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一、法定代理人是指被告还是律师
诉讼代理人不一定指的就是律师,首先诉讼代理人和律师是两个概念,
诉讼代理人和律师是存在一定区别的,先说诉讼代理人:按照要求诉讼代理人可以用当事人一方的名义实施诉讼,或接受别人诉讼;但诉讼代理人的诉讼权利必须在法律规定内,或者是当事人指定的权限内的。
具体来说,诉讼代理人还有法定代理人与委托代理人之分,按照规定,法定代理人指的是按法律规定享有并能够行使诉讼代理权的人;委托诉讼代理人是指被代理人的邀请并给予授权委托情况下发生的诉讼代理;法定代理人可以是未成年人的父母,委托诉讼代理人可以是当事人授权的律师,该律师即为委托诉讼代理人,所以说诉讼代理人可以是普通人也可以是律师。
二、法定代理人的权利
1、法定代理人参与刑事诉讼的职责是依法保护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诉讼权利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权利;同时,法定代理人负有监督被代理人行为的责任。
2、法定代理人享有广泛的与被代理人相同的诉讼权利。但法定代理人不能代替被代理人作陈述,也不能代替被代理人承担与人身自由相关联的义务,例如服刑等。同时,除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外,其他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还享有独立的上诉权:
(1)被告人、自诉人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的,有权向上二级人民法院上诉;
(2)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权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但无权对刑事部分提起上诉。而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的判决不服的,只能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无权独立地提起上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二十八条【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亲属;
(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第二十三条【法定代理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