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19 言情词三首
一、基础运用层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彩笺(jiān) .不谙(ān) .B.迢迢(tiáo) .憔悴(cuì) .C.豆蔻(kòu) .初霁(jì) .D.妩媚(mèi) .初暝(míng) .
B [B项,“凋”读diāo。]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明月不黯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B.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C.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D.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A [A项,黯—谙。]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导学号:00362100】
A.欲寄彩笺兼尺素 .兼:表示强调
B.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金风:秋风。玉露:像美玉一样的露珠 C.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凌波、芳尘:都借指美人 D.锦瑟华年谁与度 ..锦瑟:美好的青春年华
B [B项,“玉露”是白露的美称。] 4.下列对诗句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昨夜西风凋碧树:“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景既萧索,人又孤独。
B.银汉迢迢暗度: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
锦瑟(sè) .琐窗(suǒ) .
凋碧树(tiáo) .花簇(cù) .悲怆(chuàng) .窥视(kuī) .印痕(hén) .暮霭(ǎi) .
2020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成为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
D.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超人的艺术才华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D [“比拟”错误,应该是比喻(博喻)。]
5.高二学习了唐诗宋词,恬恬的作文里常常会引用诗词,请你选出她引用不当的一项( )
【导学号:00362101】
A.入世与出世,成了每一个知识分子的骨子里都难以割舍又无法共存的矛盾双方,于是大家的心里便都装了一个范蠡,“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要功名,但不居禄位,既完成了儒家的积极用世,又实现了身退之后的江湖逍遥。(恬恬习作《我们究竟追求什么?》)
B.“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江南早春,常州人的赏心乐事便是到红梅公园赏梅花了。(恬恬习作《晋陵春早》)
C.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走进焦溪古镇的翠冠梨园,春天的柔美与纯真扑面而来。(恬恬习作《我与春天有个约会》)
D.公务员应该是有职业担当的,你肩上的责任不仅仅是你自己,而是天下;有良知的官员当是“邑有流亡愧俸钱”,当是“只为苍生说人话”。(恬恬习作《公职的担当》)
C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选自唐初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描写的是塞北冬天寒风凛冽的时节,这里写的不是真的梨花,而是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并不是写春天的景色。]
6.阅读下面一首词,根据词的内容,对画线语句加以扩写。要求:使用排比、夸张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长相思 李 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注意结合全词意境准确解读画线句。修辞方面,要考虑夸张、排比等手法;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 (示例)菊花那多情的花蕊、那撩人的形态、那四溢的芬芳,还留在昨日记忆里,今天竟已枯黄。时光飞逝,却带不走三千丈愁思!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①______。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②______。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
2020
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③______,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②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③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 二、阅读提升层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行香子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8.下列关于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上阕定点取景,以村庄为中心描写四周景物,写出了词人所见的烂漫春光。
B.本词下阕与上阕相似,定点观察,写出了围墙、茅堂、桥、流水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喜爱之情。 C.本词着力表现了清新自然、绚丽多彩、充满生机的农家田园景象。
D.这首词语言简洁,极少修饰;如“红、白、黄;啼、舞、忙”,有静有动,有色有声;描绘出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美好图画。
B [本题主要考查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分析与鉴赏能力,也涉及诗歌艺术手法的考查。主要是要准确解读诗歌内容。B项,下阕移步换景,以行踪为线索由近到远,动静相间,风光如画。]
9.请对这首词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于诗歌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赏析手法,首先要点明手法,接着分析手法怎么在诗句中怎么使用,最后分析表达效果。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
【答案】 示例一:动静结合。通篇全是写景,但上下片的安排与采取的视角各不相同。上片侧重描述静态景物,时有化静为动,如“绕”、“收”等字,游人缓步其中;下片侧重描绘动态景象,其中静景动景又互相映衬。这样,就写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机。
示例二:白描手法;例如“有桃花红”三句,写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黄色的菜花,据实写来,不事雕琢,却突出了绚丽的色彩,浓郁的香味,构成了春满小园的诱人图画;再如“正莺儿啼”三句,在客观的再现中,营造出一幅莺啼燕舞、蝴蝶采蜜的画图。
示例三:寓情于景。整首词通篇写景,描绘了“小园”一带和“东冈”附近明媚的春光,明快的节奏中,自然流露出词人愉快的心境,字里行间贮满盎然的意兴。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0~11题。
2020
【导学号:00362102】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10.下列对两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诗均为七言绝句,诗歌内容都是写诗人夜宿他乡的情景,第一首诗写夜宿邯郸驿站,第二首诗写夜宿海边渔家。
B.“冬至”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古代,这是一个重要节日,这样的佳节而诗人白居易却羁旅在外,更显示出他对家人的思念。
C.第一首诗的后两句,从侧面来写“思家”,夜深时当诗人抱膝灯前,直接抒发了想到家里人应该同样还没有睡,在“说着远行人”的无限深情。至于“说”了什么,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D.第二首诗的首句叠用两个“涯”字,把生涯与海涯联系起来,音节朴实流畅,形成朴实中见巧思的妙处;而“芦花”意象,简洁准确地勾勒出渔家的生活环境。
C [C项,不是侧面写思家,而是正面写思家,也不是直接抒情,而是用“对写法”含蓄抒情。] 11.两首诗都写到了“灯”这一意象,请联系诗歌的内容,分析这个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不同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鉴赏的能力。解答时,先从诗歌的思想情感入手,白诗是一首羁旅诗,而此时诗人在灯下思念家中亲人,由此可知这是思念之灯,诗人借此表现的是孤寂和思家之情。而郭诗主要表达宿于渔家温馨而愉悦的感受,所以这灯是温暖之灯。
【答案】 ①白诗中的“灯”是思念之灯,通过冬至佳节的反衬,抱膝细节的刻画,以及三、四句“对写法”的使用,可以看出,此“灯”的意象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怅惘和孤寂思家之情;②郭诗中的“灯”是温暖之灯,通过芦花意象的衬托,“笑说”一词的点明,明月送归的渲染,可以看出,此“灯”的意象则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馨、愉悦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13题。
将进酒·城下路
贺 铸
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马无草。掩函关,将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
2020
六国扰,三秦扫,初谓商山遗四老。驰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④初不数刘伶?
【注】 ①商山遗四老:又称“商山四皓”。西汉初立,他们四人隐居商山,不为汉臣,后来在名相张良的劝说下入世。②“裂荷焚芰”:指四皓应聘出山自毁高洁。③接武:犹言接踵。武:足迹。曳长裙:指依附于王侯权贵。④“二豪”:指贵介公子、缙绅处士。
1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词起句写景,描绘了凄风冷露之中古人坟墓成耕田之景,写出了时间的沧桑巨变和词人的黍离之悲。 B.函谷关时平则开,时乱则闭,对于这一现象词人用“开函关,掩函关”代指朝代的更替,写出了时间的悠长。
C.“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这一句是对商山遗四老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他们表面恬淡,实则热衷权势的丑态。
D.本词虽怀古伤今,但所咏史事、人物的时间跨度很大,表现的是一种在古代社会中带有普遍性的历史现象。
A [本题考查学生诗词综合鉴赏能力。A项,“黍离之悲”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找指国破家亡之痛,不符合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点睛: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范围较广,基本涵盖了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表现手法等多个方面。做题前,要做到整体理解诗歌内容,写了什么景,叙了什么事。写了什么人,作者要抒发的情感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比如本题中,A项,“黍离之悲”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找指国破家亡之痛,不符合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3.有人说“本词是作者在饱经人生忧患之后对历史、社会和自我的沉思”,对于这一观点你有何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词以愤慨、嘲讽的口吻描写了历史上一生忙着追求权势和名利的人,“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写出了词人对这类人的批判。“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表达出词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襟怀。词人借古讽今,批判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和贪欲而争名夺利的行为,“生忘形,死忘名”是词人看破红尘的沉思。
①②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