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
1.小亮利用细钢针、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蜡块的密度.小亮正确的测量过程如图甲、乙、丙所示,图中 V0、V1、V2分别是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小蜡块密度ρ蜡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V2V0水V1V0 B.
V1V0水V2V0
C.
V2V1水V1V0 D.
V2V1水V2V0【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小蜡块漂浮在水面上时,受到的重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所以由图甲和乙可知,小蜡块的质量等于它排开水的质量,即:
mm排水(V1V0)水,
由甲和丙可知,小蜡块的体积为VV2V0, 所以小蜡块的密度:
mV1V0水. VV2V0故选B. 【点睛】
重点是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漂浮时浮力等于重,所以排开水的质量即为蜡块的质量,再结合浸没时蜡块的体积可表示出密度的关系式.
2.题目文件丢失! 3.题目文件丢失! 4.题目文件丢失! 5.题目文件丢失! 6.题目文件丢失! 7.题目文件丢失!
8.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 . 下列说法能够成立的是( ) A. 能装下500g纯净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 600g酒精 B. 能装下500g酒精的瓶子一定能装下600g纯净水 C. 同体积的水和酒精质量之比是4:5 D. 同质量的水和酒精体积之比是5:4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和B、因为瓶子的容积不变,ρ
,m酒精=ρ酒精V=ρ酒精 错;
由ρ= 可得,V=
,m水=ρ水V=1g/cm3×
=625g,因此能装下500g酒精的瓶子
<ρ
, 由ρ= 可得,V=
酒精水
<m水 , 因此装下500g水的瓶子装不下500g的酒精,故A
能装下600g的水,故B正确;
C和D、由ρ= 可知,体积相同时,质量和密度成正比,故m=1g/cm3:0.8g/cm3=5:4;
质量相同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即V水:V酒精=ρ酒精:ρ水=0.8g/cm3:1g/cm3=4:5;故C、D都错. 故选B.
【分析】AB、根据瓶子的容积不变,已知水的密度和酒精的密度的大小关系,知道能装水的质量,利用密度公式得出酒精的质量,知道能装酒精的质量,可求能装水的质量; CD、已知水和酒精的密度,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当体积相同时,质量密度成正比;质量相同时,体积与密度成反比.
:m
=ρ
:ρ
水酒精水酒精
9.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 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71.4g
C. 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cm3 D.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57×103 kg/m3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由图甲知,指针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A说法
错误; B、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的质量m=50g+20g+1.4g=71.4g,B说法正确;
C、由图丙知,水的体积为60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80ml,则石块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 , C说法正确; D、石块的密度ρ= = 故选A.
【分析】(1)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的移动方向与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反;(2)天平的读数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3)石块的体积等于水和石块的总体积减水的体积;(4)根据ρ=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
=3.57g/cm3=3.57×103kg/m3 , D说法正确.
10.小玉同学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如图所示四幅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质量、体积、密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质量是物质属性,不随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密度是物质的特性,除气体外一般不随质量和体积改变。
【详解】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因此图象B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属于图象信息题,考查学生的图象分析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以及对数学函数图象的把握,理解物理量的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1.如图所示,一冰块下面悬吊一物块A,正好悬浮在水中,物块A的密度为ρ,且1.4×10千克/米<ρ<2.0×10千克/米,冰块熔化后,水面下降了1厘米。设量筒的内横截面积为50厘米2,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则可判断物块的质量可能为( )
3
3
3
3
A.0.05千克 B.0.10千克 C.0.15千克 D.0.20千克 【答案】C
【解析】设冰的质量为m,则由题意可知:代入可得:解得则冰的体积
设物体A的质量为M,则
;
;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则可知:
化简得:
3
3
3
3
已知物体A的密度范围为:1.4×10kg/m<ρ<2.0×10kg/m; 则分别代入可求得物体A质量的范围; 则可求得当密度取最小值时:
;
同理可求当密度最大时,物体的质量故可知,质量的范围为故选:C。
。
;
点睛:综合考查了浮力和密度的相关计算,以及浮沉条件的应用,有一定难度,除以上数学的分析方法,还可以直接利用水面的下降高度得出产生向上拉力的的密度差,选项是否符合题意。
,再根据物体与水
12.有空心的铜球、铁球、铅球各一个,体积和质量都相等,将其空心部分都装满水后,质量最大的球是( )(ρ铁<ρ铜<ρ铅) A.铜球 B.铁球 C.铅球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假设三个球都是实心的,质量相等,由ρmm得,V,因ρ铁<ρ铜<ρ铅,所
V以V铁>V铜>V铅,又因三个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铅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大,铅球装入的水最多,装满水后质量最大的是铅球.故选C.
点睛:根据三球质量相等,利用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比较出三球的实际体积大小,由此可知空心部分的体积大小.空心体积越大,装入水的质量越大,球的质量越大.
13.在下图所示的甲图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摩擦力,则可算出该石料的密度为( )
A.2.8×103kg/m3 C.0.6×103kg/m3 【答案】A 【解析】
B.2.3×103kg/m3 D.3.2×103kg/m3
试题分析:由题图知道,石料的重力G=1400N,石料完全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 F浮=G-F拉=1400N-900N=500N,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
所以石料的密度
故答案为A.
【考点定位】浮力 密度
14.题目文件丢失!
15.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铁块、铅块[ρ铜=8.9g/cm3;ρ铁=7.9g/cm3;ρ铅=11.3g/cm3]分别放入三个杯子的水中,则杯中水面升高较多的是( ) A.放铁块的 【答案】A 【解析】
实心铜块、铁块、铅块的质量相等,铁铜铅,根据VB.放铅块的
C.放铜块的
D.三者都一样
m,密度越小时,体积越
大,即:V铁V铜V铅,且三种材料的密度都大于水的密度,所以三个物体在水中都是下沉的,故体积越大,排开的水的体积越大,水面升高越多,故A符合题意. 选A.
16.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直立着身体迅速撤离火场,从物理学角度讲,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答案】D 【解析】 【详解】
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所以,为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
A.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与分析不符,故A项错误; B.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与分析不符,故B项错误; C.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与分析不符,故C项错误; D.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与分析相符,故D项正确。
17.如图所示,A、B两个高度相等、底面积不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再倒入原液体至倒满,则( )
A.倒入的质量m甲一定小于m乙
B.倒入的质量m甲可能等于m乙 C.倒入的质量m甲可能大于m乙 D.倒入的体积V甲一定等于V乙 【答案】A 【解析】 【详解】
ABC.由题意知,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两容器高度相等,甲液体的液面高于乙液体的液面。可理解为:在倒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时,甲液面升高得快些,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再倒入质量相等的原液体,甲容器满了,而乙容器还未满,所以,两容器都倒满时,乙液体的总质量一定大于甲液体的总质量,即倒入的质量m甲一定小于m乙,故A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
D.由图知,A容器的底面积大于B容器的底面积,所以,乙液体的体积小于甲液体的体积, 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根据据m 可知,甲乙,由A知,m甲m乙,故根Vm可知,倒入的体积V甲一定不等于V乙,故D不符合题意。 V
18.a、b两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 B.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C.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图象可知,当Va=Vb=2×10−3m3时,ma=1kg,mb=4kg,则a、b的密度分别为:
ma1kg==0.5×103kg/m3, ρa=33Va210mmb4kg==2×103kg/m3; ρb=33Vb210m所以ρa<ρb,即a物质的密度最小,且b物质的密度是a物质密度的4倍,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所以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无关。 故选B。
19.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量杯的质量为40g 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C.体积为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D.该液体密度为2g/cm3 【答案】C 【解析】 【详解】
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 ,液体的密度为ρ,由图知道,当液体体积为V1 =20cm3 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是:
m总1 =m1 +m杯 =40g
由m知道, Vm1=20cm3ρ
当液体体积为V2 =80cm3 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是:
m总2 =m2 +m杯 =100g
由m知道, Vm2=80cm3ρ
故解得液体的密度是:
ρ=1g/cm3 , m杯 =20g,
故ABD错误;
当液体的体积是V3 =60cm3 时,液体质量是:
m3 =ρV3 =1g/cm3 ×60cm3 =60g,
故C正确。
20.以下选项中,质量最接近200克的是( ) A.一张课桌 【答案】C 【解析】 【详解】
B.一名初二学生
C.一个苹果
D.一头大象
A.一张课桌的质量在10kg左右,即约1104g,A项不合题意; B.一名初二学生的质量约是50kg,即约5104g,B项不合题意; C.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在100g,最接近200g,选项C符合题意; D.一头大象的质量大约是5t,即约5106g,D项不合题意。
21.如图所示是我国自行研制即将首飞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A.密度小 C.体积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
可知,一定体积的物体,密度越小质量越小,据此分析即可解答。
B.弹性小 D.硬度小
解答:我国自行研制即将首飞的C919大型喷气客机,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极轻”表示体积一定时,材料的质量非常小,也就是密度很小。所以这种材料的优点是密度小。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密度及其应用,体现了物理规律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22.甲、乙两个正方体的边长之比是2:3,质量之比是4:3,那么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 A.8:3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甲乙是正方体,而且边长之比是2:3,所以甲乙的体积之比是:
3V甲L甲 28; 3V乙L乙 3273B.2:1 C.1:3 D.9:2.
又由于甲乙质量之比是4:3,即:
m甲4; m乙3所以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
m甲甲V甲m甲V乙4279。 m乙m乙V甲382乙V乙故选D。
23.一空瓶的质量为20g,装满水后质量为60g,装满某种液体后质量为56g,则该液体的密度是( ) A.0.5×103kg/m3 C.0.6×103kg/m3 【答案】D 【解析】 【详解】
空瓶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m水=60g-20g=40g
装满水时水的体积
V水=
瓶的容积
V=V水=40cm3
瓶装满液体时液体的质量
m′=56kg-20g=36g
液体的体积
V′=V=40cm3
液体的密度
ρ′=
故选D。
B.1.0×103kg/m3 D.0.9×103kg/m3
m水水=40g3
3=40cm 1g/cmm36g=0.9g/cm3=0.9×103kg/m3 3V40cm
24.以下说法中,与实际生活相符的是:( ) 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0dm C.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故A项不符合题意; 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故B项不符合题意; C.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故C项不符合题意;
D.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
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0cm D.一位普通中学生的体积约为0.05m3
所以中学生的体积为
V=故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m50kg3=0.05m
1.0103kgm3
25.在某次小组合作探究中,三位同学在测量液体密度时,汇总得到如图所示的m—V图像,从图像中可以判断甲、乙、丙三种液体密度的关系是( )
A.甲乙丙 C.甲乙>丙 【答案】C 【解析】 【详解】
B.甲乙丙 D.甲乙丙
由图象可知,甲液体的体积为0时,质量为10g,则甲同学测量时所用容器的质量m容=10g,当甲液体的体积V甲=10cm3时,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20g,则甲液体的质量
m甲=m总-m容=20g-10g=10g
所以,甲液体的密度
甲由图象可知,当
m甲10g3=1g/cm V甲10cm3m乙=m丙=20g
时
V乙=20cm3,V丙=40cm3
则乙、丙两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乙V丙综上可知
m乙20g3=1g/cm V乙20cm3m丙20g=0.5g/cm3 3V丙40cmρ甲=ρ乙>ρ丙
故选C。
26.有一个体积为2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 B.此固体的密度为8×103g/cm3
1 6D.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
C.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原来的
A.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固体应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应放在天平右盘,故A错误; B.此固体的密度
故B错误;
m160g3=8g/cm 3V20cmC.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无关,故C错误;
D.物质的密度与物体质量的多少无关,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27.一个实心金属球放在盛满水的杯子里,从杯中溢出10g水,若把这个金属球放入盛满103kg/m3)( ) 煤油的杯子里,溢出煤油的质量为(注:煤油的密度为0.8×A.8g 【答案】A 【解析】 【分析】
将实心金属球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已知溢出水的质量,可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溢出的水体积,即可得金属球体积,若把这个金属球放入盛满煤油的杯子里,溢出的煤油体积与金属球的体积相等,则利用m=ρV即可求出溢出煤油的质量。 【详解】 根据=B.10g
C.12.5g
D.4g
m可得溢出的水体积也等于实心金属球的体积 VVm10g310cm
1gcm3若把这个金属球放入盛满煤油的杯子里则
V排=V=10cm3
根据=m得出溢出煤油的质量 Vm油油V排0.8gcm310cm38g
故A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灵活应用,解本题的关键是溢出的液体体积与物体的体积相等这一特点。
28.如图所示,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设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为p甲和p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甲>p乙 【答案】A 【解析】 【详解】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由图可知:乙管是倾斜的,则乙管中所装的液体体积比较大,即V甲<V乙,由题意可知两管中所装的液体质量是相等的m甲=m乙,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可知:ρ甲>ρ乙。由于两试管液面相平,即液体的深度是相同的,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故选A.
29.某同学在烧杯中装某种液体,多次测出了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及对应的液体体积V,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mV”图象,结合下面表格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液体的密度是1.8g/cm3 B.查表可知,该液体可能是煤油
C.烧杯的质量是20g
D.体积为50cm3的该液体的质量为50g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烧杯的质量为25g,当液体的体积为25cm3时,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45g,液体的质量为
m液m总m杯45g25g20g
液体的密度为
m液20g液0.8gcm3 3V液25cm查表可知,该液体可能是煤油,则50 cm3液体的质量为
m液液V液0.8gcm350 cm340g
故选B。
30.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比是1:3,体积之比是2:5,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A.6:5 B.5:6 C.2:15 D.15:2 【答案】B 【解析】
解答:根据ρ 可得甲、乙两种物体的密度之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