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怎样写权利要求书

来源:好走旅游网
 怎样写权利要求书

吴疆律师

一、简介

一项专利一经授权,其专利权保护范围既已确定,保护范围依 专利申请文件内容 确定。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均保护技术方案。我国《专利法》规定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为:

以 《权利要求书》确定的技术方案 为准。《说明书》及《附图》仅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可见,《权利要求书》内容 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核心。

二.权利要求书组成 及 技术特征

权利要求书由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组成;有的仅有独立权利要求。每项“权利要求”由“技术特征” 构成。 “技术特征”指技术方案的基本组成部分,比如对于机械类发明,“技术特征”是指构成机械的基础构件和基础构件之间的构成关系。如“自动伸缩圆珠笔”,技术特征包括:1.笔管、2.笔芯、3.弹簧(或称弹性部件)、4.按钮(控

制笔芯伸缩)、5.笔芯弹簧间承载机构五个基础构件及五个基础构件之间的关系。 三.权利要求书表达要求

如果权利要求书中包含了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则要求对权利要求作递进地表达。即后面从属权利要求总比之前的独立权利要求呈更具体或又加入新的技术特征,有效地表达更具体或效果更优化的独创。 如“自动伸缩圆珠笔” 的从属权利要求要求保护优化方案“多笔芯自动伸缩功能”,其即需要在独立权利要求基础上,尤其对于基础构件5.笔芯弹簧间承载机构进行适用于“多笔芯操作”的具体表述;诸如:笔芯弹簧间承载机构(5)开有多孔,每孔由不同笔芯单独穿过等等表达。

四、独立权利要求 和从属权利要求 定义及功能 首先对发明或实用新型创新作概括地、整体地表达,即表述在独立权利要求中。 1.独立权利要求

从整体上反映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记载实现发明目的 必不可少的技术特征 的权利要求称为 独立权利要求;独立权利要求往往非常重要,其在专利申请文件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精确、恰当地表达出一项发明或实用新型的独立权利要求可以说一项专利申请成功了一大半。

2.从属权利要求

引用独立权利要求或者别的从属权利要求,并用 附加的技术特征 对它们作进一步限定的权利要求称为 从属权利要求。

从属权利要求应当用 “附加的技术特征”(附加的技术特征是指独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的 “最佳实施方案”<一般体现在具体数据尺寸、形状上> 或 在独立权利要求技术方案基础上的 “加入或拓展创新”), 对所引用的权利要求作进一步地拓新,均为体现:在独立权利要求技术方案基础之上的“有效独创”;但从属权利要求均从属于其独立权利要求,其保护范围均窄于独立权利要求。

准确的从属权利要求可以起到在以后可能出现的 答复审查中弥补独立权利要求要求保护范围过大过宽的缺陷,使申请成功授权的作用。 五.独立权利要求构成 1.必要技术特征

独立权利要求应当从整体上反映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记载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必要技术特征”是指,发明或者实用新型 为解决技术问题 所必不可少的技术特征,其总和足以构成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足以解决技术问题,使之区别于本领域已知的所有现有技术。

2.独立权利要求

一般的,独立权利要求由两部分组成:前序部分和特征部分:

(1)前序部分(即共有必要技术特征部分):写明要求保护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主题名称和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主题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

(2)特征部分(即区别必要技术特征部分):使用“其特征是……”或者类似的用语,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区别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技术特征。这些特征和前序部分写明的特征合在一起,限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如果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性质不适于用上述方式表达的,独立权利要求可以用其他方式撰写。 六.从属权利要求构成 1.从属权利要求

一般,从属权利要求包括引用部分和限定部分: (1)引用部分:写明引用的权利要求的编号及其主题名称;

(2)限定部分: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发掘发明或实用新型的 “有效独创”。 2.从属权利要求的引用要求

从属权利要求只能引用在前的权利要求。引用两项以上权利要求的多项从属权利要求,只能以择一方式引用在前的权利要求,并不得作为另一项多项从属权利要求的基础。 七.权利要求书具体撰写 1.内容要求

权利要求内容应以说明书为依据,其技术方案(即保护范围)应得到说明书支持,即技术方案应在说明书中有所体现,与说明书内容相互结合匹配。

2.格式要求

(1) 权利要求书的文字书写、纸张要求与说明书相同,也应当使用专利局的统一表格。

(2)权利要求书是一个独立文件,应与说明书分开书写,单独编页。

(3)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技术名词、术语应与说明书中一致。权利要求书中可以有化学式、数学式,但不能有插图。除绝对必要,不得引用说明书和附图,即不得用“如说明书所述的……”或“如图所示的……”的方式撰写权利要求。为了表达清楚,权利要求书可以引用设备部件名称和附图标记。

(4) 权利要求应当说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清楚、简要地表达请求保护的范围。其中的技术特征可以引用说明书附图中相应的附图标记,这些附图标记应当置于括号中,“如……内筒壁( 3 )内安装设置有轮轴( 13 )的支架( 12 ) ,支架( 12 )与风筒相连接……”。

(5) 一般情况下一件专利申请只有一项独立权利要求。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符合合案申请要求的几项发明或实用新型可以在一件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提出;比如新产品和制作方法之间,这时权利要求书中可以有两项独立权利要求(一个为新产品独立权利要求,一个为方法独立权利要求)。每一个独立权利要求可以有若干个从属权利要求。有多项权利要求的应当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编号时独立权利要求应排在前面,它的从属权利要求紧随在后面。

3.写作要求

(1) 一项权利要求要用一句话表达,中间可以有逗号、顿号、分号,但不能有句号,以强调其意思的不可分割的单一性和独立性。

(2)权利要求起始端不用书写发明或实用新型名称,可以直接书写第1项独立权利要求,它的从属权利要求从序号2往下顺序排列。发明或实用新型有两项以上独立权利要求的,则各自的从属权利要求应分别写在各独立权利要求之后。

(3)同一构思的两项发明或实用新型可以合案申请,因而可能存在两项独立权利要求。这时应当确定一项为主要的,作为第一项独立权利要求;另一项排在后面成为与第一项独立权利要求平行的、有独立的法律意义的权利要求。例如,一项产品发明和制造该产品的方法发明可以合案申请,这时一般常常把产品作为权利要求1,其后跟随若干个产品的从属权利要求,例如权利要求2、权利要求3等,然后再依次排列方法独立权利要求和方法的从属权利要求。

举例如下:

(19)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101259355B (45)授权公告日 2010.06.09

(21)申请号 CN200810015711.0

(22)申请日 2008.04.24

(71)申请人 郭峰

地址 271000|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财源街金桥小区5号楼3单元502室

(72)发明人 郭峰;郭金;郭光

(74)专利代理机构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振忠 (54)发明名称 湿式除尘风机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式除尘风机,它包括风筒,风筒由外筒壁和开设有若干个通孔的内筒壁组成,外筒壁和内筒壁之间有夹层空腔;外筒壁的底部开设有过水口,积水盒与外筒壁下部相连接,并与过水口相对应,积水盒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内筒壁内安装设置有轮轴的支架,支架与风筒相连接,支架设置在喷水嘴与风机叶轮之间,至少一个分离叶轮安装在轮轴上。本发明在实际应用当中具有除尘效率高、运行成本低、节能效果显著、无须经常维护的优点,彻底解决了因滤网而存在的除尘系统阻力大、风量处理能力差,所吸附的粉尘量直接影响到风机电机负荷量增大,以及出现堵塞现象而容易导致风机电机被烧毁的问题,保证了风机电机的运行安全和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

1 .湿式除尘风机,它包括风筒,风筒内的前部安装喷水嘴( 5a )、中部安装设有风机叶轮( 14 )的电机( 15 ) ;风筒上开设通口( lb ) ,设有散热口的防护壳( 16 )设置在风筒内,并与风筒相连接,防护壳( 16 )的散热口与通口( 1b )对应相通,电机( 15 )安装在防护壳( 16 )内,其特征在于:风筒由外筒壁( 1 )和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3a )的内筒壁( 3 )组成,外筒壁( 1 ) 和内筒壁( 3 )之间有夹层空腔( 2 ) ;外筒壁( 1 )的底部开设有过水口( la ) ,积水盒( 6 )与外筒壁( 1 )下部相连接,并与过水口( 1a )相对应,积水盒( 6 )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 6a ) ;内筒壁( 3 )内安装设置有轮轴( 13 )的支架( 12 ) ,支架( 12 )与风筒相连接,支架( 12 )设置在喷水嘴( 5a )与风机叶轮( 14 )之间,至少一个分离叶轮( 11 )安装在轮轴( 13 )上。 ——独立权利要求、 其下为从属权利要求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湿式除尘风机,其特征在于:内筒壁( 3 )的内壁上连接至少一个集水环。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湿式除尘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环包括一级集水环 ( 22 )和二级集水环( 22a )。

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湿式除尘风机,其特征在于:防护壳( 16 )设置在风筒的内筒壁( 3 )内,防护壳( 16 )与内筒壁( 3 )相互之间有间隔;由若干个一级导流叶片( 21 )并呈圆周排列组成的第一导流器设置在防护壳( 16 )与内筒壁( 3 )之间的间隔内,各一级导流叶片 ( 21 )的外侧端分别与内筒壁( 3 )相连接、里侧端分别与防护壳( 16 )相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或 4 所述的湿式除尘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集水环( 22 )设置在第一导流器的后侧位置,其相互之间有间隔。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湿式除尘风机,其特征在于:内筒壁( 3 )上设置有由若干个二级导流叶片( 21a )并呈圆周排列组成的第二导流器,各二级导流叶片( 21a )的外侧端分别与内筒壁( 3 )相连接、里侧端分别与圆形档风板( 23 )相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3 或 6 所述的湿式除尘风机,其特征在于:第二导流器设置在防护壳( 16 )的后部,第二

导流器的后侧位置设置二级集水环( 22a ) ,其相互之间有间隔。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湿式除尘风机,其特征在于:支架( 12 )上安装电机,电机与至少一个分离叶轮( 11 )相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湿式除尘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环的截面为直角板形状。

10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湿式除尘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水环的截面为圆弧板形状。

每个 “技术特征” 之后如:电机( 15 )中的15为附图标记,标记在附图相应位置。说明书附图如下:

说 明 书

湿式除尘风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矿山井下去除作业面环境空气中粉尘的湿式除尘风机。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矿山井下及隧道施工等粉尘污染比较严重的场地,大都采用过滤式除尘装置对其工作环境中的

粉尘进行过滤处理,以此来净化作业面的环境空气,达到有效保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目的。此种过滤式除尘装置是采取对作业面环境内的含尘空气经过滤器的反复循环方式,即:含尘空气在水雾作用下,凝聚形成尘水混合物,经过滤器过滤后再进行脱水处理后排出。其存在的问题是:一、因过滤器由多层滤网构成,其网孔极小,它虽然能够满足除尘效果,但使除尘系统阻力加大、风量处理能力及除尘效率大大降低,并使风机电机的负荷增大,导致能耗较大、运行成本较高;二、随着除尘时间的变化,过滤器上所吸附的粉尘越来越多,使其风量处理能力越来越低,这不仅严重影响除尘效果,而且会引起风机电机的负荷越来越大,能耗越来越高,如果过滤器出现堵塞情况时,容易导致风机电机被烧毁;三、因除尘装置是在粉尘含量较高的环境下运行,其过滤器在较短时间内则会聚集大量粉尘,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清洗或更换,其使得维护工作相当繁重。中国专利200620110815.6公开了一种湿式旋流除尘器,它采取的过滤除尘段方式同样存在上述过滤式除尘装置的弊端。 [0003] 如何能够无须采取过滤器形式来达到有效去除含尘空气中粉尘的目的,由此既能够减少除尘系统阻力、保证风量处理能力,又能够从根本上确保风机电机始终保持恒定负荷,有效节约了能源,并且无须经常维护,是目前有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式除尘风机,它无须采取过滤形式即可达到有效去除含尘空气中粉尘的目的,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除尘系统阻力较大、风量处理能力及除尘效率较低、能耗较高、容易烧毁风机电机及维护工作繁重的问题。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湿式除尘风机,它包括风筒,风筒内的前部安装喷水嘴、中部安装设有风机叶轮的电机;风筒上开设通口,设有散热口的防护壳设置在风筒内,并与风筒相连接,防护壳的散热口与通口对应相通,电机安装在防护壳内,风筒由外筒壁和开设有若干个通孔的内筒壁组成,外筒壁和内筒壁之间有夹层空腔;外筒壁的底部开设有过水口,积水盒与外筒壁下部相连接,并与过水口相对应,积水盒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内筒壁内安装设置有轮轴的支架,支架与风筒相连接,支架设置在喷水嘴与风机叶轮之间,至少一个分离叶轮安装在轮轴上。

[0006] 为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内筒壁的内壁上连接至少一个集水环。所述集水环包括一级集水环和二级集水环。防护壳置在风筒的内筒壁内,防护壳与内筒壁相互之间有间隔;由若干个一级导流叶片并呈圆周排列组成的第一导流器设置在防护壳与

内筒壁之间的间隔内,各一级导流叶片的外侧端分别与内筒壁相连接、里侧端分别与防护壳相连接。所述一级集水环设置在第一导流器的后侧位置,其相互之间有间隔。内筒壁上设置有由若干个二级导流叶片并呈圆周排列组成的第二导流器,各二级导流叶片的外侧端分别与内筒壁相连接、里侧端分别与圆形档风板相连接。第二导流器设置在防护壳的后部,第二导流器的后侧位置设置二级集水环,其相互之间有间隔。支架上安装电机,电机与至少一个分离叶轮相连接。所述的集水环的截面为直角板形状。所述的集水环的截面为圆弧板形状。

[0007] 本发明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因风筒内安装的分离叶轮,巧妙利用了风机叶轮转动所产生的抽吸负压而转动,它能够促使含尘空气中的粉尘与水雾得到混合并形成含尘液滴,并能够使含尘液滴产生高速旋转运动,以此强化水雾雾粒与含尘空气中粉尘的冲突,提高对细微粉尘的捕获率,并且分离叶轮所产生的离心力能够将含尘液滴抛到内筒壁上,含尘液滴经通孔进入夹层空腔并落入积水盒后被排出,所以它不仅能够将含尘空气进行初级净化,而且还节约了电能;

[0008] 因第一导流器产生的旋流离心力能够再次促使含尘空气中的粉尘与水雾得到充分混合,并使其产生高速旋转运动,以此再次强化水雾雾粒与含尘空气中粉尘的冲

突,大大提高了对细微粉尘的捕获率,并且第一导流器所产生的旋流离心力能够将含尘液滴抛到内筒壁上,含尘液滴经通孔进入夹层空腔并落入积水盒后被排出,所以它能够将经初级净化空气中的细微粉尘进行再次分离,使该空气再次得到净化;

[0009] 因在第二导流器产生旋流离心力的作用下,进一步将剩余少量粉尘与水雾混合,并使其进一步产生高速旋转运动,以此进一步强化水雾雾粒与含尘气体中粉尘的冲突,进一步提高了对细微粉尘的捕获率,并且第二导流器所产生的旋流离心力能够将含尘液滴抛到内筒壁上,含尘液滴经通孔进入夹层空腔并落入积水盒后被排出,所以它能够将经再次净化空气中的细微粉尘进行进一步分离,使该空气进一步得到净化;

[0010] 因风筒由外筒壁和开设有若干个通孔的内筒壁组成,外筒壁和内筒壁之间有夹层空腔,并且在外筒壁的底部连接彼此相通的积水盒,积水盒上开设有排水口,所以它能够将进入夹层空腔内的含尘污水排出;

[0011] 因内筒壁的内壁上分段设置至少一个集水环,它能够将内筒壁内表面上的含尘水流通过集水环的收集后,有规则地流入积水盒而被排出,起到了减少空气中水分含量的作用,以避免出风口排出的空气存在湿度过大的问题。

[0012] 本发明一改只有采取过滤网形式方能去除含尘空气中粉尘的传统理念,独特运用分离叶轮形式即能够使含尘空气与水雾形成含尘液滴被排出的除尘形式,从根本上替代了滤网式过滤器,它在实际应用当中具有除尘效率高、运行成本低、节能效果显著、无须经常维护的优点,彻底解决了因滤网而存在的除尘系统阻力大、风量处理能力差,所吸附的粉尘量直接影响到风机电机负荷量增大,以及出现堵塞现象而容易导致风机电机被烧毁的问题,从根本上保证了风机电机的运行安全和工作效率。本发明是除尘技术的一次革命,广泛应用于矿山井下能够产生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本发明的湿式除尘风机,它包括风筒,风筒内的前部安装喷水嘴5a、中部安装设有风机叶轮14的电机15;风筒上开设通口1b,设有散热口的防护壳16设置在风筒内,并与风筒相连接,防护壳16的散热口与通口1b对应相通,电机15安装在防护壳16内,风筒由外筒壁1和开设有若干个通孔3a的内筒壁3组成,外筒壁1和内筒壁3之间有夹层空腔2;外筒壁1的底部开设有过水口1a,积水盒6与外筒壁1下部相连接,并与过水口1a相对应,积水盒6

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6a;内筒壁3内安装设置有轮轴13的支架12,支架12与风筒相连接,支架12设置在喷水嘴5a与风机叶轮14之间,至少一个分离叶轮11安装在轮轴13上。内筒壁3的内壁上连接至少一个集水环。所述集水环包括一级集水环22和二级集水环22a。防护壳16设置在风筒的内筒壁3内,防护壳16与内筒壁3相互之间有间隔;由若干个一级导流叶片21并呈圆周排列组成的第一导流器设置在防护壳16与内筒壁3之间的间隔内,各一级导流叶片21的外侧端分别与内筒壁3相连接、里侧端分别与防护壳16相连接。所述一级集水环22设置在第一导流器的后侧位置,其相互之间有间隔。内筒壁3上设置有由若干个二级导流叶片21a并呈圆周排列组成的第二导流器,各二级导流叶片21a的外侧端分别与内筒壁3相连接、里侧端分别与圆形档风板23相连接。第二导流器设置在防护壳16的后部,第二导流器的后侧位置设置二级集水环22a,其相互之间有间隔。支架12上安装电机,电机与至少一个分离叶轮11相连接。所述的集水环的截面为直角板形状。所述的集水环的截面为圆弧板形状。 [0015] 实施例1

[0016] 本发明的风筒内的前部位置安装喷水嘴5a、中部位置安装设有风机叶轮14的电机15;风筒上开设通口1b,设有散热口的防护壳16设置在风筒内,并与风筒相连

接,通口1b与防护壳16的散热口对应相通,电机15安装在防护壳16内。风筒是由外筒壁1和开设有若干个通孔3a的内筒壁3组成,外筒壁1和内筒壁3之间有夹层空腔2;外筒壁1的底部开设有过水口1a,积水盒6与外筒壁1下部相连接,并与过水口1a相对应,积水盒6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6a;内筒壁3内安装设置有轮轴13的支架12,支架12与风筒相连接,支架12设置在喷水嘴5a与风机叶轮14之间,两个分离叶轮11分别安装在轮轴13上。喷水嘴5a与水源管道5相接。喷水嘴5a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 [0017] 工作时,当含尘空气从风筒前端的进风口4进入风筒内,风机叶轮14通过电机15旋转产生气流时,分离叶轮11则在该气流的作用下旋转,使被吸入风筒内的含尘空气与喷水嘴5a喷出的水雾形成含尘液滴,该含尘液滴在分离叶轮11产生的离心作用下,被抛到开设有若干个通孔3a的内筒壁3上,此时含尘液滴通过通孔3a进入夹层空腔2并落入积水盒6后通过排水口6a被排出。含尘空气经此初级净化后从风筒后端的出风口4a排出。经初级净化后的除尘效率能够达到70-80%以上。 [0018] 实施例2

[0019]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风筒内两个分离叶轮11的后部位置分别设置多个集水环,其相互之间有间隔,多个集水环分别与内筒壁3的内壁相连接,它能够使内筒壁

3内壁上的含尘水流通过集水环的收集后,有规则地流入积水盒6而被排出。集水环能够起到减少空气中水分含量的作用,以避免出风口4a排出的空气湿度过大。 [0020] 实施例3

[0021]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防护壳16与内筒壁3相互之间的间隔内,设置有由若干个一级导流叶片21并呈圆周排列组成的第一导流器,其各一级导流叶片21的外侧端分别与内筒壁3相连接、里侧端分别与防护壳16相连接;并且在第一导流器的后侧位置分别设置两个一级集水环22,其相互之间有间隔。第一导流器所产生的旋流离心力能够再次将含尘液滴抛到开设有若干个通孔3a的内筒壁3上,含尘液滴则通过通孔3a进入夹层空腔2并落入积水盒6后通过排水口6a排出;另外,内筒壁3内壁表面上的含尘水流通过两个分段设置的一级集水环22收集后再通过排水口6a排出。第一导流器能够使初级净化空气中剩余的少量细微粉尘与水雾再次得到混合,并再次产生高速旋转运动,再次强化了水雾雾粒与含尘气体中少量细微粉尘的冲突,从而大大提高了对少量细微粉尘的捕获率,最终将初级净化空气中的少量细微粉尘进行再次分离,使该空气再次得到净化后从出风口4a排出。一级集水环22能够起到减少空气中水分含量的作用,以避免出风口4a排出的空气湿度过大。经此处理后的除尘效率能够达到90-95%以上。

[0022] 实施例4

[0023] 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3的基础上,在第一导流器和一级集水环22的后侧位置,设置由若干个二级导流叶片21a并呈圆周排列组成的第二导流器,各二级导流叶片21a的外侧端分别与内筒壁3相连接、里侧端分别与圆形档风板23相连接;并且在第二导流器的后侧位置设置两个二级集水环22a,其相互之间有间隔。第二导流器所产生的旋流离心力能够进一步将含尘液滴抛到开设有若干个通孔3a的内筒壁3上,含尘液滴则通过通孔3a进入夹层空腔2并落入积水盒6后通过排水口6a排出;另外,内筒壁3内壁表面上的含尘水流通过两个分段设置的二级集水环22a收集后再通过排水口6a被排出。第二导流器能够使再次净化空气中剩余的极少量细微粉尘与水雾得到进一步的混合,并进一步产生高速旋转运动,以此进一步强化了水雾雾粒与含尘气体中极少量细微粉尘的冲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极少量细微粉尘的捕获率,最终将空气中的极少量细微粉尘进行进一步分离,使该空气进一步得到净化后从出风口4a排出。二级集水环22a能够进一步减少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以避免出风口4a排出的空气湿度过大。经此处理后的除尘效率能够达到99%以上。 [0024] 实施例5

[002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另外再在支架12上

安装电机,该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两个分离叶轮11相连接,使两个分离叶轮11直接靠电机来驱动旋转,以此能够根据粉尘特性、除尘情况的不同,通过控制装置来调节该电机的转速,使其对含尘空气的分离效果更好。

[0026] 综上所述风筒内分别设置的分离叶轮11、第一导流器、一级集水环22、第二导流器、二级集水环22a,根据工作环境、粉尘特性、除尘效果及排出空气湿度的不同,可适当增加或减少所设置的数量;其安装位置也可适当调整,以达到本发明理想的除尘及去湿效果。

[0027] 集水环的截面也可为直板形状,以及圆形、半圆形状。传动装置及控制装置为公知技术。

[0028]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不仅限于本实施例记载的实施方式,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完成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0029] 本发明未详细描述的技术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引用文献:ZL200810015711.0号发明专利授权全文。 备注:特别对形成ZL200810015711.0号发明专利授权文本的专利代理人:张振忠,及其他相关人员致以谢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