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作文写作专题讲解——《写出人物的精神》(附优秀范文)

来源:好走旅游网


单元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讲述名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名人的风采。同 时要突出读写结合,把阅读教学与“写出人物的精神”的写作教学结合 起来,围绕人物描写,读中有写,写中有读。

扌旨 计\"( )

学情分析

T—・+——l-f f _

七年级的学生对于人物描写方法已经能够判断,但是,在作文中如 何运用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精神风貌却不得耍领。很多学生写作, 特别是写人叙事的文章,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去写,而但写出 的文章语言空洞贫乏,不生动。特别是在人物描写中,只是笼统地描写 人物,写不出人物特点。虽然一部分学生知道什么是细节描写,但不清 楚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在写作中也并不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去刻画人 物形象。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感受人物的个性,理解人性美的内涵。 2 •学会用典型事例来凸显人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学习运用典型事例凸显人物精神。 •教学课时

2课吋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本单元学习运用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写事离不开写人, 写人的什么呢?写衣着,写相貌,写言谈,写举止,写行为……写这些具体 的细节是为了表现什么呢?最终都是为了表现人的思想个性,表面的 言谈行为等都是为了反映人物独特的精神内涵,尤其是弘扬人物美好 的人性。

二、 写作指导 (一) 知识回顾

1 •回顾七年级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写人要抓住特点》,作为自己 的知

识储备。

2•回忆本单元前儿课的内容,尝试自己归纳总结一下写人的方法, 比如

《邓稼先》一文中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作对比的手法。

(二) 带问题自读课文写作指导材料《写出人物的精神》。 问题:写出人物的精神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三) 读后交流,教师点拨。

1 •抓住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 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一个人的 内在品质和精神追求往往通过他所做的事情得以彰显。

如曹文轩的《草房子》中,桑桑得了重病后开始懂得照顾妹妹:“桑 桑硬把柳柳拉到背上。他吃力地背起柳柳,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爬上 去。不大一会儿,冷汗就大滴大滴地从他的额上滚了下来。勺也不再是 那个将橱柜造成鸽了笼,将秃鹤的帽了挂上旗杆的调皮的桑桑了。读 到这里,我们便忽然被桑桑的面对苦难与疾病的坚强所感动,他此时的 善良更令我们敬佩!而这种心灵的震动,就来自于典型事件对人物的突 出力量。

总结:细节描写中,主要抓住肖像、心理、动作、语言、神态细节 进行描述。

2•借助一些写作手法加以突出、强调

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运用合理的写法,以期达到突 出人物的效果。

在《孙权劝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 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本句就运用了侧面描写,写出了鲁肃 的吃惊与赞叹,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 长进。这是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作者通过刻画次要人物(或环境描 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 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总结: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有: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 比较、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伏笔和铺垫、前

后照应(呼应)、正面(侧面)描写、抑扬(欲扬先抑、欲 抑先扬)。

3•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作点睛式的概括

如《散步》一文,以“我”为人物中心,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体, 渐次展开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互敬互爱、融合的关系,特別是主旨 句:“我的母亲虽然高大撚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了虽然很胖,毕竟幼 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 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吟本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 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三、当堂练习

1 •训练题目: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 在特征

并不太难,但你还能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以《我的好朋友》 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2.写作指导:

⑴抓住气质,还原情境。

提示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确定要写的人及其性格气质,指导学生 把人物还原到具体的环境和事件中。

问题:你的好朋友很多,可是谁的个性最鲜明呢?他的这一个性在 哪个环境或事件中表现得最突出呢?

(2)观察表现,确定写法。

指导学生从多方面对好朋友进行观察,以提炼出所感受到的他的 这一性格、

气质。好朋友的哪些外在表现最能体现其内在气质呢?也 许是他充满个性的口头禅或者滑稽的动作,也许是他极具个性的表情 或者始终如一的某种标志性行为。总之,要让学生理解人物的外在表 现应体现人物的典型气质。

(3)指导学生梳理写作的思路、角度,再开始写作,养成良好的写作

习惯。

第二课时

根据写作学案,完成本单元的写作实践题目。

□□□□板书设计

/1.抓住典型细节 写出人物的精神]

2.借助写作手法 、3.借助抒情议论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学习选取具体事例、典型的细节表现人物精神风貌。

2•学习借助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正侧面描、以小见大、欲扬先写突出强调人物精神。

3•在典型事件的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运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文章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

1 •围绕中心事件来写人物。

2 •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个性特点。

抑等

升华

•课时安排

2课时

L」—L」—LJJ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文章要想突出人物,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写出人物的精神境界。 怎样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要运用典型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其次要借助一些巧妙的表现手法来突出强调,如对比衬托、正侧面描 写等;最后是运用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画龙 点睛式的概括。

二、精彩回顾

(一) 首先,可以抓住具体事例、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如1:《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⑴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2)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 他惜寸

阴、分阴。

刻画闻一多先生:专注认真、锲而不舍、废寝忘食 (二) 借助一些写作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

如《邓稼先》一文,将邓稼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 比:

(1) 职务、功劳、技术水平——相当 (2) 国籍、文化背景、性格——不同

(3)最不引人注意、忠厚平实、“纯”——奉献精神

表现了邓稼先:作为中国科学家的气质和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 科学精神

和奉献品质。

(三) 还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 睛式的概括。

1 •如《邓稼先》中:

(1)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岀来的最高奉献精神的 儿子。 (2) 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 人的贡献

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这些句了深刻而准确地点出了邓稼先的精神品格。

2•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中: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 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S

这些精彩的抒情和议论,提炼了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对文章主旨起 到了升华的作用。写作时不妨细细揣摩,尝试模仿。

三、方法指导

1•写好肖像,以形传神

肖像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 写肖像,可以抓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表现人物的特征。

下面是对小沈阳、葛优、奥巴马外貌特征的描写,请同学们阅读 体会:

小沈阳:三七开的发型和女士的打扮,尤其是他那一身穿跑偏了的 苏格兰裙子。

葛 优:脑形整个像一个大头梨;两侧各长了一双招风的耳朵;木 来就不大的

面部又被他那不大的脑门儿占去了一多半,上面还有几条 曲折的“乡间小路”;半截眉下,小灯泡似的眼睛又圆又亮;一张前突的 嘴里冲岀两颗大门牙,这两颗大门牙简直可以刨地瓜。纵观他的整张 脸,就像他本人一样,充满了喜剧色彩。

奥巴马:黝黑的皮肤,好似溶解的巧克力,健康得让人感觉像草原 黑马般活力四射。与之对比的是他那副洁白的、好似白瓷一般晶莹的 牙齿。头发理的短而平,看上去利落、整洁。两条粗黑的眉毛,好似月 牙般自然弯曲。深深的眼窝、高高的额骨、笔直的鼻了、宽阔的额头 无一不显示出智慧与坚韧。耳朵大,厚实而圆长,一看就是有福气的人。 对于奥巴马,嘴也是他的一大特点,厚厚的嘴唇,好像饱满的橘子瓣。笑 起来给人甜蜜、憨厚的感觉。整张脸长得圆长,下巴长的和他人一样 幽默,他的外貌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长相一般,黑的健康J

2.写好行动,扣住细节,形神兼备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行动描写生动,能 准确地传神,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写人物切忌空洞地叙说,不要你去 下评语,写什么“他是一个诚实的人皿他是一个道德不好的人他是一 个热心的人”之类的话,耍让人物自己的言行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如,《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文中多处对鲁迅笑声的描写极有特色。 一开始用一个“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的细节, 把鲁迅先生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3 •正而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写人物可以直接写他的言行举止,如直接写人物表达不出他的精 神,也可以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侧面描写是着力描写对象的周围事 物,或以物衬物,或以

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使所描绘 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比如汉乐府诗《陌上桑》中先运用了排 比、夸张等修辞手法对罗敷进行正而描写:“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细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极言她容貌的美 丽但有些概念化。接下来运用了传神的侧面描写,才使得罗敷的美貌 得以充分的表现:“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肖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不仅富有浓郁 的生活气息,更生动巧妙地烘托了罗敷的美貌,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天地。 侧面描写能激活人的想象力,具有鲜活的艺术表现力。

4 •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中的“小二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 也是写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为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 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

如《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文中选取日常生活小事,来折射鲁迅 先生“伟大\"的人格光彩。如写鲁迅认真。夫人许广平说:“周先生的做 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打一个包裹也耍亲自动手,弄 的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或扁一点,而后拿着剪刀,把捆 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

5 •先抑后扬

先抑后扬,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先抑后扬的“扬冷是指褒扬、抬 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 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 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 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如:他是我们班成绩最差的学生,他肤色黝黑,宽阔的肩上长出一 只奇小的脑袋,就像孙悟空从一个大石头中钻出来一样不和谐,脸上也 长出了他这个年纪不该有的丝丝缕缕,头上有一块大约直径一厘米的 圆没有长头发,拯说是被烧掉的,个子也比同龄人矮点。说实话实在没 人会喜欢他,甚至是不愿意正眼看他一下,但是他有一双极富洞察力的 眼睛。

那天放学刚走两步只见他眯起眼,然后以极快的速度向前冲了过 去,他体育很不错,不过我们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只见他跑到一个鬼 鬼祟祟的男人旁边,一边擒住他一边大喊:“抓小偷啊!”原来是一个小 偷,不过离他看到的地方至少有三百米,他眼神可真好。后来这类事经 常发生我们也越来越佩服他。

他虽相貌平平但有一双精明的眼睛,他的这双眼睛专盯那些不法 分子,只要被他看见就一定会被抓住。

第二课时

一、写作训练 文题一

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征并不 难,但你还能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以《我的朋友》为题,写一个200 字左右的片段。

提示:

1.注意,这次是要写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当然,也不排斥对 他进行

外貌、动作、语言等的描写,这些方法运用得好,也可以有效凸 显人物的精神气质。

2 •可以叙述你和他相处的时光、共同经历的事情,在描写和叙述中 展现

他的性格品质。

文题二

生活中,我们难免与人发生争论。有时候,只是两个人参加;有时候, 则是数人参加。调动你的生活经验,以“争论”为题,写一篇作文,描摹争 论中人们不同的表现,不少于500字。

提示:

1 •设置场景和争论点,回忆争论时人们的动作、语言、神态,抓住 人们

的不同精神气质和个性展开描摹。

2 •可以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写出他们在争吵中的不 同表

现。

3•不妨深入人物内心,想象他的心理,尝试进行心理描写。

文题三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 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

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 •先补全题目。填写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

2•“这样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人,比如你的同学、邻居,也可以是陌 生的

人,比如路人、新闻报道中的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某 一类人。

3•“这样的人”应该是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代表某种风气的人。要 着眼

于个性、品质去描写,写出你的情感倾向。

二、范文欣赏

我的朋友(片段)

在我众多朋友中,她是最真的一个。

我戏称她为“黑煞女金刚程一女生,虎背熊腰,打人基本靠脚,讲话 基木靠吼,再加上天生像掉进过煤堆一样,和我站一块就是“黑白无常”, 不给她取这外号我怕上帝不允许。

我时常提醒她:“你跟我讲话时注意点形象行不?你也要淑女一点 嘛。\"她居然回答我:“跟你说话不能注意形象,那样有损我的形象。’‘我 回击道:“你有啥形象? 一个学过跆拳道的C黑煞女金刚:您老人家能不 能照顾一下我的淑女形象?',她眼睛都没眨一下就一口答应了:“行。\" 结果,她逢人便叫我“淑女笃搞得我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后来她拍 着我的肩膀说:“做人耍真实,这样才有魅力。”我忙点头,立马把我的肩 膀从她的“熊掌\"下解脫岀来。

她总是这样坦坦荡荡,因此拥有极好的人缘,连老师都说:“这孩子, 真性情!',说实话,我很欣赏她,也很佩服她,因为在时光的和弦中保持真 实的自我,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点评】文章情感诚挚,作者运用了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错 落有致地表现人物个性,既使人物特征鲜明,形象半动,真实可感,也彰 显出人物独特的魅力。

争 论

我的家十分温馨。但爸爸妈妈的性格各不相同,总喜欢时不时地 顶几句话。 前不久,又发生了一件事。那天晚上,妈妈四处找银行存折,直到把 家翻了个底朝天,存折仍不见踪影,妈妈眉头紧锁,手托着下巴,想了一 会儿,像名侦探柯南一样,去询问“嫌疑犯^爸爸。

爸爸正躲在他的安乐窝——沙发上看电视,看得眉开眼笑。眼前 突然变出了气势汹汹的妈妈:“喂!存折呢厂爸爸吓得全身颤抖,不敢去 看妈妈,闭上眼睛大喊:“冤枉啊!你什么时候看见我碰过你的东西啦厂 一句话如同汽油浇在熊熊烈火之上,气得妈妈红润的脸都绿了,眼睛里 喷射的怒火灼灼伤人:“哼!那你说在哪?难倒长翅膀飞了厂说完,乂怒气 冲冲地去房间找存折。我一人可怜巴巴地缩在角落,眼睁睁地看着这 出“悲剧”上演,却无能为力,心里像有千万根针在刺一样痛。爸爸望着 乱七八糟的房间,传来刺耳的乒乒乓乓的声音,无奈地长叹了一 口气。

突然,房间里传出一声惊喜的叫喊:“快来看,在这儿!''我和爸爸互 相看了看,百米冲刺似的进了房间。只见妈妈手里拿着存折,欣喜若狂, 眉毛好似弯弯的月牙,眼睛里的怒火被大水平息了,嘴角漾起一丝笑容。 我本以为一场风波即将结束,正在感谢“知情,,的存折从天而降,却没料 到还有一场更大的风波等着我们。只见爸爸一个箭步冲上去夺过妈妈 手中的一个包,小心翼翼地放回抽屉藏好。他长长地舒了口气,转过身 对妈妈说:“你别乱动这个包,里面有我一生的心血呢!刚刚灭掉的火又 燃烧起来,妈妈的火气又上来了,变成了凶猛的狮子,扭过头去,一脸的 不屑:“都是一家人,我能把你的证书怎么样?烧了厂爸爸四下瞧瞧,故意 压低声调:“那可不一定!\"天哪!这两个人是怎么了?头脑发高烧了呀? 句句针锋相对,鸡毛蒜皮的事用得着这样大动干戈吗?这时,他俩尴尬 地相对着,谁也不肯先认错。空气几乎停止流动,令人窒息,我受不了了, 站了出来:“别再闹了。都是一家人,想弄丢东西都难。整天疑神疑鬼的, 累不累?快去看,有好看的电视剧!

爸爸妈妈又坐在一起看电视了。一场争论终于结束了,还是平静 好!希望永

远不要再有这样的“家庭风波\"了!

【点评】本文叙写爸爸妈妈两场争论,着力表现争论的动作、语

言、神态,让读者看到一个急性子、火爆脾气的妈妈,一个能忍让有时 乂不服输的爸爸,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这样的人让我难忘

这样一个深秋,天暗得早。

小路上没有霓虹,只有广阔夜空中一弯清冷的月亮散发着幽幽的 光,只有一阵冷风吹过,飘下满地的落叶,与风一同在舒遨旋转着。

我就这样一直走着,一直低着头走着。直到我感觉到一丝微弱的 亮光照亮了路,才缓缓抬起头来。前面是一个模糊的身影,佝偻着。他 背对着我,正咳得厉害,旁边是一个比他大得多的地瓜炉了,火膛里闪 着红光,上面用厚厚的花格子布捂得严严实实。等我走近了,那人才长 舒了一 口气,慢悠悠地转过身来。

微弱的光下,他灰口色的头发稀疏而且乱七八糟,有点像鸟窝里的 干草。沟壑纵横的一张脸,黑黝黝的。下面是麻杆儿一般粗细的两条 腿。

老人见我看他,他也就盯着我,干裂的嘴唇动了动,忽然咧开嘴乐 了: “同学,买地瓜不厂一口方言,听起来很温暖,我点点头老人掀开花布, 一股香甜的气息扑面而来。我看看四周,不禁好奇地问他为何要在这 样一个偏僻的地方卖东西,他只是麻利地称着东西,笑而不答。

直到有一天,我回来的稍晩了一些,远远地看到一个脏兮兮的小孩 站在老头的面前,仰头望看老人从炉子里挑出两个最大的地瓜递给他, 小孩用衣服兜着冒着热气的地瓜飞快地跑向一个黑暗的角落,那里隐 约躺着一个女人。

就在这一瞬间,我终于明白了老人那日的笑而不答……

这个在我成长中最难忘的人用实际行动告诉我:生活有吋也需 要那么一点人情味,好让人们感到亲人以外的温暖。如果只有一味的 冷漠,又怎能叫作生活呢?

花落花开间,又过了几年。还是这样一个深秋,还是那个熟悉的角. 落,却再也闻不到地瓜的香甜,那对耐人寻味的母子不知从何时起,也 不见了踪影,但多年前的那个佝偻的瘦小身影,那…口温暖的地方口音, 还有一颗善良的心却让我难忘。

现在,心中的这些记忆,即使在清冷阴寒的深秋,也仍会散发出丝 丝温暖。

【点评】本文写了一个卖地瓜的老人热心帮助一对母子的故事, 突出了老人的善良,表现出人性的温暖。环境描写能衬托人物的精神 品质及作者感受。首尾照应,结构安排巧妙。

□□□□学习目标

1.明确写人作文的基本方法。

2 •学会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性格与品质的方法,进一步把人物 写生

动。

3•积极参与写作训练,能够按要求写出较完好的片段或作文,突显 人物

的精神品质。

匚匚□□学习流程

1.带着学习目标,认真阅读教材和学案中的学法指导进行自学,为 实战写

作奠定基础。

2•根据写作实践的要求进行写作练习。

3 •小组交流,组内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 4 •班内交流、点评,自主修改。

LI I匸I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法指导

1・审题:细心审题,弄清题意。

2•立意:确定好所写人物的思想品德。突出人物性格、思想品质, 反映人物

心灵。

3•选材:依据要表现的品德选择一个或几个具体事例进行具体描 写。选典

型的材料:最能说明人物性格、思想品质,反映人物心灵的材 料。

4•布局:据所选材料的情况,按吋间或材料类别布局。釆用多种手 法描写

人物: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选择最能表现突出人物形象的来写。

5•修改、交流欣赏。

♦写法指导

写人有一些基本的方法,如描写外貌、动作、神态等。通过这些 方法,可以写出人物的外在特点,标识出他与众不同之处。仅仅如此不 够,还应深入人物的内心,写出他的个性与精神品质。

1 •详述典型事例。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追求往往通过他所做 的事情

得以彰显,写作时可以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如《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闻一多先生钻研学问时 专注认真、锲而不舍的精神就是通过他“足不下楼^废寝忘食”等典型 事例来表现的,而他作为民主战士不畏强权的一面则通过他参加示威 游行等行为突显出来。

2•丰富写作手法。写人时,可以借助一些写作手法来加以突岀、强 调,如

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共同起到揭示和突 显人物精神的作用。如《邓稼先》一文,将邓稼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 奥本海默进行对比,邓稼先忠厚朴实的气质和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 品格鲜明地表现了出来。

3•妙用抒情议论。记叙人物,还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 对人物的

精神晶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如《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牛 言行片段》中,“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 的革命战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对闻一多先生的一生 做了高度的评价,也是对全文的总结。这些精彩的抒情和议论,提炼了 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对文章的主旨起到了升华的作用。

二、写作实践

(一) 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征 并不太难,但你还能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以《我的好朋友》为题, 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写作提示:

1.要写岀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当然,也不排斥对他进行外貌、 动作、语

言等的描写,这些方法运用得好,也可以有效突显人物的精神 气质。

2 •可以叙述你和他相处的时光、共同经历的事情,在描写和叙述中 展现他

的性格品质。

(二)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争论。有时候,只是两个人参与; 有时候,则是数人参加。调动你的生活经验,以《争论》为题,写一篇作 文,描摹争论中人们的不同表现。不少于500字。

写作提示:

1•设置场景和争论点,回忆争论时人们的动作、语言、神态,抓住 人们

的不同精神气质和个性展开描摹。

2 •可以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写出他们在争吵中的不 同表

现。

3 •不妨深入人物内心,想象他的心理,尝试进行心理描写。

(三)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 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题, 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提示:

1.先补全题目。填写一个能体现口己情感态度的词语。

2•“这样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人,比如你的同学、邻居,也可以是陌 生

的人,比如路人、新闻报道中的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某 一类人。

3•“这样的人”应该是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代表某种风气的人。要 着

眼于个性、品质去描写,写出你的情感倾向。

三、 小组交流

学习小组内互相批改,推荐优秀作品全班展示。班内交流、点评。

四、 自主修改

根据交流点评中出现的问题自主进行修改。 五、 例文欣赏

(一)我的好朋友(片段)

在我众多朋友中,她是最真的一个。

我戏称她为“黑煞女金刚雹一女生,虎背熊腰,打人基本靠脚,讲话 基本靠吼,再加上天生像掉进过煤堆一样,和我站一块就是“黑白无常”, 不给她取这外号我怕上帝不允许。

我时常提醒她:“你跟我讲话时注意点形象行不?你也要淑女一点 嘛。”她居然回答我:“跟你说话不能注意形象,那样有损我的形象。”我 回击道:“你有啥形象? 一个学过跆拳道的C黑煞女金刚',您老人家能不 能照顾一下我的淑女形象?\"她眼睛都没眨一下就一口答应了:“行。\" 结果,她逢人便叫我“淑女”,搞得我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后来她拍 着我的肩膀说:“做人要真实,这样才有魅力。”我忙点头,立马把我的肩 膀从她的“熊掌\"下解脫出来。

她总是这样坦坦荡荡,因此拥有极好的人缘,连老师都说:“这孩子, 真性情!,'说实话,我很欣赏她,也很佩服她,因为在时光的和弦中保持真 实的自我,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二)争论

我的家十分温馨。但爸爸妈妈的性格各不相同,总喜欢时不时地 顶几句话。 前不久,又发生了一件事。那天晚上,妈妈四处找银行存折,亡到把 家翻了个底朝天,存折仍不见踪影,妈妈眉头紧锁,手托着下巴,想了一 会儿像名侦探柯

南一样,去询问“嫌疑犯\"爸爸。

爸爸正躲在他的安乐窝——沙发上看电视,看得眉开眼笑。眼前 突然变出了气势汹汹的妈妈:“喂!存折呢厂爸爸吓得全身颤抖,不敢去 看妈妈,闭上眼睛大喊:“冤枉啊!你什么时候看见我碰过你的东西啦厂 一句话如同汽油浇在熊熊烈火之上,气得妈妈红润的脸都绿了,眼睛里 喷射的怒火灼灼伤人:“哼!那你说在哪?难倒长翅膀飞了厂说完,又怒气 冲冲地去房间找存折。我一人可怜巴巴地缩在角落,眼睁睁地看着这 出“悲剧”上演,却无能为力,心里像有千万根针在刺一样痛。爸爸望着 乱七八糟的房间,传来刺耳的乒乒乓乓的声音,无奈地长叹了一口气。

突然,房间里传出一声惊喜的叫喊:“快来看,在这儿!''我和爸爸互 相看了看,百米冲刺似的进了房间。只见妈妈手里拿着存折,欣喜若狂, 眉毛好似弯弯的月牙,眼睛里的怒火被大水平息了,嘴角漾起一丝笑容。 我本以为一场风波即将结束,正在感谢“知情,,的存折从天而降,却没料 到还有一场更大的风波等着我们。只见爸爸一个箭步冲上去夺过妈妈 手中的一个包,小心翼翼地放回抽屉藏好。他长长地舒了口气,转过身 对妈妈说:“你别乱动这个包,里面有我一生的心血呢! ”刚刚灭掉的火 又燃烧起来,妈妈的火气又上来了,变成了凶猛的狮子,扭过头去,一脸 的不屑:“都是一家人,我能把你的证书怎么样?烧了? ”爸爸四下瞧瞧,故 意压低声调:“那可不一定!”天哪!这两个人是怎么了?头脑发高烧了呀? 句句针锋相对,鸡毛蒜皮的事用得着这样大动干戈吗?这时,他俩尴尬 地相对着,谁也不肯先认错。空气几乎停止流动,令人窒息,我受不了了, 站了出来:“别再闹了。都是一家人,想弄丢东西都难。整天疑神疑鬼的, 累不累?快去看,有好看的电视剧!”

爸爸妈妈又坐在一起看电视了。一场争论终于结束了,还是平静 好!希望永远不要再有这样的“家庭风波\"了!

(三)这样的人让我难忘 这样一个深秋,天暗得早。

小路上没有霓虹,只有广阔夜空中一弯清冷的月亮散发着幽幽的 光,只有一阵冷风吹过,飘下满地的落叶,与风一同在街边旋转着。

我就这样一直走着,一直低着头走着。直到我感觉到一丝微弱的 亮光照亮了路,才缓缓抬起头来。前面是一个模糊的身影,佝偻着。他 背对着我,正咳得厉害,旁边是一个比他大得多的地瓜炉子,火膛里闪 着红光,上面用厚厚的花格子布捂得严严实实。等我走近了,那人才长 舒了一 口气,慢悠悠地转过身来。

微弱的光下,他灰白色的头发稀疏而且乱七八糟,有点像鸟窝里的 干草。沟壑纵横的一张脸,黑黝黝的。下面是麻秆儿一般粗细的两条 腿。

老人见我看他,也就盯着我,干裂的嘴唇动了动,忽然咧开嘴乐 了: “同学,买地瓜不厂一口方言,听起来很温暖,我点点头老人掀开花布, 一股香甜的气息扑面而来。我看看四周,不禁好奇地问他为何要在这 样一个偏僻的地方卖东西,他只是麻利地称着东西,笑而不答。

直到有一天,我回来的稍晚了一些,远远地看到一个脏兮兮的小孩 站在老头的面前,仰头望着老人从炉子里挑出两个最大的地瓜递给他, 小孩用衣服兜着冒着热气的地瓜飞快地跑向一个黑暗的角落,那里隐 约躺着一个女人。

就在这一瞬间,我终于明白了老人那日的笑而不答……

这个在我成长中最难忘的人用实际行动告诉我:生活有吋也需要 那么一点人情味,好让人们感到亲人以外的温暖。如果只有一味的冷 漠,又怎能叫作生活

呢?

花落花开间,又过了几年。还是这样一个深秋,还是那个熟悉的角 落,却再也闻不到地瓜的香甜,那对耐人寻味的母子不知从何时起,也 不见了踪影,但多年前的那个佝偻的瘦小身影,那一口温暖的地方口音, 还有一颗善良的心却让我难忘。

现在,心中的这些记忆,即使在清冷阴寒的深秋,也仍会散发出丝暖。

丝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