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以脑科学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读书心得

来源:好走旅游网
《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读书心得

纵观现在课堂,大部分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的“索然无味”,只有教师的情感投入,学生的情感游离于课堂之外,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矛盾突出,师生关系紧张,课堂效益低。2021年寒假,阅读了学校推荐书目美国教育家玛利亚.哈曼迪撰写的《脑科学与课堂——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对课堂上的以上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了解到出现以上状况主要是课堂缺乏“情感”渗透。

这是一本在脑科学的研究基础上,将神经科学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创造出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6大目标,脑—目标1:为学习营造情绪氛围;脑—目标2:为学习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脑—目标3:设计学习体验;脑—目标4:教授掌握内容、技能和概念;脑—目标5:教授知识的扩展和应用;脑—目标6:评估学习。结合自己课堂教学,理解最为深刻的是课堂教学中要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书中介绍了“构成情绪的神经系统”和“课堂中的情绪处理”两方面的内容。情绪的神经系统,主要是大脑的边缘系统,即处于大脑皮层下方的“丘脑、下丘脑、海马、杏仁核”,它们被称为“大脑的情绪中心”,其中最主要的情绪处理结构是杏仁核,记忆的关键结构——海马也参与外显性情绪学习,这样,情绪、记忆共同参与,使充满情绪性的事件给人深刻印象。大脑对情绪的处理过程,“感官——丘脑——(杏仁核<低级通路>、皮层<高级通路>)”,这种双路径系统,能使危险到达杏仁核的快速通道能让我们在清楚地知道危险范围或者危险是否真的存在之前就能对潜在的危险状态做出应激性反应。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情绪量表,测定引起学生压力的“压力源和学生感知到的压力”,尽量避免负性情绪,营造积极的情绪氛围。

Frederickson1998年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能影响认知连结的广度,可以引发更好的技能如创造力、和整合知识容量。Frederickson和Branigan,2005年最新研究表明,积

1

极情绪能提高注意广度、整体性思维和想象中的行动反应。玛利亚.哈曼迪认为,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快乐的、充满创造性、安全的班级基本氛围,还要设计一个学习活动,建立学习内容与情感建立联结。

营造班级基本氛围,可以采取“积极性语言、课堂日常规程、仪式和庆祝”等策略。积极性语言,教师对学生评价,要对学生具体行为、努力认真程度进行表扬,比笼统表扬、能力赞美对学生的激励效果好得多。Carol Dweck研究表明,在任务中被夸奖有能力的学生在接下来的任务中失败更多,而在任务中被夸奖为很努力很认真的学生在接下来的任务中完成得更加出色。快捷而有趣的仪式,学术庆祝,如咏唱、击掌、动作等,可以激发学生活力和参与感,建立群体认同感、归属感。教师还要对“情绪事件”进行合理、智慧的处理。研究表明,被告知无需处理情绪的学生的成绩比一边完成任务一边处理情绪或者没有提及情绪事件的学生的成绩要好。与养育着保持连结对孩子的学业以及社交发展至关重要。一个孩子识别和理解情绪线索的能力对他的社会行为和学术能力具有长期的影响,采用反思和正念的训练,能减轻对压力的负性生理和认知反应,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建立学习内容与学生情感的联结。在课程中嵌入活动,让学习内容在情感水平上与学生连结,可以采取很多形式。给课题命名,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学习内容,使学生成为课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观众。视觉化和引导性想象练习,将会加深学生与内容的连结,将学生的情感融入教学内容中。设计一些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独自探究,经历疑惑的焦虑、释惑的喜悦,体验失败与成功,尝试探索的酸与甜,情绪的参与,加深对认知的理解和印象。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融入艺术学科,在感受美的同时,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内容的学习。

教学是师生一种常态化的生活,课堂是师生的情感交流场所。教师要利用好“情绪”,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提高教学的效果。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