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过程,形成( A 四个阶段。 A、绝对集中、绝对分散、相对集中、相对分散 B、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 C、相对集中、绝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 D、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绝对分散、相对分散 2、城市建设用地的坡度不能小于(B 。 A、0.2% B、0.3% C、0.4% D、0.5%
3、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CDE 。 A、本年迁入人口数 B、本年迁出人口数 C、本年出生人口数 D、本年死亡人口数 E、年平均人数
4、城市干道网类型有( ACDE。 A、方格网式 B、主辅线式
C、环行放射式 D、自由式 E、混合式
5、我国城市规划的控制作用主要是通过( A 制度来得到保证的。 A、一书两证 B、引导和控制 C、管理 D、法规
6、岩石受二氧化碳、硫酸盐、氯等化学成分的地下水侵蚀,内部形成空洞,这种现象称为( AC 。
A、岩溶 B、风化 C、喀斯特 D、侵蚀 E、冲沟
7、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归纳起来是( A 。
A、低速让高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适当分离 B、高速让低速,主要让次要,交通性让生活性 C、低速让高速,主要让次要,交通性让生活性
D、高速让低速,次要让主要,生活性让交通性,适当分离 8、大城市乘客平均换乘系数应不大于( A 。 A、1.5 B、1.3 C、1.2 D、1.4
9、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建立了( B 个经济特区。 A、3 B、4 C、5 D、14
10、下列关于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有( ABCE 。 A、二者都是在明确长远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对特定地域的各项建设进行综合部署
B、二者的地域范围、规划内容的重点与深度有所不同
C、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城市与区域是“点”与“面”的关系 D、区域规划是城市规划内容的深入落实与具体化
E、在城市规划的具体落实过程中,有可能需要对区域规划做某些必要的调整和补充
11、关于城市规划实施的概念理解错误的一项为(D 。 A、城市规划的实施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B、城市规划的实施是政府的工作
C、城市规划涉及到公民、法人和社会团体的行为 D、城市规划的实施纯属政府管辖
12、《雅典宪章》中提出城市具有( ABE 四大功能区。 A、居住 B、工作 C、绿化 D、公共生活 E、游憩
13、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是( A 。 A、区位理论 B、社会进化论 C、社会均衡论 D、历史循环论
14、城市规划调查中所使用的最基本的手段是( A 。 A、现场踏勘或观察 B、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
C、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D、文献资料的运用
15、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 A 等组成。 A、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 B、取水工程、排放工程
C、取水工程、污水处理、净水工程 D、取水工程、污水处理、排放工程 16、行政机制的法律基础在于( A 。
A、政府机关享有的行政行为的羁束权限及自由裁量权限 B、一定规模人口和面积的地域空间 C、一个明确的上下级隶属关系的行政等级 D、政府机关享有的行政行为的羁束权限
17、下列关于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 A、城市进程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过程 B、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就是城市化的过程 C、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大 D、社会发展依赖于城市化进程 18、城市对外交通包括( B。
A、城市道路交通、公路交通、铁路交通、城市水上交通
B、公路交通、铁路交通、水运交通、航空交通 C、城市轨道交通、城市水上交通、公路交通 D、公路交通、城市水上交通、城市轨道交通
19、下面四项中,不是城市物质环境构成要素的是( D 。 A、公共设施 B、基础设施 C、非公共领域
D、学校、医院、政府等单位所属设施 20、城市规划行政行为合法应具备( BCD 。 A、行政行为主体合理 B、行为的权限合法 C、行政行为的内容合法 D、行政行为符合法定形式 E、行政行为的客体合法
21、就一个城市而言,人口增长速度和发展规模是受( B 所支配的。 A、自然增长率 B、机械增长率
C、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 D、城市发展规模
22、关于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可表现在( AD 方面。 A、中心城市的经济职能具有多级性 B、每个中心城市可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C、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不受相关区域资源及其他条件的制约 D、中心城市与区域其他城市相互促进,相互于扰 E、中心城市与区域其他城市相互干扰,不相互促进 23、《雅典宪章》中提出的城市四大功能分区为(A 。 A、居住、工作、交通、游憩 B、工作、防御、居住、交通 C、居住、工作、商业、交通 D、防御、经济、居住、游憩
24、下列不属于城市货运交通枢纽的是( C A、城市仓库 B、铁路货站 C、单位专用停车库 D、水路货运码头
25、春兰集团将总部迁到上海,而生产基地仍留在泰州,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城市发生( A 变化。
A、空间经济结构重组
B、性质 C、区域地位 D、产业经济结构
26、下列不属于城市规划纲要内容的是( B 。 A、论证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依据和发展条件 B、确定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结构和布局 C、拟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D、论证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原则确定市域的城镇布局 27、中世纪欧洲城市的格局是( C 。 A、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 B、以广场、铜像和纪功柱为核心 C、以教堂为城市中心
D、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城市核心
28、城市规划的意义在于它对城市发展的指导和控制,其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 B 来实现。
A、对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合理布局 B、对城市空间尤其是土地使用的分配和安排 C、合理确定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D、确定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
29、铁路中间站的间距一般为( C km。 A、8~12 B、15~20 C、20~40 D、30~60
30、城镇体系包括的特征有( ABCD 。 A、群体性 B、关联性 C、层次性 D、开放性 E、多样性
31、城市规划编制的目的是为了( C ,即把预定的计划变为现实。 A、建设 B、管理 C、实施 D、未来的建设
32、下列不属于详细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的方法和步骤的是( D 。 A、设计等高线法 B、高程箭头法
C、纵横断面法 D、竖向综合法 33、烈度指的是( A 。
A、地震后受震地区地面影响和破坏的强烈程度 B、地震强度大小
C、弯曲突出处和断裂带交叉处 D、地震后地面的最大开裂度
34、城市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类型有( ABC 。 A、城市主要出入口的大型机动停车场 B、城市各类中心附近的市内机动车公共停车场 C、超级市场、大型城外游憩地的机动车停车场 D、城市各出人口的大型机动停车场
E、城市各类中心附近的市外机动车公共停车场 35、以下( C 项关于城镇体系含义的描述是错误的。 A、城镇体系属于一个区域 B、城镇体系是个城镇群体
C、城镇体系是相对集聚在一起的组合城镇 D、城镇群体之间有职能、等级、空间网络的关系 36、下面关于“田园城市”的论述有( C 项不妥。
A、田园城市实质上就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 B、通过田园城市来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田园城市绿地率,改善生态环境 D、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
37、在进行城市用地规划布局时,通常把工业区按当地盛行风向布置于生活居住区的( B 。
A、上风向 B、下风向
C、夏季最小风频的下风 D、边缘
38、工业城市的特征包括( BCD 。 A、生活多样化 B、资本集中 C、信息中心 D、文化复杂化 E、政治中心
39、下列属于城市取水工程设施的是( C 。
①城市水源;②取水构筑物;③自来水厂;④一级泵站;⑤二级泵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⑤
40、城市防灾措施可以分为( CD 。 A、公共性措施 B、技术性措施 C、政策性措施 D、工程性措施 E、经济性措施 41、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图纸不包括( CD 。 A、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 B、城市现状图 C、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图 D、地块划分图 E、近期建设规划图 42、下列有关城市规划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B 。 A、城市规划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纲领 B、城市规划的实施关系到城市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也关系到公民和法人和社会团体方方面 面的根本利益 C、实施城市规划是政府和城市规划师的事 D、城市规划是由政府来指引,城市规划师全权设计,不需其他人合作 43、城市道路衔接的原则,以下不正确的是( CD 。 A、低速让高速 B、次要让主要 C、交通性让生活性 D、新建的让已建的 E、适当分离
44、工业区与居住区的一般布置原则有( AC 。 A、工业区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 B、工业区位于最小风频的下风向 C、工业区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位 D、工业区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位 E、工业区应布置于生活区的上风位 45、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城市是( D 。 A、包含城市市区及近郊区在内的地域范围 B、总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非农业人口地区 C、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 D、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46、下列属于城市发展基本理论的是( CDE 。 A、城市工业化进程理论 B、城市基础理论 C、城市进化理论 D、增长极核理论 E、经济全球化理论 47、下列各项中,属于城市供热工程系统总体规划内容的是( ABE 。 A、预测城市热负荷 B、选择城市热源和供热方式
C、布局供热设施和供热管网 D、计算城市供热干管的管径 E、确定供热标准 48、影响级差地租的主要因素有以下(ACD 方面。 A、土地肥力 B、承载性 C、相对位置 D、开发程度 E、面积 49、地块控制性指标分为规定性和指导性两类,属于指导性指标的为( A 。 A、人口容量、建筑形式 B、用地面积、性质 C、容积率 D、建筑密度 50、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包括(ABC 。 A、保护文物特别丰富 B、具
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C、文物古迹主要分布在市区或郊区 D、有历史、科学价值,但无艺术价值 E、有重大的艺术价值,但无科学价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