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张店区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意见》为指导 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指标体系为评价依据; 以“以测促练”为促进措施;
以课堂教学、体育活动课、大课间活动和体育社团为素质提升平台; 以提高学生体能、运动技能水平为目标,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为最终目的。
二、构建体系
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以体育课堂教学、大课间活动、体育活动课和体育社团为实施平台,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体育课堂教学、大课间活动、体育活动课和体育社团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的体育锻炼运行体系。
体育课堂教学中加入“课课练”的内容,是在充分关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内容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的同时,更加重视了“本土”锻炼内容;
大课间活动中加入“天天练”内容,是在关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内容的同时,更加重视了学生锻炼效果的实效性和简易性;
体育活动课中加入“课课练”的内容,是在落实国家“2+1+1”项目推进工程锻炼内容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了学生体育锻炼的有效性和动作技术的含金量,从而提升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和意识。在锻炼内容的落实上,不但遵守了“课课练”“天天练”各项锻炼指标的执行,而且还依照我
区体育学科教学主张“以练为导线,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为引领,使锻炼内容更加游戏化、生活化,从而有效提升我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体育社团主要开展有田径社团、男女排球社团、围棋社团和国象社团活动,这些社团是我校体育特长生及体育爱好者发挥特长的最好的平台,是我校对外参加体育活动和比赛的主要力量。
三、活动原则
1、全体性原则: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2、科学性原则: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集体活动与自主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合理安排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内容。
3、实效性原则:学校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丰富活动形式与内容,为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活动需求,设置小型化、趣味性、多样化的体育健康活动。
4、安全性原则:遵循教育规律,科学调整课程安排,结合我校学生身心发育特点设置形式多样的运动项目和活动,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制定安全预案,避免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活动内容
(一)体育与健康课。体育与健康课是学生必修课,保证开足开齐,不得改为文化课或自习课,体育内堂课次数要严格控制,在天气、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得把体育外堂课随意改为内堂课。
1、强化“运动技术、技能”的教学
教师要强化“运动技术”教学。在教学中不但要“激发学生兴趣,设置有
效情境”等来烘托课堂气氛,更要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
2、重视“动作示范”的引领作用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备课时,要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尤其是对动作要领的领会及练习,在教学中真正起到“动作示范”的引领作用,使学生能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概念,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注重“传授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求教师把传授式教学方法应用自如,把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补充应用,达到“回归体育本色,演绎教学激情”的境界。
4、强化课堂常规教学
把课课练加入到常规教学中,如花样跳绳、排球垫球等。常规教学活动如学生的队列队形练习、教师的队列指挥及队列操作等。
(二)体育活动课: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必须安排学生集体一小时体育活动课,活动一般要在班主任、体育教师和任课老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以班或小组为单位集体进行,并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大张学校“课课练”和“天天练”》主要内容以及校园吉尼斯等活动,认真组织,合理安排班级体育活动。
大张学校“课课练”和“天天练”主要内容
权重年级 练习内容 1、柔韧素质;站立体前屈、坐位体前屈。 评价指标 系数 坐位体前屈、2、力量素质:小臂体前屈伸练习、纸飞机投掷投沙包任选0、5 练习。 一项 一、二年级 速度素质;小步跑20*4、高抬腿跑10*4、弓箭50米跑(25步交换跳10*4。 弹跳素质:直腿跳15*3、半蹲跳10*4。 跳绳:单摇跳绳。 米*2往返跑)、立定跳0、5 远、跳绳、踢踢毽子:两人一组踢高或踢远练习、自抛自踢毽子任选一练习、连续踢练习、两部位踢毽子练习。 项 1、柔韧素质:坐地跨栏步(左右腿)、站立体坐位体前屈、前屈、坐位体前屈。 掷实心球、仰0、5 2、力量素质:、直臂俯卧推撑、立卧撑、俯卧卧起坐任选撑、仰卧起坐。 3、速度素质:小步跑20*5、高抬腿15*4、弓50米跑(25箭步交换跳15*4。4、弹跳素质:半蹲跳15*4、米*2往返跳起抱膝15*4、跳起转身10*4。 跑)、立定跳0、5 5、灵敏协调素质:直腿跳30*4、四肢跳跃伸远、跳绳任选展10*4、双摇跳绳。 一项 6、技术练习:排球垫球、传球练习。 一项 三、四五年级 (三)大课间活动:与“体育、艺术2+1”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园各种器材设施,选择适合不同学生年龄和生理特点的内容,创编各种组合活动,实施具有大张特色的“个性化阳光体育大课间”校本课程,各班在固定位置,进行有班级特色的体育活动。
1、集体活动时间安排:
上午 9:30 ——9:35 眼保健操 (5分钟)
9:35——9:55 个性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20分钟) 9:55——10:00 放松休整时间(5分钟)
下午
冬季 14:10——14:15 眼保健操 (5分钟)
14:15——14:25 个性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10分钟) 14:25——14:30 休整时间(5分钟) 夏季 14:40——14:45 眼保健操 (5分钟)
14:45——14:55 个性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10分钟) 14:55 ——15:00 休整时间(5分钟) 2、个性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 (1)流程:
根据学校已有条件,因地制宜,制定个性阳光大课间活动流程:春夏秋季;眼保健操(5分钟)---学生准备时间(3分钟)---个性阳光课间展示(7分钟)---兔子舞(8分钟)---放松操(1分钟)---各班点评(1分 钟)——休整时间(5分钟)。
冬季:眼保健操(5分钟)---学生准备时间(3分钟)---跑操(15分
钟)---放松操(1分钟)---各班点评(1分钟)——休整时间(5分钟)
(2)具体场地、内容安排如下: 子竹广场+篮排球场 (3)场地负责人职责:
分管校干职责:负责安全以及教师之间人员安排。 体育教师职责:负责活动项目指导。 班主任职责:负责组织学生活动维持纪律。 副班主任职责:帮助班主任进行组织、参与活动。 (四)体育社团等活动特色建设
1、体育社团:组织好学校的田径队、男女排球队、围棋社团的训练工作,保证训练时间,确保比赛质量,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比赛。
2、每学年学校坚持召开春、秋季两次运动会,平时召开单项的小型特色体育活动比赛(队列、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冬季长跑、排球比赛、跳绳比赛等),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团队精神。
3、个性化阳光体育展示(每年进行一次个性阳光展示比赛,每学期不定时进行区域展示,每天进行活动评价)。
五、活动实施 (一)组织管理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崔 波(校长)
副组长:何美丽(副校长) 田永刚(工会主席)
组 员:李 娟 王湘红 李菲菲 耿加春 房毓亮 秦东乐 李翔
加强组织管理,责任到人,校长是保证体育课程建设第一责任人,负责活动落实的统一领导、协调和保障,学校各部门及广大教师要关心和支持这项工作,各司其责,履职到位。学生活动时间,每班由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进行组织管理,每个区域有一名体育指导老师和一名分管领导巡视督促,保证学生人人参与,保证活动安全有实效。
(二)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制定并完善体育课程建设活动制度和监督制度,大课间活动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或早退,室外活动时间班主任教师必须管理到位。
2、设施保障。在体育设施的配备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于跳绳、毽子、排球等易于损耗的器械,每学期要根据需要补充一定的器械,确保我校阳光大课间的有序开展。
3、评价机制。把体育课程和各种活动联系起来,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还获得一定的奖励,热情度更高了。
4、安全保障。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对体育教师安全方面的培训和对学生的校园安全教育要长抓不懈。完善学校体育设施、体育课程和活动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体育设施的配备质量,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安全措施,做好防范工作,确保师生安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