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艺 评 论
《煎饼磨坊的舞会》作品赏析
摘要:皮埃尔-奥古斯丁・雷诺阿(Pierre—August Renoir)处于继德拉克洛瓦和库尔贝掀起的19世纪艺术大革命的阶段,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们试图探寻非程式化的艺术道路,试图摆脱过去的以拉斐尔为标准的精确地、充满戏剧化的神话故事。画家开始关注现实生活,把注意力转移到户外写生,先是经历德拉克洛瓦的“浪漫主义”和库尔贝的“现实主义”进而出现了提倡户外写生的印象派的出现,本文主要从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展开对煎饼磨坊的舞会作品画风的研究,以期能从宏观上较全面系统地把握其特殊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煎饼磨坊;户外写生;古典;蓝紫色
一、煎饼磨坊背景
中世纪的时候,蒙马特高地的人们用风车碾压玉米、葡萄以及各种原材料。以便来供应制造业。所以这个地方成为人们平日里消遣的好地方,周末时候来这里唱歌跳舞、喝酒。是人们散步的好地方。煎饼磨坊建造于十七世纪早期,雷诺阿的画室就建在距离磨坊不远的地方,这样他就很方便来到这里写生,对他而言尝试与鉴赏家眼光不同的画风是件有野心的事。朋友们和业余模特们为他摆出各种不同的姿势。
“印象派”的命名是因为莫奈的《印象・日出》这幅画,印象派的画家虽然为一个团体,但每个画家之间也是个不相同的,但他们都对不断改变的光线感兴趣,他们尝试表达画面真实的现实的东西,故而,户外绘画就成了他们的一个标志。
二、“如画”般的母题遭到了质疑19世纪革命时期,面临传统被中断的局面,艺术家和鉴赏家很大程度上尽最大的力量来干涉建筑和绘画。绘画在这之前一直是传统的题材延续下来,然而由于工业革命的时期,传统的绘画形式遭到了冲击,尤其是照相机的发明,用绘画把场景或者肖像留下来的方式被工具所取代,这使艺术家受到威胁,不得不寻求一种新的出路。于是艺术家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试图摆脱程式化的绘画法则,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旧时期的埃及艺术家显然没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没新的想法,程式化的绘画法则禁锢和限制了他们个人的表现。但是,19世纪的艺术家们试图摆脱程式化、标准化的绘画教条,所以,他们的表现方法和手段更加多样化,艺术家开始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个性。这里说的“如画”般的母题是之前我们见到过的比如:杨凡・艾克画中的“风车”如果我们一直延续不加改变的画,
文|李数丽
就直说在画室中把颜料一层一层的画在棕色的底子上,但这个时期的所谓印象派画家的户外写生“母题”随着光线的变化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画家们更加关注画面的整体效果,细节则无暇顾及。欣赏印象派的这些画,应该整体把握色块下面影藏的奇迹,画家向要把自己亲眼看到的真相呈现给观众。大自然的阳光和光影以及人们穿的衣服都成为画家所能描绘的主题,画家们可以随时随地坐下来画下看到的场景。这时候那些“高贵的题材”“平衡的构图”“正确的素描”这些古老的传统都被抛弃到一边,艺术家只对自己的敏感度负责,完全不考虑到其他因素。
三、画面巧妙的构图
这幅画据说有两个版本,一副尺寸是131*175cm长方形,另一幅尺寸是78*114cm,大的那幅现在藏于法国奥赛博物馆,小的这幅1990年5月17日在纽约的苏富比拍卖行拍卖,被一个名字叫齐藤良平的日本人以78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而后,在其破产时偷偷卖给了一位“隐形的富豪”这位富豪,至今再无消息。
绿色的长椅是斜着的,树是垂直的,画面中明亮的稻草帽叠在画面上,似乎是不经意的表现。然而远处消失的人群则巧妙地可以看成是地平线,画面的背景部分的树木起到了强调的作用。这些原因叙述下来人们可能以为这幅画是突发奇想下画出来的。但是并不是你想象的这样,画家尽可能的保证模特们在自己的位置上,花了很多的心思。画家本身的关注点并不是在每个人物身上,他使画面人物上升到所有人的层面上,他笔下的人物,这时候似乎都变成了雷诺阿的风格。
画面中的人物各自聊着各自的事情,任何新来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没人把你太当回事。他们的目的只为了享受这个美丽的夏日。
画家所安排的人物实际上不需要太多的移动,在画家看来会跳舞的是绘画,光线随着太阳的变化而变化,而且把人物的情绪带到欢快愉悦的氛围当中。
在煎饼磨坊,人们跳起舞来时那么的轻松,只要女人找到自己满意的舞伴,她们就会把自己沉浸其中,舞步可能有点不准,她们随着自己的节奏调整舞步,女人们依偎在男人们的怀里,男人们急切的低下腰,帽子似乎也跟着跳动,似乎要坠入爱河。
四、自然光线下的画面颜色
那时候崇尚古典画风,拿树林来做比较:古典画中的树林都是用黑色和棕色来表现阴影,给人阴沉的感觉,古典主义的画因为在画室里面作
画,天气看起来总是不太好。印象派画家不同的就是把画架直接搬到室外。这时候画家们发现原来阴影并不是黑色的,雷诺阿1876年创作的《秋千》画面中阴影部分都是用的深蓝色。阳光透过叶子在石子上的颜色本来就不应该是黑色的,雷诺阿的这幅画给人一种外面阳光明媚,想出去走走的冲动。
现实生活的平庸因为光的原因而改变,前景当中的少女光赋予了她瓷娃娃般的肌肤颜色,裙子上的波纹也得到了加强。裙摆似乎在沙沙作响,像是18世纪伯爵夫人一样优雅,光照在小姑娘的头上,好像变成了金色云朵,反光在地面上飞散,在跳舞者脚下闪动,更加让人眼花缭乱,在整幅画面中似乎忘记了还有黑色,不过画家并没有把这种颜色调在画板上面,因为它会破坏整幅画的气氛。桌子上玻璃水瓶和杯子闪烁着光,像珍贵的宝石。
五、绘画主题的珍贵性
在当时的印象派看来,这个场景是个全新的主体。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时代,想要捕捉公共场所的时刻很难,雷诺阿相比较其他印象画家对叙事或者是某些文字的东西不感兴趣,他的同伴都认为光的不断改变让一切变得更加容易消失,但是,雷诺阿则认为光的不断改变更加放大了他想触碰的一切。
这时候画家的主题虽然改变了,雷诺阿和他喜欢的卢浮宫的艺术大师有着同样的精神:超越现实,表现人性,给人性带上神秘的色彩和光环。雷诺阿描绘的日常场景的外表下,制造了一个奇迹,这个奇迹发生在公共假日中,是幸福世界中闪耀的一刻,这个奇迹教给了我们一个道理:当初的童真并没有消失,未来的一切变得是那么的没有意义,珍惜当下就是一切。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艺术的故事》[英]E.H.贡布里希;范景中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2
[2]《如何看一幅画》[法]弗朗索瓦斯.芭布-高尔著,郑柯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2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