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意大利小说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意大利小说

来源:好走旅游网


小说专题训练------意大利小说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渴望健康的人 [意大利]布扎蒂

距离城市约莫两公里的山岗上,坐落着一所庞大的城堡式麻风病院,一道坚固厚实的围墙高耸在城堡四周,兵士们在围墙上放哨巡逻。

薄暮时分,麻风病人照例聚集在围墙跟前,向态度温和的那些兵士打听消息。 “喂,加斯帕尔,”他们问道,“今儿晚上你可瞧见什么?大街上有人吗?你说有一辆马车,噢,那是什么样式的马车?……王宫掌灯了吗?灯塔的火炬点亮了吧?……公爵可已回来?”

他们一连几个钟点站在那里喋喋不休地闲扯,丝毫不觉困惫。

惟独一个年轻病人从不在这种场合露面。他入院才两个月,出身高贵门第,是个骑士,他叫姆塞利东。

“你怎么在这里独自闷坐?”同伴们打他病房前经过,问道,“加斯帕尔答应今天晚上给我们讲焰火晚会的盛况,想必十分有趣呢!”

“朋友们,”他走近门槛,用一块白亚麻布遮掩着狮子般的丑脸,温柔地说,“我明白,哨兵讲述的趣事逸闻使你们痛楚的心灵得到莫大的慰藉,这是把你们跟外面那个大千世界、跟健康者的城市联系起来的惟一纽带。是这样吗?”

“是的,确实是这样。”

“这意味着你们已经听任命运之神摆布,永远不再希求离开这里,而我……” “你怎样?……”

“而我并不甘心接受命运的安排,我确信会重获健康,明白吗?我渴望像往常一样健康地离开这里,重返家园。”

熙攘的人群中走来一个名叫贾柯莫的老头儿,他是麻风病院资格最老的病人,年纪至少一百一十岁,麻风病折磨他几乎已有一个世纪。他早已没有像样的四肢,脑袋、胳膊、大腿溃烂模糊,身躯就像一根细竹竿,一绺白发粘在脑门上。他和蔼慈爱,聪明睿智,博得所有病人的尊敬。听到姆塞利东的谈话,贾柯莫老头止住脚步,对他说:

“姆塞利东,可怜的孩子,我到这儿将近一百年了,走进这个大门的人,从来不曾有谁能活着走出去的。这是麻风病人的命运。不过你将亲眼看到,我们在这里一样能够生活,甚至可以生活得十分快活”老头儿说完,摇晃了一下那长着美妙白发的脑袋。

“不过,”姆塞利东替自己辩护,“我需要恢复健康。我是百万富翁,你倘若登上围墙,就能瞧见我的府邸和它的两个闪烁着耀眼光辉的白银圆顶,我的骏马、狼犬、猎人、仆人在等待我。你应该明白,智慧的长者,我需要健康。”

答案第1页,共10页

“倘若仅仅凭主观的意愿便足以驱逐病魔,事情自然十分简单。”贾柯莫慈祥地微笑。 “不,我无须借助于药物,我只是向上帝祈祷。”

“祈求上帝施恩治愈你的病?我们每个人都在祈求,没有一个夜晚不向上帝表示我们的虔诚,可是谁……”

“是的,人人都在祈祷,但跟我的情况完全不同。你们每个晚上去跟哨兵山南海北地胡扯,而我却向上帝千百次祈祷。你们干活,读小说,玩纸牌,几乎跟健康的人一般逍遥自在,而我除去吃饭,喝水和睡觉绝对必需的时间之外,始终心敛意宁地祷告,即便是吃饭的时候,甚至进入睡乡之后,我也不曾停止默祷。贾柯莫,你是富于智慧的长者,会明白这些事儿。”

贾柯莫听着这一席话,身躯不停地颤栗,滚滚热泪夺眶而出,淌在死灰色的脸皮上。 “是的,”老头儿呜咽说,“像你这般年纪的时候,是的,我也曾专心致志于祈祷上帝……谁晓得我的意念稍一松弛,中断了祈祷,全部心血换得的成果竟然统统毁于一旦……你瞧,我现在被疾病糟蹋成什么模样……”

“那么说,”姆塞利东问,“你不相信我……”

“我只能说愿上帝保佑你”老头儿嗫嚅着踉踉跄跄地朝着聚集在围墙前面的人群走去。姆塞利东独自在厢房里打坐,全神贯注地祷告,毫不理会病友们的召唤。

两年过去了……

一天,姆塞利东走出病室,灿烂的阳光迎面照来,人们惊诧地发现,他的狮子一般丑陋的模样不见了,显现出来的是一副青春焕发的英俊脸庞。麻风病症消失了。

“他恢复健康了,健康了!”病友们欢欣雀跃,把他当做凯旋的英雄高高举起来。他获得了自由,在守卫的哨兵跟前举行了欢送仪式。随后,贾柯莫老头颠踬着陪送他出院。哨兵检验了证件,用钥匙开启大锁,打开了大门。

晨光灿烂,展现在他眼前的世界清新温柔,充满着希望。葱郁茂盛的树林,青翠如茵的草地,鸟儿清脆甜润的啁啾声。远处显现出城市、莹白的塔楼、花园凉台、招展的旗帜,外面有着纷纭扰攘的人群和变幻莫测的世界,有着女人、奢靡、宫殿、阴谋、权势、武力。这是人的王国!

贾柯莫惊羡地看到青年人喜形于色,容光焕发。姆塞利东瞧着大好世界的美景,露出欣慰的笑容。但这只是一刹那!骤然间,年轻骑士的脸色刷地一下变得苍白。

“你怎么啦?”老头儿觉得姆塞利东是由于过度兴奋而晕眩。

哨兵在一旁催促:“快一点儿,青年人,迈开步子走出去,我要关闭大门了。” 姆塞利东相反地倒退了一步,用双手捂住面孔: “天哪,多么可怕呀!”

“你怎么啦?”贾柯莫重复地问,“觉得不舒服吗?”

“简直无法忍受,”姆塞利东惊呼,他眼前的景象霎时间完全变了。塔楼和宫殿的圆顶

答案第2页,共10页

消失得无影无踪,只见龌龊的茅屋、粪土、贫穷;屋顶上的旗帜不见了,只有黑压压的一片牛虻。

老头儿问:“告诉我,姆塞利东,你瞧见什么啦?淫秽腐朽取代了原先的辉煌灿烂,颓败肮脏的茅屋取代了原先金碧辉煌的宫殿。对吗,姆塞利东?”

“是的,是的,一切都变得那么令人可怕。为什么?世界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我知道,”智慧的老头儿回答,“这是我们的命运,一切全得付出昂贵的代价。你获得了胜利,恢复了健康,现在该你偿付代价了。

“偿付代价?为什么?”

“你战胜了病魔,你不复是往日的你,而是脱胎换骨了。随着你逐渐恢复健康,驱使你渴望健康的种种人世间的诱惑便愈益远远地离开你,最终成为过眼云烟,使人超凡脱俗。这就是偿付的代价!你最终成了我们的人,姆塞利东!留下来吧,留在我们这些麻风病人中间……喂,哨兵,把大门关上吧,我们回去了。”

砰的一声响,哨兵关上了城堡的大门。

(有删改)

注: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严重者肢端残废。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姆塞利东进入麻风病院后,意志坚定,一心希望恢复健康,重返富裕的贵族生活。 B.麻风病人与看守士兵的闲聊可以看出他们已经和命运妥协,精神生活的空虚无聊。 C. 姆塞利东辛苦虔诚的祈祷,一方面刻画人物形象,另一方面与其他的麻风病人形成对比。D.姆塞利东最终回到病人们中间,是因为他的目标没有实现,遭到了命运的捉弄与唾弃。 2.“砰一声响,哨兵关上了城堡的大门。”结合小说,合理想象姆塞利东接下去在麻风病院的所作所为,并指出这样想象的理由。

3.有评论家认为这篇小说具有浓厚的寓言色彩,请联系小说谈谈你的理解并说明其寓意。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火车鸣笛

【意大利】路易吉·皮兰德娄

“谵语。颅内神经发热的症状。”医生们这么说。同事们在慰问之后,在回去的路上也纷纷用刚在医生那里学来的专业术语,准确描述贝卢卡的症状:

“癞狂。” “脑膜炎。” “颅内神经发热。”

他们努力想表现出一些痛苦,内心深处却有一丝欣喜,这是一种“看望同事”的任务达成后的满足,更是一种对“身强体健”的自身现状的喜悦。

答案第3页,共10页

“他说什么了吗?”

“还不是那一套,胡言乱语。”

的确,前一晚贝卢卡发狂似的顶撞了他的上司,当上司严厉地训斥他时,他更是差点 就朝上司扑了过去。同事们由此更加确信:贝卢卡已经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精神病患者了。

因为再也找不到一个比贝卢卡还要温驯听话、循规蹈矩、谨小慎微的人了。 “受限”,他的一个同事如此定义了贝卢卡的人生。可怜的贝卢卡,一直在受限,受制于他无味的记账员工作的苛求,除了账目,他脑子里就不剩什么了。

与其说他是行走的整理柜,倒不如说是一匹任劳任怨拉磨的老驴,一匹戴着眼罩拉着同样的推车以同样的步伐走着同样路径的驴。

然而,这匹老驴被毫无怜悯地抽打了千百次,人们这样做不过是为了取笑他,或者只是为了一些恶趣味;想知道他是不是会反击。不说抬脚踢人吧,至少面露愠色,哪怕是有点发牢骚的征兆都可以。但是没有丝毫反应。仿佛他就该如此沉默,又仿佛他根本感觉不到这些伤害。

因此,如果不用突然的精神失控来解释的话,他所表现出的反抗,着实让人无法理解。更无法理解的是前一晚发生的事。 上司到他办公室检查表格和文件。 “你怎么回事?今天你都干了什么?”

贝卢卡微笑着看看他,带着一丝不知羞耻的意味摊了摊手。 “你什么意思?”上司声色俱厉地质问道。

“没什么意思。”贝卢卡说,脸上仍旧带着那种介于厚颜无耻与低能之间的微笑。“火车,卡瓦列雷先生。”

“火车?什么火车?” “鸣笛了。” “你在说什么鬼话?”

“卡瓦列雷先生,今晚火车鸣笛了,我听见了它鸣笛的声音。” “火车?”

“是的,先生,您不知道我去过那里吗?西伯利亚……还有……还有刚果的热带丛林……一下就到了……卡瓦列雷先生!”

同事们听见了贝卢卡的这番话,一个个笑得不能自已。

终于,上司愤怒的情绪达到了顶峰,他无所不用其极地羞辱贝卢卡。

然而这一次贝卢卡并没有逆来顺受,在同事们的惊愕中,他挺身反抗了,并且一直喊着那句诡异的“火车鸣笛了”。现在他再也不会默默忍受了,因为他听见火车鸣笛了,所以他不能也不愿再被这样对待了。

他们用尽浑身解数才给贝卢卡穿上了精神病人的约束衣,把他拖到了精神病院。在医

答案第4页,共10页

院里,贝卢卡仍旧不停地说着火车鸣笛的事,甚至还模仿起了鸣笛的声音,那笛声像是自夜里传来,缥缈又哀伤,声声不息。

让所有人诧异的是,一个被视为记账机器的“聋哑人”,现在居然在滔滔不绝地讲着白雪皑皑的山峰与万里无云的蓝天交相辉映……总之都是些闻所未闻的东西。

当他们把这些事情连同贝卢卡突然精神失常的消息告诉我时,看到我没有惊愕甚至连情绪也没有丝毫的起伏,他们都疑惑不已。

的确,我平静地接受了。我摇了摇头,嘴角向下撇了撇,艰难地说道:

“先生们,贝卢卡没疯。这些事情是再正常不过的结果。之所以没人能够解释原因,是因为没有人真正了解贝卢卡的生活。可是我了解。”

我是他的邻居。我一直疑惑:这个男人是怎么跟生活抗争到今天的。

他养着三个瞎女人:他的妻子、他的岳母和岳母的姐姐——后两位因为白内障而失明;而他的妻子,没有白内障,她天生就瞎。

三个人都想要人来伺候自己,但是根本没人来伺候,所以她们就一天到晚地骂。他还有两个在家守寡的“好女儿”,一个拖着四个孩子,另外一个带了仨。

贝卢卡当记账员那点微薄的薪水哪能养活这么多人,他又找了一份抄写员的工作,晚上在家做。五个女人和七个孩子时常发出魔鬼般的尖叫,贝卢卡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干活。

最后,等所有人都睡下的时候,贝卢卡才能开始抄写的工作,就这样一直抄到手握不住笔、眼睛睁不开的深夜。

所以,先生们,那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发生了。

当我去看望贝卢卡的时候,他一五一十地跟我说了。确实,他是有点过于激动了,但是发生的一切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正常了。他嘲笑那些认为他疯了的人。

“那敢情好!”他说,“我还希望如此呢!”

在多年的折磨中,贝卢卡太过专注于他痛苦的存在,太过专注于他工作的账单,没有一点喘息的时间。就像一头被束缚的野兽,被迫拉着磨。

两天前的晚上,他又像往常一样筋疲力尽地倒向了那个破沙发,可能是因为太累了,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很快就入睡。忽然,在深邃的寂静中,他听到了来自远方的火车在鸣笛。

他仿佛觉得,在多年之后,自己的听觉突然被唤醒了,鬼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火车的鸣笛声唤醒了他,一下子带走了他所有的不幸和苦难。他几乎是从荒凉的坟墓中走了出来,投入了这个辽阔斑斓的世界。

这个时刻终于在他身处牢笼时降临了。他突然间可以凭借觉醒的想象力去追寻每一寸土地,每一座山峰,每一片森林,每一片海洋……这不只是空间上的觉醒,更是时间上的顿悟。因为他在这里受苦的同时,白雪皑皑的荒凉高山在夜空中移走了清晨的蓝色。是真的,他真的看见了这些,看见了海洋,见到了森林……

答案第5页,共10页

现在他进入了世界的精神层面,在某种程度上他得到了些许安慰。的确,他时不时能靠他的想象力来呼吸一下这个世界的新鲜空气,来释放自己。

这对他已足够。

但当他第一天感受到这一切的时候,自然会失控,会因沉醉而酩酊。这个世界在一瞬间变成了一个灾难。

等一切都重回正轨之后,他会去向上司道歉,会重拾他那记账员的工作。只是从现在起,上司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宰割”贝卢卡了,他应该时不时给贝卢卡放个假,让他可以去西伯利亚……

“卡瓦列雷先生,乘火车一下就到了。现在,火车鸣笛了。”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贝卢卡是一位记账员,养着三个瞎女人、两个在家守寡的“好女儿”,以及女儿们的七个孩子,为了养活这个家庭,他还去找了一份抄写员的工作。

B.贝卢卡的同事们用一个个冷淡的医学术语谈论着贝卢卡的异常反应,可见他们并不是真正关心贝卢卡,而是幸灾乐祸。

C.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贝卢卡的一段特殊人生经历,他一直无法改变生活的现状,只能依靠幻想寻求片刻慰藉。

D.小说结尾处说贝卢卡会去向上司道歉,然后继续他的记账员生活,意在表达希望人们要不惧生活的重压、勇敢面对生活的主旨。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脸上仍旧带着那种介于厚颜无耻与低能之间的微笑”,小说通过这一神态描写,刻画了贝卢卡面对上司时无所畏惧的心理。

B.小说中用“拉磨的老驴”“行走的整理柜”来比喻贝卢卡,形象地写出了贝卢卡平时循规蹈矩、谨小慎微、逆来顺受的人生境况。

C.小说中对“蓝天”“山峰”“森林”“海洋”的描写,充满想象,这是贝卢卡对未知世界的憧憬,为小说增添了一抹暖色。

D.小说中的“我”不仅是贝卢卡悲苦生活的见证者,也是贝卢卡精神失常的理解者和理性分析者,“我”对贝卢卡的悲苦生活充满了同情。 6.请结合文本,分析造成贝卢卡精神失控的原因。

7.有人评价说,皮兰德娄擅于利用象征手法来暗示作品的思想,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鼠害

【意大利】迪诺·布扎蒂

多年来,每年夏季乔万尼·高利奥都请我去他家度假。可今年不知怎的,他却没有邀

答案第6页,共10页

请我。他只说是由于家里有些无法解决的事情而无法邀请我了。不过他并未说明是什么事,所以我有些担心。对他的邀请我从不拒绝。他家在乡下一片森林里。以前倒没感觉怎么样,可一旦去不成了,反而怀念起那里的幸福时光了。似乎是二战前很久的时候,在我第二次去他家休假时发生了一桩事……

每次去,我都住在二楼向着院子的一间屋子。就在那次,我回到房间准备睡觉时,突然从门口传来一个声音。我打开门,一只小老鼠钻进来。当时抓住它是不费多大力气的,可它长得十分可爱、娇小,我有些下不了手……

第二天,我将此事告诉了乔万尼,他心不在焉地说:“老鼠?啊,是,有几只,偶尔会有。”然后,他就谈起了别的话题,似乎他不怎么乐意谈这件事。

第三次去他家,我们打牌至深夜。突然,隔壁客厅里传来了弹簧样的金属响声。我不安地问:“这响声是怎么回事?”乔万尼吞吞吐吐地回答:“没有啊,你在说什么呢?埃尔娜,你听到响声了吗?”他妻子脸一红,否认说:“没有呀,哪里有什么声音!”我发现他俩很尴尬。

第四个年头,我一进他家的门,就看见有两只猫异常威武,肌肉丰满,一见便知道是两员捕鼠的猛将。我说:“你们总算下了决心!用猫来消灭老鼠!”乔万尼回答:“唉,要是真像你说的就好了!可惜呀……它们的伙食简直可以与人相比了。”

第二年夏天,我再次看见了那两只猫。但与以前不同,那两只猫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也瘦了很多,一年前的威风一扫而光,走路都走不稳,整天瑟缩在主人腿下,死气沉沉的。我问:“是什么使它们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乔万尼马上接口说:“这是一对良种猫。由于几个月都没有老鼠可以捕,它们就没有精神了。”

说到这儿,他大笑了一声。

过了一会儿,他的大儿子乔乔奥悄悄把我拉开,对我说: “不是爸爸说的那样,你知道吗?它们害怕!” “谁害怕?”

“猫呗!这事我爸禁止外露,他心里烦,但这是事实。” “猫怕什么呀?”

“猫怕老鼠。原本这里只有十来只老鼠,而且只是小老鼠,可现在变成了上百只大老鼠,跟鼹鼠一样大,全身黑毛,又密又亮。根本不把猫放在眼里。”

“难道没有治鼠的办法吗?”

“怎么没有!只是爸爸总下不了决心,我真不知他在想什么。还有啊,今天的事儿就当我没说……”

又是一年,我来后第一夜就听见楼上乱哄哄的,那声响吵得我睡不着觉,我知道楼上根本不可能住人,从这声音判断,这是老鼠在作怪,这些老鼠的个头该有多大!那一夜,

答案第7页,共10页

我被吵得无法入睡。

第二天吃饭时,我说:“你们也不想想办法治治它们,它们太猖狂了!” 乔万尼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老鼠?什么老鼠?你怎么可以肯定那是老鼠呢?”

我很固执地答道:“不,是真的。它们闹得很凶,吵得我一夜都无法入睡!” 乔万尼思索了一下,然后说:

“好吧,我想应该让你知道了。我从来没有对你讲过,因为怕吓到你。但既然躲不过了,那我就告诉你:我们家常闹鬼,我也常听见,在夜里时会更加严重!”

我笑了。

事后,又是乔乔奥告诉了我这个秘密。

他说:“爸爸说的不对,那确实是老鼠,我们也常被吵得不能入睡。老鼠长得越来越吓人了,跟煤一样黑,跟树枝一样硬……猫已经进了它们的肚子……”

“总有解决的方法,买几个鼠夹子、毒饵什么的。我不明白,你父亲怎么能让它们猖狂到如此地步?”

“他说,它们太多了,多到可以和人公开作对……我有时以为爸爸得了神经病。信不信由你,有一天我看见他用香肠喂老鼠,他似乎屈服了。他讨厌它们,又怕它们。”

几年我都没去他家了。去年我到他家后,发现整幢房子非常安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第二天,我在楼梯上对乔乔奥说:“太好了,老鼠总算被清干净了。这真是个奇迹。” 乔乔奥神色怪怪地冲我一笑,说:“不,你来看这个……”

他把我领到地下室,那儿有个滑窗,上面盖着一块厚木板。洞里黑压压一片,它们互相压挤在一起,乱哄哄的。我还看见了它们的小眼睛,成千上万双眼睛都在瞅着我。木板很快被关上了。

今年,乔万尼没有请我去,我真不知会出什么事!我很想去看看他们究竟怎样了。但说实话,我有点胆怯。后来,我从别人那儿听了很多有关他家的事,听起来真吓人。据说他们家的人很少出门,由一位邻居给他们送食品。这个家与其说是他们的,还不如说是老鼠的更为恰当。

十几只恶狠狠的看门鼠将靠近这家的人全部吓走。人们远远望见了乔万尼温和善良的妻子。她穿着仆人的服装,正在厨房做饭,那口大锅正冒着热气。旁边一大群老鼠催着她快做。她似乎很累,疲惫地向人们招了招手,好像在说:

“别碰它们!完了,一切都完了!”

(有删改)

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尽管交代了“似乎是二战前很久的时候”,但并没有指向确切的时间和地点,这种模糊化的处理方式打破了小说时空的局限。

答案第8页,共10页

B.当“我”第一次在朋友的家中发现猫时,乔万尼说“要是真像你说的就好了”,表明此时乔万尼承认家里有老鼠并且下决心消灭老鼠。

C.当乔万尼说“我们家常闹鬼”时,“我笑了”,表明“我”认为他这种不敢面对现实、欲盖弥彰、自欺欺人的行为非常可笑。

D.这篇小说非常注重人物的语言描写,在对话中表现人物性格,尤其是对“乔万尼”这一人物的语言描写,在讽刺中引人深思。

9.小说中乔乔奥这一人物形象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10.布扎蒂以荒诞小说驰名世界文坛,请从荒诞与真实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答案

1、D“是因为他的目标没有实现,遭到了命运的捉弄与唾弃”错,“人们惊诧地发现,他的狮子一般丑辆的模样不见了,显现出来的是一副青春焕发的英俊脸庞。麻风病症消失了”,姆塞利东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只是他没有意识到恢复身体健康的过程中完成了自己精神上的洗礼。

2.示例:(1)想象:①他经历了内心的痛苦挣扎,终于接受事实,开始在麻风病院新的生活;②他和麻风病人们快乐地生活,给予他们安慰,成为麻风病人们的精神领袖;③他引导麻风病人专心致志修炼,引导他们逐渐远离空虚无聊的精神生活。(2)理由:①由小说结尾可知,姆塞利东意志坚强,信心坚定,排除一切欲望,在身体恢复健康的同时,完成了精神的净化,成为精神健康的圣者;②由姆塞利东和病人以及贾柯莫老人的对话口知,姆塞利东反对病人们每天无所事事的生活和做事不够专一。

3.示例:(1)理解:小说人物心理的直实与表现形式的虚幻色彩。主人公身体恢复后,看到的繁华瞬息而逝,形式上采用的是荒谬、虚幻的手法,但却表现了人物精神心灵上的净化。(2)寓意:主人公姆塞利东专心追求身体健康的同时,超越世俗欲念,忘却人世繁华,成为精神健康的圣者。

4.D“意在表达希望人们要不惧生活的重压、勇敢面对生活的主旨”说法错误。从全文来看,应是表达了人们不得不面对生活的无奈。

5.A“刻画了贝卢卡面对上司时无所畏惧的心理”说法错误,原文有“当他第一天感受到这一切的时候,自然会失控,会因沉醉而酩酊”,应是描写贝卢卡此时精神失控的状态。 6.①沉重的生活压力。他需要用微薄的收入来养活一大家人,为此他不得不利用晚上的时间兼职抄写,整天疲惫不堪。

②毫无尊严的乏味工作。在单位他任劳任怨,逆来顺受。

③扭曲的社会和阴暗的人性。贝卢卡受尽领导、同事的欺负和羞辱。

答案第9页,共10页

7.①小说用贝卢卡的形象来象征在社会环境中遭遇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的人们。 ②用“火车鸣笛”来象征人们逃避现实,寻找心灵慰藉的愿望。

③用那些嘲笑贝卢卡的人们象征了被现实生活所桎梏,没有同理心,甚至嘲笑不幸者的麻木不仁的人们。

8、B“下决心消灭老鼠”表述有误。从后文“没有老鼠可以捕”的谎言中可以看出他的态度并不坚决,而是一次次地妥协。

9.①对比反衬主要人物。乔万尼不直面现实回答“我”之后,乔乔奥就把真相揭示出来,他的直面真相、诚实率真和乔万尼形成对比,反衬出乔万尼自欺欺人的特点。

②补充情节,交代真相。小说中乔万尼屡次掩盖真相,怯弱妥协,而乔乔奥和“我”的对话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比如他让“我”知道了“猫”最后的下落,知道了“整幢房子非常安静”的假象。

③揭示主旨。通过乔乔奥的话点明了小说的主旨,比如“他讨厌它们,又怕它们”等语句,点明了小说对乔万尼不敢面对真相、自欺欺人、胆怯、逃避现实的软弱妥协的批判。 10.①荒诞:这篇小说的情节荒诞离奇,比如老鼠跟鼹鼠一样大,竟然将猫吞进了肚子里;人竟然被老鼠困在了家里,还辛辛苦苦地养活着老鼠等。

②真实:小说借超现实的故事情节,揭穿了人性和生活的真相,胆怯善良的人,常常姑息养奸,被“鼠”役使。人的命运被邪恶渺小的异己者所掌控,身不由己却无可奈何,而人类的可悲处境,却往往根源于貌似善良的奴性和自虐心理。(情节逻辑符合现实,人物活动符合人性弱点亦可。)

③用荒诞的故事表现真实的主题,既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带给读者无尽的思考。

答案第10页,共10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