、达标检测 完成《补充习题》第四题。 四、总结提升 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写一写自己本节课学习的感受,可以是对某个词语的理解,可以是对组内合作探究的看法,也可以是对老师的建议等等,只要你认为跟本节课有关的话题,都可以说。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练习6(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学用有关多音字的字词句练习。 2、写好左高右低的钢笔字。 3、读读背背成语和古诗。 重点:学用有关多音字的字词句练习。 难点:读读背背成语和古诗。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多音字、写字要求。 2、知识积累情况、制作准备情况。 二、学习板块(一) 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一)合作探究 1、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同座位交流:你是怎么读的? 3、小组合作查字典,看读的对不对,并大体了解这个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4、四人小组自由朗读句子,特别注意加点字的字音。 5、说说“称”和“兴”另外的读音并组词。 6、反馈:师生共同修正,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二)展示交流 1、默读句子。 2、师生共同纠正,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3、自由朗读。 三、学习板块(二) 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一)合作探究 学习引导: 1、认识要写的字,说一说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 2、小组讨论:仔细观察,比较每个字左右两部分的大小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读一读“我的发现”。 4、教师在田字格黑板上示范写。 (二)展示交流 1、请学生描红、仿影,提出明确的要求。 2、反馈。 四、学习板块(三) 第三题:读读背背 (一)合作探究 学习引导: 1、审题: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讨论第一部分。

学习重难点 复备栏

(1)默读成语。 (2)学生自由读,想想你学会了哪个成语? (3)说说成语的大概意思,师给予适时点拨。 (4)练习读,同学相互背诵。 3、讨论第二部分 (1)出示《竹石》学生自由读。 (2)请学生自己试着理解词语,提出不懂的词。分组合作学习。释疑,讨论诗意。 (3)练习读,同学相互背诵。 (二)展示交流 1、小组内确定展示同学。 2、在班级内汇报交流,集体评议。 五、达标检测 1、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和风( )雨 春风( )雨 呼风( )雨 栉风( )雨 ( )风苦雨 暴风( )雨 2、填空。 咬定青山不放松,( )。 ( ),任尔东西南北风。 六、总结提升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积累,并要处处细心。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练习6 (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 2、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折”。 重点:动手做一个小制作,并且有条理地向大家介绍制作过程。 难点: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折”。 学 习 过 程 复备栏 一、学情调查 1、写字要求及注意点。 2、制作准备情况。 二、合作探究 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一)学习引导 1、指导:折有“横折”和“竖折”。注意运笔方向。 2、师书写横折,指导运笔方法。学生练习书写横折。 3、师书写竖折,指导运笔方法。学生练习书写竖折。 (二)展示交流 1、各小组推举一名学生现场进行毛笔书写。 2、抓住要点,说说自己的书写体会。 3、集体评议。 第六题:口语交际 (一)学习引导 1、讨论。 (1)话题:介绍我的小制作。 (2)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进一步讨论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介绍自己的作品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特点及制作设想等等。 要求:要说具体,有条理。 2、练习。 (1)小制作展示: 分组练说,组员间互相评议、指正,师巡回指导。 (2)产品推销会: 每组派代表上讲台说,本组可以纠正、补充。 (二)展示交流 师总结全班练说情况,共同评选“最佳制作奖”和“最佳介绍奖”。 三、总结。 小制作不仅能够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还能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同

时,在班级交流也能锻炼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达标检测 1、现场毛笔书写《竹石》。 2、完成《补充习题》或《学习手册》相关练习。 3、自己设计对话的话题,并自由表达一例。 五、总结提升 1、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书法是我国的一个艺术瑰宝,而古诗词中,又有许多名言佳句。同学们要试着用毛笔写下这些名言佳句。让我国的文化瑰宝发扬光大。 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单元 第七单元 课时 2 2 2 3 课题 练习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20.军神(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思路,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 习 过 程 复备栏 一、学情调查 1.正确认读下列词语: 伤势 土匪 邮局 镇定 诊所 职员 损伤 崭新 担心 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学习引导: 1.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不认识的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注意“缠、镇、醉、崭”,不要读错。用自己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镇定 恳切 愣住 一声不吭 崭新 勉强 颤抖 汗如雨下 2.练习正确流利地课文。 (二)展示交流: 1.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2.朗读课文(相机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引导: 1.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分为几部分。 2.按“求治——术前——术中——术后”将课文分为四部分。想一想每部分写了什么。 小组内分部分朗读课文。 3.说一说自己对“军神”的理解。根据课文内容或查字典。 (二)展示交流: 1.班内交流学习所得,其他同学补充。 2.解决学生不理解的词语和提出的其他问题。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生字的书写 学习引导: 1.自由书空10个生字,重点书空“势、承”字的笔顺。 2.小组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 3.教师讲解并范写“势、承”。学生再描红这10个生字。

4.你会写这些字了吗?试试看! (二)展示交流 比一比,看谁写的最美观。 五、达标检测 1.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1)手术结束(sù shù),崭(zhǎn zǎn)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2)我一直在数(shǔ shù)你的刀数(shǔ shù)。 (3)沃克医生不禁(jīn jìn)失声喊道:“了(le liǎo)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镇定( ) 亲切( ) 不悦( ) 六、总结提升 1.这节课我们初步的感知了课文内容,初步了解了十大元帅之一刘伯承。这里我有两个疑问: (1)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 (2)本课写了刘伯承是一位伟大的军神,作者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笔墨描写沃克医生的态度变化? 2.请大家课后认真思考,下节课来解决这些问题。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20、军神(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3.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重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刘伯承的钢铁意志。 学习目标 教学重难点 难点:初步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写作方法。 学 习 过 程 复备栏 一、学情调查 1.划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简单批注在书上。 2.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 3.把课文中含有“军神”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识“军神” 学习引导 1.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2.沃克医生为什么说刘伯承是男子汉、是会说话的钢板、是军神?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小组合作找一找答案。 (二)展示交流 组内交流,后组长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精读课文,悟“军神” 1.自由读1---6自然段,用不同符号勾出描写刘伯承和沃克神情、动作的词语。 2.抓住所画的词语,朗读有关句子,想一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1)抓住描写刘伯承言行的词句,理解、体会刘伯承的顽强意志和坚强精神。 (2)抓住描写沃克医生态度变化的词句,理解,认识沃克医生态度的转变衬托了刘伯承精神的伟大。 (二)展示交流 1.展示朗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与体会。 2.学生再次读: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回归整体,会“军神” 学习引导: 1.多种形式分角色练读课文。(同桌、小组、分组等形式) 2.课文主要向我们讲述的是军神刘伯承的故事,可是作者却用了很重的笔墨在描写沃克医生的动作、语言和神情,这是为什么呢? (二)展示交流 上台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达标检测 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完成练习。 1.从( )可以看出沃克医生对刘伯承十分敬佩。 2.这里的年轻人指( ),他自称自己是一名( ),手术后沃克医生却称他是“军神”。称他是“军神”的原因是( )。 六、总结提升 1.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次手术,课后搜集刘伯承的故事,在班级交流。 2.我们通过一首诗来表达我们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赞军神 英雄壮举泣鬼神,铁骨钢筋铸军魂。 七十二刀生死痛,胜似昔日刮骨人。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21掌声(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中的重点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 习 过 程 复备栏 一、学情调查 1.文中的掌声是(谁)送给(谁)的。 2.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掌声?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的生字表。 2.读一读课文后的生字,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3.继续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的上面。读完、写完后,请再读一读生字并记住它。 4.看一看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你会不会读。 困境 愿意 轮流 忧郁 落下 渐渐平息 注视 持久 讲述 犹豫 骤然间 经久不息 在小组内读一读。 5.练习正确流利地读课文。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 6.组内交流:组长检查朗读情况,及时帮助朗读困难的同学。 (二)展示交流 1.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2.朗读课文(相机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三、学习板快(二) (一)合作探究——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学习引导: 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的这件事,小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把句子找出来读给同桌听听。(注意正音) (二)展示交流 1.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地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学习板快(三) (一)合作探究——生字的书写 学习引导: 1.仔细观察每个字的各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结构特点。 2.闭起眼睛想想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不起来就看一眼。就这样,想一想,看一看,看一看,想一想,直到你记住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为止。 3.再拿起笔来描一描,要求每笔都要到位。

4.在田字格下面的空白处,把每个字都临写一遍,力争写美观。 五、达标检测 1.文中的掌声是(谁)送给(谁),是掌声让原本的( )小英变得( )。 2.比一比再组词 况( ) 镜( ) 愿( ) 低( ) 矿( ) 境( ) 原( ) 底( ) 六、总结提升 掌声的力量是巨大的,在你的生活中,你给别人鼓过掌吗?是在什么情况下?你得到过别人的掌声吗?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21掌声(第_2_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课文最后一段。 2.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小英的神态、动作的描写,感受小英的情教学重难点 感变化。 难点:深刻领会“掌声”的内涵。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听写生词,巩固生字词。 2.同学们的掌声为什么会让小英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二、学习板块(一) 合作探究——认识掌声前的小英 学习引导 1.仔细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小英是个很自卑的女孩?画出这些语句,仔细品读,在这些文字旁边写下自己的读书感受。可以从以下语句来体会: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学,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1)小英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从“默默地”这个词你感受到了什么? ◆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1)此时小英是什么样的心情呢?你能体会出来吗? (2)你还能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读出小英的心理呢?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1)“犹豫”是什么意思?从犹豫你读出了什么? (2)从“慢吞吞”你读出了什么?能读出小英此刻的这种心情吗?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感受掌声 认真品读第四自然段,小组探究: 1.文写了几次“掌声”? 2.第一次为什么鼓掌?当时小英是怎样的神态、心情?第二次为什么鼓掌?小英又是怎样的心情? (二)展示交流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同桌互读互听。 2.在刚才的学习中,你还有哪些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感受小英的变化

复备栏

学习引导: 认真品读第五、六自然段,思考: 1.那次演讲后,小英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2.从两次掌声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展示交流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五、学习板快(四) (一)合作探究——深刻领会掌声内涵 1.理解“人人都需要掌声”的内涵,这里的掌声不仅仅是“掌声”,而是指( )。 2.联系自己,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展示交流 背诵最后一节 六、达标检测 1.照样子写词。 默默地: ( ) ( ) ( ) 一摇一晃:( ) ( ) ( ) 2.通过学习,我知道是( )让原本的( )小英变得( ),掌声里包含了( )。 我明白了特别是( ),我们要( )。 七、总结提升 1.拿出爱心卡片,想一下:在你的身边有没有特别需要帮助的人,你可以用你的语言去鼓励他。 2.收集类似的关心、帮助、鼓励别人的故事,在班级交流。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22、金子(第_1_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认读词语。 附近 谋生 唯一 埋头苦干 坑坑洼洼 若有所悟 装扮 挖掘 即将 蜂拥而至 一无所获 倾盆大雨 2.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他有什么样的梦想?最终他有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认读生字词 学习引导(1): 1.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 2.把你认为最容易读错的生字用笔圈出来,自己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互查(一人读,一人听,帮助正音)。 4.组内交流(一人读,其他人听,帮助正音) 学习引导(2):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下列词语。 埋头苦干 倾盆大雨 若有所悟 蜂拥而至 一无所获 2.同桌互说,并互相补充。 (二)展示交流 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 2.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引导: 1.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2.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不读错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3.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 4.组内交流:组长检查朗读情况,及时帮助朗读困难的同学。 (二)展示交流 可以个别展示、小组竞赛、挑战别人等,展示自己读得最好的一个自然段。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引导:

复备栏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2.再读课文,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围绕“金子”一词用几句话说一说。 (二)展示交流 1.彼得·弗雷特到底有没有找到“真金”? 五、学习板块(四) (一)合作探究——生字的书写 学习引导: 1.认读田字格中的生字。 2.口头扩词。 3.同桌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 4.提醒: ①“钱”字的右边要充分展开,特别是斜钩要长一些,这样才写得好看。 ②“盆”要注意上下结构的比例,上面的捺要展开,下面的一横要长,能托住上面的部分。 5.教师先范写,学生练写生字。 (二)展示交流 1.小组推荐代表展示写字成果。 2.比一比,看谁写的最美观。 六、达标检测 1.完成书后第二题用用钢笔描红。 2.比一比,再组词。 坑( ) 娇( ) 份( ) 披( ) 吭( ) 骄( ) 扮( ) 彼( ) 3、将词语补充完整。 蜂拥( )( ) 一( )( )获 倾( )大( ) ( )有所( ) 埋头( )( ) ( )( )落空 七、总结提升 学习了课文,你知道彼得找到“真金”了吗?“真金”是什么呢?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22、金子(第_2_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目标 2.理解课文内容,悟出课题“金子”的含义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在朗读中体会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懂得彼得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难点:明白“真金”的内涵,从中悟出道理。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听写词语,巩固生字词。 2.彼得本来想要离开,是什么使他留了下来?留下来后又是怎么做的? 3.彼得找到的“真金”是什么?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一部分 学习引导: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彼得去挖金子时心情怎样?后来他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1)“蜂拥而至”是什么样的场面?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谁能读出人多的感觉? (2)为什么有这么多淘金者“蜂拥而至”?试着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3)他们的结果如何?(一无所获,扫兴离去)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1)彼得和其他淘金者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从哪些词语看出他不甘心失败? (2)彼得的结果如何呢? (3)你对彼得的遭遇有什么想法?试着用几句话说一说。 (4)再次体会彼得付出的辛劳和随之而来的失望,试着有感情读2、3自然段。 (二)展示交流 有感情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感受彼得心情的变化。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二部分 学习引导: 1.细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 (1)彼得本来要离开,是什么使他留了下来? (2)再读第四自然段,说说彼得看到的情景。你能读出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吗? (3)看到这绿茸茸的、生机勃勃的小草,你怎么想呢? 2.细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思考: (1)彼得也是若有所悟,他悟到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吗? (2)你觉得他的想法有没有道理?从哪里看出来?

复备栏

3.细读课文第六自然段,思考: (1)出示课文插图,谁能用语言来形容一下这些花儿? (2)看到这样娇艳的花朵,你们知道他是怎么种出来的?想一想,全部精力培育花苗要做哪些工作?学生分组交流 A 初春,寒气还未退尽,寒风呼呼地刮着,可是应该播下花种了,彼得…… B 一株株花苗正在成长起来,可眼看,狂风暴雨就要袭来,彼得…… C 花苗绽开蓓蕾,再过几天便能盛开了。可这几天,骄阳似火,花苗渴得无精打采,彼得…… 4.再读四、五、六自然段,你觉得彼得是个怎样的人? (二)展示交流 为什么绝大多数淘金者一无所获,而彼得却找到真金?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三部分 学习引导: 1.大声读第七自然段,想一想: 生活有没有欺骗彼得?彼得脚下的这片土地有没有亏待他? 2.再读彼得的话,你觉得“真金”指什么?谈谈你对彼得所说的话的理解。 3.看着彼得·弗雷特骄傲的笑容,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这样说: 要想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展示交流 “真金”指什么?谈谈你对彼得所说的话的理解。 五、达标检测 彼得的梦想是什么?他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六、总结提升 1.你有什么梦想?你打算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你明白了什么? 2.收集有关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小故事。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练习7(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认识京剧脸谱,了解相关脸谱代表的人物及他的故事。 学习目标 2.了解不同颜色的脸谱分别代表的不同的性格特点。 3.能够画画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脸谱 。 4.按规则,把“述”、“淡”、“趣”写正确,写端正。 学习重难点 重点:认识京剧脸谱,了解不同颜色的脸谱分别代表的不同的性格特点。 难点:了解脸谱所代表的人物的故事。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你了解京剧的那些知识。 2.让学生说说查找的有关人物的故事。 3.课前做一个京剧脸谱,或收集相关脸谱。 二、学习板块(一) (一)认识京剧脸谱 1.指导学生看图,认识不同颜色的脸谱,激发学生兴趣。 2.板书红、黑、白、猴的脸谱,说说在哪见过的。 3.师:我国京剧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其中“净”这一角色就是在脸上绘画各种图案,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试者说说这些脸谱是谁?是什么人物?(小组学习,集体交流) (1)关羽,《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与刘备、张飞结拜兄弟,作战英勇; (2)包公(包拯),是民间传说的铁面无私的清官; (3)孙悟空,《西游记》中的美猴王; (4)秦桧,南宋时的大奸臣,相传是害死岳飞的主谋。(学生完成练线) (二)说说脸谱分别代表什么性格特点 1.指名读题,注意读准:“忠勇”、“奸诈”、“正直” 2.说说各色脸谱代表什么个性: 红色代表忠勇; 黑色代表正直; 白色代表奸诈; 猴脸有红色和黑色,表示孙悟空的忠勇和正直。 3.讲讲有关人物故事:在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或熟悉的人物讲讲有关故事。 (3) 展示交流: 展示课前画的脸谱或收集来的脸谱,并作相应介绍。 三、学习板块(二)

复备栏

写好钢笔字 (一)合作探究: 读读小发现,观察字帖,同桌讨论:这几个字中原来的捺,为什么要写成点?掌握捺点变化的规律。 (二)精讲点拨 教师在黑板上范写“淡”,并提示注意点。 (三)学生描红练习 教师提要求:笔笔入木,看准每个部位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4) 展示交流 展示写得好的字,进行表扬评点。 四、达标检测 1.说说各色脸谱代表什么个性: 红色代表___ 黑色代表___ 白色代表___ 五、总结提升 在京剧中,脸谱是一种审美约定,红黑白色让人一看就能分出善恶好坏,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其实,人物的性格是复杂的,所以脸谱的色彩也是复杂的,请同学们课后再收集其他的脸谱,并对表现的性格进行研究。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练习7(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学会八个成语,熟读成诵。 学习目标 2.理解成语的意思,了解成语所蕴含的典故。 3.有感情地朗诵古今贤文,明白学习要持之以恒,要刻苦,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学习成语和古今贤文,熟读成诵。 难点:理解成语和古今贤文所蕴含的道理。 学 习 过 程 复备栏 一、学情调查 1.你能说出几个带有“风”和“雨”的成语吗? 2.你能用几个词语或成语来形容刘伯承的精神吗? 二、学习板块 学习引导(一)成语 1.回顾《军神》一课,激发学生对军人的敬佩之情。 师:今天我们走近军人,去学习一组描写军旅生活和军人气概的成语。 2.自由认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词语(同桌互读检查) 3.指名朗读正音,重点指导:戎马一生、秋毫无犯、运筹帷幄 4.学生自读,边读边思考成语的意思,想想哪些读懂了,哪些没 读懂? 5.集体交流,理解词义,重点指导:戎马一生、秋毫无犯、刮骨疗毒(补充故事)、运筹帷幄 6.边想象词语情境边朗读成诵 7.指名背,齐背 学习引导(二)《古今贤文·劝学篇(下)》 1.自由朗读,把字音读准,语句读通 2.师范读,生边听边思考语句的含义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不懂什么?(学生发言,互相补充启发) 4.熟读成诵 三、展示交流 1.同桌互背《古今贤文·劝学篇(下)》; 2.互相展示京剧脸谱。 四、达标检测 1.抄写成语3遍; 2.背《古今贤文·劝学篇(下)》。

五、总结提升 说说学习《古今贤文·劝学篇(下)》的感受。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练习7(第3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掌握买卖的技巧。 2.说话时态度大方,声音适量,表达准确。听人说话要认真、耐心。 重点:在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培养文明和谐教学重难点 与他人交流的素养。 难点:使学生学会在不同的交流位置,面对不同的交流对象,应如何确定不同的谈话内容,谈话方式。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学生准备玩具、图书。 二、学习板块(一) (一)学习引导:做个小推销员 1.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图书、玩具。 2.要求学生以推销员的身份来宣传,推销产品,重点是把产品作详细的介绍,做到价格合理。 3.以同桌为单位,互相推销。 4.指名上台表演,如果台下的“顾客”对物品有疑问,可向“推销员”提问。 5.在交流过程中注意自己的态度,态度要和气,力争买卖公平。 (二)小组探究 如果你是推销员,想要把自己的东西卖个好价钱,该怎么说? 三、学习板块(二) (1) 学习引导:学当小顾客 1.请每个小组的组长做推销员,组员分别当一次小顾客,上前去买东西,买到自己喜欢的物品。 2.在买的过程中,要学会辨质量,讲价钱,并做到有礼貌。 (2) 小组探究 当一名聪明的顾客,要学会哪些买东西的技巧? (三)展示交流 复备栏

小组合作表演展销会场景。(分角色) 四、达标检测 教师给定图书、玩具让学生到前面表演展销会场景。 五、总结提升 1.说说买卖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表演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 2.在今后陪爸爸妈妈购物时,运用今天所学的本领,帮助爸爸妈妈购买到称心如意的物品。 教学反思: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单元 第八单元 课时 2 2 2 3 课题 练习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23 每逢佳节倍思亲 (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会读绿线内的生字,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理学习目标 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清文章脉络 学 习 过 程 复备栏 一、学情调查 1、这课文采用“文包诗”的形式,诗中的“佳节”指什么节? 2、谁来读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谁写的?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认读生字词 学习导引(1) : 1、借助拼音自由认读生字。 2、把你认为最容易读错的生字用笔圈出来,自已多读几遍。(注意:“逢、重”是后鼻音,“挽、念”是前鼻音,“采”是平舌音。) 3、同桌互读互查(一人读,一人听,帮助正音)。 4、组内交流(一人读,其他人听,帮助正音) 学习导引(2): 1、自由认读下列生词: 异乡 思念 无限 深情 天各一方 扶老携幼 兄弟 重阳 情景 佳节 登高 兴高采烈 2、组长带读,再个别正音。 3、借助工具书理解上面词语的意思。 (二)展示交流 1、你觉得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提醒大家注意。 2、小组比赛读生词。 3、“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是什么意思?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导引: 1、标上小节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漏字。 2、同桌互读互查,注意正音。 3、组内交流:组长检查朗读情况,及时帮助朗读困难的同学。

4、了解王维以及他所写的古诗。 (二)展示交流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小组竞赛读。 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1、自然段 学习导引: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3、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 (二)展示交流 1、指名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你体会到了什么? 2、此时的王维一人孤身在长安,这就叫——( )。 3、谁再来读读读“独在异乡为异客”这句话? 4、王维一个人在他乡为客,这里的异乡指的哪里? 5、齐读第一小节 五、学习板块(四) (一)合作探究——生字的书写 学习导引: 1、自由书空“采、幼、念”3字的笔顺。 2、同桌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呢? 3、你会写这些生字了吗?试试看!(要按笔顺书写呦!) (二)展示交流: 比一比,看谁写的最美观。 六、达标检测 完成《补充习题》1、2、3题。 七、总结提升 搜集有关思乡的诗词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23 每逢佳节倍思亲 (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听写词语。 异乡 思念 无限 深情 天各一方 扶老携幼 兄弟 重阳 情景 佳节 登高 兴高采烈 2、谁来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导引: 1、自由读第2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第一到第三句说了什么? 3、理解\"扶老携幼\"的意思。 4、从哪儿可以看出,重阳节是个佳节? 5、在这家家户户兴高采烈欢度佳节时,诗人王维有什么感受,看第4句是怎么说的? 6、这一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 (二)展示交流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此时此刻,王维的心情怎么样?可以用哪句诗来表达?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三自然段 学习导引: 1、同桌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2、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说了什么? 3、说说茱萸是一种怎样的植物? 4、什么叫“天各一方”? 5、省略号表示什么? 6、小结: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7、此时此刻,王维的心情怎么样?又可以用哪句诗来表达? (二)展示交流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王维还会想些什么呢?兄弟们还会说些什么呢? 四、学习板块(三)

教学重难点 复备栏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四自然段 学习导引: 1、王维是怎样来表达自己这种思想感情的? 2、轻声读这一自然段。 3、这一自然段说了什么?“思绪万千”是什么意思?“九月九日”点名了什么? “忆”是什么意思? 4、看图,图画上的人是谁?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是诗人? (二)展示交流 1、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指名讲读诗句的意思。 3、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写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齐读第四自然段。 五、达标检测 1、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见《学习手册》4、5题。 六、总结提升 “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岂止王维一个人呢?在我国古代有不少诗人借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思乡之情。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月圆之夜就曾写下了《静夜思》,宋代著名的诗人王安石也曾写下了《泊船瓜洲》,这些都是诗中的思乡名作。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读给大家听。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24 孙中山破陋习 (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 3、能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清文章脉络,能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认读词语 唱歌 空闲 祖宗 妇女 缠足 痛苦 总统 眼泪 既然 废除 2、说说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孙中山的资料。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研读文题 学习导引 1、读文题。同桌设疑。 (1)、“破”指什么意思? (2)、“陋习”指? (3)文中的“陋习”指什么? 2、讨论孙中山。 (二)展示交流 1、说说自己对课题的理解。 2、孙中山:我国伟大的先行者,杰出的资产阶级家。清朝末年组织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初读课文。 学习导引(1)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默读课文指: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 2、练读生字。注意“孙、罪、宗”是平舌音,“疼、痛、统、宗”是后鼻音。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空闲 废除 缠足 痛苦 4、练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课文主要说了 复备栏

一件什么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试着从事前、事件经过、事后这三方面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二)展示交流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交流自己已经理解的词语。 3、交流“孙中山为什么要破这个陋习?”讨论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段:第 自然段 小时候孙中山喜欢活泼能干的姐姐。 第二段:第 自然段 姐姐缠足的事深深刺痛孙中山的心。 第三段:第 自然段 孙中山破除陋习。 4、读熟课文。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写字 学习导引 1、观察“孙、闲、缠”是什么结构?写时有什么注意点。 2、讨论怎样写。 3、在田字格里观察这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 (二)展示交流 1、孙:偏旁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 闲:外部的\"门\"各笔之间均不连笔。 缠:右部上端不能少写一\"点\"。 2、练写钢笔字,注意姿势。 3、小组内评比。 五、达标检测 1、用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空闲(kōng kòng) 挑水(tiǎo tiāo) 受罪(zuì zhuì) 2、比一比,再组词。 痛( ) 费( ) 祖( ) 既( ) 疼( ) 废( ) 组( ) 即( ) 六、总结提升 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24 孙中山破陋习 (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学会默读,讲述故事。 2、让学生知道缠足陋习曾对妇女造成的严重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重点:学会默读,讲述故事。 难点:让学生知道缠足陋习曾对妇女造成的严重伤害,体会孙中山对封建陋习的憎恨以及他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的精神。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听写词语 唱歌 空闲 祖宗 妇女 缠足 痛苦 总统 眼泪 既然 废除 2、说说自己收集到的关于孙中山的资料。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一段 学习导引 1、默读课文。画出体现姐姐能干、活泼的词句。 2、读出孙中山对姐姐的喜欢。 (二)展示交流 1、交流体现姐姐能干、活泼的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二段 学习导引 1、为什么姐姐这么痛苦、流泪?请比较下面两句话。 提示: ①妈妈正用一根布条,给姐姐缠足。 ②妈妈正用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地给姐姐缠足。 比较:这两句意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好,为什么?(讨论、交流) 2、分析插图。 3、孙中山看到姐姐缠足痛苦流泪,感觉怎样?他向妈妈提出什么意见,妈妈是怎么说的?读第3、4自然段。思考。 ①从第三自然段看,孙中山反对给姐姐缠足的理由是什么? ②他向妈妈提出反对意见,妈妈是怎么说的? ③妈妈为什么叹气?可是妈妈又不能不这么做,为什么?说明了什么? 4、孙中山听了妈妈的话以后又是这么和妈妈争辩的?有用吗? 感情朗读第5、6、7三个自然段。 5、孙中山同妈妈争辩没有用,那么结果怎么样?这件事使孙中山

教学重难点 复备栏

感到怎么样? 6、为什么再也看不到姐姐的笑脸,听不到姐姐的歌声? 这件事为什么深深地刺痛了孙中山幼小的心灵? (二)展示交流 1、各小组推举一名学生在小黑板上展示交流完成课后练习第四题的情况 2、抓住重点句子,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 3、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四、学习板块(三) (一)合作探究——品读第三段 学习导引 1、“辛亥成功”是怎么回事?讨论:辛亥 2、“首先废除”缠足陋习,表现了孙中山怎么样的精神?这件事有什么重大意义? 3、看书上的插图。你想对孙中山爷爷说 。 (二)展示交流 ,交流讨论的问题。 五、达标检测 1、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使句子更具体。 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阿姨 地抱起孩子。 2、复述课文。 六、总结提升 你发现我们现在生活中还存在哪些陋习?想一想,应该如何破除? 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练习8 (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以跟岳飞墓有关的内容进行学用字词句的练习。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 2、写好全包围、半包围结构的钢笔字。 重点:以跟岳飞墓有关的内容进行学用字词句的练习。养成处处留心的好学习重难点 习惯 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读一读: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2、查找有关岳飞的资料。 3、收集五个全包围、半包围结构的字。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处处留心 学习导引(1) : 1、自由读处处留心部分,弄清题目要求。 2、图像显示岳飞墓和对联。 3、、学生查字典,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辜( ) 铸( ) 佞( ) 3、小组内交流查后的答案。 4、读通读顺对联,查字典大体了解对联的意思。 学习导引(2): 1、交流收集到的关于岳飞的资料。学生谈谈查到的资料和通过何种方式取得的。 2、了解岳飞的生平。弄清“佞臣”是指什么人?他们是如何岳飞的。 3、再读对联,说说自己的理解感受。 (二)展示交流 1、小组比赛读对联。 2、交流岳飞的有关历史资料。 复备栏

3、 讲一讲对联的意思。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写好钢笔字 学习导引: 1、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认读要写的字 。 3、这3个字是什么结构? 4、结合“小小建议”,观察讨论,如何才能写好?注意间架和布局。 5、指导书写,学生书空。教师范写。 6、学生练习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临写。 7、描、临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及时进行矫正性训练。 (二)展示交流 1、展示好的作品,及时进行矫正性训练。 2、练写收集的五个字。 3、比一比,看谁写的最美观。 四、达标检测 你想对民族英雄岳飞说什么呢? 五、总结提升 1、搜集资料,认识更多的民族英雄,比如:戚继光、郑成功。 2、向小宁学习,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

小学三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练习8 (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月 日 1、熟读背诵成语和古诗。 2、学写毛笔字,掌握竖钩和横钩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读背诵成语和古诗。 难点:理解诗意。 学 习 过 程 一、学情调查 1、读读这些成语,读准字音,对这些词语提出不懂的地方。 2、试着读读这首诗,简要讲讲这首诗的含义。 二、学习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读读背背 学习导引(1): 1、学生自由读成语,读准字音: 粟( ) 孜( ) 赴( ) 2、小组比赛朗读。 3、小组合作,自学了解成语的含义。 4、全班交流,相互补充理解。 5、这成语告诉我们什么? 6、练习读背。自由练,同桌相互背。 学习导引(2): 1、学生自读《梅花》,读准字音: 数( ) 凌( ) 为( ) 2、小组长检查正音。 3、结合插图,思考诗意。 4、小组合作学习,讲讲自己的理解。这首诗赞扬了什么? 5、全班交流,相互补充理解。 6、小组讨论:注意停顿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味。 7、练习:边想象古诗的情境,边自由读背,小组检查,再全班交流背诵,给予表扬。 (二)展示交流 比一比:谁记得多,记得快,记得美。 三、学习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学写毛笔字 学习导引: 1、小组讨论:怎样写好“横钩”与“竖钩”。

复 备 栏

2、教师认真示范指导。 3、学生认真仿影练习。 (二)展示交流 1、展示作品,及时进行矫正性训练。 2、比一比,看谁写的最美观。 四、达标检测 1、 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学海无( ) 书山有( ) 百尺竿( ) 九( )一毛 孜孜以( ) ( )进一步 爸爸看到我取得作文比赛一等奖得意的样子时,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知道什么叫( )吗?你现在掌握的这点知识,只不过是( ),希望你能凭着坚强的意志( ),争取( )。 2、《梅花》作者是 朝的 。墙角 ,凌寒 。 不是 ,为有 。 五、总结提升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鼓励人们要勤奋学习,不断进取的词语,你还能说出与这些词语意思相近的成语吗?课后收集一下吧! 2、再搜集一首描写梅花的古诗。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