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教育 当代大学生个人道德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蒋婷婷王星懿安春艳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道德滑坡的现象此起彼伏,而大学生正处于即将步入社会的阶段,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现 实下,他们必将面临各种严峻的考验和全方位的挑战,而大学生个人道德素养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道德面貌和人文建设现状。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的个人道德素养现状仍需提高且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之间素养差距,同时通过对大学生个人道 德素养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解剖。 关键词:大学生;个人道德素养: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6641 文献标识码:h 文章编号:1671-5861(2015)03-0041—01 1研究背景及意义 3.2各因素对大学生个人道德素养形成产生影响的原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大学的个人道德素养 因 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 首先,社会因素对个人道德素养形成的影响程度最大。 事业的后继接班群体,他们的个人素养直接影响着社会道德 当前中国社会,整体道德状况很令人担忧。道德底线不断滑 面貌和人文建设现状。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 坡,各种食品安全事件、街头暴力事件、老人摔倒无人敢扶 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大学生 等问题,一声声质问人类天性,拷问国人良知。显而易见, 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 这样的事实赤裸裸地摆在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面前,对他 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们个人道德素养的形成实在难以产生积极的影响。 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 其次,学校和家庭对个人道德素养的形成影响程度较小。 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 着眼现代的中国学校,邓小平同志很早就提出21世纪的教 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提倡新式教育,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 但绝大部分依然是以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 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书”功能为主要目的,强力向学生灌输科学文化知识,而忽 2大学生个人道德素养现状 略了同样重要的“育人”的任务。导致学生个人道德素养教 2.1从总体上讲,大学生个人道德素养水平仍有待提高 育与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严重失衡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 通过对变量计算和数据分析可知,如果把大学生道德素 中国长时期的应试教育制度,选拔性考试以文化知识的硬性 养的总分看做100分,60分为及格分数,8O分为优秀分数, 分数为衡量标准,而忽略对人文素养的考察。 那么在所有调查的大学生中,及格率达到了92.1%,但是优 最后,个人因素对大学生个人道德素养水平形成影响程 秀率只有31.5%。此数据表明,在当今大学生群体中,道德 度最小。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从小培养 素养整体状况较好,绝大部分学生道德素养均能达到合格水 独立思维,自我意识愈加强烈,在面对各种情况时,都有自 平,但能够触及优秀水平等级学生却占少数。同时,在所调 己独到见解,为人处世习惯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形成大学生 查的同学中,最低分为48分,最高分为92分,平均分为74.93 性格独特的一面。大学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更倾向于 分,极差更是达到了9.16。由此看出,大学生道德素养水平 形成自己的行为个性。 整体较高,但差距还很大,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的差距达到 综上所述,从总体上讲,大学生的个人道德素养整体水 44分之高,极差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因差距过大而拉低 平仍有待于提高;从具体上分析,文理类与艺术类学生之间 了平均分数。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今大学生的道德 的道德素养水平差距较大。在各个影响因素中,社会因素 素养水平差距还很大,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均衡性,从而提 对大学生个人道德素养的形成影响程度最大。 高大学生整体的道德素养。 笔者认为,每一个课题研究都是以发现问题为起点,以 2.2从具体上讲,文理类专业与艺术类专业的个人道德 现实问题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在分析过本课题之后, 素养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应当以调查结果为依据,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切实可行的 通过分析及统计,得出了文史类、理工类和艺术类三种 方法,解决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个人道德素养问题,真正使 不同专业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就均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落到实处。提高大学生道德 值而言,理工类为77.O2分,文史类为78.23分,艺术类为 素养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为其营造充满正能量的环境,同时, 65.31分,由此可以知道,文史类学生道德素养水平居首位, 各方面的积极辅助也是必不可少的。提升大学生内在修养、 其次是理工类学生,但二者平均成绩相差不大。而艺术类的 外在能力,不仅是为了帮助大学生自身得到全面发展,更是 学生则在道德素养水平均值明显较低。三个专业学生的标准 为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优质人才,注入新鲜血液,是 差都超过平均水平,说明对道德认知的一致性都所欠缺。但 社会、家庭和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对来说,文史类学生标准差较小,理工类和艺术类学生标 参考文献 准差较大,特别是艺术类学生。同时,艺术类的学生对于道 [1]张艳琼.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及其培养[J]. 德的认知程度和相关认知的离散程度较大,值得我们重视。 现代交际,2011,(4):9-10. 3大学生个人道德素养影响因素 [2]史洪波.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素质现状调查分析[J】. 、3.1各因素对大学生个人道德素养形成影响程度 经济师,2010,(5):1O4-105. 问卷数据显示,在各个影响因素中,社会因素对个人道 [3]李志强.大学生科技道德素养状况研究[J].教育评论, 德素养的影响程度最大,其均值为4.3483,标准差为0.70873; 2011,(5):75—77. 其次为家庭和学校,均值均为4.1910;然后是个人因素,均 作者简介:蒋婷婷(1994.12)女,汉,重庆市南岸区人, 值为4.1798,标准差为0.80569;影响程度最小的是他人因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素,其均值为4.1573,标准差是0.67249。 王星懿(1995.12)女,汉,湖北襄阳人,西南大学马克思 因此得出结论:社会因素对个人道德素养形成影响最大, 主义学院。专业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家庭和学校影响相对较弱,个人因素影响更小,他人影响最 安春艳(1994.4)女。汉,陕西商洛人,重庆市西南大学马 小。 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015年3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