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立项申报书
项目名称: 地震及地质灾害预防机制的宣讲及调研活动
所在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负责人: 戴宏坤
团队名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会桂林队
活动形式:研究生科技服务团 □
主题实践团 □ 小分队 □
校 团 委 2012年6月
1 / 16
填表说明
一、活动说明
1. 社会实践活动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低年级同学侧重于主题实践团、高年级同学侧重于专业和就业创业实践团、研究生侧重于研究生科技服务团。
2.重点团队组队原则:依托专业优势,满足社会需求;关注社会热点,围绕主题开展实践活动;依托就业见习基地,服务于大学生就业创业。
3、活动形式:以小分队或重点团队为主要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小分队,一般不超过3人,以就近就便为基本原则,返回家乡、走进社区或留在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重点团队,要求8人以上,有带队老师,以服务社会、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原则,依托专业优势,结合社会需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4. 今年学校将根据各学院的组织和申报情况,评审出重点和普通两个等级,经费主要用于评选的校级重点团队。 二、填表说明
1.指导老师、申报者应认真阅读此说明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打印,意见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字迹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
3.序号、编码由校团委科技实践部统一填写;文字填写,请打印在A4纸上; 4.申报书须由各个学院统一报送,材料包括:汇总表(重点和普通)及研究生科技服务团申报书、主题实践团申报书(只交重点);
5.报送时间与地点:截止2011年6月20日,大学生活动中心101。 6.联系电话:;联系人:朱丹老师;
2 / 1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团队登记表
团 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会桂林队 名 称 所 在 工程学院 团队人数 10 单 位 团 姓名 戴宏坤 性别 男 政治面貌 戴宏坤 长 情 学历 大二 手机 况 姓名 杨善 裴美莹 王军 团 队 成 员 情 况 刘柯 潘晓丹 黄伟业 王波 李松 王子源 指导老师情况 姓名 工作单位 学院、专业 工程学院 地质工程岩土钻掘方向 政治面貌 共青团员 学 历 大一 大二 大二 大二 大二 大二 大二 大一 大一 经管学院 工商管理(全英) 共青团员 地学院 地质学基地班专业 共青团员 地学院 地质学基地班专业 预备党员 艺传学院 广播电视新闻学 共青团员 工程学院 地质工程专业 经管学院 工程管理 工程学院 工程地质专业 工程学院 工程地质专业 入党积极分子 共青团员 共青团员 性别 职称 联系电话 3 / 16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申请登记表
实践主题 活动地点 自筹金额 地震及地质灾害预防机制的宣讲及调研 桂林 4200元 团队预算经费 申请金额 8200元 4000元 1.整理相关资料,了解桂林地区地质历史、构造、岩体、气候等情况以及其典型地质灾害 2.在学校集合,统一购买车票前往目的地 3.到达后依据时间稍作休整,联系当地地质部门,了解当地地质灾活 动 内 容 简 介 害情况并查阅相关资料,为下乡做准备 4.联系当地县团委,请求下乡帮助,并联系当地媒体部门 5.下乡后,首先去地质灾害现场考察当地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分析灾害发生原因,并记录总结 6.走访当地群众,展开调研活动,最后分发宣传册(主要介绍逃生和防范知识)并讲解 7.组织对每天活动总结并记录体验与收获,并积极给各大媒体投稿 8.根据所得到的资料和实践收获,写一份建议书给当地相关部门 4 / 16
在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思想指导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基层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良好平台,也可以增强科学分析的思维意识,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时候所指出的 “要健康成长,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活 动 目 的 与 意 义 会实践学习。青年人要立志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锻炼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这是古往今来多人成就一番事业的经验总结。 暑期社会实践也是对于学生个人的检验,通过暑期实践活动,可以充分锻炼大学生的交流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的能力等,而且实践可以让大学生认识一个更真实复杂的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更是一个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地质大学成立六十周年之际,通过我们的实践,宣传我校“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为六十周校庆献礼,同时让我们真正实现“牢记使命,专业报国”的宗旨。 1. 前期准备(6月10日到8月20日) 2. 实践(8月20日到8月27日) 120日前往桂林; ○221前往已预定好的住宿地点,○稍作休整,利用21日到22日的活 动 初 步 安 排 时间前往当地地质部门了解资料,整理学习这些资料,联系县团委,准备23日下乡; 323日早八点去汽车客运站乘车去下乡目的地,开展下乡活动,○上午主要考察地质灾害现场情况,下午主要普及宣传知识,下午5:30准备回住宿地点;24日也是如此 425日,○选择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进行问卷调查和宣传册的分发,普及地质灾害知识; 526日,整理相关资料,给当地相关部门建议书,准备返程。27○5 / 16
日回汉 3. 后期整理(9月) 预期效果 1、给当地相关部门提可行建议 2、被相关媒体报道宣传 3、加深对地质灾害的理解 4、更加了解社会、融入社会 指导老师 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6 / 16
学院团 委意见 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安全责任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会桂林 社会实践团(队):
为了保证指导老师和学生的生命、财物安全,确保在暑假期间顺利完成“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任务,现就安全工作相关事项对各团队的指导老师及负责人作如下要求:
1、指导团(队)员按计划高质量完成“三下乡”预期任务; 2、提高队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制定严格的安全纪律,严防水、火、毒以及其他危险物品对队员的伤害;
3、务必妥善安排实践团(队)员在实践期间的住宿、饮食、出行等情况,确保团队成员的人身、财产安全;
4、严格要求实践团(队)成员,要遵纪守法,不得触犯法律、法规、地方规章,不得违反学校相关规定,不得有损学校声誉;
5、要求团队成员讲究个人卫生,注意言行举止; 6、所带团队成员必须全部购买人身保险; 7、合理使用本团队资助金,账目清晰、规范; 8、禁止无带队老师的团队开展活动; 9、重点团队指导老师承诺:全程带队。 指导老师(安全责任人)签字: 团长签字: 戴宏坤 实践期间的联系方式(电话):
学院团委(盖章)
7 / 16
2012年 6 月 14 日
8 / 16
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单位回执单 实践人员 戴宏坤、黄伟业、王军、刘柯、潘晓丹、王波、裴美萤、李松、王子源、杨善 实践时间 实践单位 2012.8.20—2012.8.27 联系方式 整理相关资料,了解桂林地区地质历史、构造、岩体、气候等情况以及其典型地质灾害 2.在学校集合,统一购买车票前往目的地 3.到达后依据时间稍作休整,联系当地地质部门,了解当地地质灾害情况并查阅相关资料,为下乡做准备 实践 内容 4.联系当地县团委,请求下乡帮助,并联系当地媒体部门 5.下乡后,首先去地质灾害现场考察当地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分析灾害发生原因,并记录总结 6.走访当地群众,展开调研活动,最后分发宣传册(主要介绍逃生和防范知识)并讲解 7.组织对每天活动总结并记录体验与收获,并积极给各大媒体投稿 8.根据所得到的资料和实践收获,写一份建议书给当地相关部门 9 / 16
单位负责人意见: 签字(公章): 年 月 日 说明:实践团队在出发前,需收到单位的回执单;
10 / 16
(
武汉)
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会
201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
牢记使命 专业报国
2012年6月
11 / 16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
一. 活动背景
最近几年,我国的地质灾害发生频繁,如汶川地震所引起的次生地质灾害,舟曲的特大泥石流等。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强、突发性强、破坏性强等特点,防范难度极大,往往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加强对于地质灾害的监控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做好地质灾害的防范以减轻其带来的损失。
此外,在我国一些偏远山区的群众由于缺少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往往在面对突发地质灾害时束手无策,失去了逃生的宝贵时机。
在中国地质大学成立六十周年的背景下,为了响应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关于部署大中专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所以,团队借此契机组织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及周边地区进行走访,考察该地区的地形地貌,分析其产生地质灾害的原因,普及地质知识。
二. 活动目的
在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思想指导下,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基层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良好平台,也可以增强科学分析的思维意识,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的时候所指出的 “要健康成长,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青年人要立志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锻炼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这是古往今来多人成就一番事业的经验总结。 暑期社会实践也是对于学生个人的检验,通过暑期实践活动,可以充分锻炼大学生的交流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的能力等,而且实践可以让大学生认识一个更真实复杂的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更是一个实现大学生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地质大学成立六十周年之际,通过我们的实践,宣传我校“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精神,为六十周校庆献礼,同时让我们真正实现“牢记使命,
12 / 16
专业报国”的宗旨。
三. 活动主题
实地了解地质灾害情况,宣传地质灾害知识,调研广大群众对地质灾害的认知情况,在实践中学习防灾减灾相关知识。
四.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震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会
五. 活动时间
2012.8.20—2012.8.27
六. 活动流程
(一) 前期准备 1.
组建团队
1组织全校招募队员活动,并面试。○(以协会成员为主) 2确定组员名单,收集相关信息,了解各成员的强项。 ○
3组织相关知识的培训。 ○2.
活动策划
1制定活动策划书,指导整个社会实践活动计划的实施和开展; ○
2设计活动路线及日程安排,制定阶段性目标,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完成○团队经费预算 3.
实践地准备
1联系当地有关部门(国土资源局,地质环境监测站,当地县团委,当地媒○
体等)协调实践相关程序问题,并请求相关帮助
2预定好住宿地点,做好后勤准备,查询确认出行所需的交通工具及路线 ○4.
资料的准备
1搜集有关滑坡的相关知识,并整理成册,用于宣传 ○
2制作调查问卷 ○
13 / 16
3与学校做好相关手续的办理 ○5.
物资准备
1三下乡服装(10件)○、宣传单(200份)、旗帜一面、横幅二条、、海报(1张)、调查问卷(100份)、宣传资料(1份)、相机、相关证件等
2基本药物,往返车票,分发策划书 ○
(二)实践内容.
1.整理相关资料,了解桂林地区地质历史、构造、岩体、气候等情况以及其典型地质灾害
2.在学校集合,统一购买车票前往目的地
3.到达后依据时间稍作休整,联系当地地质部门,了解当地地质灾害情况并查阅相关资料,为下乡做准备
4.联系当地县团委,请求下乡帮助,并联系当地媒体部门
5.下乡后,首先去地质灾害现场考察当地地质情况及周边环境,分析灾害发生原因,并记录总结
6.走访当地群众,展开调研活动,最后分发宣传册(主要介绍逃生和防范知识)并讲解
7.组织对每天活动总结并记录体验与收获,并积极给各大媒体投稿 8.根据所得到的资料和实践收获,写一份建议书给当地相关部门 (三)后期整理
1. 整理好实践材料,办理好退房手续,一并乘车返校
2. 回校后,对于实践资料进一步整合总结,组织团队成员写实践体会与收获,收集相关媒体的报道与评论
3. 得出调查报告及汇报汇报成果,做成PPT,在学院内准备经验交流会和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展示答辩会;
4. 整理出调查报告和反馈意见到相关部门,并致以感谢信;
5. 总结项目资金支出,列出资金运用和流向明细表,汇总项目资金及运用正规发票;;
4. 活动具体日程安排
14 / 16
120日前往桂林; ○
221前往已预定好的住宿地点,稍作休整,利用21日到22日的时间前往当○
地地质部门了解资料,整理学习这些资料,联系县团委,准备23日下乡; 323日早八点去汽车客运站乘车去下乡目的地,开展下乡活动,上午主要考○
察地质灾害现场情况,下午主要普及宣传知识,下午5:30准备回住宿地点;24日也是如此
425日,选择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进行问卷调查和宣传册的分发,普及地○
质灾害知识;
526日,整理相关资料,给当地相关部门建议书,准备返程。27日回汉 ○
七. 活动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1.服从队长的统一安排,不得单独外出行动,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规范管理,一切以大局为重。
2.安全第一,注意交通安全,选择安全方便的交通工具,注意人身及财产安全,晚上不能单独外出。
3.禁止一切有安全隐患的活动如游泳等。
4.注意个人修养,穿戴整洁,三下乡服务期间应注意言行,礼貌,遵守当地的政策法规,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与当地群众友好的相处。
5.带好个人所需,带好必须的药品,以备不时之需,所带团队成员必须全部购买人身保险。
6.遇到突发事件要沉着冷静,寻求正当方式解决,避免冲突,第一时间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并速与带队队长联系。
7.活动过程中注意饮食卫生,不乱吃东西,不喝不净生水。
8. 工作人员佩带相关证件。
八. 经费预算(按6人一队,共5天)
1火车费硬座票:武昌至桂林 110元|每人(单程) 汽车车费:约80 元|每人 (单程) 2、资料制作费(包括海报,横幅):100元
15 / 16
3、住宿:15元|人|天 4、生活费:20元|人|天 5、保险费:20元|人 汇总:保险费:2000元 住宿费:900元 生活费:1400元 资料费:100元 车 费:3800元
合计:8200元 平均: 820元/人
/ 16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