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河南省医学科技成果获奖项目分析--以2009-2014年为例

来源:好走旅游网
・66・ 2015年5月第24卷第5期HENAN MEDICAL RESEARCH May 2015,Vo1.24,No.5 个月~4 a随访,其中有2例患者死亡,均为恶性肿 瘤,另有7例患者复发,再次给予手术治疗,随访至 今仍存活。由此表明,GIST采用手术治疗具有较好 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GIST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及诊断手 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2):10366— 10370. [2]胡其欣,高青.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展[J].世界华 人消化杂志,2012,20(22):2050—2057. [3] 买尔旦・赛力木,金钟,阿里旦・艾尔肯,等.胃肠道间质瘤的临 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4, 28(4):39—41. 段,因此,临床诊断中应当采用综合诊断的方式,避免 误诊、漏诊的发生,同时一旦发现,需及时给予手术治 疗,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常树建,石鑫,慈雪萍,等.胃肠道问质瘤97例临床病理特征分 [4] 许红英,司海鹏.胃肠道间质瘤的l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征分 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l(4):109—110. (收稿日期:2015—02—01) ・卫生管理・ 河南省医学科技成果获奖项目分析 ——以2009—2014年为例 李向旭 梁淑英 聂伟 河南郑州450003) 胡凯【关键词】 医学;科技成果;奖励;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R一012 (河南省医学科学院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5.05.035 医学科技成果的等级和多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 一共授予706项医学科技进步获奖项目,其中一等奖 204项,二等奖339项,三等奖163项。3个获奖等级 的总体占比分别为28.9%、48.02%和23.08%,如表1 所示。关于各年度3个获奖等级所占比例变化情况, 总体上,一等奖获奖比例处于上升态势,二等奖在 个国家和地区在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临床应用发展 领域上的先进程度,同时也和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医疗 水平紧密相关。2004年以来,河南省实施了卫生科技 “创新、引进、推广”发展战略,形成了大量医学科研成 果的同时也带动了河南省医学各相关学科及医学临床 技术的发展,最终使我省广大患者受益。本文通过对 2010年上升之后均处于下降趋势,三等奖获奖比例总 体较平稳。见图1。 表1 2009—2014年医学科技进步奖获奖等级和数量情况 我省2009—2014年医学科技成果获奖项目进行分析, 探寻我省医学科技发展现状和趋势,发现存在的问题, 为我省医学科技工作的优化发展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2009—2014年河南省医 学科技成果获奖项目档案和河南省医学科技成果管理 系统数据库,共706项获得过河南省医学科技成果奖 励项目的基本情况。 1.2方法对2009—2014年河南省医学科技成果奖 70 60 50 安40 30 }Ⅲ20 10 0 获奖项目的数量及等级、专业分布、项目来源、研究类 型、项目负责人情况等进行描述,统一变量后使用 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鍪墅圭鏖 一一2 结果 2.1获奖等级、数量及趋势2009—2014年河南省 等奖 二等奖~~三等奖 图1 2009—2014年各奖项占比变化趋势 2.2获奖项目负责人年龄分布情况 河南省医学科 通讯作者:聂伟,E—mail:nieshanren@live.cn。 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负责人45~55岁年龄段有 ・68・ 南医学研究2015年5月第24卷第5期HENANMEDICALRESEARCHMay 2015,Vo1.24,No.5 思考的重要课题。建议将老专家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工 础医学研究的发展。基础医学研究发展目标应具有战 略性、导向性、激励性,要与临床学科密切结合,以便从 基础水平阐明疾病的发病机制 J,带动我省医学学科 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永发.促进青年科研人员快速成长成才的思考[J].商业文化, 2012,(4):337. 作纳入规章制度,并将之作为考核老专家的一项重要 内容 。 3.3加强基础医学研究,加快基础医学学科建设基 础医学类研究成果探索性强,需长期积累,但是其是临 床医学发展的基础,更是学科建设、人才建设的基础, 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地区或单位的医学科研水平和 实力 。基础研究能够为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奠定理 [2] 江海洪,罗长坤,周林,等.第三军医大学22年重大科技成果统计 分析[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3,16(3):157—159. [3]孔祥金,李贞玉,孙长凯,等.大连医科大学1986—2001年获奖科 论基础,为进一步的应用开发研究创造条件 ;。现代 技术成果90%来源于基础研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2009—2014年获奖项目中73.4%为应用技术项目,基 础研究项目较少,只占到总体的20.06%。因此,必须 技成果统计分析[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3,16(1): 35—37. (收稿日期:2015—02—15) 要转变思想观念,更要转变科研创新管理机制,加快基 基于医联体的远程医学中心建设分析 魏海英谢地 河南郑州450007)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科教科【关键词】医联体;远程医学;医疗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 R 197.324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5.05.036 医联体是区域医疗联合体的简称,是指将同一个 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是由一个区域内 的大型医院与其他各级医院组成的,目的是合理利用 区域内的优势医疗资源,实现优势医疗资源下沉,方便 群众就医,节约医疗开支,并通过大医院的带动作用, 最终推动区域内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区域医疗 联合体医疗服务运作模式早在20世纪90年代已在 美、英等国家出现_】J。2011年上海出现首家医联体组 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服务分布不均的问题 J。 基于医联体的远程医学中心建设旨在通过搭载医 联体的医疗服务平台,结合远程医疗服务技术,更好地 实现医联体内医疗服务运作,更便捷高效地实现远程 医疗服务,惠及更多患者。 1 基于医联体的远程医学中心组织架构 2012年11月17日,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正式成立“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区域医疗联合 体”,由中心医院与郑州市西部44家医疗机构共同组 成,其中三级医院1家,二级医院3家,一级医院10 织,我国于2013年在医疗改革中正式推行医联体模 式 。通过在多个地区推行运作,目前医联体已成为 大型公立医院与其他各级医院实现医疗信息共享、细 化医疗分工及资源整合优化的平台。 远程医疗是指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 媒体技术与医疗技术相结合,实现远程会诊、远程门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家,乡镇卫生院17家。联合 体覆盖中原区、高新区、二七区、荥阳市、新郑市等,共 拥有开放床位6 182张,医务人员5 683人,年门诊量 180多万人次,出院15万人次,片医小组135个,片医 诊、远程教育培训与示教、远程电子图书共享和数据集 中存储等功能,更好满足患者医疗需求的一项新的医 疗服务项目。国外在这~领域的发展已有40多年的 历史,但最近几年才在我国得到重视和发展。通过借 片护405人,服务范围覆盖郑州西部四区一县大部地 区,服务人口220多万。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在前期已建成远程心 电诊断中心、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远程会诊中心等远程 诊疗系统的基础上,于2014年获批筹建郑州市远程医 助现代技术,突破了传统医疗服务在地域上的限制,使 优势医疗资源得到更充足的利用以惠及更多患者,一 基金项目:河南省卫生厅科技攻关项目(200803121)。 学分中心。建成的远程医学分中心包括监控中心、远 程门诊中心、远程影像诊断中心、远程心电诊断中心、 远程病理会诊中心、远程重症监护中心、远程电子图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