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为响应教育部的“停课不停学”,各高校学生在疫情期间通过网络在线学习课程。本文对疫情期间农村的大学生在线学习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我们研究如何提高在线学习效果提供了难得的窗口期。为了抗击疫情,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健康,尽可能降低和减少疫情给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造成的冲击和影响,一场大范围的在线教学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地开展起来。本文通过对疫情期间农村大学生开展在线教学活动的情况进行分析与实践思考,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在线教学;实效性;研究;高校;学情
一、疫情期间对农村大学生开展在线教学的学情分析 (一)教学主体分析
在线教学的主体是各高校,由各高校来具体组织和实施在线教学活动,而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宏观政策的引领与把握。另外,由于此次教学活动面广量大,光靠政府与学校无法独立完成,需要引入社会资源与力量来更好地满足与提升教育服务的质量,因此要想取得在线教学的实际效果,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齐抓共管,通力协作方能实现。 (二)教学客体分析
在线教学的客体是广大的学生。但与线下教学相对不同的是此次线上教学的学生很可能来自“五湖四海”。在线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既可能是特定学校、特定班级的学生,也有可能是外校生、选课生、交流生,甚至是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社会身份的“访客”。
(三)教学环境分析
为进一步提升在线教学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要汇聚社会各方资源,改善网络支撑条件,提升平台服务能力,免费开放多种教育教学资源等多项实质性的举措,并且要求各教学单位和教育工作者要根据自身条件和教学实际情况采取较为适宜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二、对疫情时期对农村大学生开展在线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面对突发状况,线上教学是否准备妥当
此次疫情事发突然,线上教学活动虽说有教育部及相关主管部门政策上的指引、方向上的把握,各高校也采取了“一校一策”的实施办法与实行策略,然而很多实施者还是遇到了困难与麻烦。很多高校教师是首次接触与操作在线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在线教学的政策把握、概念理解以及具体操作等诸多层面明显存在认识及准备上的不足,而这些不足也直接影响到了在线教学的成效。 (二)面对实际需求,线上教学是否能够应对自如
不少教师发现,在线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更繁多、更尖锐、更复杂。作为教师,面对的不光是在线学习的学生,还有可能是学生家长、社会公众甚至是职能部门的关注;所承担的可能也不光是教学任务,还可能扮演班主任、心理辅导员甚至是家长的角色;在线教学成效也因为满足需求的程度不同或实际效果的差异而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
(三)疫情结束后,线上教学何去何从
疫情毕竟是短暂的、可控的,疫情结束后,在线教学是否还能够大面积推广?人们应当怎样看待在线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它是线下教学的补充手段,是从属或依附于线下教学,还是能够得到与线下教学同等的教育地位?今后,是继续利用
其在非常时期开展教学活动的便利条件,还是要对其进行系统升级与改造,进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高校对农村大学生开展在线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分类指导,精准施教
虽然国家有明确的在线教学指引和规范性要求,但很多学校和教师在理解把握和具体操作方面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和较多的偏差。因此,在线教学亟待进行分类指导,要对不同教学层次、不同教育性质、不同教育教学要求的在线教学开展精准的“一校一策”“一课一策”甚至“一生一策”的教育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精准施教。 (二)以学生为主,教学相长
无论是线下教学还是在线教学,其最核心也是最本质的教育理念应当是始终围绕学生而展开教学活动。现代大学生能够掌握并熟悉最先进的在线技术,这也为积极推广和使用在线教学提供了依据和信心。因此,教师在进行在线教学活动时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多沟通,广交流,善引导,勤督促,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因势利导,保障有力
在线教学除了要考虑师生等主观要素以外,还要考虑网络设备等客观保障因素。因此,必要的网络技术服务和保障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于在线工具与技术手段的要求应该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以满足实际需要为主,不应该搞“一刀切”。总之,要用最合适的在线技术要求和服务去满足在线教学的需求,以保障在线教学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实际成效。
四、对农村大学生提升线上教学满意度的对策与建议 (一)丰富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教学设计
无论线下教学还是线上教学教师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后者无疑又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学研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积极参与课程环节
作为教育的重要参与主体,学生的学习环境,上课积极性,适应性都对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课前,学生积极学习授课教师发布的预习材料,做好各项上课准备。课中,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师授课环节,认真学习,理解知识点。课后,学生要认真总结,复习,积极完成教师发布的相关课后作业,讨论等。 (三)增强师生间的交动性,突出线上教学特色
无法面对面沟通交流既是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重要区别,也是线上教学的特色之处。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和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采用多种方式增强和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同时,学生要积极参与课程环节,积极反馈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四)提高学习方法指导和课后答疑频率,避免学生一知半解。
学习方法指导频率是影响在线学习效果的因素之一,然而调查显示部分教师仅把课后跟踪重点放在布置作业上,学生答疑、方法指导频率偏低易导致学习疑惑无法解答、方法不正确学习效率低等问题。老师应注重课后答疑指导和学习方法的传授,也可以安排助教进行课后答疑和作业跟踪,避免学生一知半解的情况。 课题编号:TSSKL2020-09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