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完善旅游公共信息传播和服务水平,高水平建设藏游信息网站集群,加大网络营销力度,积极引导藏游企业
进行\"互联网+”改造。关键词:旅游产业;互联网;融合发展中图分类号:F59O.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 8594(2019)06 - 0114 - 0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 指充分运用网络、数据库等信息技术分配、加工、组合、 传播、销售旅游相关的信息、生产要素等资源,加快传统
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旅 游消费已经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需要之一。
旅游业向现代旅游业的转化,以提升其发展速度和生产 效率。旅游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即在旅游目的地范 围内,为支持旅游决策和旅游消费活动建立的涵盖游
随着互联网及移动端应用的不断普及,人们出游消费的
方式、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 前、游中和游后各环节的准确及时的旅游信息服务系 统,包括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基本信息、公共环境信息、旅
心2019年2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 告》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 29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9. 6% o其中,使用网络进行
游促销信息以及旅游产品信息等,通过合理规划开发,
对各类信息实现有序收集汇总和发布整理。二者的融合发展包括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企业信息
旅行预定的用户规模达到4. 1亿人,同比增长9.1%,网 民使用率达到49.5% ;使用手机进行旅行预订的用户规 模达到4亿人,同比增长17. 9% o依托位置服务、网络 安全、移动支付等服务技术,游客能够为自己量身制订
化和旅游电子政务。旅游电子商务是指旅游产业各市 场主体为了交流信息,使用互联网技术传递旅游目的地
信息、销售相关产品、提供相关服务的一种方式。旅游 企业信息化可以对旅游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模式进行 调整和重组,实现途径是建设企业信息网络系统,从而
出游方案,使用手机一键解决交通、住宿、购物等旅游决 策及支付,使旅游变得更加便利化、个性化。加快旅游 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能够有效实现旅游产业的层
提高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旅游电子政务是指旅游管理 部门为了实现相关旅游管理业务办理以及旅游公共信
级跃迁,是实现旅游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是整合旅游产业要素的必由之路。一、旅游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1.旅游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内涵息发布等目的构建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和旅游信息数 据库,从而实现旅游管理服务系统信息的沟通和旅游公
共信息的发布。2.旅游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旅游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是
收稿日期:2019 -09 -10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移动互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构建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价值链研究” (17JYD241)、黑龙江省哲学社会 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18JYH767)、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视角下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破解'资源诅咒’研究” (18JYC261)、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新常态下黑龙 江省冰雪旅游经济增长潜力与动力机制研究” (18JYH765)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周琳(196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研究员,经济学博士,从事旅游经济学、文化产业等研究;刘懿锋 (1985-),男,黑龙江鸡西人,助理研究员,经济学硕士,从事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研究。114联网的广泛普及,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形成和迅猛发展,
变的基本方向作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表征,生产、生活与互联 原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指出,要充分运用现代科
网深入融合已演进成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大数据
技特别是信息技术提升旅游业,推动旅游业转变发展方 时代为旅游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环境,这是因 式,把我国的旅游业培育成现代服务业。当前,旅游产
为旅游业对信息依存度极高,属于典型的信息依托型产
业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方向主要有两点:一是推动旅游 业。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技术深刻改变了现代人的生
产业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不断创新融合的层面,通 活方式,旅游者追求更为高效、便捷、可靠的旅游体验, 过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全面增强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 通过基于互联网传播的旅游信息,大量采用网络购买旅
柱产业的拉动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二是通过互联网技
游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在大数据的推动下,人们运 术特别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推动旅游产业不 用信息化技术推动旅游产业的结构性转型,旅游产业与
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互联网的跨界融合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旅游产业发展升 3. 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实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
级的内生选择。核心动力旅游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本质在于创新,而旅
旅游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是个很广义的概念, 游创新需要依托于一定的技术手段。互联网已经渗透 凡是互联网技术应用在旅游行业的工作中都可以称之
到旅游产业发展的所有领域,如空间范畴的旅游资源整 为二者的融合发展。因此,互联网在推动旅游发展上, 合、旅游项目开发、旅游设施建设、旅游市场开发;管理
既体现在网络宣传越来越成为旅游宣传营销的主流、网
范畴的旅游企业管理、旅游咨询服务和旅游营销方式 络旅游查询已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旅游资讯的主渠道,也
等。因此,信息技术创新将成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引 体现在将成为旅游行业内各类信息交流交换的主通道, 擎。技术创新不仅带来经营理念的改变,还对旅游发展
还体现在企业内部管理和对客人服务的智能化、数字化
战略和旅游产业格局的变革带来深远影响。技术创新 趋势。有关资料显示,大数据技术等网络信息技术改变
带来了体制创新、理念创新和产品创新,不但对旅游产 了旅游者的信息获取方式,将上网查询作为了解旅游信 业发展方式产生影响,而且可以大大加快旅游产业融合
息主渠道的网民已超过70%。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的
发展的速度。将互联网引进旅游产业链,一方面,改变 发展使得旅行者在享受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之外,获得 了原有的旅游营销方式;另一方面,推动了新兴的融合 社会给予的互动式、社交型旅行体验,二者呈现螺旋互 产业的崛起。动之态,提升了消费者的旅行体验⑴。在今后的工作
二、旅游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背景中,应研究开发设计一套推广模式程序,利用高科技对
旅游产品进行展示,让大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旅游体验 1. 与互联网的融合程度已成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
的精彩片断,将食住行游购娱全方位信息展示在便捷的 重要标志网络终端。1982年,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预言:“电信
4. 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整合旅游产业要素的必由
通讯、信息技术和旅游业将成为21世纪服务行业中经 之路济发展的原动力。”准确预言了旅游产业与互联网的融
互联网可以从旅游路线统筹和促进区域合作两个
合发展。近年来,全国各地旅游发展的竞争态势越来越 方面,对旅游产业要素进行整合。旅游线路统筹是推动
强劲、越来越迅猛,互联网在旅游竞争中的作用也越来
旅游产业发展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与打造旅游目的地体 越重要,已成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世界范围 系是一脉相承的。在一条线路上,靠行政力量跨区域整 内旅游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已成大势所趋,不可逆 合旅游资源、旅游要素是很难的,如果借用互联网技术 转。旅游“互联网+ ”产品不断研发推广,更新速度大大
整合就很容易。在线路网络信息宣传上要把线路产品、
加快,日新月异。旅游“互联网+”已逐步成长为一个新 整个区域产品推出去,联合各个方面的旅游要素资源推 兴产业,前景广阔。旅游业竞争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就
整条线、推整个区域,围绕重点旅游线路开展对内对外
是互联网在行业中的运用程度和深度。在全球经济一 宣传、品牌塑造、推广推介、客源和市场开发等工作。不 体化、网络信息空前发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实现从旅 仅区域内的各种旅游线路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结合
游大国到旅游强国转变主要依托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关主题活动进行推介,区域间的旅游合作也可以充分 综上所述,实现旅游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使旅
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实现旅游一体化,构建区域无障碍 游的服务、管理、营销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朝着旅游“互联
旅游格局。网+”方向发展是提升一个地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 必由之路。三、旅游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 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旅游产业实现发展方式转
1.融合发展的管理体制、监督协调机制亟待健全115当前,全国各地“互联网+旅游”虽然推进得有声有 旅游信息共享度较低。此外,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
色,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为政府管理部门条块 行业之间,网站数据更新缓慢、共享度低,在一定程度上 制约了二者的融合发展。分割、部门分治,有关方面对政策规划的解读存在偏差,
权责不清,平台对接困难,问责失灵。同时,游客在与政 府管理部门、企业博弈时处于弱势,政府投诉平台对游 客投诉处理不及时、不到位等现象依然存在⑵。亟待建
四、旅游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推进思路在大数据时代,旅游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关系到 旅游产业发展的全局。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涉及旅游
立健全相关管理体制和监督协调机制,以形成有利于信 息沟通与反馈的制度安排。2. 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地域与行业之间发展
产业方方面面,是一项重要的、艰巨的和紧迫性的工作。1. 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旅游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
差距大展中的应用从全国来看,还有许多省份对互联网的应用远远不
我国“互联网+旅游”虽然取得了一定发展,但是从
整体来看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旅游” 产品形式较为单一,体验性有待增强与进一步深度开
够,特别是边疆地区旅游业应用互联网技术基础薄弱, 应用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未来,随着以5G通信技术、大
发。与此同时,地域与行业之间产业融合发展还不平 数据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发展,互联网与旅游产业的深 度融合将全面提升产业的服务水平和营销能力。因此, 要很好地研究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推进新技术与旅游
衡,东、西部之间,智慧城市与非智慧城市之间,智慧景 区与非智慧景区之间发展差距较大。特别是在一些山
区、乡村,还经常出现手机无信号或信号不稳定的现象, 产业的融合发展,主要着眼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加强互
亟待改善。此外,“互联网+旅游”行业之间发展也存在 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酒店、旅行社、交通干线特别是高
动体验技术在旅游营销创新中的作用,依托全新的移动
通信技术,以移动端为核心拓展营销渠道,扩大旅游目 的地的宣传,使旅游营销模式由线下向线上、由PC端向
铁线上的互联网建设明显落后于智慧景区。3. 旅游专业人才供给失调,旅游信息人才匮乏移动端转变;二是推广游客在旅途中的移动通信技术应 用,充分发挥移动终端的便捷优势,服务游客在旅游全 过程中的各种需求,逐步实现旅游全过程的、即时的、全 方位的数字化服务。2. 完善旅游公共信息传播和服务水平,充实基础数
旅游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需要大量“既熟悉旅 游业,又了解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相关行业技术”的旅
游信息人才。当前,旅游从业人员大多熟悉传统的旅游
业运作方式,只具备一定的服务技能,对于新媒体运营、 个性化服务定制、智慧企业管理等新技能仍然较陌生, 无法及时地维护、运营在线平台和收集分析游客数据信
据库的信息采集要以积极满足游客日益增加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需求为目标,加强与网络新媒体、运营商合作,提高对各
息,难以为二者的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4. 互联网基础配套设施有待加强地旅游公共信息的采集加工能力,建立高效、及时的旅 游公共信息发布渠道;以创新为引领,开发基于互联网
中国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大致起步于20世纪90年
代,2000年以后快速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慢到快的 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⑶。在以智慧化、便 捷化、全面化、精准化为特征的互联网时代,需要提供更
技术的信息系统,加快实现旅游公共信息和服务的电子 化。旅游产品服务和旅游产业信息的电子化都需要以
数据为基础,要加快制定涉及旅游信息资源的各类标 准。推动建设旅游基础信息数据库及信息资源规范标 准,建立数据采集、审核、编辑、发布、管理的一整套长效
加高效的信息服务以满足旅游业各利益主体的需求,既 需要管理便捷化,也需要根据游客群体的不同需求提供
差异化服务。然而,很多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依旧 机制,建设高质量的门户网站。3. 改版升级旅游网站,高水平建设旅游信息网站集
存在一定不足。以交通业为例,尽管各省高速铁路、高 速公路建设不断完善,景区、景点可进入性显著提高,但
群是一些高速铁路以及客运中心普遍存在移动4G网络信 号差、无线网络尚未全覆盖,以及道路定位、路面状况信 息反馈不精准等问题,相关配套设施亟待加强。5. 旅游信息资源共享度较低各级旅游部门应抓好旅游网站的综合改版升级,重
点研究、设计、建立“省、市、县等三级旅游政务网站集 群”,形成覆盖省域的高效旅游信息采集、整理和发布的
网络体系,实现纵向和横向的旅游信息资源共享。在网
旅游产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发展,需要建立在线旅游 站改版升级中,要重点研究解决好形象、功能、机制等三 个方面问题。第一,形象要美。旅游部门要多学习多借
平台,然而,在线旅游企业发展还普遍相对滞后。当前,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游客更多地采用APP客户
鉴,找专业公司进行设计。第二,功能要健全完善。要
端,通过在线平台了解相关旅游信息、预订购买旅游产 品、进行旅游购买决策。各省在这些方面还存在不足,
满足不同旅游主体的不同需求,即满足游客获取旅游信 息、实况的功能,满足企业获取旅游产业政策及旅游信
116息的功能,满足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完善管理和服务的功
散性强的特点,开展有奖转发、网络直播、网络投票等营
能。第三,机制要健全。重点在确保旅游信息及时更新 销活动。上下功夫,形成数据互通、高效运转的有效机制。形象、
5 .积极引导旅游企业进行“互联网+ ”改造功能、机制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应在网站改版中予以充
作为互联网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集中体现,旅游电 分体现。子商务是旅游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旅游管理部门要积极谋划,在网站改版升级时结合
有条件的地区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奖励措施,鼓励 各地实际,坚持定位方向体现综合性、界面设计生动活
各类旅游企业推进“互联网+ ”工程,积极开展旅游在线
泼有吸引力、用户体验以人为本注重细节、网站结构整 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网上支付、景区电子门禁系
体优化科学合理,根据不同用户需求分为不同版块体系 统、景区电子售票系统、景区监管信息系统等,提高旅游 展示信息等原则,大胆地构想,提思路、提框架、提要求, 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活跃旅游
协调计算机技术人员努力实现改版目标。在网站集群
市场。在旅游景区、旅行社和酒店宾馆的星级评价体系
的改版升级中拓展旅游信息的摄取面,增强吸引力和影 中加入旅游企业“互联网+ ”建设标准规范的相关内容。 响力,提高网站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旅游新闻更有效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网络业务外包和技术服务业务
地传播,使旅游要素、企业资讯有更多人点击,使旅游目 外包,这些科技服务企业可以通过企业的电子化信息平 的地形象更加丰满和完善,使旅游咨询互动更能满足人
台和互联网技术人才为传统旅游企业提供各类服务业
们需求。务。建设旅游企业信息化公共支撑平台,鼓励旅游企业
4.发挥网络传播优势,加大网络营销力度实现线上与线下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传统旅游企业和 网络媒体已取代纸质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成为 互联网服务平台采用合资合作等形式,按照共享与互利
旅游者获取旅游信息主要途径。在旅游产业市场主体 的原则整合各自优势形成综合服务能力。与此同时,加
的营销模式由线下向线上、由PC端向移动端转变的时
强对旅游在线业务的监督,建立旅游电子商务诚信体 代,既可以把网络营销作为旅游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系,健全旅游电子商务交易标准和规范。的重要方式,也可以把网络营销作为旅游市场营销的主 要内容,使网络营销成为组合营销的主要渠道和方式。
参考文献:在组合营销方式的创新中,结合客户端程序的运用,比 [1] 钱建伟,Rob Law. “互联网+”时代的旅游业巨变[J]. 如,微信转发、微博抽奖、短视频制作、小游戏开发等,开
旅游学刊,2016,(6):2-4.展营销活动。微信公众号、微博成为政府机构与公众沟 [2] 吴海燕.以智慧旅游视野发展全域旅游的理论和实践
通交流的新渠道,在旅游公共服务和营销中显示优势。 [J].经济问题探索,2018,(8):60 - 66.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市旅游部门和部分县区旅游部门、
[3]
徐金海,王俊.“互联网+”时代的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旅游企业都开通了官方微博。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微
[J].财经问题研究,2016,(3) :123 -129.信等移动终端营销模式,利用微信公众号及APP信息扩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InternetZHOU Lin,LIU Yi -feng(Institute of Economics,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Had)in 150028,China)Abstract: Touris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 s happiness. The high 一 speed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ealization of high - 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a* s economy. Accelerating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hierarchical transition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s the core driving force for the further transforma・
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and is the only way to integrate the element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To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Internet and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we need to accelerate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rove the level of public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service of tourism, build a cluster of tourism information websites at a high level, 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network marketing, and actively guide tourism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 Inter・
net + ” transformation.Keywords: Tourist industry ; Internet ; Integrative development〔责任编辑:惠国琴〕1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