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强化教育引领,凝聚思想共识;融入中心大局,深化岗位建功;完善服务体系,对接基层需求等措施落实,不断强化新形势下的企业工会工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工会工作;教育引领;融入中心;服务体系
工会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工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围绕企业忠诚履职,紧贴职工竭诚服务,聚焦思想政治引领,坚定扛牢工会责任;聚焦企业创新发展,有力彰显工会力量;聚焦幸福企业建设,持续抓实维权服务;聚焦强基固本,充分激发工会组织活力,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工会工作开展还没有真正适应企业化管理、社会化发展、市场化创效的新形势新变化,工会小组的作用发挥还存在不到位的现象,部分工会小组长对自己的职责定位还认识不清,开展工作往往依托于党小组长、班组长,方式方法还有所欠缺;工会工作与生产经营结合的还不够紧密,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完全达到为生产经营以及企业大局服务的目的;一些工会干部的改革意识和担当精神不够强,深入基层、服务职工的作风不够扎实,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还有不足,做职工群众工作的本领有待增强;工会组织对基层指导服务不够到位,基层工会基础薄弱的短板需要进一步补齐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推进新时代工会工作创新发展,迫切需要使职工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权益保障更加充分,劳动关系更加和谐,党组织的群众基础更加牢固,广大职工在完成目标任务中主力军作用更加彰显。
一、强化教育引领,凝聚思想共识
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工会工作的基本遵循,牢牢把握工会时代主题,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指导工作开展,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企业工会工作改革创新的强劲动力。组织开展“大学习、大研讨、
大提升”活动,增强政治意识,强化政治担当。发挥“主题班会”主阵地作用,用心、用情、用力讲好新时代故事,特别是身边人团结奋进圆梦的故事,汇聚思想共识,引领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加强工会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做好系统党风廉洁建设,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制度意识、 纪律意识,保证工会干部忠诚干净担当。
牢牢把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新目标,找准企业需要和职工想要的契合点,借助“走基层、访万家”机制载体,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向价值创造聚焦、一切资源向价值创造流动”观念,把思想凝聚到创新创效上来,把观念转变到效益发展上来,把智慧渗透到提质增效上来。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传统文化,弘扬石油精神,用文化厚度和人文温度凝聚团结向上的人心力量,用劳模和工匠的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的人,激励广大职工群众争做改革发展排头兵,大力营造价值创造的单位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实施“四德”工程,推动文明单位、文明岗位、文明家庭共创,让“企业一家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紧跟时代、融入生活,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开展“群众大舞台”“书香企业”等活动,引领健康向上的时代风尚,为职工群众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二、融入中心大局,深化岗位建功
紧紧围绕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引领广大职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创新劳动竞赛载体机制,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横向联合,突出“工作绩效+风险管控”,把效益指标、管理责任细化落实到竞赛考核体系,下移竞赛重心、精准竞赛内容、扩大竞赛参与面,强化过程管控,切实提高竞赛的实效性、生产性和技术性。切实发挥“群众安全监督员”作用,持续开展“查身边隐患、保职工安全、促企业发展”工作,以“三做一比一考核”群众安全生产活动为载体,让职工群众广泛参与到安全生产中来,推动企业安全清洁生产。
围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新旧动能转换动力,找准工会工作切入点和突破点,实施“职工革新计划”,深入开展“创意、创新、创造、发明”
三创一发明活动。加强创新工作室等群众性创新团队建设,加大人才培养,促进技术交流,抓实团队攻关,打造全员创新创效示范点,引领广大职工立足岗位献计献策,在提质增效中当先锋、站排头。着力打通职工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建立员工创新合理化建议、成果转化“实验室”,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让职工在创新活动中得到合理回报,调动岗位创新积极性,从而推进成果转化,让职工创新真正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
突出人才价值导向,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助力人才开发提升,构建以“教育培训”为主题的学习平台、以“技术比武”为主题的练兵平台、以“评聘技师”为主题的竞争平台、以“导师带徒”为主题的帮带平台,推动培训工作融入企业、服务战略、提升绩效,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适应专业化及两级管理模式下“大岗位、大工种”发展趋势,按岗位需求、个人需求,开展分层次、分类别、分比例“精准培训”,努力推进涌现更多的“能工巧匠”和“大师工匠”。
三、完善服务体系,对接基层需求
贯彻落实以人为企业的发展思想,把广大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会的奋斗目标,切实高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大旗。强化法治思维,开展工会普法教育,提高全员法制观念和法制意识,夯实依法维权基础。积极参与企业改革发展、涉及职工利益的决策,抓好源头工会维权。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深化平等协商集体合同,探索“互联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新模式,开展劳动法律专项督查,倾听职工心声,回应职工诉求,督促落实共同约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不断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加强工会普惠服务顶层设计,完善政策、组织、人员、资金等保障机制,构建普惠服务协同联动机制,推动普惠服务全员化、人性化、社会化、长效化发展,做到关爱每一个群体、关怀每一名职工、关切每一项权益、关心每一种需求。改进服务职工方式方法,打造线上“互联网+”工会平台,线下一站式服务,积极培育工会领导下的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深化推进幸福课堂进基层、职工心灵关爱行动等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深度融合、互联互动的工会普惠服务工
作格局。精准实施“幸福一线、幸福职工”行动,推动解决一批基层实际困难和职工群众现实问题,努力改善一线职工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
围绕突出职工生活品质提升,用心做好服务职工工作,落实兜底服务。整合工会资源,加强统筹协调,优化困难帮扶、医疗救助、互助保障、扶残助残、慈善救助等业务流程,握指成拳、集中行动、整体运行、一人一策、一户一计,提高帮扶工作系统化、综合化、精准化水平,构建工会精准大帮扶工作格局。完善“走基层、访万家”长效机制,在深度上想办法、在精度上做文章、在温度上下功夫,把“走”出来的问题、“访”出来的需求变成责任清单,实施课题攻关,推动事要解决,以职工看得见、感受深、能检验为标准,深入开展服务职工实事项目,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参考文献:
[1]钱玮玮. 疫情时期如何发挥党政工团的优势[J]. 河北企业,2022(9):121-123.
[2]高敏. 浅谈国有企业工会组织如何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J]. 当代工人(C版),2022(4):44-45.
[3]王剑峰. 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建设创新型企业[J]. 当代工人(C版),2022(4):50-51.
[4]于芳涛. 工会精准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煤炭工业,2022(8):76-77.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