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体育课合作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来源:好走旅游网
2009 8 体育世界.学术 体育课合作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一 理健康的影响 马德森 摘要:合作教学模式是以异质 组学习为组织形式 以小组成员之阀的互助合作为特征,以所有成员 共同提高为霞的的一种教学方式誊与传统体育教学相比 它纂仪能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活跃课堂气氛,培养 合作精神,而且对大学生酌认知 情感0交往、自我效能、价值观等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合作教学;传统教学模式;竞争;心理健康 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 合作教学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 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强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 教学实践。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 程。与其他课程教学相比,合作教学具有更重要的特点。 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其体 (1)多维合作的互动观 育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 体育课合作教学着重强调整个教学系统中的所有动态因素之 小组,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 间的共同互动合作,即师一生互动合作、生一生互动合作和师一师 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 互动合作。合作教学的“互动观”是将教学互动由传统意义上的教 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 师与学生的互动延伸至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方位互 标。小组合作教学将班组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 动,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平等参与和互动的过程,教师不再充当惟 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中的 一的信息源,而是作为小组中的普通一员与其他成员共同活动,把 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 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生一生之间关系的拓展上,把生一生互动 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 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并作为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一种十分重要 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问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 的互动方式来加以科学利用,充分开发和利用了教学中的人力资 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源,为现代体育教学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几年来,国内外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合作教学模式实验研 (2)“情技双达”的目标观 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广大教师未能深入研究其理论, 在体育教学目标上,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在 只得到了合作教学的形式而未得到其实质。本文旨在从心理学 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性。体育课合作教学理论认为学 的角度来探讨体育课合作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合作教学对学生心 习是满足个体内部需要的过程,只有在合作交流中学生才能产 理健康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生愉悦的体验,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才会学 一、体育课合作教学的概念及内涵 得好。合作教学将教学建立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基础之上,使 1、体育课合作教学的概念 教学活动带有浓厚的情意色彩,并渗透于合作教学过程的各个 体育课合作教学是以教学目标设计为先导,通常由若干人 环节,尤其是在小组合作体育活动中,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彼 组成的异质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以小组成员之间的有责 此争论,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充满温情和友爱的同时又充满 任感的、有组织性的相互依赖、互助合作为主要特征,在愉快、团 互助与竞赛。同学之间通过互相帮助可以满足助人与自我实 结、积极的教学环境中达成教学目标并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 现的需要。在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 理品质和社会技能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学形式。 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有机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技能,由此可 体育课合作教学是一种有系统的、有结构的体育教学策略 以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共同实现。 体系,通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活动来使更多的学生 (3)“指导一参与”的师生观 在互助互利中最大程度地完成学习任务,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 体育课合作教学模式提倡体育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 标,它在改变体育课堂内社会心理气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 “演员”,从学生作为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运用生一生之间的互 知品质等方面具较好的效果。 动,把“导”与“演”进行了分工,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 2,体畜课合作新举糙肯的肉涌 右木几全相百七丌磋#i舌I}旱高将许名由新lJ币搴 的T作 给邕堆 六、舒畅状态 好的生命体验。 休闲体育是紧张劳作后的积极休息,是压抑和束缚的解放, ・ 参考文献: 是抛弃狭隘与自我封闭后的放松。在休闲体育活动过程中,可 [1II美j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体闲fM1.昆明.云南人民出 使锻炼者忘却烦恼,摒弃一切不利健康的情绪,使得运动过程 版社.2000年8月3-14: 不仅是健身的过程,而且是净化心灵、恰情养性、陶冶情操、消 I2]马惠娣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M1.北京.中国经济 除不良心境的过程。总之,休闲体育是个人的一种成长,一种发 出版社.2004年10月:52—55 展,一种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一种充满活力的人生境界,是人 [3l卢元镇试析大众体育的成因和特点[I].体育与科学, 进化的客观需要。休闲体育的最佳体验是一种舒畅状态,是“人 1980 进入自我实现状态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极度兴奋的喜悦心情”。 [4】刘华平21世纪初的中国休闲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 舒畅的状态已不是休闲体育借助于外物或因外物的影响而获 报.2000—3 得的一种身心体验,而是体育、休闲因完全回归自我,身心处于 [5】程志理余暇运动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0-3 和谐交融状态下而体验到的发自内心的兴奋和喜悦。人之为人 【6]刘一民余暇体育[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3 的最高境界就是进入这样一种无须言传也难以言传的休闲体 [71卢元镇论消遣与娱乐[J].体育科学,1983—1 育体验状态。虽然现在还尚未成为人类的一种具有普遍现实性 f8]李国忠、杨雪芹休闲体育[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意义的生活方式,即使某些人经历着休闲体育,也未必能达到 (作者简介:季锋1969一,男,南京林业大学体育部讲师; 休闲体育的那种理想境界或完全获得休闲体育理想中那种美 杨汉春南京林业大学体育部 ) 113 小组来完成,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可以花更多的时间研 究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改革,确保“导”的质量。学 生主体性得到体现,自然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 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在合作教学中,体育教 师与学生之间就会从原有的“权威一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 导一参与”的关系。 (4 J组内异质的形式观 体育课合作教学一般采用班级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 学组织方式。在教学形式下,合作教学强调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异 质小组活动为主。异质小组通常是由性别、体育成绩、能力倾向、 民族等方面不同的人构成,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要求 更强化了与他人的消极互依和对立性互动。如果失败者发现没有 外部因素可推脱,便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此时,失败者会产 生贬低自我价值甚至蔑视自我的倾向。为了避免暴露自己的弱 点,他们往往竭力回避类似竞争的情境,学习动机和自尊也随之 大大降低。 2、过多的竞争势必造成学生人际关系紧张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道奇根据社会互赖理论指出:课堂 中存在着合作、竞争与个人单干三种目标结构。在竞争目标结构 下,个人目标的实现与群体目标的实现是一种负相关,若某一成 员实现自己的目标,其他成员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即自己的 成功注定别人的失败,别人的成功注定自己的失败。而传统的体 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这种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 础,组间同质为保证全班各小组之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平等的 条件。体育教师的授课是合作教学策略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讲授过程力求简要清晰,时短量大,有着较强的研究性、探究性能 为继起的小组活动留有足够的空间。 (5】合作共赢的情境观 在体育课上,所有的学生都应能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为趣味 和快乐而竞争,自主地进行独立学习。合作教学并不排斥竞争与自 主学习,在时机适宜时,竞争和个体活动能够增益于合作教学。合 作性的情境会使学生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 的关系,是在小组所有成员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获得成功,小 组成员之间是“荣辱与共,互助共赢”的关系。合作教学非常突出 合作的主导地位,这有助于改善因过分注重竞争色彩而忽略合作 的学习氛围,符合教学规律和时代的需求。 (6)人人进步的评价观 “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是体育课合作教学所追求 的一种境界,并将其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把个人之 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 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问 成员竞争”的格局,使得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 家合作达标。这样做可以尽可能使所有的学生有机会为所在的小 组赢得最大的分值,指导学生争取不断的进步与提高,自己与自 己的过去比,只要比自己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了目标。强调学生 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合作竞争,公平比较贡献大小,最终致使全班 学生广泛受到奖励,取得进步。 二、传统体育课教学对学生造成的不良后果 在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往往会出现 “马太效应”,对体育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给予较多的发言机会 和较多的肯定,因而体育成绩优异的学生获得较多的成功体验和 较强的自尊与自信,他们往往拥有强烈的优越感,根本不屑与体 育成绩差的同学进行交流,甚至会嘲笑他们的体育表现,他们只 有竞争取胜的欲望,而没有合作助人的概念。而教师对体育成绩 不良的“差生”则给予较少的关注,长此以往,许多体育成绩不良 的“差生”丧失了体育科学习的愿望和信心,产生自卑和焦虑心 理,从而造成学生间体育学习机会的不均等。在传统的体育课教 学中,因为过于注重竞争的作用,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后果。 1、过多竞争会导致学生不正确的成就归因和自我认知 约翰逊专门以图示说明了过分的竞争如何导致学生不正确 的成就归因和自我认知。约翰逊在他自己和他人的大量研究结果 之上提出,竞争的结果造就了胜利者和失败者,正如所谓的“当 一个人赢了,其他人就输了”。胜利者往往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 能力,他们往往有夸大自己成就和美化自我的倾向。竞争获胜使 胜利者变得过于自信,他们热切地期待竞争性情境再度出现,同 时,他们也拥有相应的高度自尊。而失败者往往倾向于首先将失 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并由此对环境产生埋怨情绪甚至敌视态度, 1 14 育科教学是鼓励竞争的,衡量学生唯一的标准就是学生的体育成 绩,学生会将自己的体育成绩与他人的相比,并以此作为自己是 胜利者或失败者的依据,成功将会迎来欢庆,而失败则只会导致 情绪低落、嫉妒或愤怒。在体育比赛中,胜利者永远是少数,这些 少数的胜利者虽在竞争中取胜,但他可能会由此而遭到他人的妒 忌、冷漠或疏远,当他意识到自己不为人喜爱,不被人接纳时,便 会产生心理焦虑。也就是说,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都会因为 竞争的结果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3、过多的竞争会导致学生形成不良的个性和价值观 据调查:体育课特别喜欢竞争的学生会倾向于独处、敏感,对 他人缺乏同情心,他们不太可能表现出利他行为,而更有可能表 现出敌对的态度。失败会导致抑郁和对胜利者及裁判、教师的攻 击性行为。竞争还教会了学生“超过他人”的价值观,对他人的错 误和失败幸灾乐祸,将生活看作是“赛跑”,其目标就是超过别 人。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因为体育成绩的压力,学生会不惜 一切代价去获取高分,出现了体育课考试作弊行为。由于传统体育 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长期以来养成了希望与其他同学相互独立, 按自己的步骤练习,对自己完成任务与否负大部分责任,将注意力 集中在如何使自己的表现最好,而对同伴的成功和失败基本上不 关心,与同班同学极少或不发生来往。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虽然 有利于学生提高基本素质、掌握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 但极不利于他们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合作意识的培养以及健康 心理素质的形成,因此,体育课合作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体育课合作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 相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而言,体育课合作教学对学生的心 理健康往往产生更多积极影响: 1、体育课合作教学有利于学生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的均衡 达成。 学习是认知的过程,也是满足学习者心理需求的过程。学习的 过程伴随着浓厚的情意色彩。学习行为又是一种社会化行为,惟有 同他人沟通、互动,才能取得较大的成效。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问互 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 学习的过程不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并且还通过情意因 素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以及非认知品质如人际交往等的提高,同 时也满足了每个学生“影响力”和“归属”方面的情感需求。 2、体育课合作教学使学生感受到平等的心理气氛,有利于 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小组合作身体练习活动是合作教学模式的基本中心环节, 为达成合作目标,各合作小组就合作任务展开合作活动,学生 是自己学习活动的主人,并在活动最后拿出活动结果在小组之 间或全班范围进行交流,切实将现代教育强调的以学为主的教 育思想落到实处。教学效果的取得,教学效果的大小,关键在于 学生合作活动的有效性。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采用相对进 步记分的方式来评价学生。所谓相对进步记分是指教师根据每 个学生以往的测验平均成绩确定其基础,每一次测验之后,教 2009.8 体育世界.学术 近十年蒙古式摔跤在西乌旗的发展现状分析 马玉峰 摘要:蒙古式摔跤,其蒙古语为“搏克”。近十年西鸟旗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众多优秀搏克运动员 搏克运动在西 乌旗无论是参与人数还是竞赛成绩都呈上升趋势,为自治毽体育事业做出 重炙贡献。但是西乌旗摔跤动l练基础设 施很差.旗里缺少正规的摔跤馆,运动员从事摔跤训练后就不再学习文化课,造成运动员整体文化素质较差。阻碍了 西乌旗蒙古摔跤的发展 关键词:搏克:西乌旗;发展现状 伴随着蒙古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追溯历史,搏克在蒙古族西汉 一、前言 初期开始盛行,元代广泛开展,至清代得到空前发展。 摔跤,蒙古语为“搏克”,在我国被称为蒙古式摔躞,作为 自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O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 蒙古民族传统体育竞技运动项目,历史源远流长,发展到今天 蒙古族传统体育与其他各项事业一样得到了新生。1948年,恢 已不仅仅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而已融入到地区特色和民族特 复了以搏克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的“那达幕”,改革了反动统治 色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之中。近年来,搏克在蒙古民族民间活 时期留下来的很多保守、落后、不健康的东西,发扬和继承了民 动中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各民族所喜 族形式的优良传统。从而搏克运动与其他体育项目一样进入了 爱的体育项目。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数据统计等方 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期。以1973年内蒙古西部九个牧业旗和 法对近十年西乌旗的搏克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部分牧场联合举行的“那达幕”为例,参加搏克赛的搏克勤多 二、搏克运动历史回顾 达5888名。其中少儿搏克勤就有1536名。一次“那达幕”上近 搏克运动历史悠久,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是蒙古民族长 6000人参加搏克赛。在蒙古族历史上实属罕见。这充分说明了 期与大自然搏斗所创造的一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 搏克是蒙古族传统体育主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师将每个学生的得分与他的基础分相比,以测验得分减去基础 社,20()3,(()4). 分。再加上他的课堂表现分数便是学生的相对进步得分。这就 『2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IM1.北京:q-国人事出版 使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高分获得者,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了 社.2002 相对平等的进步起点和学习成功机会,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尤其 f3]DavdWJohnson.Roger TJohnson著.伍新春,郑秋,张洁 是体育基础薄弱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译.合作学习『M1.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体育课合作教学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f41曲新艺.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引入合作教学模式的理论 近年来,学校开展的一系列体育教学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效 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05). 果,通过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潜能、掌握适合自己的目标 『51胡晓娟.新课程视角下体育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与方法 和身心特点的体育学习方法,改善了许多学生在体育科学习过 ….体育与科学,2007(06). 程中被动无助的状态。但是,现代学校生活中过度的竞争气氛 6彭勇,罗明刚.高师体育专业术科“合作教学模式”的实验 使学生的团体活动及彼此交流的机会大大减少,因此由于学生 研究川.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04). 之间的比较、防范和由此产生的挫折感所造成的过度焦虑、妒 【7J赵立.体育教学模式群结构研究U1.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忌、怨恨等不良情绪与攻击、自虐、自我封闭等相应的不良行为 2000,(()4). 仍大量存在。当个体缺少与他人建立和维持积极关系的社交技 f81刘诗教,俞昌军,吕烁.对三类体育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 能时,就会导致压抑、沮丧、疏远、无助和孤独等不良心理反应。 实验与研究【『I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02). 国内外学校心理与教育工作者的大量实验研究表明,“体育课 【91程乐华,潘燕华.合作学习中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监控 合作教学模式”是面向未来、改善人际关系的良好途径之一。真 的表现【JI.心理科学.2004,27(5). 正的合作意味着彼此相互接纳和欣赏、相互取长补短和携手共 I101毛振明.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1.广州体育学院学 进,这是合作的本质,同时也是合作的最高境界。 报,2000,(04). 4、体育课合作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 【11】曾琦.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U1.教育理论与实践. 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和评价。在强调竞争的传统体育 2002, )3).121肖少论学习方式的变革U1.教育理论与实践20()i2,((】3) .课堂教学中,过度的竞争必然会造就“成功者”和“失败者”, [13J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U1学科教育.2000,(06). 那些所谓“失败者”一旦将失败内化就会导致低自尊,而低自 f141孙桂芳,姚红燕等高校体育合作教学群体效应促进和 尊反过来又会导致低成就和低自信心,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体 谐社会建设途径研究U】.四川体育科学,2007,(02). 育课合作教学模式改传统单向交际活动为多向交际活动,这样 【151李京诚,孙伟.合作学习理论与体育合作学习实践U】首都 学生有更多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 体育学院学报,2001,(02). 性思维,学习的环境更为宽松,自主发挥的空间更广。形式多样 【16】马红亮.合作学习的内涵、要素和意义Ⅲ.外国教育研究. 的体育练习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与自信心,促使学 2003,((J5). 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研究证明,体育课合作教学降低7 [】7]陈向明.小纽合作学习的备件Ⅲ.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学生的焦虑感,增强了学生体育课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 2003,(()4) 为在合作学习中,促进性的互赖关系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是小组 【181沈德立,马惠霞,白学军.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 的一员,每个人都会有一种归属感。同时,体育课合作教学为学 编制[JI.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 生创设了一种支持性的、鼓励性的、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从而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社科计划项目(S07WZ08) 也增加学生体育课学习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作者简介:马德森1971一,男,青岛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 参考文献: 副教授 1 …王升著.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Mll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1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