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江苏丰义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抹 灰 工 程 施 工 方 案
编 制:张祖仁
审 核:徐志祥
审 批:梁敬贞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2
、
《
预
拌
砂
浆
应
用
规
程
》
JGJ/T 223—2010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扬州市开发东路南侧,汤汪路小学西侧。由扬州华亨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江苏扬建集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扬州建兴监理有限公司;江苏丰义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本工程外墙面为18厚DP M15防水砂浆,内墙为18厚DP M5水泥砂浆。 三、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1、项目部组织技术、生产人员熟悉图纸,认真学习掌握施工图的内容、要求和特点;熟悉各部位的材质和抹灰标高。
2、根据高程弹出各层的建筑1米线。
3、施工前,对各施工班组做好技术和安全交底。 、主要材料和机具准备 1、成品砂浆就位。
2、成品砂浆储料罐、抹灰工具、操作马镫、检测工具、
、作业条件
1、施工人员就位、基层墙体砌筑完毕、钢丝网钉设完毕、烟道安装完毕、墙面喷浆完毕。
2、结构工程全部完成,并经有关部门验收,达到合格标准。 3、砖墙、混凝土墙、加气混凝土墙基体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等,应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
4、结构施工时墙面上的预留孔洞应提前堵塞严实,将柱、过梁等凸出墙面的混凝土剔平,凹处提前刷净,用水洇透后,再用DP M5水泥砂浆或DP M15水泥混合砂浆分层补衬平。
5、加气混凝土表面缺棱掉角需分层修补。做法是:先洇湿基体表面,刷掺水量10%的108胶水泥浆一道,紧跟抹DP M15混合砂浆,每遍厚度应控制在7~9mm。
6、抹灰前应检查基体表面的平整,以决定其抹灰厚度。抹灰前应在大角的两面、阳台、窗台、旋脸两侧弹出抹灰层的控制线,以作为打底的依据。 四、施工要点 工艺流程:
墙面清理浇水→钢板网安装→墙面喷浆→吊垂直抹灰饼→做护角→墙面充筋→抹底子灰→抹罩面灰→养护。
1、墙面清理浇水:砖墙、混凝土墙、加气混凝土墙基体表面的灰尘、污垢
和油渍等,应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
2、安装钢板网:楼梯间填充墙及顶层加气块墙满贴钢丝网;其余两种墙体交接处钉300宽钢丝网,钢丝网压混凝土墙、梁、柱15cm,线槽部位钉比线槽宽300的钢丝网。
3、墙面喷浆:用喷浆机把调和好浆料均匀的喷涂在墙面上,并洒水养护。 4、吊垂直抹灰饼:按基层表面平整垂直情况,吊垂直、套方找规矩,经检查后确定抹灰厚度,但最少不应小于5mm。墙面凹度较大时要分层衬平,操作时先抹上灰饼再抹下灰饼;要求抹灰饼的时候必须根据控制线进行找方,不得出现房间大小头、并必须符合《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规程》,以确定下灰饼的正确位置,用靠尺板找好垂直度与平整度。灰饼宜抹成5cm见方形状。
室内净开间、进深空间尺寸偏差和极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空间尺寸的允许偏差值和允许极差值
项目 允许偏差(mm) 允许极差(mm) 检查方法 净开间、进深 ±10 15 用激光测距仪辅以钢卷尺 5、做护角:室内墙面的阳角、柱面的阳角和门窗洞口的阳角,应用DP M15砂浆打底与所抹灰饼找平,待砂浆稍干后,再用901胶素水泥膏抹成小圆角;每侧宽度不小于5cm。
6、墙面充筋:填充墙浇水浸湿后,用与抹灰层相同砂浆充筋,充筋的根数应根据房间的宽度或高度决定,一般筋宽为5cm,可充横筋也可充立筋,根据
施工操作习惯而定。
7、墙面材料:厨房、卫生间、外墙底层灰5-7厚DP M15砂浆;面层灰10厚DP M15水泥砂浆。其余房间底层灰5-7厚DP M5砂浆;面层灰10厚DP M5砂浆。所有天棚不抹灰。室内房间大小头不得大于10,且房间净尺寸须大于**50。抹灰厚度可根据现场适当调整。
8、门窗洞口抹灰:严格控制门窗的抹灰厚度,门洞两侧的抹灰厚度应为15mm、门洞顶为20mm。
9、抹底子灰:一般情况下充完筋2h左右就可以抹底灰,抹灰时先薄薄地刮一层,接着分层装档、找平,再用大杠垂直、水平刮找一遍,用木抹子槎毛。然后全面检查底子灰是否平整,阴阳角是否方正,管道处灰是否挤齐,墙与顶交接是否光滑平整,并用托线板检查墙面的垂直与平整情况。有钢丝网部位,抹灰由外向内挤压,将灰浆压入网片与基层粘结牢固,网片边缘接茬处,应固定压服,不得有翘边或弹出现象。抹灰后应及时将散落的砂浆清理干净。
10、抹罩面灰:当底灰六、七成干时,即可开始抹罩面灰(如底灰过干应浇水湿润)。罩面灰应二遍成活,厚度约10mm,最好两人同时操作,一人先薄薄刮一遍,另一人随即抹平,待抹罩面灰六、七成干时,在两种墙体材料交接处压入网格布,用铁抹子来回抹压达到网格布似露非露程度。按先上后下顺序进行,再赶光压实,然后用铁抹子压一遍,最后用塑料抹子压光,随后用毛刷蘸水将罩面灰污染处清刷干净。
11、养护:墙面抹灰完毕后及时的精心养护,要求抹灰后4天时间必须进行浇水养护,每天不少于2遍。 五、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
1、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有效运行的质量保证体系。在政府质量监督部门、业主、监理及集团质量部、技术部的监督指导下,项目部内部形成一个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制订严格的施工质量管理、验收制度。
坚持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制度;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评比,并进行相应奖罚;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教育,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坚持对各施工班组的样板引路制度;制订工序检查验收程序、制度;制订成品保护制度。
制订科学的施工预控和过程控制措施。
全体技术、质量人员认真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单位联系解决;及时将设计变更通知到施工人员;认真编制施工方案、技术交底;通过交底会,口头或书面向操作人员交底,让操作人员对自己要完成的项目事先心中有数;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找出难点。组织质量攻关,研究质量通病,采取预防措施;施工过程中做好测量、试验、计量等技术保障和复合工作,提供准确无误的数据,每个部位每次测量放线完成后,必须坚
持责任复合验线,根据规程由技术、质量、监理复合验线的准确。 六、成品保护
1、推小车或搬运东西时,要注意不要损坏口角和墙面。抹灰用的大杠和铁锹把不要靠在墙上。严禁蹬踩窗台,防止损坏其棱角。
2、拆除脚手架要轻拆轻放,拆除后材料码放整齐,不要撞坏门窗、墙角和口角。
3、要保护好墙上的预埋件。墙上的电线槽、盒、水暖设备预留洞等不要随意抹死。
4、抹灰层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水冲、撞击、振动和挤压,以保证灰层有足够的强度。
5、要注意保护好楼地面面层,不得直接在楼地面上拌灰。 七、安全文明与环保措施
1、室内抹灰采用高凳上铺脚手板时,宽度不得少于两块(50cm)脚手板,间距不得大于2m,移动高凳时上面不得站人,作业人员最多不得超过2人。高度超过2m时,应由架子工搭设脚手架。
2、室内施工使用手推车时,拐弯时不得猛拐。
3、作业过程中遇有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拉接,未经领导同意,严禁拆除。必要时由架子工负责采取加固措施后,方可拆除。
4、采用井子架、龙门架、外用电梯垂直运输材料时,卸料平台通道的两
侧边安全防护必须齐全、牢固,吊盘(笼)内小推车必须加挡车掩,不得向井内探头张望。
5、脚手板不得搭设在门窗、暖气片、洗脸池等承重的物器上。 6、夜间或阴暗作业,应用36V以下安全电压照明。
7、使用现场搅拌站时,应设置施工污水处理设施。施工污水未经处理不得随意排放,需要向施工区外排放时必须经相关部门批准方可排放。
8、施工垃圾要集中堆放,严禁将垃圾随意堆放或抛撒。施工垃圾应由合格处置单位组织处置,严禁随意处置。
9、现场搅拌站四周应密封,防止扬尘。
10、清理现场时,严禁将垃圾杂物从窗口、洞口、阳台等处采用抛撒运输方式,以防造成粉尘污染。
11、施工现场应设立合格的卫生环保设施,严禁随处大小便。
12、施工现场使用或维修机械时,应有防滴漏油措施,严禁将机油滴漏于地表,造成土壤污染。清修机械时,废弃的棉丝(布)等应集中回收,严禁随意丢弃或燃烧处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