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7期 宁蒗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刘华嘉 (云南省宁蒗县农业局园艺站,云南宁蒗674300) 摘要介绍宁蒗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当地中药材产业的 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对策;云南宁蒗 中图分类号¥5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7)07—0102—01 宁蒗县山区面积比例大,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8%,年平 均气温12℃,年均降雨量1 000 mill左右。立体气候明显,是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孕育着 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的多种动植物,仅药用价值较高的 中药材就有191科694属2 171种【1】。独特的自然气候和地 质地貌,孕育了丰富的野生药物资源,从而为发展中药材产 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宁蒗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1.1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为了充分发挥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培 育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2010年以来,县人民政府以加 快中药材产业开发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的重要途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有序发展的工作思路。通过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使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 截至2016年底.全县累计种植一年生和多年生中药材面积 7 933 hm 。目前,种植的主要品种有滇重楼、附子、草乌、金 铁锁等。其中滇重楼、草乌和金铁锁3个品种与云南白药集 团建立了长期合作的战略协议。 同时,通过3年多的不懈争取和艰苦努力,2012年,宁 蒗县被云南省科技厅和省药监局批准认定为“云药之乡”称 号:2014年,通过省级检查验收和严格评审,宁蒗县通过了 全省3年一次的“云药之乡”评审淘汰制层层评审关口,继 续被认定为“云药之乡”。 1.2种植管理趋于规范 鉴于宁蒗县中药材种植零星分散、种植不规范、管理粗 放的实际,从2010年开始,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采 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中药材种植管理趋于规范。 一是成立了由本县乡土人才组成的技术服务组。以理论培 训和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负责技术指导,每年组织培训 指导100期1万多人次;二是由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牵头不 断从外地引进市场前景好、价位高、生产成本低的品种进行 试验示范,试验成功后,筛选出一些适宜本地区种植的中药 材品种加以推广种植,目前桔梗、秦艽、附子等药材种植涉 及全县l5个乡(镇);三是采集野生资源驯化种植,实现野 生变家种,特别是在滇重楼和草乌等品种人工驯化方面探 索出一套适宜本地区的成熟的技术路线,并得到推广种植, 滇重楼种植涉及到全县l5个乡(镇),金铁锁人工驯化也取 得了阶段性进展[21:四是组织药农及企业技术人员到周边市 收稿日期2017—03—08 102 (县)考察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大大提高了药农的种 植水平;五是严格验收管理,引导药农规范种植科学管理。 5年多来,在农业科技人员辛勤努力下,宁蒗县大部分中药 材种植基地基本做到了较为规范的种植。 1.3培育龙头企业取得新进展 一个产业的发展,必须由企业来参与开发和建设,才能 打开市场.延长产业链,从而促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县委 政府立足县情,审时度势,按照政府建平台、平台引企业、企 业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加快培育龙头企业。 截至目前,宁蒗县参与中药材产业建设的企业有8家,专业 合作社30多个和经济技术协会2个。 1.4中药材种植成为部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宁蒗县中药材产业虽然正处于起步阶段,但由于自然 气候等条件较为适宜,农民种植积极性较高,种植中药材成 为一项新的产业,农民依靠种植中药材发家致富实例屡见 不鲜。据初步统计,2011年全县销售各类中药材800 t,销售 收入达720万元;2012年全县销售各类中药材1 500 t,销售 收入达1 350万元;2013年全县各类销售中药材2 000t以 上,销售收入达到3 000多万元;2014年中药材销售收入达 到5 000万元。2015年全县各类销售中药材3 827 t,销售收 入达到6 089万元;2016年全县各类销售中药材5 315 t,销 售收入达到6 336多万元。 2“十三五”发展目标任务 2.1主要目标 计划从2016年至2020年,用5年时间,规范种植和研 究繁育中药材6 666.67 hm2。通过“云药之乡”品牌带动培养 1~2个国内知名优良品牌。每年实现目标产值1亿元,5年 共实现目标产值5亿元,使全县20万名农民从中受益,年 人均增收500元,逐步将中药材产业培育成宁蒗县高原特 色支柱产业。 2.2主要任务 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基础,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 基地”的发展模式,坚持道地药材为主,重点发展滇重楼、草 乌、附子、金铁锁等品种。大力开展白芨、珠子参、贝母、秦 艽、云木香、云当归等品种独特、适应面广、具有高原特色、 适销对路的道地品种的推广种植和技术研究【3J。 3主要对策 3.1合理布局。形成地方特色产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本着因地制宜、合 (下转第104页) 园艺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7期 在结构、布局不合理的问题,造成保温性能差、采光性能差 成农民、协会、企业诚信经营,树立质量、品牌意识,生产高 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冬季温室蔬菜的栽培管理,从而使产量 质量高标准的蔬菜产品,严格把好市场大关,促使瓦房店蔬 下降,病虫害发生严重,品质下降,产值降低,削弱了广大菜 菜产业进入大流通、大市场销售。 农的种菜积极性。 3.3改善蔬菜基地建设 2.3蔬菜质量安全有待进一步改善 加大老旧蔬菜基地的棚室改造和道路建设,使棚室建 近年来,蔬菜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的 设更具科学性、合理性,为蔬菜产业的稳步发展提供有力的 重要因素,食品安全在生活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蔬菜生 保障。 产过程中农民滥用农药、化肥以促进生长,促进产量增长, 3.4实施科教兴农.加大科技投入 造成农药残留严重超标,进而影响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经 加快引进和推广新兴技术、优质品种等促进蔬菜产业 济发展。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生态环保的方式促进蔬菜 发展。自主开发推广因地制宜的优质高效益型生产技术体 生长是应当考虑的问题。 系,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41。积极引进新、特、优蔬菜 2.4蔬菜产业信息化建设滞后 品种,加速蔬菜品种更新换代,进而提高良种利用率,提高 目前,瓦房店蔬菜产、加、销等网络信息建设比较滞后, 瓦房店地区良种覆盖率。加快设施栽培、无公害栽培、秋延 农民了解供求信息、市场信息等渠道不畅通,农民合作组织 后春提早栽培、有机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大标准化程度 构建与蔬菜生产发展不匹配,造成农民选择优良品种难、掌 的培训力度,推广应用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及有机肥,禁 握国家惠农政策难、了解市场需求难,已经严重影响瓦房店 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化肥等,进而保证食品安全。 蔬菜产业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 3.5培养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开发力 3对策 积极培养、引进、扶持、发展蔬菜储运营销和加工企业, 3.1做好蔬菜产业规划.调整品种结构 培养龙头企业带动全是市蔬菜产业平稳全面的发展,建立 结合瓦房店蔬菜产业发展现状,按照产业化的要求,满 农户、企业、市场蔬菜规模化生产营销运作模式,逐渐使农 户、企业、服务组织之间成为一个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命 足市场的需求,合理统筹规划。把蔬菜种植重点从生产效益 运共同体。 转向产业化效益,推动结构升级、产业升级,搞好无公害蔬菜 4参考文献 基地项目,扩大大棚生产规模,加大有机蔬菜发展力度,加强 [1]柳代善.洋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探讨[J].农技服务,2016,33 创建自主地区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圈。 (1):23-24。 3.2严把质量关.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 [2]王春明.辽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业经济,2006(9):32—33. 制定严格的蔬菜质量生产标准,教育农民把生产高质 【3】李月.对鞍山市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建议[J】.农业经济,2006(2):28. [4]李崇光,包玉泽.我国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J].中国蔬 量蔬菜成为一种自觉意识,收购、加工企业把好质量关,形 菜,2010(15):1-5. ・+”-・ -+”+一+-+-—— (上接第102页) 配套服务。围绕中药材的生产、加工、贮藏、保鲜、推销以及 理布局、集中形成基地的原则,以发展道地药材为主,其他 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提供系列化服务。全力推进中药材产 适销对路药材品种为辅,逐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 业化经营,让中药材产业为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3.2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中药材产业上档升级 3.5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实行以销促产发展模式 加强同国内外知名中药企业、中药材市场、中药材大客 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坚持把发展 商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合与合作,拓宽市场渠道,引 订单生产作为扩大销售的主要渠道、化解市场风险、促进中 进人才、技术、资金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全面提 药材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组织专门力量,跑市场、找 高中药材产品竞争力和市场知名度。 销路,努力实现订单药业的新突破14]。逐步实现“产、供、销” 3.3建设中药材营销体系 一体化,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切实维护好农民利益。加强与 在县城和各中药材种植重点乡镇建设中药材集散地作 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选育优良品种,推广先进 为道地药材产品的销售窗口,广泛吸纳省内外客商参与中 技术.提高药农素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同时培育中药材 药材产品流通。充分利用国内中药材知名网站和本县内政 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府网站,提供中药材供求信息。大力培养和发展中纪人队 3.6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伍,拓宽和搞活中药材销售渠道,提高中药材产品的组织化 加快对中药材种植适宜区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 程度,减少中药材交易成本。积极探索“互联网+”的经营模 建设.满足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促进中药 式,扩大宁蒗县道地中药材的市场份额,推动全县中药材产 材产业的发展。 业的全面发展。 4参考文献 3.4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1】杨向军.关于宁蒗县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 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和乡 2013(12):11-12. 『2熊德鼎.2]关于发展宁蒗中药材产业的思考[J】.绿色科技,2013(5):31— 土人才作用,抓好技术培训。大力培育示范户、示范点、以点 32. 带面。全面提高药农科技素质。同时抓好信息服务体系建 『3]朱远东,吴云川.关于宁蒗县新营盘乡种植中药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设,为药农提供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各涉农部门、药材企业 及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2015(2):33-34. [4】吉春.合理布局促优势形成特色创品牌:宁蒗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 和专业合作社的作用,积极为药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 状fJ].创造,2013(11):58—59. 1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