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试论我国民族地区城市化现状及发展

试论我国民族地区城市化现状及发展

来源:好走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黑龙江民族丛刊(季刊) 2002年第1期(总第68期) 民族经济 试论我国民族地区城市化现状及发展 赵文科 ,王琪2 (1.哈尔滨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黑龙江哈尔滨150000;2.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m ̄;tr哈尔滨150040) [摘 要]本文论述了我国民族地区城市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民族地区;城市化;对策 [中圈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71oo4—4922(2o02)01一o05-4—02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发展 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研究我国民族地区 的城市化现状及发展问题,对于制定民族地区 距也折射出两者之问综合发展的差距,特别是 经济发展的差距尤为明显。不仅如此。在市区 非农人口比重方面,我国民族地区也有很大的 的发展战略具有t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经过5O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民族地区 的城市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对推动民族地 区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49年,我国 差距。比如我国民族8省区,1949年至1998 年,市区城市非农人口由119万增至2006万, 增长了15.86倍,市区非农人El占总人El比重 由0.22%增至1.61%,但从总体上看,仍明显 落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到1998年,民族8省 区市区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大大落后于 8一 民族省区(5个自治区和3个民族人口较多 的省)仅有城市16个,而且规模小、功能单一, 但到了1998年末,这8个省区的城市数量增加 到97个,比1949年增长了5.47倍。 虽然民族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有了一定程度 东、中部地区。1998年,东部地区市区人El占 总人口比重约为9%;中部地区约为6%,西部 地区为2%~3%之问,民族8省区为1.61%。 的提高.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远,即 使与国内平均水平比较,也存在明显的差距,这 种差距的现实存在,已经制约了民族地区的进 步发展,是今后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1949 年至1998年.全国城市数量平均增长了4.06 一由此可以说明,民族地区城市非农人口比重非 常低,对其发展的阻滞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民族地区城市化程度的落后状况。对民族 地区的开发是十分不利的,将会制约其经济与 社会的发展,也不利于其对外开放,因此,必须 采取超常措施加以改变。笔者认为,其一,国家 倍.民族8省区增长了5.47倍,表面上看,民族 8省区的增长快一些,但民族8省区城市数量 占全国的比重从1985年开始呈明显下降趋势。 从1985年占2O%以上,到1998年,降至 应制定特殊,加速民族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也应优先考虑民族地区 的城市化进程问题。在各个民族地区,应均匀 地建设十几个功能齐全的中心城市,以拉动经 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比如,在的南部和 北部各建立一个中心城市,南部以喀什为中心, 北部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并将两个中心城市的 14.52%,13年间比重下降了5.83个百分点, 与1958年时的状况相仿。城市化程度也明显 偏低。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准是非农人El 占总人口比重。1998年,我国民族自治地方非 农人口为3460.5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 辐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辐射全疆;青海重 点建设西宁市;宁夏重点建设银川市;内蒙重点 20.83%.而全国平均水平是30.4%。这种差 (收稿日期]2001—08—26 [作者简介]赵文科(1960一),女,哈尔滨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王琪(1964一),女.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财务室会计师。 5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建设呼和浩特市和海拉尔市,在西部和北部形 成两个中心城市;重点建设拉萨市;广西重 点建设南宁市和北海市;云南重点建设昆明市; 贵州重点建设贵阳市。在建设中心城市的过程 中,同时注意开发其周边地区,形成规模较大的 条件,制定适合本地方的产业发展,特别要 优化产业发展的环境,打破各种投融资壁垒和 产业发展方面的,使民族地区的各个城市 成为投资者的天堂,形成一定的聚集作用。其 四。采取积极措施,降低民族地区城市的投资成 卫星城群,使其辐射作用进一步放大。在中心 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国家应给 与大力支持。同时,民族地区也应制定宽松的 经济,吸引外资的投入。其二,应重视小城 镇建设。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自然环 境及条件较差。不适宜大规模建设中心城市群, 应提倡发展小城镇。这样,就可以形成以中心 城市为点、以小城镇为面的格局,有利于民族地 本。在这方面,国家和地方都应加大投入力度, 加速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交通 运输、通讯、能源、环保、城市功能等方面。另 外。软环境建设也不可忽视,当地的部门应 逐步转为以服务功能为主的机构,消除人为阻 滞因素。在税收、土地征用、人才待遇方面采取 优惠,吸引投资者和各类人才。其五,在人 口上做根本性的调整,取消以城乡差别为 主要特征的户籍制度。今后的改革方向,应使 户籍失去身分功能和居住地标示功能,使户籍 仅仅成为个人基本资料储存工具,而不具备任 何社会功能和身分象征。人口的管理应以身分 区城市化的进程。小城镇建设投入资金相对较 少,建设周期相对较短,是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 的主要途径之一。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的起点 要高一些,功能较齐全一些,使其具备一定的辐 射能力,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一个小城 镇。不仅仅是地理概念和行政中心,最主要是成 为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人才交流中心。这样, 证为主。是否为城市居民不设固定的条件加以 衡量,城市人口的统计以其实际就业和居住状 况(包括自有住房和承租两种)为主,为了避免 社会保障系统管理的混乱,应全面改革社会保 障体系,使其逐步转为社会化管理和法制化约 束。在各个单位聘用人员埘,必须签订劳务合 同。并为其缴纳失业、医疗、意外伤害等保险费 用。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严格执法,用法律手 小城镇才能具备长久发展的潜力。其三,为了 促进民族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国家应采取特殊、 灵活的经济。培育适合在民族地区发展的 产业群。为了促进民族地区城市化的超常规发 展,这种特殊、灵活的,应比过去给与沿海 经济特区的更宽松一些,不仅在资金方面 进行倾斜,而且在投融资、贸易、产业发展、人才 段约束用人单位。 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是其发展的基础,但 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又是城市化的条件。因 此,只有采取一切措施,加速民族地区的发展, 交流方面给与大力支持,从而在民族地区逐步 发展投融资环境优良、产业宽松、人才流动 便捷、信息交流迅速的城市群,促进经济与社会 的全面发展,而且还可以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规 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局面。从民族地区本 身而言,也应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根据各 个城市和小城镇的地理位置、发展基础和自然 才能不断改变民族地区人口结构,使民族地区 逐步转变为以城市人口为主的格局,这样,才能 实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 [责任编辑都永浩】 Discussing City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Area.In Our Country Zhao Wenke Wang Qi Abstract]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ing characterisitics of national area citilize in our country. 1 Key Words]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l raea citilize ・ 5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