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婚前财产不变共有财产;婚前财产可通过公证保护;婚前财产无需登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前财产包括婚前财产、人身损害赔偿、遗嘱或赠与合同确定归一方财产等。办理婚前财产公证需双方亲自到公证处办理,签署协议书。婚前财产无需登记,但婚后财产需依法分割。婚前财产合法获得受法律保护。
法律分析
一、结婚后婚前财产会变为婚后共有财产吗
结婚后婚前财产不会变为婚后共有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夫妻个人财产】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婚前财产跟婚后财产的界定标准还是很好区分的,只要领了结婚证,结婚以后大多数的收入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所以,本人也可以在结婚之前就把婚前财产统一集中管理,但办理公证更有利于保护本人合法权益。
二、婚前财产怎么公证
婚前财产的公证流程:
1.当事人准备好相关材料后,双方必须共同亲自到公证处办理,不能委托他人代理。
2.公证申请被接待公证员受理后,公证人员就财产协议的内容,审查财产的权利证明。
3.询问当事人的订约是否受到欺骗或误导。
4.双方当事人在公证员的面前在婚前财产协议书上签名。
《公证法》第十一条规定,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一)合同;
(二)继承;
(三)委托、声明、赠与、遗嘱;
(四)财产分割。
三、婚前财产需要登记吗
婚前财产不一定需要登记。婚前财产公证一般是指,未婚夫妻在结婚登记前达成协议,办理公证的行为。婚前公证财产的,通常不用分,婚后财产要依法分割,具体情况按法律来判定。婚前财产是法律名词一般是指,在结婚前夫妻一方就已经获得的财产。一方的婚前财产,不管是动产还是不动产,有形财产还是无形财产,只要合法获得,就会受到法律保护。
结语
婚前财产不会变为婚后共有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婚前财产包括婚前个人财产、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补偿、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等。婚前财产与婚后财产有明确的界定标准。办理婚前财产公证可以更好地保护个人合法权益。婚前财产不一定需要登记,但办理婚前财产公证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婚后财产的分割将依法进行。无论是动产还是不动产,有形财产还是无形财产,只要合法获得,婚前财产都会受到法律保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一章 赠与合同 第六百五十八条 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