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思政实践课论文

思政实践课论文

来源:好走旅游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思政实践》课实习报告

报告题目 由爱心支教引发山区教育的思考

院系: 人文经管学院 班级: 10070911 指导老师: 李玉萍 组长: 1007090109鱼莎 组员: 1007090107王玥 1007090119邓帅 1007090120白杨 1007090122卫光远 日期: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九日

《思政实践》课实习报告

由爱心支教引发山区教育的思考

【摘要】:在2010年的那个暑假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暑期赴云南爱心支教团在云南省红河哈尼州建水县官厅镇桃源希望小学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在这短暂的十几天支教里,我们深入山区的桃源希望小学进行支教,体验支教生活,深入了解了我国山区教育的情况,发现了我国山区教育存在了一系列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在不断地加大,甚至是在许多农村地区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全免费等多项政策后更加使得我国农村教育取得巨大的发展。然而,根据我们爱心支教团的暑期社会实践发现,我国山区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这引发了我们对山区教育的深深思考,思考解决山区教育问题的良好方法,为当地教育提供改善落后教育的良策。 【关键词】:桃源希望小学 爱心支教 山区教育 良策

2

《思政实践》课实习报告

【Abstract】: In that summer of 2010, th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Summer of love to go to support education groups in Yunnan, Yunnan Province, the town of Hani state government offices Jianshui Taoyuan Hope Primary School for a period of two weeks of the summer social practice. In this short ten days to support education, we hope that deep into the mountains of Taoyuan primary schools to support education, life experience to support educatio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China's mountainous areas of education, and found the existence of our education in a series of mountain issues. With increasing levels of China's economy,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is constantly increasing, eve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many rural areas, all free of charge and many other policy makes China's rural education has made a more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However, according to our loving support social practice Summer Mission found that China's mountainous areas of education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so this led us to think deeply on the mountain of education, the problem of solving the mountain a good method of education, improvement of local education behind the education of good policy.

【Keywords】: Taoyuan Hope Primary School Love to support education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education Good policy

3

《思政实践》课实习报告

引 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地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大幅度地提高,国际地位也在不断地上升。然而,我国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与我国的教育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好教育的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的教育发展水平,开展好科学教育文化活动,实现好教育兴国。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行,使得我国的教育水平有了显著地提高,但是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深深的制约我国教育的发展。然而,在这些问题之中,山区教育的问题是重中之重的问题,我们必须通过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在这次云南暑期社会实践的爱心支教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办好农村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此,本文以支教团在暑期社会实践时所观察、了解到的情况,分析桃源希望小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探寻出我国山区教育发展的良策,从而推动我国山区教育的发展。

1.我国山区教育所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

1.1师资匮乏,配置不合理

通过我们地大爱心支教团在桃源希望小学的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我们发现了当地小学严重存在着教师资源严重缺乏,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据当地小学的校领导的介绍,目前学校没有音乐、体育、美术教师,全靠语数外的老师兼课。而且该学校还十分缺乏老师,整个学校一共只有7位教师,校长是刚刚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老师,剩余的几位老大多是专科毕业,但是从职基本在十年以上。这些老师没有定时的函授和培训,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更是没有过多的参考资料来辅助教学,可以说这些老师的教育水平都不是很高。据我们在当地的调查了解到这种现象不仅在该学校出现,而且在当地许多山区小学里也存在着这类问题。然而据当地教育局的官员称,“我们这的山区教育的师资资源是比较紧张的,优秀的教师基本都集中在当地县里的重点学校里,而山区农村的师资总体水平都不是很高的,真希望你们当代高素质的大学生们能到我们山区的学校里进行长期的教学活动,促进山区的教育发展。” ①

1.2软件落后,缺乏图书

通过我们暑期支教活动,我们发现了桃源希望小学的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山区教育的软实力方面是比较落后的,微机室里面没有计算机,使得孩子们的计算机教学不能正常开展;体育、美术、音乐课没有专业老师,使得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全面发展;然而最是重要的问题是教室里面的图书角的图书基本无法更新,甚至没有图书,使得孩子们无法通过阅读课外读物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缺书给孩子们带来的作用是毁灭性的,严重阻碍着孩子们的学习,使得孩子们无法通过阅读开阔视野,造成与其它发达教育地区的

1

严重差距。这也是当地山区教育的一大问题,亟待解决。

1.3厌学情绪较重,学习动力不足

通过我们地大爱心支教团的仔细观察,发现了我国山区教育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山区的孩子们的厌学情绪严重,学习动力不足。部分学生对学习兴趣不足。在云南省的山区教育中,明显存在着升学比例低、辍学比例高的状况。根据大地教育局的领导们介绍,我们支教团得知在当地的小学、初中、高中等阶段年级越高越明显,在农村学生中,中学生 1

①《建水县教育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10-15.

4

《思政实践》课实习报告

辍学现象尤为突出。而在我们地大爱心支教团的家访,我们了解到辍学学生中因贫困辍学比例低于因学习兴趣动力不足辍学比例,特别是当地学生的家长在对待子女教育态度上,对男孩重视程度高于女孩。国家就业实行市场双项选择后,出现了部分学生就业难状况,有部分家庭在农村的学生中专或大学毕业后,在家闲置,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在农村造成一定不良影响和不利因素,上学费用没有换回相应“报酬”,“上学无用论”观点重新抬头,认为供孩子上学不如直接在家干活或出外打工,因此造成了当地学生的学习动力严重不足的原因。②

1.4接触新事物机会较少,相关教育跟不上

通过我们地大爱心支教团在桃源希望小学的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我们发现了由于山区的交通闭塞,造成了当地学生接触新事物的机会很少,而且当地的相关教育跟不上。这就使得孩子们在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中受到严重的限制。特别是在对孩子们的未来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陶冶情操的课程上的教学不规范,例如当地的桃源希望小学,没有专职的体音美的教师,只能靠其它的老师来代课。还有的是山区教育的学校都有着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忽视对孩子们的心理教育。使得当地学生的心理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心理问题严重凸显,甚至是使得当地的少部分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健全的问题,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1.5当地贫富差距明显,多数学生家庭贫苦

通过我们地大爱心支教团在桃源希望小学的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我们发现了当地山区存在着一个严重的现象,那就是当地贫富差距明显,多数学生家庭贫苦。通过与当地的教育局的领导们的交谈,我们得知当地的矿产资源十分的丰富。而这些矿产主要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这就使得当地的矿产开发商非常的富有,这些老板们用这些开矿挣得的钱来买豪车,享受奢侈的生活。他们最令人可恶的是没有回馈社会和出资资助当地的教育的发展,而是在拿自己的钱和别的老板们攀比富有,更有甚者是拿着钱和别人比赛看谁先把一锅的水烧开,真的是可恶至极。然而,没有占得矿产资源的绝大数的家长们只能靠着种烟叶和朝天辣椒等农作物来维持学生的生活,或者是靠打零工。而且这些家长们几乎没有多余的存款,所以没法提供给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使得孩子们的教育条件就很差了,间接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1.6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办学资金严重缺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资金的投入也得到了快速增长。然而,长期以来山区农村的义务教育的投入不足一直是困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问题,阻碍着山区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据当地的教育局,我们了解到了当地山区的学校,除了政府的一些有限的资金来源外,就没有其他的资金来源了,这就造成了当地山区小学的教育发展资金不足的现象,造成了当地山区的教学的硬件和软件都较为落后的局面,办学资金严重缺乏。

这主要是由于当地以红壤分布为主,偏酸性。当地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以烤烟的种植为主,基本上是靠天吃饭。人均年收入在1千到3千元之间。从而造成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跟不上国家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经济落后,教育落后的局面。

2.针对山区教育问题思考后探寻的策略

通过我们地大爱心支教团在桃源希望小学的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我们发现了一系列我

国山区教育存在着的严重的问题。这时,我们支教团就在不断地反思,反思我国山区教育落后的原因,如何才能办好我国的山区的教育,最终探寻出解决我国山区教育良性发展的策略,推动山区教育的发展。以下,就是我们支教经过反思后探寻出一些对于山区教育发展的策略,

5

《思政实践》课实习报告

具体如下:

2

2.1打造优秀山区教师队伍,合理分配教师资源

打造优秀山区的教师队伍,是发展好山区教育的关键性任务。要打造好山区的优秀教师

队伍,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好当地师范大学和师范院校的培养工作,为山区培育足够丰富的教师资源,其中包括语数外重点专业课的老师和音体美老师。在培养这些老师们教学文化素质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这些老师的精神文化素质的培养,培养老师们认真负责和关心学生的态度;(2)鼓励当地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加入我们山区教育的队伍之中,为山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使得山区教育的师资力量得到一定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山区教育的发展;(3)当地政府应该要提高山区教育的老师们的薪金,保障好山区教育老师们的生活,为山区教师提供较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这有助于使得山区教师们稳定下来,因此能更好的教育山区的孩子们,提高山区的教育文化水平。我坚信,当地政府们只要重视好这些工作,一定能为山区教育的孩子们打造一支支优秀山区教师队伍。

然而,优秀的山区教师是十分有限的,我们除了要打造优秀山区教师队伍,还要注意好合理分配好教师资源的问题。根据当地教育局,我们了解到了当地优秀的师资注意集中在当地的重点学校里,其它的普通学校的优秀教师是少之又少的。所以,当地的教育局务必要做好师资的合理分配工作,每个学校应该要按学生的比例分配到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资源,而重点学校的优秀师资可以稍微多一些,但必须严格控制数量,避免过度集中。

2.2加强山区教育的软件和硬件,做好图书室建设工作

针对桃源希望小学的软件设施落后和缺乏图书资源的现状,我们地大爱心赴云南省桃源希望小学支教团依靠微薄之力,争取了2000多元的赞助,我们团队又捐了400多元,为小学捐献了200多册各式的图书,为云南省建水县桃源希望小学建立起了“地大爱心图书室”,结束了该小学无图书室的历史。

但是,仅仅依靠我们支教团这点微薄之力是无法改变山区教育缺乏图书和软硬件落后的局面的,我们必须依靠政府和我们的社会群众的力量的。为此,我们支教团经过反思,得出了以下策略:(1)希望国家能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山区教育的投入。从而使得山区的学校有了一定的资金来改善学校的学生教学楼和学生宿舍,为山区学校建立起微机室和图书室等等,改善山区软件和硬件。(2)希望社会上机构和广大的爱心人士们能来关注我们山区教育的发展,帮助山区教育的发展,可以通过捐赠图书、微机和资金等方式来支持山区教育的发展。(3)希望我们国家的教育部能够建立起一个图书资源共享的平台,将全国的学校的图书资源集中到这个平台上来,拥有许多图书资源的地区学校可以为图书资源匮乏的地区学校捐赠和借与图书,实现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

2.3激发孩子们的梦想,点燃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常言道世间万物都具有自己的梦想。小鹰梦想长大成为一只矫健的雄鹰,纵情的翱翔于苍穹之中,自由穿梭于白云之间.小松树梦想长大成为一棵孤高的青松,坚定的扎根于地下,自豪的瞭望远方.山区学校的孩子们在心中也是有着梦想的,他们梦想着自己将来有一天能

3

够走出大山,向自己美好的理想走去。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梦想,我们山区教育要特别抓好培育孩子们的梦想的工作,在平时 2

②《建水县教育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75-96.

6

《思政实践》课实习报告

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围绕着梦想为主题来开展活动。让孩子们从小的时候便开始有了梦想,在之后便有了学习的动力,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使得自己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为了改变山区孩子们的厌学情绪,我们必须做好点燃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的工作。我们应该结合好山区教育的特色开展好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拔河比赛、作文比赛、生活小知识竞赛等等一系列的活动来丰富我们山区学校的课余生活。通过举行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专题辩论会、主题宣讲,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通过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教育,养成了节约资源的习惯等。“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好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山区学校的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和培养健全的人格。我们相信,只要学校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一定会高涨的,从而更加有利于山区学生们的发展。

2.4加强相关教育,注重全面发展

山区教育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学校往往只重视文化知识教育,忽视其它方面教育的发展。通过实践,我们支教团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学校必须加强相关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开展正常的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开展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使得孩子们能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来学习。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围绕着学生来开展一系列的体育、艺术和绘画等方面的教育工作。从而使得山区学校的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2.5注重好民间资本的合理运用

温总理指出,“投入问题是制约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今后一个时期,国家要继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重点向农村社会事业倾斜,而农村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在农村教育投入方面,需要处理好三个问题:一是较大幅度增加投入总量。二是完善投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入绩效。三是加强城乡统筹。”

建水县当地的锰、铅、锌等矿产资源比较丰富,这就使得当地一批老板们靠天然资源发家致富。令人遗憾的是,在教育气息浓厚的当地,农民们卖掉牲畜集资建校,这批老板们却没有捐赠出一分钱。③当地政府可以出台一些相应的激励制度,通过做思想工作、以其名义挂牌等方式,引导民间资本向发展教育这个方面倾斜。如此既减轻了当地政府的负担,也加大了用于教育方面的经费支出,达到了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2.6实现山区教育的“西部大开发”,自愿服务山区教育

要想实现对山区教育的“西部大开发”,我们应该制定我国的山区教育应该要制定好计划,使得山区教育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开发。具体计划方案如下:一是在广大高校校园中进一步唱响了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强音,形成了到西部基层建功成才的积极导向;二是倡议我国大学生志愿者在山区学校热情服务、无私奉献,谱写了一曲曲新时期青年学子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青春之歌,促进了山区教育的发展;三是鼓励一大批青年学生在西部基层的艰苦实践中知国情、受锻练、增阅历、长才干,正在成长为既

4

有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又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基层工作经验的优秀青年人才;四是探索了一种国家财政支持、相关部委共同组织实施、以志愿服务方式为山区教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新模式、新机制,促进了山区教育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基于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坚持继续贯彻实施山区教育大开发政策。值得注意 4

③《建水县教育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145-187.

7

《思政实践》课实习报告

的是,在招收大学生的时候,应该因地制宜、由需定求,即首先要调查研究针对不同的地区,需要哪种专业的老师,哪些课程急缺教师资源,再根据需求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再者,对招5

募的大学生志愿者要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和定期的培训(至少一个学期一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师资源的质量问题。最后,在提供的教师资源的同时,对基础的教学资源要保障性的提供,毕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就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而言,山区教育的“西部大开发”计划通过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可以动员一批又一批大学生从城市到农村、从东部到西部,从而逐步形成一个当代青年立足基层、报效祖国、成就事业的洪流,进一步显现在促进城乡和区域共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④大学生志愿者的高尚品质和奉献实践,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同学和群众,从而带动志愿服务理念在全社会的传播,促进和谐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环境的形成。就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而言,山区教育的计划高扬理想主义旗帜,积极树立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锻炼成才、建功立业的正确导向,这既是一种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也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观念的转变。

总 结

实现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一项关乎民族发展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从政府层面,需要继续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在鼓励高校志愿者走向西部的同时,要保障相关联的教学资源落实到实处;从社会层面,当地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要承担起应有社会责任,增强发展教育的意识,致力于公益事业的发展;从青年志愿者层面,在完善的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体制下,特别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敢于到边远农村去。总而言之,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实现山区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思政课”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2]温家宝,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1(9) [3]天祥,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育人实效性研究[D],2010-06

[4] 放飞理想 到西部建功立业 ——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负责同志谈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C]

[5]张进超,对建水县初中生体育休闲娱乐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2007-06 [6]张民选.教师专业发展策略译丛[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7]张彦.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1).

[8]董雨,常杰,胡赛莹.“三下乡”活动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J].教育与现代化,1999,(2). [9]王敦贤.国之痛-贫困山区教育现状描述[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

5

④《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人民出版社,2006,32-58.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