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自觉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优良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 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一个没有良好诚信品德的人,不可能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个在平时不讲诚信的人,在关键时刻不可能为崇高的理想信念做出牺牲。大学生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牢固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身奋斗的理想信念。
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大学生只有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才能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每个人诚实守信、遵守契约。民主法制建设需要社会成员遵纪守法、相互信任。大学生只有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才能成为高素质的各类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诚实守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诚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崇尚的一个基本美德。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说,诚是天和人的最高原则;“诚”就是真实不欺,既不自欺,也不欺人。“信”是“五常”之一,其含义也是诚实不欺;主要是指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应当遵守诺言,实践成约。诚实守信是初始性道德,是道德体系中的母德,一切道德规范都是在此基础上得以建立的,更高的道德规范是以诚信为基础的。失去诚信,整个道德体系 摇;失去诚信,一切道德将不再成为道德。换句话说,没有诚信就没有道德 “人无信不立”,加强诚实守信教育应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点。 第一,诚信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
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更是每一个公民的道德责任,大学生是社会的高素质群体,将担当社会的重任广厚德明法;格物致公”,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具备固守诚信;讲信用;守诺言的优秀品质,因此,诚是大学生个人道德品质修养标准之一;是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之一。诚实,就是 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光明磊落;胸怀坦荡,敢于负责,不弄虚作假;守信,就是要 遵守诺言,讲究信用、信誉。治国平天下,先从修身始;诚实守信,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实 现人生价值,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途径。
第二,诚信是大学生成功走向社会的前提 诚信是大学生成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作为大学生,应该明确,在市场 经济中,人格信誉是自身最宝贵的无形资产,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随着社会的 发展;个人信用越来越重要,个人信用记录不良的人,将来走上社会也很难办成事。因此,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加强自身的道
德修养,用自身拥有的良好的道德品质,用自己诚实守信的人格,去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和用人单位的挑选,为将来走入社会打好基础。 第三,诚信是大学生事业成功的保证
大学生事业成功除了要具有专业技能以外,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诚实守信。因为一个人的人品如何直接决定了这个人对于 社会的价值。而在与人品相关的各种因素之中,诚信又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诚信是大学生在社会土行走的“通行证”,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自我修养主要是靠个人自己的努力,修身养性,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现代社会自我修养的主要途径为:( 1)认真学习,把握自我。(2)勤于实践,塑造自我。(3)严格要求,完善自我。
进行自我修养也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1)常思己过,有则改之。(2)自觉锻炼,陶冶情操。(3)坚持“慎独”,纯洁品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