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
成 果 鉴 定 书
课 题 名 称:信息化环境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 立项年份及序号: 2012年9月 课 题 承 担 者: 祝延林 束庆平 工 作 单 位: 舒城县马河口中心学校 研 究 起止时间: 2012年9月—2014年7月 组 织 鉴定单位: 六安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 鉴 定 方 式: 会 议 评 议 鉴 定 时 间: 2014年11月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成果鉴定须知
第一条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均应在研究工作完成后对成果进行鉴定,并由省教育科学领导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规划办)审核验收。
第二条 课题完成后,课题第一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应及时向规划办提出申请验收报告。
第三条 成果鉴定一般由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或上级单位和规划办共同组织,以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或上级单位为主。必要时,规划办可单独组织对有关课题成果的鉴定。
第四条 鉴定主要采取专家评议方式,包括会议评议和通讯评议。鉴定组专家一般为3—5人。专家人选由课题负责人与规划办共同商定。
第五条 课题组负责向鉴定组每位专家提供课题申请书、成果主件、附件及研究工作总结报告(报告中应含成果自我评价)等材料。如果采取会议评议方式,上述材料应在会议前一个月提交鉴定组专家审读。
第六条 鉴定组专家应本着科学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照课题申请书预期达到的目标,对成果提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审意见,并由鉴定组长形成鉴定组集体意见。
第七条 鉴定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应将完整的成果一套、研究工作总结报告一份、成果鉴定书(原件)一并送交规划办验收存档。
第八条 鉴定所需费用由课题组承担。
一、成果简介(应含其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课题研究成果 1、学校方面:通过三份问卷调查摸底、测试、统计、分析,归纳,进行了系统的现状分析,剖析了网络环境下留守儿童在生活、心理、学习、虚拟世界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使一直困扰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减少了盲目性和无用功,增强了代理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同时也为主管部门,特别是政府机构提供了实践依据和理论支撑。 2、留守儿童方面: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原则,以留守儿童之家为依托,以各项活动开展为主阵地,以学校课堂为核心,丰富多彩的活动,灵活多样的形式,课堂内外有效衔接,让这些网络环境下的留守儿童,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心灵世界,点燃了对生活的希望与激情,走出了心灵雾霾的世界,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使之人格素养也得到了全面提升,感受到世界是如此的美好灿烂,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与祖国的未来休戚与共,息息相关。 3、家庭方面: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探讨,提升了监护人在网络环境下对留守儿童的家教水平,为完善家长和亲子沟通提供实证依据:做到在外地多联系孩子身心健康,感受父母爱,优化孩子学习成长环境,建立三者监护网络,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家庭学校教育合力,织密留守儿童成长“安全网”。 4、理论层面 1)完成本课题研究中,依据学情、校情,针对本地区实情,因地制宜制定的问卷调查,并通过软件统计,沿波溯源,探究具有教育网络下留守儿童的三份问卷调查报告。 2)完成本课题研究中的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 3)教育叙事集、体验日记集、案例及反思论文集各一卷。 4)留守儿童信息交流网络平台的建立,绿色健康上网目标业已达成。 5)提高了教师教学技能,提升了教师职业素养,促进了教师专业化进一步发展。 6)有数量可观的关于留守儿童论文在各类报刊发表和荣誉获奖。 发表、获奖论文题目 浅析家教中如何加强非智力因素教育 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重在培养 在校留守儿童生活心理学习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如何指导小学生选择读物 浅谈“校园的吵声” 好学而不如好学 农村留守儿童网络成瘾原因分析 彰显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精彩 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关爱与服务情况现状分析 网络环境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因及其干预 古诗词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当前亟待研究的农村学生问题 学科整合,激趣增效 浅析家教中如何加强非智力因素教育 授 奖 单 位 市论文二等奖 县论文三等奖 县论文一等奖 县论文二等奖 县论文二等奖 县论文二等奖 县论文二等奖 县论文一等奖 《个性化教育》 市论文三等奖 《课程教育研究》 《中国教师》 《课程教育研究》 《都市家教》 撰 写 人 唐礼武 金泽元 方志勇 徐永锋 李红英 汤光友 周桂林 祝延林 祝言林、包先俊 祝言林 祝言林、王艺 汤光友 祝延林 唐礼武 7)策划并编写了网络环境下留守儿童教育活动设计案例汇编。
二、提供鉴定的成果主件、附件目录 主件: 1、课题研究前期实施方案. 2、课题研究中,依据学情、校情实施;针对本地区实情,因地制宜制定地问卷调查,通过软件统计的三份调查报告《舒城县马河口中心辖区中小学在校留守儿童生活、心理、学习及教育状况问卷调查报告》《舒城县马河口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与服务情况调查问卷报告》《舒城县马河口农村留守儿童上网现状调查报告》. 3、完成本课题研究中的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 4、在课题研究中,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特点,本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实行因材施教,责任到人,集体与个人同步进行的人员分工方案. 5、制定了以留守儿童之家为依托,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课堂为主阵地的《马河口中心校及其辖区留守儿童开展活动实施指南》. 6、本课题研究中,教育叙事集、体验日记集、案例及反思论文集各一卷. 7、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成员在各类报刊发表的文章和论文获奖复印件. 8、 留守儿童信息交流网络平台建立,绿色健康上网业已形成. 附件: 1、策划并编写了网络环境下留守儿童教育活动设计案例汇编. 2、课题研究中,针对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的,制定并汇集了三份问卷调查原始材料. 3、装订网络环境下特殊留守儿童和网瘾留守儿童跟踪观察记录卡原始资料. 4、装订网络环境下特殊留守儿童和网瘾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卡、家访卡、谈心卡原始资料. 5、装订网络环境下特殊留守儿童和网瘾留守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学业成绩提升原始资料和各项活动获奖的复印件资料,以及活动图片资料
三、课题组成员名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姓名 祝延林 束庆平 方志勇 唐礼武 包先俊 胡习稳 聂永稳 汤光友 周桂林 职务职称 中 高 中 高 中 二 中 一 中 高 中 高 中 高 中 一 中 一 工作单位 马河口中心学校 马河口中心学校 马河口中心学校 马河口中心学校 马河口中心学校 马河口中心学校 马河口中心学校 马河口中心学校 马河口中心学校 对课题主要贡献 课题组负责人 课题组负责人 课 题 组 成 员 课 题 组 成 员 课 题 组 成 员 课 题 组 成 员 课 题 组 成 员 课 题 组 成 员 课 题 组 成 员
四、专家鉴定意见
五、鉴定组成员名单 鉴定组职务 组长 专家 专家 专家 专家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 签 名
六、省划办审核意见 公 章: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