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常见问题使用及故障处理(卓工)
以下内容为本公司参考多本有关润滑油知识的书籍总结整编出来的一些润滑油常见知识,对于经销商朋友对以后处理润滑油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1 内燃机油使用过程中如何管理?
1:不同厂家的机油即使是同一牌号级别的,最好不要混用
2; 使用时要时常检查油面高度,通过抽检油标尺,发现油少了,要及时补加。
3; 开车前应先用预供油泵使油达到发动机各部位,以免各部件过早磨损。
4: 定期对机械保养和清洗,可用发动机清洗剂清洗润滑系统。
5: 存入时防水,防尘,防杂质污染,用剩的机油要拧紧盖子密封保存。
2 机油不是海绵,怎么会吸水?
大桶装机油在开盖取用一部分后,盖好盖子,于通风良好的闭式仓库存储,过一段时间取用,会发觉桶底有部分油乳化,或是透明度差,或是有少量沉淀物,越是级别高的机油越为明显,发生这种现象要从机油的添加剂说起,添加剂中大部分为清净分散剂,这些剂为表面活性剂,易于空气中水分作用,越是高档机油,添加剂含量越多,吸水可能性越大,因此机油存放一再强调密封保存,开启式空气潮湿,盖子不严,很容易有空气水分渗
入,使机油出现浑浊不透,水解而有沉淀物等现象。
3 机油外观不太透明,有雾浊,是不是含水之故?
机油正常外观为透明油液,有些机油倒出来后透明度不十分好,好似有水,含水的机油浑浊,透明度差,但并不是透明度不好的机油都是含水超标,机油雾浊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
A 生产厂家所采用的机油添加剂质量不佳,油溶性不稳定,存入一定时间后悬浮其中呈不透明。
B 不同厂家生产的机油混用,不同添加剂发生反应生成非油溶物质。
C 机油受潮后添加剂发生强烈水解生成非油融水合物影响透明度。
D 某些合成油与矿物油不互溶,会有浑浊现象。
对于透明度不佳的机油,不要随便应用,以免产生不良现象。
4 机油越粘越好吗?
不少人明白,机油粘度过低,即较稀,很容易出现亮红灯,润滑不良的现象,喂球避免出现此不良现象,有人就误认为机油越粘越好,甚至判断一个机油油质好坏也仅以粘稠度代替,即用手摸摸捏捏,或是用力摇摇,看看,听听,如果机油粘度高,就认为是好油,已经不看是什么级别牌号了。其实对于指定某一辆车,均有其适用级别及粘度牌号的机油,并非高粘油台台车都适用,对于上了年纪的汽车,部件都有一定程度的磨损,摩擦部位间
隙大些,用高粘油有利于加强其密封性,效果好些,但对于大部分车辆,考虑节能及排废方面,倾向于选用低粘油有利,因为:
1 高粘油流动性差,启动阻力大,耗油多。
2 高粘油在启动瞬间比低粘油更难到达摩擦部位,对车辆冷启动的伤害大些。
3 高粘油低温启动性差,尤其冬天,车辆难以启动。
5 机油加的越多越好吗?
当发动机油底壳油量不足时,机油泵吸上油量不足时会造成部件磨损甚至烧瓦,有人为防止此现象,将机油加的满满的,油的车辆有烧机油现象,司机为避免烧机油而形成缺油,省却时时补足油的麻烦,特意多加机油,其实机油不是加的越多越好,机油过多会使溅到汽缸壁上机油多而产生烧机油排蓝烟现象,同时增加燃烧室积碳和火花塞积碳,使发动机发生早燃,出现油耗大,动力不足,行驶无力等现象。尤其对原本已有烧机油现象的车辆,多加机油无疑是雪上加霜,而且浪费金钱,为此机油不宜多加,合乎车辆容量要求则可。
6 如何辨烟色断故障?
7 汽车磨合期有何特点?应选用何种机油?
汽车新车出厂或者大修后必须经过走合,才能进入正常使用状态,汽车走合期有以下特点:1 机件磨损快 2 故障多 3 机油易变质 4 耗油量大 5 紧固件易松动。
因此磨合期应注意限载,限速,选用油质机油,启动时冷摇慢转,低速升温,慢起步,
慢加油,适时换挡,慢刹车,严格控制水温,经常检查变速箱及传动桥和轮彀的温度。
由于磨合期汽车各部件配合较差,较易出现故障,为此应选用比平常使用或是推荐使用高一级别的机油,以保证各部件的充分润滑。
8 磨合期换油期短,是否可以用低档机油应付?
汽车磨合期一般为1500-2000公里,磨合期完需更换机油,有些司机为省钱,认为磨合期换油期短,用一些低档价平的机油即可,这样会适得其反,因为磨合期各部件表面粗糙,工况苛刻,摩擦负荷相对大,更需要极压抗磨性良好的高档机油,如果选用抵挡机油,极压抗磨性及分散性不足,反而会使部件磨合不充分,会延长磨合期,使磨合质量不高,影响以后行车,为此建议选用更高级别的机油。
9 为何大修后汽车常出现亮红灯及烧机油现象?
汽车大修后,第一次加油,常出现亮红灯现象及烧机油现象,有时无论选用何种牌子的机油都难免,有的认为机油质量不过关,有的认为修车师傅技术不过关。为什么汽车大修后在磨合期会有此现象呢?有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亮红灯等不良现象:
A 机油选用不当,选用了低档油或者粘度过高的机油,磨合期应选用较低粘度机油以利于排屑及散热,高粘油由于泵油困难而易润滑不良。
B 未磨合好就长途高速行驶,玩命开车。
C 行驶时猛启动,猛加速,猛刹车。
D 行走差道,在坑洼不平地区或乡下行驶。
机油选用不当及磨合期行车不当最易引起部件重新磨损,出现不良现象只是其次,说不定车辆再次受损需要重新修理呢。
10 气门异响是什么原因?
有不少发动机的气门是通过机油形成液压方式顶开或者利用机油飞溅方式来润滑的,有时在更换新机油后发现气门异响,就认为机油润滑性不足或是粘度不够,有的反应在改用高粘度机油后气门异响有改善。其实气门异响基本上属于机械故障,有以下几点原因:
A 气门弹簧座磨损起槽或凸缘断落
B 气门脚间隙过大或不一致
C 气门调整螺钉磨损偏斜,锁紧螺母松动
D 气门杆与导管磨损过甚而松旷
气门部件的工作不良并非一罐机油就可以造成的,主要是车辆行驶年久,疏于保养或是长期用油不当,日积月累造成的。对于磨损的部件,可能用高粘油会暂时使其声响缓和,但并不能弥补或修复已存在的磨损和故障。同时一味采用高粘油缓解此问题却带来一系列如启动困难,油耗大,冷车磨损大等不利因素。
11 发动机烧机油,是不是机油稀的缘故?
汽车行驶时烧机油,尾气排出会呈蓝色,机油越用越少,有的认为所加机油太稀,很易窜烧,改用高粘度机油,此状况果然有改善,更是认定机油粘度低不好,发动机窜烧机油,有以下几种原因:
A 机油加量过多
B 气缸与活塞间隙过大
C 活塞环装反而泵油环折断或磨损严重
D 混合气窜入机油中稀释机油
E 进气门导管或密封圈损坏,机油吸入气缸。
如果属于气缸与活塞间隙过大引起窜烧机油现象,采用高粘度机油加强其密封性或许有所改善,但并非是高粘油使用效果比低粘油好,因为故障本身属于机械故障而非油质问题,最终还必须修理才能彻底根除。如果是其他故障引起,无论使用何种机油都难以改善。
12 汽车燃耗油异常是何缘故?
有客户反映,一直使用某牌子的机油,最近却发觉燃油耗异常大,是不是最近批次机油质量有问题,性能比以前差了?其实汽车燃油耗量大,有多方面原因:
A 轮胎严重磨损,出现打滑现象,增加油耗
B 轮胎气压不够
C 车轮转动不正常
D 离合器打滑
E 气缸压力不足,磨损大
F 冒黑烟,化油器太脏或混合气过浓
G 火花塞损坏,点火不良
H 车的温控开关和节温器损坏,燃油雾化不足耗量大
I 发动机温度过低,燃油雾化不良。
可见燃油耗异常与燃油系统及车部件关系大些,与机油质量关系不明显,尤其是油耗突然异常,更应着手检查原因。
13 汽车功率降低,油耗增加,可否想过是空气滤清器作怪呢?
有的客户反映他的车一直用单级40油,最近改用多级20W/50油后,发现汽车功率降低,油耗增多,便误认为机油粘度偏高阻力大之故。改用15W/40油,没有改善,检查发动机机械各部件,没有其他故障,但滤清器外壳很脏,检查发现滤芯上粘附灰尘多。其实问题就出现在空气滤清器上,它比较脏时会增加进气阻力,降低发动机功率,增加油耗,如果灰尘进入发动机内部,还会刺破润滑油膜,造成磨粒磨损,加剧气缸磨损,为此要加强空气滤清器的清洁,该用户将空气滤清器更换,再无此现象。
14 夏季汽车调整行驶后,停车几分钟后难再启动或不能启动,是何原因?
夏天在南方地区,有车主反映车辆出现标题所示情况,有时将车推至阴凉处停放一段时间后,又能启动自如,这种在高温下难启动的情况主要是 气阻 现象引起的,有两方面的气阻因素:
A 所用汽油并非为夏季用油,其组分馏分低,挥发性强,夏季高温天气,在临时停车发动机温度尚高情况下,汽油在油箱内就挥发,汽油蒸汽充斥油路,阻止汽油至化油器,这种汽油 气阻 使发动机暂时缺燃油而难启动,冷却后气阻减弱即可重新启动。
B 所选用机油不合适,选用了多级油或是冬季用油,这些油由低粘组分组成,高温下易挥发,产生气阻现象,机油蒸汽充斥油路阻止机油流到各部件起润滑作用,发动机暂时缺机油而难启动。
15 润滑油保质期多久?
A 对于小包装类机油及齿轮油,密封性好,保存良好的,存放一两年,对质量影响不大,前提是油必须是合格品而不是劣质品。
B 对于小包装类机油,如果密封不好,存放不佳,表面积灰多,常受日晒雨淋等,即使存放半年,肯定会有质变,不可用。
C 对于大桶包装机油,保存良好,密封好,一直未开封启用,两三年后检查一下无沉淀一般可用,对于已开封启用但没用完而存放的,即使保存良好,最多放半年。
D 对于液压油,汽轮机油类,无论包装大小,一般只允许放半年,时间久了易质变
不可用,对此类油一般规定每隔两个月抽检一下质量,以确定是否可用。
E 对于防冻液类,一般压仓一压就是一年,对存放了一年的防冻液都要检测一下是否发臭变质,PH值是否保持方可启用,因为防冻液自身易腐变,对于时间过久的产品必须检查一下是否有沉淀,色变等才好用,否则会使车辆受损
16 为什么有的车辆在夏季使用多级油易出现亮红灯现象,而改用单级油则可改善?
单级油和多级油因为粘度性能要求不同,所用的生产材料是不同的,多级油为了满足低温性能,常采用低粘基础油生产,单级油多采用高粘基础油成产。低粘基础油油膜薄,在高温下易挥发,因此在炎热夏天,某些车辆车况不好,尤其是旧车或是大修车,机件有部分磨损,需要足够厚的油膜才能保持磨损部位的密封性,多级油在这方面效果差些,密封性不足呈油压低状态而亮红灯。另外高温长途行车使多级油部分挥发窜烧,因油底壳油量不足也易引起亮红灯。因此对于旧车残车,夏季选用单级油效果会更好。
17 同一厂家出的同一级别牌号的机油,不同批次的油色为何会有深有浅而且又是差别很大?是不是厂家机油质量无法保证?
一般用户使用机油时,认可一个牌子后甚至连机油外观性能都一并认可并定位,认为此牌子就是这样的颜色,以后编审变浅都是假油。一个品牌的机油品质恒定,连同外观颜色都恒定那当然是最好不过了,但实际生产中很难做到常年累月的恒定不变,主要原因有;
A 基础油的来源不可能恒定。即使恒定采购某一个炼油厂的基础油,也因炼油厂采用不同来源的原油及工艺的变化而产生批次颜色的不稳定,为此基础油不同来源,不同批次存在颜色差异是肯定的。
B 添加剂来源也不能恒定。添加剂市场竞争激烈,发展日新月异,厂家也会货比三家,尽量采用技术水平高且价格适宜的添加剂,而且会常随其发展而不断变更和改进,为此机油有可能会因批次不同颜色有差别。
颜色不代表质量,相反,如果厂家单纯为了保持油色,在原材料有变化的前提下进行偷工减料,或者以次充好,这样的油油色有保证,但是质量不保证,这样的油你敢用吗?
18 不同品牌的防冻液能混用吗?
不同品牌的防冻液其化学成分相差悬殊,比如对黑色金属有效的防腐剂却常对铝制品有腐蚀作用,而适用于铝合金的防腐剂却对铁合金有害。由于不同品牌的防冻液所用防腐剂不同,有的彼此混合还能发生反应。有可能本来可防腐的物质混合反应后变成腐蚀物质,他们均可溶于水而无沉淀现象。为此,不同品牌的防冻液不可混用。
19 夏天要加防冻液吗?
很多人认为加防冻液是冬天的事,夏季用水做冷却液就可以了,当然这样处理问题不大,但专家还是建议夏天还是加防冻液为好。尤其对于在高速公路上长途行驶的车辆,为什么呢,原因有三:
A 水对冷却系统有腐蚀,防冻液含添加剂,可防锈防腐。
B 水的沸点为100度,防冻液的沸点可达120度以上,对夏天高速长途行驶的车辆,加防冻液可以防沸防开锅。
C 加水易产生水垢,常更换,防冻液可长期使用,久不更用都可以。
20 更换水箱水时,使用一般的自来水行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自来水含有多种矿物质及盐分,易对冷却系统产生腐蚀及水垢,损坏冷却系统,影响散热效果,甚至阻塞冷却管道,产生一系列不良现象,使水箱过早损坏,缩短发动机寿命,为此采用水作为冷却液是一定要用蒸馏水。
21 为什么润滑脂存放一年半载之后,上面会有浮油?这些脂能用吗?
这是润滑脂胶体安定性较差的表现,多见于大桶包装的脂。润滑脂是由稠化剂,基础油及各种功能添加剂组成,如果胶体安定性良好,脂体为一均匀粘稠膏状物,如果此性能差,则会有油分出来。脂在储存或是使用中大量析油是对润滑不利的,它使稠化剂含量相对增加,影响润滑脂的使用性能。因此,脂面有明显浮油的脂已经有变质倾向,如果浮油量大,则不可使用了。
22 为什么有的润滑脂为白色,有的为黑色,有的为蓝色,还有其他各种颜色?是不是加了染色剂之故?
润滑脂的颜色表现不同只要是因为其组成不同之故。并非染色剂引起的。一般用白色稠化剂稠化白矿油制成的脂为白色,多数用于食品工业,黄色多为皂基脂,黑色脂多数因为添加了石墨等填充剂,蓝色有可能为染料稠化成的脂。大部分脂的颜色都反映了其组分的颜色,但是某些特殊用途的脂,为了区别于普通脂,有可能染成红色或其它诱人色泽,这要有有所区别。
23 能用火烧的方式来判断润滑脂滴点的高低吗?
某些业务员为吹嘘自己推销的润滑脂的性能,往往挑一块脂,用打火机来烧,烧一段时间不软化滴落,则称之为高温脂,可耐高温。其实打火机的火焰温度最高也不外乎120-130度,大部分脂的滴点都高于此温度当然不能滴落,一种滴点为150度的脂火烧时不低落,其使用温度最高也只能达到120度左右,真正的高温脂是可耐250度以上高温的。此法只能表示脂的滴点高于130度以上,并不能代表脂的可耐真正高温。
24 如何鉴别润滑脂质量的好坏?
A 外观。润滑脂无论呈现什么颜色,脂体应为均一粘稠膏状体,如果表面有浮油,脂表面颜色深浅不一或是表皮硬化,或是稠度明显变小,或是脂表面混入水分而乳化变白等,这些均可能储存过久变质,或是包装不密封引起质变,这些脂均不可用。
B 闻味。打开包装时有明显的油脂酸败臭味,脂体已经变质不可用。
C 手捏。一般不加填充剂的脂用手捏有光滑粘滞感,但无咯手现象。如果稠化剂分散不均匀或有杂质,则明显有咯手感且不滑溜,这些脂不可用,含填充剂粉末的脂可能会有咯手感,此类情况不归此类。
D 看包装的生产日期。一般都选用保存期一年以上的脂。
E 用火烧,上面介绍的用打火机烧脂体也算是一种参考法,滴点过低的劣质脂可用此法检测出来。
F 阳光晒。取一块脂放在杯中晒一两天,如果脂体变化大,分油或变色,则其性能不稳定,不可用。
G 加水法。取少量脂加几滴水在上面,用小玻璃棒搅拌,如果出现浑浊,乳白则脂易乳化,不是抗水性脂。
25 不同类型的脂能混合使用吗?
不同类型的脂原则上是不能混合使用的,脂的组成有三大部分组成,基础油,稠化剂和添加剂,任何一部分的差异都有可能影响其性能。尤其是不同种类的极压脂,由于所加极压剂是活性物质,很可能相互反应变成腐蚀设备的物质,更不应混用。
26 无油实验是怎么一回事,汽车使用某种抗磨剂后,是不是真的可以无油行驶?
无机油行车是存在而且可行的。所谓无油实验是将某种机油加入发动机之后,使之运转一段时间,使机油内的有效物质充分发挥作用并在发动机摩擦部位形成保护膜,然后依靠这种保护膜的作用,可以在无油的状态下行车一定时间或是一定里程数。且发动机没有任何不良的情况。
无机油实验并非某些抗磨节能机油的专利,所有高档机油都可以做到这点,只是无油运行的时间有所不同而已,也许较低档的机油运行时间短些,高档油的无油运行时间长些,这取决于油中所有添加剂配伍作用的综合效果。一般进行无油实验的都是新车或是好车,采用旧车或是发动机性能差的车辆很容易导致无油实验的失败。
一般无油行驶可以短时间体现,但不能长久,主要因为形成的保护膜作用有限,一旦保护膜破损,又得恢复有油润滑状况才可以把车开起来。所以抗磨剂的作用再大,其保护作用都是短暂的可以暂时缓解机油泄露润滑不足时发动机的磨损。
27 是否可以用市面上挂砝码的模拟小添勤机来判断机油质量的好坏?
挂砝码式的模拟小添勤机主要是通过挂砝码的数量及钢珠磨痕的大小来显示被测试物的极压抗磨性。它只能单一的表示油品的其中一项性能,为此不能用此来判别机油的优劣。一个油品的优劣,并不是由一台小机器就检测的了的,利用这些机器来直观演示,只是销售者迷惑用户的一种手法而已。这是一种不科学的谎言,用户一定要警惕。
有关润滑油(脂)的知识,到此已经粗略的整理完毕,当然肯能有更多的细致的东西没有到位,这些也都不能一一的全列举出来,要不我得累死了,以上内容包括以前整理的上集都是我们平常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比较普遍,广大的经销商朋友可以看看,做个参考,以后遇到赖皮的客户,我们可以用事实来说话,有依据。如果能帮到大家的话,我深表荣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