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冯桂芬 2、北洋 3、江南 4、张之洞 5、时务报 6、仁学 7、四川 8、镇南关 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0、二次革命 11、李大钊 12、五四运动 13、马克思学说 14、香港海员 15、四一二 16、封建的 17、毛泽东 18、左倾冒险主义 19、井冈山 20、陕北 21、九一八
22、伪满洲国 23、冯玉祥 24、瓦窑堡 25、重庆谈判 26、晋绥干部 27、国营经济 28、1953年 29、重工业 30、 三大改造 多选题
31 天朝、资政新篇 32、近代业、海陆军、新式学堂 33、军事、组织 34、全选 35、统一战线、武装斗争、自身建设 36、十大关系、中国八大、人民内部矛盾 37、主观、宗派、官僚 38、全选 39、调整、巩固、充实 40、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简答题
41题:1905年-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意义是什么?
答:这场大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 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第二,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虽的壮大。这个胜利,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要不要革命,要不要推翻清政府。
二、要不要兴民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三、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平均地权”。
42题 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目标和战略方针是什么?
答:北伐的直接目标是打倒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北伐军在以加伦为首的苏联军敦顾问的建议下,制定?/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首先以主力进军两湖,消灭吴佩挈;然后引兵东向,消灭孙传芳;最后.?北上解决张作霖。至:乡27年春,北伐军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就基本摧毁了吴佩孚、孙传芳两部主力,控制了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安徽全省和江苏、河南部分地区,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歌声响彻大江南北。
/1.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帝内容,同时主张各民族平等。2.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有。3.民生主义在平均地权的基础上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原则。4.民生主义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我所知道的就这么多哈
43正义战争,抗日战争的力量源泉众志成城,打造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人民战
争,陷敌于抗战的汪洋大海得道多助,世界各国人民广泛同情和支援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国的事,也是亚洲的事,世界的事。抗日战争中中国获得的同情与援助体现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力量间的相互协作,体现出国际主义精神,对中国抗战的胜利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4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国家要从多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经济成份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共同纲领还指出:“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单位,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营的积极性,并扶助其发展。根据必要和可能,鼓励私人资本向阎家资本主义发展。”
45、从1951年9月全国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以后,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1953年又进入了以发展初级社为重点的阶段,1956年转入以发展高级社为中心的合作化高潮,至年底基本上实现了高级合作化,我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胜利把汪洋大海的小农个体经济改
论述题
46;答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是:
第一,资本一带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第三,中国 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第四,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 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设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一带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第五,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第六,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1952年我国开展的\"五反“运动的内容是什么1952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要求一考工人阶级,团结守法的资本家及其他市民,揭露违法资本家的无毒行为。
答案2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 (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二者的关系: 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 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
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7题 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的问题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3)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4)全会决定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领导机构和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5)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答案2: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一系列重大的决议。(1)全会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全会全面纠正了自1957年以来党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发生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恢复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2)全会完成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3)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组织路线,决定拨乱反正,并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4)从党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来说,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综上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也是共和国历史上一次伟大转折,它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