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OFPRACTICALDIABETOLOGYVol.7No.2
·29·
浊毒、痰湿血瘀及脾肾两虚的情况,所以本着辨证论证的原则,分别加入黄柏、双花、土茯苓,萆薢、苍术、益母草,附子、干姜、山药三组药物,经观察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病情稳定性更好。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直肠给通过直肠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进入大循环;可迅速发挥药物效应,且证实大黄有结肠透析等综合作用,可通过排便而排除病理毒物,起到泻实、泻热、泻毒的内引流作用,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特点,进而达到促使体内病理过程的逆转,使之病情恢复。
参
考
文
献
Cr、BUN降低>30%,疗效标准;显效:症状减轻或消失,有Cr、BUN降低>20%,效:症状改善,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Cr、BUN无改善或升高(2)。症状未减轻或加重,
珋±s)表示,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治疗前后自身对照配对t检验,两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所有数据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2
结果
(1)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比较见表1。(2)两
HbA1c比较见表2。(3)治疗2个月和6个月组血脂、肾功、Cr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后治疗组BUN、反弹及复发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3
讨论
DN大致属于中医之“消渴”、“虚损”、“水肿”等
范畴,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在于肺、脾、肾三脏,标实包DN之所以病情缠绵难愈,括湿、瘀及浊邪等,其根本则是虚实夹杂。在治疗上更应体现辨证和个体化特色。我们认为,虽然气阴两虚是DN早期常见的类型,但往往多伴虚热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
一辑·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68.
2.史学茂,等,糖肾丸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实用糖尿病杂志2009;5:15-16.
(2010—11—01收稿)
10例老年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普洱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云南普洱(665000)
摘要关键词
刘
华
罗
新
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结果:低血糖得到及时纠正,未引起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老年无症状低血糖病老年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预防;护理
6mmol/L,夜间低血糖发生率高达80%,而且大部分无低血糖症状,为此,除了进食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外,合理选
[2]
择降糖药物及给药方式是非常重要的。(4)药物使用的
提高对低血糖病的认识,加强预见性护理及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减少低血糖病的发生。重在预防,
无症状的低血糖反应,在老年糖尿病的治疗中时有发生,如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易造成心脑等器官的损害,引起严重后果。为探讨老年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008年在我科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有10例出现无症状低血糖反应,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60~79岁,有糖尿病史5~26年,均在血糖低于2.8mmol/L时无自觉症状,其中1例在发现时已处于昏迷状;以上患者均使用胰岛素治疗。2
原因分析
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多见于胰岛素治疗引
起,其发病原因与老年人生理因素、擅自调整药物剂量或加用中药、饮食不当、病情变化未及时调整用药或有合并症致胰岛素储存过量、肝糖原储备不足
[1]
要准确掌握用药要求及进食时间,胰岛素注射剂注意事项,
量、时间要准确。注意监测血糖,应随着血糖的变化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可用大剂量、作用强、作用时间长的降糖药;联合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使用胰岛素泵者,应根据医嘱准确调节剂量。(5)饮食,应教会患者及家属饮食计算的方法,定时、定量。若夜间易发生低血糖者要在睡前即夜间10点加餐,避免餐前洗澡;督促患者按时进餐、按时吃药,避免饮酒。若体力活动增加,运动量加大时,要及时加餐,睡前勿将中效胰岛素用
[1]
为短效胰岛素。(6)适量运动能提高肌肉利用糖的能力,
[3]
[3]
,以及患者缺乏对低血
糖病的认识有关;另外,因老年人代谢减低等因素在使用磺脲类药物时增加了低血糖的风险。3
预防及护理
[1]
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的需要;老年人不宜激烈的运动,应量力而行,在血糖稳定的情况下(<15mmol/L),可进行低中等强度的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应针对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并长期坚持;指导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应餐后1小时运动,运动量以30分钟为宜,运动中若出现头昏、无力、出汗时应立即停止。(7)低血糖反应的处理当出现低血糖反应时,轻者口服含糖食品即可;重症低血糖反应者,立即给50%葡萄糖40~60mL静脉推注,酌情重复使用。再用10%葡萄糖500~1000mL静滴,直到药物的低血糖效应期消失;对老年人低血糖昏迷者,在治疗中不能静推50%葡萄糖至患者清醒后就停止,应在清醒后继续静脉滴
(1)老年低血糖的发生率较高,发作前又
无警告症状,甚至成低血糖昏迷状,在患者心理上造成一种恐惧、抑郁等。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告知患者低血糖是可以预防的,鼓励患者正确治疗。(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熟悉各类低血糖反应的不同临床表现,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勤巡视、细观察,特别是夜间,发生可疑者,立即急查血糖,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3)加强血糖监测认真监测空腹、三餐前、三餐后及夜间不同时段的血糖,重视夜间血糖变化。如果睡前血糖低于
实用糖尿病杂志第7卷第2期
·30·
注葡萄糖,以免再次出现昏迷。(8)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认识低血糖的相关知识,加强自我识别、自我急救能力;
[4]
JOURNALOFPRACTICALDIABETOLOGYVol.7No.2
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对血糖的影响。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其低血糖的发生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参
考
文
献
鼓励患者使用便携式血糖仪监测血糖,并定期复诊。讨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较高,且患者反应
4
性降低,常常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反应,因此危害性很大,所以说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是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一项重要环节。我们应该通过不断的开展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提高其识别低血糖的能力,熟悉低血糖反应的表现以及防止措施,减少低血糖的发生,避免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中不宜过分强调片面控制饮食,遇到不能进食或进食减少时,应注意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严禁患者随意增减降糖药物的剂量,联合用药
[3]
1.王惠萍,高韩宁,何晴,等.老年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的预防
及护理.陕西医学杂志2005;34(7):896-897.
2.龚年仲.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护理进展.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12:11-12.
3.黄恒俊,宋小坚.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5):463-465.
4.苏海丹,刘霜梅,冯秀珠,等.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观察与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9):22-23.
(2011—01—10收稿)
6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分析
新疆克拉玛依乌尔禾137团医院(834014)
摘要
陈国启
使老年病人血糖有效的得到控制,
通过理论讲座,交流体会等多种途径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结果:
从而达到减少并发症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结论:制血糖,减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糖尿病;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长期性疾病,更好的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更好的控
我院对2010年1月~10月本院6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得到了患者的理解和积极配合,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我院关于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方面的经验和体会作如下总结。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0年1~10月共收治中老年
其中男41例,女21例,年龄为60~78糖尿病患者62例,
岁,平均年龄70.5岁;患者病程5~8年,伴有冠心病15例,高血压病17例,患者均能进行良好的交流。2
健康教育的方法
①制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计划:糖
尿病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胰岛素治疗、口服药物治疗、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与监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的诊治、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诊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诊治等。“三固定”:固定日期、②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目的是让患者养成定期接受教育的习惯。③加大宣传力度,保证讲座持续进行,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动员糖尿病患者接受教育,如电视通知、印发书面通知、口头通知、患者之间互相通知等方法。④严格管理教育制度,保证做到纯学术宣传,杜绝利用讲座推销药品,影响讲座持续进行。⑤定期检测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及血糖控制情况,每次讲座时为患者测试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每3个月为患者测试糖化血红蛋白(HbAlc)。⑥定期组织患者进行心得体会交流,让病友之间互相促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3
健康教育的指导内容
①基础知识教育,向病人深入浅
出地,用简结易懂的话语讲解糖尿病发生的原因和危害,使病人对糖尿病这一复杂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有一定的认识与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持之以恒是治疗理解。②心理教育,
糖尿病的关键,认识到糖尿病目前不能根治,但又是可防治的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身高,为病员制定出合理的饮食计划,让病员深刻认识到饮食也是一种治疗并督促落实,让患者能够根据理相体重、体力活动程度等确定每日总热量,并对营养需求进确定主食副食。④运动教育,运动有利于减轻行合理分配,
体重,提高胰岛素抵抗,改善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依照病人身体情况选择活动种类如医疗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球类运动等最好采取有氧运动,必须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决不能半途而废。运动最好选择在餐后1h左右进行,运动不少于30分钟。⑤用药指导,医护人员要详细讲解药物的作用,用量,剂量,注射的部位,以及更换注射部位的理由。药物在体内达到高峰的时间。药物不良反映和出现不良后应的处理方法,也不允许用土方。⑥并发症的预防,特别注意保持口腔、会阴、足部的情洁,合脚舒适的鞋袜,不要过紧,告戒病员戒烟,戒酒的重要性。使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超过50℃,以免烫伤,患者容易发生低血糖,告诉患者低血糖发生的症状,如何防止和处理低血糖反应。4
结果
教育后,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防治方法、严格遵
医嘱用药等方面有显著提高。有效控制血糖。62例患者健康教育前空腹血糖(8.11±1.25)mmol/L,健康教育及康复治疗后空腹血糖(6.52±1.25)mmol/L,餐后2h血糖健康教育前(11.76±2.25)mmol/L,健康教育后(8.24±P<0.05。1.64)mmol/L,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5
体会
通过对这62名患者的健康教育我们发现在血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