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办学理念 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作者:毛国达
来源:《教师·中》2013年第04期
摘 要:学校特色建设、品牌创建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办学方向,在整个学校发展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并带有整体性的个性风貌。而创建个性化办学理念是创建学校特色的基础,构建特色管理制度是重要保障,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是支撑点,学校特色建设的独特性、优质性、稳定性、发展性则是在具体实践工作中必须注意的四个要点。 关键词:办学理念;学校特色;品牌创建;以人为本
学校特色建设、品牌创建是国内外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研究中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这一基础教育的指导方针,指明了基础教育的办学方向。温家宝同志在有关教育工作的会议上也谈到:我们要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收入的差距影响的可能是人的一时,而接受教育机会的不同则可能会影响人的一生。虽然我们强调要教育公平,但并非要把教育资源合理均衡地分配到每一所学校,也并不是要把学校办成千篇一律、千校一面,学校要想可持续发展还得办出自身的特色和风格。在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千校一面”“千校同模”等模式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大忌,“特色办学”“品牌创建”已越来越成为各级学校的“立校之本”,学校的特色建设、品牌创建得如何关系到一所学校的“生死存亡”。笔者认为:学校特色建设、品牌创建,必须在创建个性化办学理念、构造特色管理制度等方面下工夫。
一、创建个性化办学理念是创建学校特色的基础
一个学校的特色体现了这所学校个性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这一思想和理念是这所学校特色的灵魂,是独一无二的,是其他学校所不具备的;如果没有先进的、独到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的支撑,就难以形成学校的特色;独到的、先进的办学思想其实质就是个性化的教育思想。一所有特色的学校就一定会有自己鲜明的办学理念,它所凝聚的是这所学校的个性风格、文化品位和人才培养等特色。学校特色的本质是这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经刻意追求而形成的在某一方面特别优良的独特品质和风格,是这所学校个性化的一面,这种个性化首先体现在办学理念的个性化,适合本学校特点的、鲜明的办学理念一经确立,就为这所学校的建设指明了个性化的方向,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这样学校就有了自我超越、追求特色的可能,学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感召力也会得以增强,只有学校的全体师生都有了共同追求的目标,才能找准富有特色的主题,确保学校特色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教育价值抉择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学校应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幸福之地,使学生快乐,有幸福和成功的体验。在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办学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一所学校的价值,并不在于有多少学生考上高一级的学校,而是这些学生离开学校以后,还能在自己身上留下什么,而一个人的素质是“买不来,偷不去,拆不开,带不走的”。创建学校特色的目的就是追求高水平、高层次上的多元化、差异化发展。学校特色就是办学主体刻意追求并逐步实现的学校工作某一个方面特别优于其他方面、也特别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稳定的品质,是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教育风貌和办学风格。独特是指一所学校最突出、最典型、最具个性的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作风;优质是指学校对群体规范、舆论和内聚力进行质优化,有更佳的办学效益。简言之,学校特色建设、品牌创建就是要把过去一味追求升学率、视高升学率为学校终极目标的办学理念转变为追求学生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办学新观念、新思想。一个学校的校长的核心使命就是把学校办出特色。 二、构建特色管理制度是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保障
学校特色建设,应加强管理,向管理要特色,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能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展学校特色的管理机制。管理机制作为动力系统,将对学校特色的形成产生强大的支持力和推动力。良好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能营造有利于师生创新精神培养和个性发展的教学环境。通过对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改革与创新来体现学校的教育管理理念,为具有各种才能潜质的人提供充分发展的机会,有利于激励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价值,逐步形成开放的、有序的教学管理特色。因此,创新教学管理制度,是一所学校特色发展的关键,也是这所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保障。我们要在学校管理、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师资培训、班级管理、学生管理及教师考评等方面,结合学校特色建设、品牌创建教育的目标,进行相关的改革与调整,使管理机制与学校的特色目标及办学思路相匹配。学校管理就是要在特色中培育品牌,用特色涵养品牌,有特色的品牌才是经久不衰的。如教学奖励方案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经济上向相关教师倾斜,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建立了有效的运行机制。 三、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是学校特色建设的支撑点
学校特色建设、品牌创建,其根本上是对办学过程中的参与者——人的建设。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学校要坚持办学特色是以人的特色为根本目的,即学校领导风格,教师的教学特色,学生的特色,家长的特色以及学校所在社区的居民特色等都是我们工作中纳入建设思考的范畴。 (1)有志于特色发展的领导班子——需要具备四方面能力:能提出共同愿望;调动全校教师的积极性;实现科学管理;对教师有合适的激励。 “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外加一批好教师才是一所好学校。”我们要坚持一个理念,领导团体不仅仅是学校特色建设的“举旗人”,更应该是踏踏实实的践行者。领导班子的教育理念,结合治学方略,通过学校规划、计划,将学校特色建设工作落实到各部门和个人身上,逐步发展成为学校特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方略只有通过全体教师的努力才能产生实际效果。培养大批高素质、高质量、个性特色突出的教师,是建设学校特色的重要前提。我们应该努力将优秀教师的特色迁移、扩大、发展为学校的文化特色;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如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对话交流制度、教研评价制度,以使教师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其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师整体素质,进而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同时应该充分调动教师自主性、积极性,倡导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培育一大批有思想、有潜力、有创造力的研究型教师、学习型教师。
(3)学生是创建特色学校的主力军。我们要十分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遵循“授人以渔”,教会学生“教育自己是人生成功之根本,也是教育之使命”的规律,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法和自我教育习惯的培养。 四、特色学校建设的四个注意点
办好一所学校,使学校具有特色,这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多元化人才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有潜在的学校特色,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发展成为特色学校。学校特色也不是城市所独有的,而是应该在城乡社会中共有的、普遍存在的。我们要在办校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找准定位,逐步推进学校的特色构建。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尤其注重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注重把握学校特色建设的独特性。学校特色有不同于一般的制度化、标准化学校的个性特点,即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理念,有独特的举措,有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个性、差异性。我们要在办学中,充分发挥本校的个性优势,发展建立学校特色。 (2)注重把握学校特色建设的优质性。这里既包括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又包含优质的文化精神传承。一方面,特色学校创建并非为特色而特色,它应该统一于推进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育人。因此学生是否获得知识,是否享受到高质量、高品质的教育,是否获得了全面发展,教育质量是否提升、科研成果是否显著,仍然是特色建设成败的关键点、落脚点。近年来,我们注重改革教学手段,注重科研领教研,教研促科研,以研促教促学,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每一位学生尽可能享受更优质的教育。另一方面,我们倡导的是优秀的校园特色,这包括校园环境建设、学校创办情况和发展历程,我们要注重分析、聚焦学校已有的优势,从学校历史或办学传统中发现和提取有特点、有价值的因素,进行提炼,使之升华,形成学校特色。 (3)注重把握特色学校建设的稳定性。当特色成为学校文化时,学校特色就进入了稳步发展的轨道,因为文化的影响是最稳固、最长远的,教育是影响人的工程,要追求长久效应就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最终实现经验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的有机融合。
(4)注重把握学校特色建设的发展性。学校特色一旦形成,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发展的。学校发展是一个不断适应内部和外部变化,调整改革自身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过程,因此,学校特色必须在对学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不断融入新的元素,寻找新的增长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然,学校特色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勇于改革和创新,与时俱进,学校特色建设、品牌创建之花就一定会开得更加灿烂而美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