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走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总台长谈《典籍里的中国》策划始末

总台长谈《典籍里的中国》策划始末

来源:好走旅游网
总台长谈《典籍里的中国》策划始末

作者:暂无

来源:《读报参考》 2021年第10期

牛年新春,《典籍里的中国》甫一开播,就创下同类型题材的收视新高。新媒体传播后,节目还变身“网红”,带旺一波“典籍热”。

这,其实在我们的意料之中。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我们灿烂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奥秘就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而典籍,正是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是永远给中华儿女以精神滋养、提醒我们不断进行精神反刍的范本。所以,节目火起来,我们高兴;典籍“活”起来,我们更自豪。

记得一年前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一次编务会议上,大家讨论精品选题时,我提出了一个久蕴于心的建议:能不能打造一个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栏目,比如《典籍里的中国》?当时大家都认为是可行的。我提出这个建议,不仅仅出于一名文科毕业生的个人喜好。我忘不了30多年前刚进大学时的那一幕:中文系老师与新生见面,研究古典文献的老先生们大多步履蹒跚,其中一位还是用椅子抬进来的。后来,我和同学到一位老先生家里拜访,刚惊叹于琳琅满墙的各种线装典籍,不料老先生感慨道,他的身后,孩子们会把这些书卖到废品回收站的。老先生痛心于子女未能传承其业。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老先生的痛,让人警醒。如果典籍高悬在象牙塔,尘封在藏书馆,即便散落在教科书中,却没有人自觉赓续文脉香火,那不是随着岁月流逝而丢掉根和魂吗?决不能!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迎来了灿烂的春天。与此同时,如何解读好、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这对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而言,既是重大机遇,更是一大挑战。

由此,我想到了典籍。文化典籍往往是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典籍,从四书五经到二十四史,从孔子、孟子、老子、孙子、墨子、韩非子到文学、史学、哲学、经学、中医等,从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到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从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到嫦娥奔月、愚公移山……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经典,将中华儿女

的民族品格、民族精神高度浓缩在字里行间,凝聚成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

文化如水。中华文明看似柔和,实则坚强。这也从一个侧面,回答了为什么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等文明古国早已进入了博物馆,唯有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风吹雨打,依然挺立,生机勃勃,在人类文明的灿烂星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知来处,明去处。正是中华文化典籍的代代传承,才使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坚强屹立,中华文明饱经沧桑而薪火相传。

观成败、鉴得失、明是非、知兴替。优秀典籍,既是中华民族的共享记忆,也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接续。既见证了我们的昨天,观照着我们的今天,也将福泽我们的明天,福泽中华民族后世千年。我们感到,从优秀典籍入手传播传统文化,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今天的中国已经快速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阅读的便利性、丰富性已经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虽说“书当快意读易尽”,然而,我们也要扪心自问:今天的中国,到底还有多少人在安安静静地阅读传统经典?又有多少人读得懂、读得进传统典籍?再辉煌的文化,一旦失去传承就必然衰败。

晦涩难懂的许多典籍,通过时尚新颖的电视节目,让厚重的历史与现代的头脑碰撞,用当代的方式与历史握手,让人感觉到愉悦可亲,让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喜闻乐见,让“典籍活起来”。经典不再“高冷”,节目成为爆款,这就是创新的魅力!

书里乾坤大,心中日月长。典籍是国之瑰宝,不能只是“活”在藏书馆、“活”在学者的论著中,还应该“活”在年轻人心中。《典籍里的中国》,就是典籍的传播者、转化人,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探赜索隐、披沙拣金,通过电视独具优势的语境转换,让更多人爱上典籍,自觉传承中华灿烂文化。

益智增德,如沐春风。中华文化,绝不是晦涩艰深的古董,而是集中储存在典籍,至今仍然指引人思考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思想宝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中华文化典籍是古圣思想的载体,是先贤智慧的结晶,绝不是象牙塔中泛黄的辞章,不是沉睡的故纸堆,而是我们这个民族血液中永远保持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长河永远奔腾不息的文化密码。

世上没有登不尽的山,只有读不完的典籍。苏东坡有云,要“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我们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是五千年象形文字垒起的一座座精神高峰。多攀登这样的精神巅峰,登高望远,于我们个人,可以拓展自己的人生长度和宽度;于我们民族,可以夯实精神厚度,进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摘自《求是》,作者慎海雄,现任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党组书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ao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