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部编八上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

新部编八上语文第六单元检测卷

来源:好走旅游网
第六单元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序 得分

一、积累运用(24分)

一 二 三 总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畎亩(ǎn) 箕畚(jī) 曾益(zē) 丈夫之冠(ɡuān) B.孀妻(ānɡ) 按辔(pèi) 一厝(ò) 荷担者三夫(hè) C.始龀(èn) 傅说(è) 彀弓弩(nǔ) 法家拂士(fú) D.智叟(sǒu) 穷匮(ì) 持兵揖(yī) 叩石垦壤(kòu) 2.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与民由之(遵循) 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 惩山北之塞(惩罚)

B.毕力平险(尽、全)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曾益其所不能(同“增”)

C.且焉置土石(怎么) 威武不能屈(屈服。文中是使动用法) 荷担者三夫(肩负、扛)

D.曩者霸上(先前) 惧其不已(停止) 至霸上及棘门军(驻军)

3.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军士吏被甲 B.入则无法家拂士 C.丈夫之冠 D.始一反焉

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劳其筋骨 上自劳军 B.汝心之固 已而之细柳军 C.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D.虽我之死 虽乘奔御风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译文:富贵的时候不能迷惑做过分的事情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这样以后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C.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译文: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发布的命令。 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文: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孟子名轲

战国时期思想家

,,

贫贱不能使其动摇节操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的寓言,比如我们以前学过的《蚊子和狮子》和《杞人忧天》。

C.《周亚夫军细柳》作者司马迁

字子长

西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李清照是我国宋代女词人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

7.默写填空。(6分)

,号易安居士,是婉约词派代表,,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

(1)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2)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我报路长嗟日暮, 。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4)《饮酒

》中表达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名句是: 。

8.综合性学习。(6分)

某校开展“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以“和”为主题,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2)阅读下面新闻,请根据内容为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分)

其五

7月8日,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礼仪发展论坛在南昌举行,两岸业界人士集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华礼仪发展之道。会上,文化艺术界联合会理事陆炳文告诉记者,“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礼’字说到底,就是一个‘和’字,‘礼’以‘和’为贵,‘和’又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他希望,能搭建起一座桥梁,让海内外同胞常相聚,彼此交流、观摩学习,共同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如今,年逾古稀的陆炳文仍身兼数职,无论组建哪一个民间社团,他都把“和”字作为主要宗旨。他一直在两岸间奔波,全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传播。他说:“‘和’字当头,中华民族将在‘一路一带’的大战略中再次崛起,血脉相连的与也会更加

和平稳定。”

(3)12月3日上午

学生会来邀请你们班的杨老师第二天下午两点到第一会议室参加“以和为贵”的座谈会,但杨老师不在,学生会请你代为转告。当天下午,你是怎样对杨老师说的?(2分)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4分)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9.诗题是《春望》,那么诗人“望”到了哪些春景?(2分)

10.说说你对尾联的理解。(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0分)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1.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年且九十 (2)吾与汝毕力平险 (3)甚矣,汝之不惠 (4)何苦而不平

12.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虽我之死”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本在冀州之南 B.汝之不惠 C.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D.告之于帝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14.实现

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

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1分)

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2)军中闻将军令

(3)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4)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17.阅读文章

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

真将军

各自体现出周亚夫什么样的“真将军”风采。(4分)

18.文章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但是文章还写了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四)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题目。(11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节选自《管晏列传》)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人恒过 (2)而后作 (3)鲍叔终善遇之 (4)及小白立为桓公

20.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九 合 诸 侯 一 匡 天 下 管 仲 之 谋 也

21.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22.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23.甲文告诉我们“磨难造就人才”,乙文中的管仲经历了哪些磨难?管仲的成功,还借助于哪些外在因素?(3分)

(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0分)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也。文帝拜释之为廷尉。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释之治问,农人曰:“县人来,闻跸【注】,匿桥下。久,

以为行过,即出,见车骑,即走耳。”释之奏当:“此人犯跸,当罚金。”上怒曰:“此人亲惊吾马,马赖和柔,令它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之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使诛之则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若倾,天下用法皆为之轻重,民安所厝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当是也。”

(节选自《汉书》,略有删改)

【注】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2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拜释之为廷尉 (2)于是使骑捕之,属廷尉 (3)此人亲惊吾马 (4)民安所厝其手足

2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上 行 出 中 渭 桥 有 农 人 从 桥 下 走 乘 舆 马 惊

2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27.你认为张释之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三、写作(50分)

28.人的一生,总有一些记忆值得珍藏,总有一些情感值得珍惜,总有一些道理值得感悟,总有一些梦想值得追求……

请以《值得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内容具体

,,

不少于600字;(3)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六单元检测卷

1(A.ɡuān—ɡuàn;ò—ò;ú—bì)

2(A.惩:苦于;C.焉:哪里;D.军:军营)

3(A.“被”同“披”,穿着;B.“拂”同“弼”,辅佐;D.“反”同“返”,往返)

4(A.使……劳累/慰问;B.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无实义/到,往;C.将近/况且;D.即使) 5(“富贵不能淫”应翻译成“富贵不能使其心志迷惑”) 6(《蚊子和狮子》出自《伊索寓言》,不是《列子》)

7.(1)甲光向日金鳞开 (2)东风不与周郎便 (3)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4)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8.(1)示例: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2)陆炳文呼吁以和为贵,共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 (3)杨老师,上午学生会来找您,刚好您不在,他请您明天下午两点到第一会议室参加“以和为贵”的座谈会。

9.草、木、花、鸟。

10.尾联形象写出了诗人的苍老之态、苍老之快,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悲己之情。 11.(1)将近 (2)险峻的大山 (3)同“慧”,聪明 (4)愁苦,文中指担心 12(和例句一样都是“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性,不译”)

13.(1)苦于大山北面(道路)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远。(2)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14.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

15.(1)驻军 (2)听从 (3)经过,表示相隔一段时间 (4)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 16.先前(看到的)霸上、棘门的,简直像儿戏一般,他们的将士一定会遭受袭击而被俘虏。

17.①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戒备森严,军纪严明;②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治军有方,令行禁止;③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答出两点即可)

18.课文先写文帝在霸上和棘门军营的情况,为后面写文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做铺垫并由此引出多处对比,对比之中突现了细柳营军纪严明和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

19.(1)常常 (2)奋起。文中指有所作为 (3)对待 (4)等到,到了 20.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21.(1)用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没有的才能。(2)管仲被任用后,在齐国当政,齐桓公因此称霸天下。 22.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

23.磨难:管仲贫困、管仲囚焉;外在因素:好友鲍叔牙在生活上的帮助,在危难时的推荐;齐桓公不计前嫌,量才而用。

【乙译文】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很有才干。那时管仲家境贫寒,他经常占鲍叔牙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不久,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立为齐桓公以后,公子纠死了,管仲被囚禁。于是鲍叔就向齐桓公举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归正于一,这都是

管仲的智谋。鲍叔推荐了管仲(担任宰相)以后,自己情愿位居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24.(1)任命,授予官职 (2)同“嘱”,委托、交付 (3)使……受惊,惊吓 (4)放,放置 25.上行出中渭桥/有农人从桥下走/乘舆马惊

26.如今依照法律应像这样判决,如果改变判罚标准加重他的罪,这样我们的法律就不能被人民信服。 27.张释之刚正不阿,敢于谏言;秉公执法(依法办事)。

【译文】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人。文帝授予张释之廷尉的官职。不久,皇上出巡经过中渭桥,有一个人从桥下跑出来,皇上坐车所驾的马受到惊吓。于是派侍卫骑兵把他拘捕起来,交给廷尉治罪。张释之审问被捉来的人,那个农人回话说:“我是县城里的人,刚才听见皇上出巡,管制交通,禁止通行,就赶紧躲在桥下。过了好久,以为巡行队伍已经通过了,就跑出来,哪知正巧碰上皇上的车马,所以吓得快速奔跑。”张释之向皇上报告他的判决,认为:“这个人违反了交通管制、禁止通行的禁令,应判决罚款。”文帝听了很生气地说:“这个人亲自惊吓了我的马,幸亏马的性情柔顺温和,假使是别的马,岂不是使我受伤了吗?而廷尉你居然只判他罚款!”释之说:“法律,是制定来让天子与天下人共同遵守的。现在依法只能判决这样的罪,如果再加重他的罪,这样我们的法律就不能被人民相信了。而且,当事件发生的时候,皇上立刻叫人把他杀了也就罢了。现在既然交付廷尉来审理,廷尉是天下执法的标准,一旦执法有所偏差,就会使全天下执法的人,都因此而任意减轻或加重刑罚,叫人民要如何来遵守法律呢?希望陛下明察。”过了好久,

皇上说:“廷尉你的判决是对的。”

28.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