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语文教学之我见
★
何毅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教育水平也开始不断提高,蒸蒸日上,在现代教育业中,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品德教育,因此,语文作为一门对学生影响深远的科目,也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小学语文是学生整个语文学习生涯刚起步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学生刚开始接触语文,是我们教师开展语文教学和语文教育的最佳阶段。
小学语文是给学生整个语文学习生涯打基础的阶段,这个基础打得牢不牢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生涯。按理说小学语文教育应该得到极大的重视,但事实恰好相反,小学语文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反而却成为了最被忽略的一门科目。因为很多学生都觉得语文不就是认字嘛,我天天都在看,说,写,因此不用再额外花费时间去学习语文,语文照样每天都得到了锻炼,不用在语文学习上下很大的功夫,语文成绩也不会太差,还不如把空出来的时间去学习数学、英语这些科目。不仅是学生,包括很多家长也是这样认为的,当学生在看语文课外书时,家长往往认为学生在看“闲书”,立马就是一顿训斥,然后让学生去背英语单词,或者去做数学题。殊不知,这种做法是大错特错的。每个科目都有每个科目的学习办法,语文学习的办法,就是积累,在平时一点一滴的进行积累,方能得到巨大的收获。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笔者从事小学中段语文教学多年,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基本理念的要求,笔者整理了几点关于小学中段语文教学的经验和策略,在此特地和大家分享。
一、帮助学生建立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小学中段语文教育时,我们需要注意到,相比低段小学生的懵懂无知,中段的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这个时期的他们有着较为强烈的自我想法,如果教师一味地以师者威严压制,强迫学生学习,他们可能非但不会服从教师的话,认真学习,甚至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就是要和教师对着干,就是不学习。因此,笔者认为,针对小学中段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引导为主,引导学生建立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就能很容易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接触到的大部分语文教学,都是单纯的、密密麻麻的文字,看久了之后,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和厌学情绪。相关研究表明,色彩鲜艳的图片比单纯的黑色字体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更容易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别出心裁地根据课文的情节和内容,搭配一定的插图、音乐,短片,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将这些显现出来。比如,某些光靠文字描述可能无法让学生理解的课本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来让学生感受的更加清楚。作者写作时的心情,或者文章中的情感氛围,教师可以通过适当添加一些和文章相符的音乐。一些光靠阅读文章无法理解,需要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和人
246
物遭遇的课文,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小短片,带领学生更好的了解到作者写作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和心路历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
二、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交流
文字,是人类用于传递信息和情感的工具,在语文教学中,情感就是语文书本中黑色小字的灵魂,我们在开展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明白一个字,一句词,一段句子的含义,也要明白一个字,一句词,一段句子中所包含的情感。比如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一直是一个重点,但同时也是一个难点。由于小学中段的学生社会阅历浅,理解能力有限,自身不能理解太过复杂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古诗词中很多句子他们认识每个字,读的出诗句,但是却无法明白诗句的意思。这种情况下,注重语文教学中情感交流就是十分有必要的。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闹爱动,活泼有趣,我们可以抓住他们的这个年龄特点,开展一些受他们所喜爱的教学活动。比如,在教学《悯农》时,由于现在国家和社会进步迅速,人民富裕起来了,现在新一代的孩子大多都已衣食无忧,这就导致现在很多新时代的孩子无法体会到粮食的可贵,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们要这么重视粮食,也无法理解《悯农》这首诗中所想表达的含义。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课本内容,选一些小学生来进行人物剧情演绎。正午的太阳光十分毒辣,晒在种田人的身上,晒的种田人的汗一滴滴的掉在土里,他们就这样顶着酷暑,大汗淋漓地在田里辛苦耕耘,这时候,负责演种田人的几个小学生开始纷纷装作耕作的样子,不停地弯腰耕作,时不时的还擦一擦额头的汗。画面一转,另外几个小学生则开始装作捧着碗开始吃饭,美滋滋的吃着白米饭,那米饭一粒一粒的,都是种田人的汗水和心血啊。在这个表演的过程中,既让很多学生们参与进来了,给与了他们互动和交流的机会,也提高了他们对于诗句的理解程度,相信通过这一场生动的“剧情演绎”,学生们也一定会对诗词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即珍惜粮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三、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语文魅力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这门科目的很多知识点我们每天都在运用,语文,看似就在我们的身边,但是,很多学生却觉得书本上的语文离我们很遥远,这就是没有学以致用的一种表现。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去发现实际生活中的语文。比如,下午时分夕阳西下,落霞晚照,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这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春天下雨的时候,我们可以指着教室外的雨对学生们说,这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学校里的柳树,我们可以告诉他们这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生活中的处处情景,其实都是语文,语文,也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感受语文,体会语文的独特魅力,相信要不了几次,学生们就一定会对语文深深着迷。
以上便是笔者的一些教学经验和教学看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单位:眉山市彭山区青龙镇第一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